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0218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docx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美术(下)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小学六年级美术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课时:

32课时

设计者:

[在此处键入]

[在此处键入]

•课程背景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一、课程背景

六年级是《义务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的第二年。

同学们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意识基本形成,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加强。

此时的美术课必须能帮助同学们在观察、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同时学会运用美术手段与人交流的方式方法,同时必须为第四学段更加自主的学习和更加“专业”的学习做好准备。

所以六年级美术课教学的重点,必须在尝试运用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进行表现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理解能力和自主表现能力。

六年级两册教材就是针对这个重点设置课程的。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课程内容

范畴

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

造型

表现

1.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创作出美术作品

3.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索的过程,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美术表现能力

绘画造型能力图像识读能力

设计应用

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知道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材料与用途,逐步发展,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发,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审美能力

创新实践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发现制作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设计与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欣赏评述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体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欣赏优秀美术作品,

2.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

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理解能力

审美判断能力

综合探索

1.了解美术学科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彳亍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关注环境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趣味性是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想象能力创意实践能力

(二)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

本册共有15课,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有10课,设计应用有2课,综合探索有3课,欣赏评述有1课。

第9课《图文并茂》、属于两个学习领域,既是造型表现乂是设计应用。

本册教材的美术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再特意强调趣味性的开始,而是直接从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开始。

课程总数和上学期相同为十五课,将主要的课程内容拓展为四个页面,启发创造思维和人文内涵的分量增加。

本册的进度安排:

以明确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开始一贴近学生生活观察想象与创造表现的内容为主轴,四个学习领域相互穿插互相支持一强调艺术特色、注重人文内涵,展示经典作品的“欣赏评述”课程结束。

第一课《明暗与立体》第二课《寻找美的踪迹》第三课《记录色彩》第四课《雕与刻的乐趣》第五课《浮雕》这五课可以视为具有“明确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内容”的小单元。

综合五课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造型能力和技巧学习为主的单元,既包含了造型与色彩表现元素也包含了造型与色彩表现的方法,而后面的十课都和它们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六课《扇面画》第七课《工笔花卉》第八课《我设计的服装》第九课《图文并茂》第十课《宇宙之旅》第十一课《奥运精神》第十二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这七课可以视为“以贴近学生生活观察想象与创造表现的内容为主轴”的小单元。

从呈现形式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四个学习领域相互穿插相互支持”。

在表现形式上也较前十一册教材的课程更为丰富,且客观观察和主观表现相互的结合要求也明显提高形成了几个特色小的单元。

《扇面画》与《工笔花卉》明显的侧重对传统艺术的感受,而《我设计的服装》《图文并茂》则分别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不同的角度协助同学进行自己的表现与设计,《奥运精神》《二十年后的学校》则必须是基于现实的的大胆想象。

第13课《毕业啦》第14课《电脑美术一一电子报》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保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则是一个既贴近生活,乂充满人文色彩和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探索”小单元。

后三个小单元都可以两两结合、混合教学。

六年级上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是典型的强调艺术特色、重视人文内涵、展示经典作品的欣赏•评述课程,它与六年级下册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通过和建筑相结合,对中国美术的人文精神有所感悟,为第四学段比较系统的感受美术,特别是中国美术打下良好基础。

(三)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前内容

本册内容

后内容

小学阶段的第一,第二学段,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概括为深入观察与自主表现,内容为中高年级阶段的教材做了良好的铺垫,需要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环境进行分析,选择更加细致的观察,敢于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表现出来。

学生认识了简单的点、线、面和基本色彩并学会用绘画表

现生活的内容。

本册教材的美术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再特意强调趣味性的开始,而是直接从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开始。

造型表现

六上第1课《形体的切挖》是对立体过程的实战练习

六下第1课《明暗与立体》用铅笔画出光影变化,能初步用线条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第5课《浮雕》感受雕刻工艺的独特美感,提高学生手指灵巧程度与协调能力。

七上第2课《熟悉的物品》

第2课《点的集合》不规则的点无序排列,随意性强,能产生轻松、变化的视觉效果。

六上第4课《线与造型》第5课《风景写生》认识点、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

六下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第3课《记录色彩》第9课《图文并茂》认识自然界中景物色彩的变化,学习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合适的主题

七上第3课《情感的记录》

六上第3课《远去的路》学习透视相关知识,发现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和近宽远窄的视觉现象

六上第7课《漂浮的画》第8课《山山水水》第9课《彩墨家园》学习中国画,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特点,运用水、墨、色表现山水的结构、特点。

六上第6课《扇面画》第7课《工笔花卉》学习中国画,了解中国工笔花卉的技法特点。

七上第1课《抒情与写意一一中国花鸟画

六上第14课《电话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

电脑“画图”图像菜单中“反色”功能,借助画图工具创作仿版画效果的有趣图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14课《电脑美术-电子报》在理解电子小报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培养电子信息处理和设计的能力。

设计应用

六上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下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媒材和服装设计的有机结合,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综合探索

六上第10课《我做的乐器》了解乐器的基本组合和制作方法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尝试废旧物进行有创意的制作。

六下第10课《宇宙之旅》第11课《奥运精神》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第13课《毕业啦》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基于现实的大胆想象。

六上第12课《保护文物》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上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与六下《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相结,一方面感受和认识绘画中最具电表性的两大类表现形式,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另一方面和建筑相结合,对中国人文精神有所感悟。

第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欣赏建筑艺术的外观、结构布局、色彩类别及各自不同风格特点,品味古代建筑的美。

(四)学习能力

峰城区实验小学属于城区小学,学生们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自我表现的意识基本形成,主观意识较前两个学段有明显的加强。

学生能够主动的观察、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对于绘画工具的使用比较娴熟。

在自我探究、合作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他们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形成并完善。

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于美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他们希望自己像成人一样去表达。

对于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意识,已经有个人的理解,初步形成创造美的意识。

具体作如下分析:

1.学生的学习心理分析

美术课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并且紧密的结合他们的生活实践,以学生喜欢和易于理解的这种方式进行表达。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是艺术课程学习方式之一。

因为体验意味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能够自主的对美术作品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总之,强调体验,强调学生理解,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逐步转向以自己已有知识和认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学生对美术欣赏学习方法的掌握

始终让学生掌握鉴赏的方法,能够然他们以后自己能去看画展,看艺术表演等,是对方法的把握。

鉴赏基础以解决学生认知、理解、方法为宗旨。

在平时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对美术欣赏课方法作了一定尝试,使学生积极地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判断美术作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感受和体验,使之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观念。

从而愉悦的获取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内容可以由问答型“引导、发现式”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诱导下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形象识别和理解能力为目的地教学类型。

其特点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思考。

如果部分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采用:

设问、反问、诘问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贴近作品隐含的问题,这种类型有助于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审美体验中使学生的审美想象融入作品本身的情感中,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关照、体味、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实验小学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的发挥想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想法与创造力相统一。

不足之处是绘画优秀的学生与基础知识掌握薄弱的学生差距较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努力探寻学生现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之间有机联系,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

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断丰富学生积累搜集信息、合作学习、培养创新的经验,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方法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体会美术活动的快乐。

经过对六年级学生的了解,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

《教》针对美术基础与能力一般的孩广,我注重对他们进行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的训练提示,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表扬有进步的学生美术作品。

《评》对美术虐础知识能力特别好的学生,针对他们上交的优秀作业,我在教学中,注重让他们展示作品,在师生的评价中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

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

从总体看,学生们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美术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学》:

学生们很喜欢创作,表现形式多样,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成品不多。

对美术基础知识水平较弱的学生。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化,侧电对核心索养和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课程目标

(一)学期目标: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征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本册教材的相关内容,制定如下的学期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学习、动手实践等方式,使用形、色、空间等造型元素,运用绘画、国画、泥塑等表现形式,完成一幅作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2.通过观察、触摸、对比、分析作品,从工艺作品的型、色和材料,分析设计作品,并结合造型元素装饰作品,完成一件立体作品,使学生在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通过观察描述、对比、查阅资料等,使用欣赏方法分析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并能用简单语言、

文字描述作品,品味优秀作品的美,提高艺术欣赏水品,发展审美判断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等,采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展示与交流,体验创作与合作的乐趣,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单元目标

单元

单元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通过《剪纸》课的开设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更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心中,把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植根心中。

1.《明暗与立体》

2.《寻找美的踪迹》

3.《记录色彩》

4.《雕与刻的乐趣》

5.《浮雕》

校本课程《剪纸》

素描美术作品、照片等图片资料,课件,绘画工具和剪纸工具材料。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6.《扇面画》

7.《工笔花卉》

多媒体课件、各种有扇面画的扇子、教师范作、工笔、白描作品以及国画工具。

单元

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

8.《我设计的服装》

9.《图文并茂》

10.《宇宙之旅》

多媒体课件,各种美术工具材料,服装设计效果图等范作,各种印染材料工具等。

第四单

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生们

11.《奥运精神》

12.《二十年后的学

校》

多媒体课件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一,视频资料,制

通过蓝印花布的制作体验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带来美的视觉享受。

在蓝印花布制作的过程中,同样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乡土文化的了解。

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13.《毕业啦》

校本课程《蓝印花布制作》

作工具等。

第五单元

借助画图工具创作出电子画报效果的有趣图画。

14.《电脑美术-电子报》

电脑软件、示范作品。

第六单元

欣赏中国优秀古代建筑作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15.《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多媒体课件、古建筑资料、图片等。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单元

学习

领域

内容

调整

调整原因

学习内容

课时

开学

第一

撰写《课程纲要》

1

图像识读能力美术表现能力

第一

单元

造型

表现

移动

拓展

这5课,明确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明暗与立体》

2

《寻找美的踪迹》

2

《记录色彩》

2

《雕与刻的乐趣》

2

《浮雕》

2

《剪纸》

1

创意实践能力

视觉形象能力

第二单元

造型

表现

移动整合

这2课,国画类的课程,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

《扇面画》

2

《工笔花卉》

2

美术表现能力

第三

单元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调整

这3课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我设计的服装》

2

《图文并茂》

2

《宇宙之旅》

2

创意实践美术表现力

第四

单元

综合探索

拓展

这3课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奥运精神》

2

《二十年后的学校》

2

《毕业啦》

2

《蓝衣花布制作》

1

创意实践能力

第五

单元

造型

表现

利用不同软件创作一幅电子报刊。

《电脑美术一一电子报》

1

审美判断

能力

第六

单元

欣赏评述

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欣赏和评述。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2

核心

素养

复习

整理作业,试卷测试,包括理论知识和绘画。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文本:

(1)教材(《美术(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参(《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术校本课程》.美术书籍:

《中小学美术》、《中国美术教育》

(4)历届学生优秀的作业本

2.信息技术:

课件、网络资源

3.教具、学具:

水彩笔、水粉画颜料(绘画工具)、剪刀、小刀等(制作工具)、中国画用具、美术专用教室、废旧材料(卡纸、报纸、包装纸、纸盒、瓦楞纸,刮画纸等)。

4.校内校外:

校园文化、自然资源、图书馆、博物馆

(二)教师的教;教师课前认真研究课标,编写课程纲要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上采用示范演示法,练习法和实践指导,把教案学习指导,讲述法,讨论法,辅导练习法,观察法,情景法,发现法,参与法,参观法等进行教学和评价,以及作品展示课后批改作业,指导学生把作业保存在自己的美术记录袋中,优秀作业在学校展示

(三)学生的学习活动

1.在绘画课中,可以认真细致的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课本上的色彩范画,根据图像识读培养视觉形象。

大胆尝试不同的美术工具,比如水彩笔、油画棒、水粉等。

通过观察、思考,然后进行绘画创作。

体会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美术文化。

2.在手工课中,我能够尝试不同工具,我能够提前准备好本课所需要的工具材料。

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材料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美术表现能力。

3.在欣赏课中,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欣赏古代建筑艺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审美判断能力。

4.在探索课中,我可以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了解地球生态环境,融入到集体学习或以游戏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

5.美术的学习过程要求你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下,可以自主的探索、合作、交流,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相提取意见和建议以完善自己的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构思,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堂课能互帮互助地进行自评与互评。

完成作业内容,并能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及时美化,体现美术文化能力。

6.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学习,将地方教材整合为两个主题,学生以小组,选择一个主体,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源开展一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成有成果,参与班级交流至少绘制出作品或手工制作作品,按时完成作业,参与省级、市级、区级、校级的绘画比赛与各类主题活动、实践创新、艺术节十一画展,庆元旦画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审美判断能力。

五、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学期总评成绩=多元化评价(15%)+形成性评价成绩(45%)+结果性评价成绩(40%)

1.多元化评价(15%)

多元化评价的项目有绘画造型能力测评、手工制作能力测评、美术文化能力测评,每一项占学业成绩的5%,共计15%。

多元化评价(15%)

评价项目

占学业成绩的百分比

搜集作业资料

5%

收集相关文字资料,学习材料

5%

美术文化能力测评参与画展

5%

2.形成性评价(45%)

形成性评价学期成绩以优良(星级形式)呈现,主要指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师评、互评、自评或小组评的方法,进行的专项或阶段性的评价。

优秀3颗星、良好2颗星、加油一颗星。

班级

姓名日期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素

具体标准

评价等级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综合评价

课前

上课前根据

1、能够带齐工具并整理整齐(优秀)

准备

老师布置,能

2、只带其中一种工具(如只带勾线笔

够带齐工具

或水彩笔)。

(良好)3、没带工具(加油)

倾听

1、认真倾听,积极回答问题,大胆说

发言

出自己的想法,能使用美术术语。

(优秀)

交流合作

2、认真倾听,能回答问题,引导说出自己的想法,能使用简单美术术语(良好)3、无法说出自己想法,不会使用美术术语(加油)

合理运用造

1、形式丰富,合理运用造型和设计原

型和设计原

理。

(优秀)

2、形式一般,体现出了造型和设计原

理(良好)

3、形式单一,无任何造型设计原理(加油)

学生

完成一■幅完

1、能独立完成一副完整的美术作品,

的动

整的美术作

表现力强,完成质量高(优秀)

手能力

2、在帮助下完成一副美术作品,有较好表现力,质量较好(良好)

3、无法完成一副完整的美术作品,表现力差(加油)

作品展示、语

1、能大胆主动展示作品,使用简单美

言评价

术术语说出自己和他人作品的优缺点(优秀)

2、能用自己语言说出自己和他人作品优缺点(良好)

3、能简单说出1-2条优缺点(加油)。

☆☆

学生的合作、交流能

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主动性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