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032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docx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20年的工作体会

我是一个有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10年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

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

下面的文章共18篇,是我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技术启蒙

  1977年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

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

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

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

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

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

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

当时的工厂主产品JT-1、JT-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7万5千块。

市场竞争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

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

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

听懂了么?

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

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读了大学才知道,龚老师的课选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

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是:

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

对一个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

  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的胶片)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

第一天他先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他不满意,他削了只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芯削成20mm长的圆锥过渡,铅芯要露出5-6mm长,再用细沙纸磨成圆锥型,笔尖直径0.2mm。

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

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

然后,他让我写0~9的阿拉伯数字。

我写完后,他说,你数字写的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l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8”。

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的开始了制图工作。

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的表达零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不能多划一个视图。

“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好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划”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

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

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事实上,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团长期使用。

他甚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木料和特别的剖料方式。

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

他给我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都在排演。

话剧两个多小时,要反映的情节是24小时。

张世昌老师用一座钟改变传动比,加上硬纸板做成大钟面和表针,用缝纫机做车床加工精密零件。

钟做成后,挂在舞台上,成功的反映了剧情时间的变化。

  张世昌老师家居图书馆,他太太是50年代的北大图书馆系毕业生。

当时是县城图书馆馆员,星期天我去借书时,常看他一家都在图书馆院中读书,他看的杂志,书籍面非常广,比如象《化石》,《乐器制作》。

我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限于文学类,进工厂后,因工作需要也常借技术书看。

受他的影响,我开始读《地理知识》《航空知识》《科学画报》《化石》《考古》《摘译》等五花八门的杂志。

  1977-1978是我学习技术的最幸福时光。

那样的学习工作条件,可能今天的研究生和一流企业也不能具备,工厂环境在当时也称得上是花园工厂,有良师,有一个好工作,有技术可学,衣食无忧,没有什么竞争,还有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是同事,刚刚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我,真的好象是来到了理想中的乌托邦。

  我是1970年随父母从南京下放到宿迁的,1974年在宿迁中学高中毕业,1977年才进工厂,岁月蹉跎。

一位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小学同学对我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所以,从进工厂起,我就有了个理想,奋斗10年,成为工程师。

2.三年寒窗

  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考上,主要原因是当时我的工作已不错了,没有全身心投入复习,现在看来是鼠目寸光。

原本准备来年再考,可突然来了读大学的机会,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并冬季招生,1979年2月开学。

开始并没打算读,可是读电大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带薪上学。

就这样,通过简单考试,我开始了读电大。

此时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南无复校,老师们陆续回宁。

工厂新产品设计需要人,所以读电大的3年我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大学的三个要素:

名教授,图书馆,实验室。

实际上电大仅具备了第一个。

当时授课的大多是清华,北大老师。

电大也成就一批名师,象教Basic语言的谭浩强,教英文的郑培蒂被媒体评为全国最多学生的老师,他们走到哪里,都被优先照顾,因为到处都有他们的学生。

电大是全国统一教材,统一上课,通过电视同步传到各地。

由于还没有线电视,用无线接收。

电视差转台常出故障,刮风下雨,天线摇摆,转播效果更差,屏幕上往往是雪花飘飘。

一节课耽误了,就无法弥补,全靠自学。

电大采取的是宽进严出,考试是全国统一试卷,考试地点是相对集中。

我们是在地区市的淮阴。

完全没有普通大学老师学生面对面的种种便利。

  我们那个班开始有50多人,一学期下来就不见了一半,一年后还剩15人,到毕业,只有8个人。

我因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每天只睡4~5个小时,整整3年几乎天天如此,。

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恒心?

说起来,是因为工厂里自己心仪的女孩跟一个驻军的团政委儿子好上了,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够好,因此为了出人头地,发愤读书。

实际上,现在想想不可思议,当时就没有跟人家表白过,也许追一下,就是另一种结果。

3年下来,人瘦成97斤,而且以后10年如此。

  我的毕业设计是“RL-2微波漏能结构设计”那也是我们工厂实际研究设计的一个新产品。

用来探测微波设备的微波泻漏能量。

微波设备包括雷达,电视发射台等,超过30mw/cm3的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

在毕业设计答辩上,我从探测原理讲起,结合挂图介绍了主要器件传感器,又介绍了为将传感器上获得的讯号能在表头上显示出来,需放大电路和转换电路,这就是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

另一方面,为了让电路板能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为了电路不受干扰,又为了传感器要有合适的形状便于手握,又因为是移动中使用的产品,特别要考虑防振设计,而这些就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

我还重点介绍了产品中需要的一种材料:

它即要能够被制成异型。

又要能耐高温不变形,还要对微波无反射。

为找到这种材料(氮化硼)所做的研究过程。

我的报告受到了内行和外行的好评。

  我之所以要比较详细的说这件事,是象这样真正的原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锻炼人的,也非常有挑战性,在我后来的20年研发工作这样的项目不多。

事实上在很多IT公司的研发部门也是如此,我见到的一家国内大公司的名校毕业生,津津有味的在做整机级测试,没人告诉他们,这不能算是研发。

我的一个感觉是这些年来国内很多IT大公司研发做的越来越浅,远不如80~90年代的企业。

所以,整体上我们工业技术可能与发达国家比现在离得更远。

当然有些公司除外象华为,中兴等。

3.十年磨一剑

  龚维蒸老师看我想真学技术,就对我说,要想学透一行,要花十年工夫。

先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再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的书,文章全部找来读,了解这门技术的来龙去脉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再用3年时间选择其中薄弱分支进行研究,这样你就可以有所成就。

  1984年我回南京进了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工厂主要产品是收录机和组合音响。

我先是在工艺科结构室,主要的工作是:

在设计阶段审查设计部门的结构设计图纸工艺性;在生产阶段承接设计部门的技术,写工艺流程卡(作业指导书)和处理生产线的技术问题。

  就现在看,后一个工作任务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工程部的职责。

而前一个工作任务在大多数公司没有部门承担,这也是很多新产品样机做的可以,当批量生产时,问题就百出的原因之一。

一个通则是,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前端,将大大降低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这是技术管理者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半年后发生了两件对我有影响的事。

第一件事是描图员忙不过来,我去客串帮忙,在描一张图时,顺便改掉了一个明显的设计表达错误。

按理描图员是不应做任何改动的,所以这引起了那位设计师的不满,好在负责结构设计的副所长就在旁边,拿过去一看,说改得对,就这样了。

并且问我,你怎么会知道要这样改?

我说,我是做过结构设计的。

第二件事是我审查一个新产品的一套结构设计图的工艺性,正巧就是这位副所长设计的。

我找出来其中十几个制图和设计不当问题。

我看完后,随口跟旁边的同事说了一下,谁知这信息迅速传到了他耳中,而且也不知怎么传的。

据说他听后是暴跳如雷,说我的图纸还会问题,他一个小年青,搞得不得了。

我的室主任说,这是个不能碰的人,因为又是交大毕业的,又是副所长,这个时候,我的倔强性格也出来了,说:

白纸黑字在那呢,大家都可以看啊。

结果却是,下午当面沟通时,他一一修正了问题。

  因为这两件事,由设计所长提出,将我调到了设计所。

我回到了结构设计的本行,此时我实际上已有了6~7年的冷冲模和仪器结构设计经验。

仪器主要用金属薄板做结构件;而音响的结构件主要是塑料件,塑料件的设计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除此以外,结构设计的内容是相通的。

我买了能够买到的所有塑料材料和零件设计的书。

  塑料因为可以设计成复杂零件,这特别考验一个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业界一直有两类设计师,一类是先设计个大概轮廓,再做一个手板,根据手板,再完善细节设计。

另一类是完全想好细节,并用图纸完整表达,再去做手板,这种做法,改动会很小。

但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功力。

我是一直坚持后者的做法。

同理,做一个整机结构设计,首先要划装配图,没有精细的装配图就匆匆划零件图也注定会反复甚至翻船。

  我对设计的定义就是能够将设想和计算通过图纸将其表达出来,并可以成功的做成产品。

对设计师来说,关键能力是还没有实物,但这物体已在脑中想象成形。

而不是依葫芦划瓢。

4.男怕入错行

  94年前后,音响行业一方面由于香港大量的CKD在南方地区组装,而香港的模具制造水平比内地高一个数量级,产品的外观漂亮;一方面由于江浙地区乡镇企业依靠“星期日工程师”也大量的生产音响。

这些产品仅注重基本功能,摒弃了国企按国标追求的高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一般用户确也没有用)这两类公司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产品有价格优势。

因此音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企产品的技术优势渐失。

而国企固有的顽疾确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作起来,日子开始难过。

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恶性竞争,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而那两类公司多数不在行业统计数据之内,维持在微利状况。

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应该说心中是有数的。

“男怕入错行”在一个走向没落的行业里,可能你再投入多少力气,回报也是微薄的。

  我开始学习计算机技术,我把我的一台486工作用机拆了一遍又一遍,DOS系统也装了无数次,DOS命令也用熟悉了,这时市工会职校的计算机中专班聘兼职老师,我就凭着一张DOS激活盘,一张DM盘,一张KV100杀毒盘和我从计算机报刊上得到的知识,开始教计算机维修课,实际上当时的计算机全是进口兼容机,品质相当好,故障也确实基本上是软件操作不当造成,我记得稍为难一点的是在计算机升级的时候要会编辑Config.sys和Autoexec.BAT两个文件和主板上的倍频跳线。

事实上我的课还很快吸引了很多南工和南大的本科生来听,我当时每周4节课,每上两节课,要备8小时的课,我订了当时所有的计算机报刊,当学生问的问题当时答不出,我一定会弄清楚,下次课说明,其实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效率最高的,我也经常在珠江路计算机一条街上看别人怎样装计算机。

我的性格中有敢闯的一面,也有喜欢探求新知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自然习性。

  94年我有了一个到“西电”去进修计算机技术的机会。

一年以后,我看到报纸上同创登的招聘广告,就以普通工程师的身份,应聘同创集团新品研发中心结构设计工程师,面试当场即被录取,并让我即去上班,面试我的是新品研发中心总监徐一宁,这是一位做人很正的领导,只是由于有时表达过于直白,而没有更好的位置,我对他仍然心存感激,是他让我赶上了这一波计算机热的大潮,开始了10年的IT之旅。

  92年有个同事要到深圳去闯天下,我们做的音响这一行,在深圳薪水高很多。

因为他是做电路设计的,我是做结构的,所以希望我和他一起去,这样就可以搭档做产品。

我对他说,你还没做好准备,技术上你还要积累,而且这个行业现在我也不看好。

结果是他去了,我没去。

一年后的年底,他神采飞扬的回来,请大家吃饭。

说他月薪6千块。

而我们那时月薪才1千块,结果是有一批人跟出去做音响。

而我是准备转行了,再过2年后我也到了深圳,只是做了IT业。

后来那些同事碰面,都说公司经营状况不好,薪水几年没加。

而我的薪水确实是年年在加。

  这一次的人生转折,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我的大部分同事还在国企里面耗着,有时看到他们面带菜色,就知道他们的处境。

成功的转折来自于对社会,行业,自身的了解和极积的准备,来自于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抓住时机。

5.化蛹为蝶

  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对外界真是不太了解,开始工作的一个月给了我很多刺激。

首先是薪资,面试时,我要了我在工厂时同样的月薪。

面试者即是我的主管,笑了笑,一口答应。

结果到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我得到了2倍的钱,其中一半是奖金。

我悄悄问了一下同事,原来工作1~2年的大学生也跟我拿得差不多。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面试时主管笑得暧昧。

IT行业的薪资真是跟传统行业不好比。

这也大大刺激了我的工作热情。

  第二件事是不象我们电子行业设计师每人配备几十万圆的电子仪器,这里只是每人一台PC,所谓硬件工程师做的只是做用户层面的测试,他们多是工作1~2年的大学生。

而结构工程师倒是需要做真正的设计。

只是在这里共事的同事,他们离真正的设计实在太远,虽然也能用AutoCAD画零件图形,但对结构设计的要素掌握。

这样的状况在后来的日子我多次碰到,包括我后来与台湾结构工程师的多次交流,我更是对自己有信心:

我在技术上走得够远。

顺便说一句,台湾称结构工程师为机构工程师是比较准确的,“机构”者“机械结构”也。

  我认为中国的IT企业之所以没有成功的掌握深层次技术与其R&D的组成人员来源有关,他们差不多都是学计算机的新大学生。

很多公司靠这批没有工厂制程的新人做板级研发时,遭遇了失败而在研发路上缩了回去。

当时有大批的成熟电子工程师,他们没有及时的向计算机行业转移,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他们个人的损失。

因为实际上除了软件工程师,其它象硬件,测试,结构,品质工程师,他们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

如果有一批人转了过来,再加上新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优势,至少中国的PC的板级研发有的跟台湾一拼。

今天说这些,确实是过时,但在IT目前又一轮的技术变革面前会有借鉴之处。

  第三件事是称谓,“嗨,你过来一下”,这是部门一个同事开始对我的称谓,从被上下尊称为“马工”到被称为“嗨”,也使我清醒的认识到:

在一个新环境,过去的光环已不存在,你的能力,你的绩效,别人一概不知,再加上每家公司对一些人和事的处理各不相同,一定要在心态上做好调整,脑子要归“0”,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而不要对种种的新状况耿耿于怀。

证明自己需要时间,不过这次时间来的很快。

  我很快开始了一款PC的结构设计,两个月的时间不仅完成了结构设计还用数控折弯机做了5台样机,面板也用手板做成。

在新品评审会上受到了公司总裁的好评。

他问这是那个设计的,当知道是我时,他考了我个问题:

“散热有几种方式”?

我说:

“对流,传导,辐射”,他又问我具体的散热设计方案,除了较常见的方案,我还说了“液体散热”。

这是我第1次与总裁对话。

会后我成为研发中心结构设计部长,有10个成员。

6.激情岁月

  那时候IT公司头上有许多光环,在IT公司工作是时尚,先进,高薪,有前途的象征,公司又是军方和省市政府投资的公司,总裁又极富鼓动力。

公司在高速扩充中,尤其是销售人员,很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就做了负责一个省的销售公司经理。

大家都热血沸腾,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

别说我们,就是国家科技部朱丽兰到南京时,开始不愿意到公司来参观,在市领导的劝说下,才答应来10分钟,来了也不愿坐,想看一下新品陈列室就走,结果总裁才介绍了5分钟,就把她吸引得坐了下来,一直听了40多分钟。

  我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发挥空间,因地处深圳远离总部,也不太受干扰。

总裁一周来交代一次工作。

新品研发中心的工作地点是整一层楼,一半是大通间,一半是标准客房,有1600m2。

中心相对独立运行,为员工提供高标准的一日三餐和所有的生活日用品,也提供了对外有竞争力的薪水和劳保。

员工没有生活之优。

总裁的想法是希望封闭式的管理,按项目需求进人,做完了即可带着产品到工厂去生产。

中心成立了项目管理部,硬件研发部,PCBlayout部,BIOS研发部,测试部,结构设计部,整机研发部。

  研发中心相对独立实际上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举措,因为不论是薪资待遇,工作模式,管理模式和研发人员特质都与公司其它部门人员不同,我看到有的公司在将窗户封闭的房子里做研发,大好新鲜空气被隔在窗外,进出要过安捡门。

看到这些,更感到要好好交流各自经验和感受。

  新品研发中心的研发目标主要是PC整机及主板和周边卡,我从南京挑了些大学生也在深圳招聘了一些工程师,整机研发主要是测试,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

主板研发开始想依靠台湾的主板研发工程师来带技术,也合作了半年,发现台湾工程师对自己的技术很保守,我们很难学到深层次的技术。

台湾工程师撤回后,我们定的策略是依靠IntelVIA等Chipset厂商提供硬件技术支持,依靠AWORD在BIOS方面给我们支持。

开始了我们真正的自主研发板卡。

  我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整机研发,其产品技术是我掌握之中的;另一种是主板和周边卡研发,其产品技术是我的弱项。

这个问题是我碰到的新问题,实际上,它有一定的普遍性,象PDA,Notebook,这样的产品也是如此,可能没有一个人能掌握其需要的全部技术。

对自己不深入掌握技术的产品研发,怎样管理,成为我后面10年技术管理生涯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确保成功,也为了满足大家跃跃欲试的心情,我们成立3个主板设计组,设计同一块主板,我们根据能获得的技术支持资源,决定做VIAMVP4Chipset支持100外频主板。

同时,我们还安排了10/100MHz自适应LANcard和56KModemcard的设计以及10/100MHz自适应16portHub的设计,我们采用的主芯片都是芯片厂商刚刚推出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研发中心副总的位上我自然比别人要多研究新产品的管理方法,而不是陷入技术细节之中。

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研发流程,包括一些子研发流程,例如,PCBlayout流程,测试流程;也建立了非常open的技术研讨会制度;对每个产品都定了schedule,每周update一次,因为新手比较多,我特别注意了过程管理,在每一个研发阶段都会举行技术评审会。

  阶段性的技术评审会,对一个由成熟工程师组成的team也许不重要,但对新手来说太重要了,我们是实质性评审,绝不是走过场。

如我们规定设计者占项目奖的80%,主审者占项目奖20%,责任同样是这样比率。

在评审会上也纪录其它参与者的观点,特别是有不同意见时,不能达成共识时会记录在案,作为今后验证,绩效考核的依据。

我还特别注意借助外力,象PCB图会请VIA的资深工程师帮忙check后再做。

7.走入海尔

  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有时不是你不想稳定,是企业做着做着就不行了,你不得不做新的选择。

1998年国家规定军队不准经商,在军队彻资,集团人事变更,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下,公司从全国性的大公司收缩成地方性的小公司,研发中心难以为续,宣布解散。

我面临新的选择。

这时国内有很多家电企业想进入IT业。

经过几年的IT产品研发,我对IT产品有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感觉。

我给TCL李东生,海尔张瑞敏,康佳陈伟荣,新科秦志尚,创惟黄宏生分别写了mail和Fax。

海尔回复最快,结果是在深圳成立了深圳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们重新招聘了员工,这实际上是一个DesignHouse有25人。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兼总经理,我为常务副总经理,我在同创的同事杨宏春为副总经理

  我们研发了“海尔小超人”PC,它实现了语音识别控制计算机,当你进行语音训练后,它就可以根据你的指令,自动开关机,并可以用语音提示你已安排的日程,语音识别部分做在一个兔子形状的体内,兔子手臂会动作,眼睛会发光。

通过USB接口与PC相连。

  我们还研发了基于ARM的以Creator7209为主芯片的MP3,其功能包括播放多种格式的音乐如MP3/WMA/AAC,录音,文件存储和管理,复读机的所有功能。

  这两个产品研发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先做最简功能推上市,然后再进一步做成系列产品,即一次规划,分次实现;一种意见是,一次规划,一次到位,能够一鸣惊人。

我的想法是前一种。

杨宏春和集团的计算机公司技术主管的想法是后一种,鉴于计算机公司实际上是我们的客户,也考虑海尔付得起这个学费,我同意按他们的想法做。

结果由于技术上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产品上市一再推迟。

  工程师研发产品往往追求性能指针,设计的产品能代表什么什么水平,追求他认为有用的多而全的功能,往往忽视市场的时间需求和用户的实际需求。

有时候,当影响公司的大局时,这种情况是一定要扭转的。

如果不影响公司的大局,通过事实来教育新人,可能效果更好。

因为你不让他试,就证明不了利弊。

付这种成长的代价,其实也是体现一种企业文化。

  海尔有个“8号会”,即每月的8号,集团的经理级以上的干部会,大家天南海北的集中到青岛,地点在总部的海尔大学的阶梯形教室,开会时用多个投影仪,每人坐位上有麦克风。

一般会上有三个内容,第一部分是各生产公司,销售公司的营业额排名,有准备好的报表,时间10几分钟;第二部分是重点,是案例讨论,案例有专人准备。

用录象,录音客观反映这一个月发生在某个生产,技术,销售环节的一件事。

然后讨论这件事的全过程,哪个环节做的对,哪个环节做的不对,对在那里,错在那里,怎样改善,这个案例重点放在管理层面,避开技术细节,以让大家均可参与。

讨论由张瑞敏自己主持,这个时候,特别能体现张瑞敏的视角独到之处,体现他的逻辑能力,洞察力和把坏事变为好事的能力。

8.学历能力绩效

  没有读一所名牌大学是我心中永远的痛,这种痛主要来自于每一次的工作转变,倒不见得再读大学可以多学多少知识。

象海尔的各地研发公司经理除了我其它都是博士。

其实后来工作中读书还是有机会的,在熊猫集团东方厂的时候就有过一次机会,后来因为手上有设计项目,没有去成,后来只去西电有过一次短期的培训。

到了同创后,有了读工程硕士的机会,我报了名,刚刚开始读一个月,总裁要我去深圳做研发,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