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647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docx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显著区别在于支付费用的主体差别。

2、有限理性模型追求的目标:

决策追求满意解。

3、精英理论模型:

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基本观点:

(1)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2)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

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3)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公共政策的变化一定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6)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

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4、团体理论模型的缺陷:

过分扩大团体的作用,低估政策制定者作用。

5、政策主体

官方决策者:

(1)立法机关

(2)行政决策机关(3)行政执行机关

(4)法院

非官方参与者:

(1)利益集团

(2)政党(3)公民个人

(4)大众传媒(5)思想库

6、政策议程的内外触发机制:

(1)内在触法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技术突破;④生态变迁;⑤社会变迁

(2)外在触发机制:

①战争行动;②地区与国际冲突;③经济对抗;

④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

7、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

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其中权力因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对某一社会情况的关注程度及其看法态度,有时候能够把某一社会情况直接推上社会问题的舞台。

(2)社会问题的两种类型:

①过失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②结构性社会问题:

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3)社会问题的特征:

①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

②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

③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

④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

⑤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

⑥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

8、公共政策:

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9、影响公共政策的环境因素有:

(1)地理环境;

(2)经济环境;(3)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4)社会变迁;(5)国际环境

10、公共政策法律化的基本条件:

(1)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使之纳入法制轨道,以便更好地保障其作用的实现。

(2)具有长期稳定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法律是稳定、严肃和具有权威的,不可能朝令夕改。

(3)只有比较成功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11、非正式信息(主要特点):

(1)在危机状态下易于泛滥,如突发事件的出现,组织的撤销、合并、该组等,

(2)某个人的地位和较色表现超群或变化突然时,传言和议论会骤然增加。

(3)非正式群体在非正式信息传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非正式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多胜于正式信息的传播。

(5)在一定的制度环境里,非正式信息往往比正式信息更可信。

(6)非正式信息往往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内容多涉及即时性社会焦点问题。

(7)非正式信息的内容在传播中不断变化,原因在于记忆本身的误差或传播者的加重评价,使信息内容带有主观意志性,从而使信息表现出极大的夸张性。

12、政策终结:

指的是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

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终结有一定的区别,即政策终结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而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旨在提高政策绩效的政策行为。

13、公众议程:

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4、政府议程:

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15、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1)排列并简化现实;

(2)认定重要层面;

(3)符合社会现实;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5)指导调查与研究;

(6)提出一定的解释。

16、政策执行的人性化特点

17、避免小组意识造成的消极影响的措施(大家可以进一步补充一下)

(1)鼓励怀疑和反对意见

(2)领导不要一开始就说明自己的倾向

(3)建立独立的政策计划和政策评估小组

(4)把小组划分成若干次小组,各自讨论,再汇总

(5)与组外人员交换意见

(6)邀请专家或有关方面人士到会,参与讨论

(7)安排反对者

(8)角色扮演

(9)不要满足简单的一致,进一步研究所提出的方案。

18、“冒险转移”理论:

出于传统和习惯,一般人都会觉得,群体决策较之个人决策而言,会更趋向于谨慎和保守。

但斯托尔、科根等人却认为,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人决策具有更大的冒险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责任分散

2、领导者的作用

3、社会比较的作用

19、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遭遇目标群体的抗拒的原因:

(1)合法性危机

(2)信任危机

(3)社会心理负担过大

(4)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5)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6)政策评估存在问题

20、权威的类型及特点

①传统型权威:

权力的继承:

人身的依附;职位的非技术性;对效率的漠视

②魅力型权威:

权力的个人获得;依靠人格的组织原则;职位的非技术性;依靠人格的效率

③法理型权威:

责任相伴、范围明确;职位分等、关系明确;文书往来、制度传承;唯才是用、资格审查;全职工作、全力投入

21、政策合法性的含义

(1)从广义角度而言,所谓具有合法性的政策就是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而使政策能够逐渐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

(2)狭义的政策合法化包括合法的政策主体、合法的政策程序和合法的政策内容。

22、政策评估:

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23、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途径:

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力;通过代议形式;使用威胁手段;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社会舆论等手段;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4、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的条件: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因为是整体,才会有一致性的价值判断,如果是群体就必然会出现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因而在目标选择和最优认定方面产生分歧。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表现在他们具有完备的知识和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果。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25、建立政策议程的障碍:

(1)政治原则的偏离

(2)价值体系的排斥

(3)政府体系的封闭

(4)承受能力的超重

(5)表达方式的失当

26、政策规划中经验思维的重要性

27、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特点:

(1)对象的适用性

(2)执行的灵活性

(3)执行的有序性

(4)过程的动态性

(5)执行的协调性

(6)执行的时限性

28、群体决策的利弊(查得资料,仅供参考)

1、群体决策的好处

1)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

2)群体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3)群体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

4)群体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5)群体决策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2、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1)速度、效率可能低下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

3)很可能更关心个人目标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简)

一、调查研究的类型

 1、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划分

 1)探索性研究

 即指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和了解,获得初步认识,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一种调查研究方式。

特点:

◆要求不高◆有助于新研究◆调查对象范围小◆作为背景或起点

2)描述性研究

 即指对社会现象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准确的描述,即描述社会现象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的,其特点和性质是什么。

特点:

◆系统性、结构性◆全面性、概括性◆科学性、准确性

3)解释性研究

 即指说明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后果、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解释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变化。

 a、特点:

◆具有理论假设 ◆程序、方案要求高

 b、提出待检验假设的主要方式:

 ◆列出现象的原因或后果◆提出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建立因果模型

2、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划分

 1)普查

 即指对有关范围内的全体对象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

它是用来了解一定时点状态的社会现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最常见的普查是人口调查。

 2)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在确定的研究范围内,从被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用于对全体调查对象的推断。

3)个案调查

 即指以一个社会单位为调查对象(个案),就其中的若干现象、行为、特征和过程作长期且深入的调查研究,探明原因,给出解决办法。

4)典型调查

 是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典型,对其作深入系统的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和现象的总体情况的调查研究。

3、据社会调查的时间维度划分

横 向 研 究

∙指在某一个时间对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

∙典型的横向研究是人口普查。

∙横向研究也可进行动态分析。

∙调查面广,但深度和广度不够

∙用于比较不同部分特点及关系

∙用于探索性调研和描述性调研

纵 向 研 究

∙它是在不同时点或较长时间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的研究。

∙从较长时间来研究,且至少要了解两个以上时点的情况。

1)趋势研究

∙它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的研究。

∙目的是要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前后要保持一致性。

2)同期群研究

∙它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它注重的是某一类型,而非某一特征。

3)追踪研究

∙它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4、据社会研究的性质划分

1)理论性研究 

∙是指那些侧重于发展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侧重研究一般性  ◆研究范围广  ◆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学科学  

2)应用性研究 

∙是指那些侧重于现实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

◆包括社会状况、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和社会影响评估等研究。

◆调查 →说明和解释 →提出方案

◆研究和应用范围广。

◆与理论性研究的关注点不同。

 

5、据社会调查的执行方式划分

▲自填问卷;留置法和固定样本调查;当面访问;电话访问;实地观察;实验法;文案调查。

6、据调查研究的应用领域划分

1)民意调查

◆即从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民众中制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民众作为样本,直接询问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然后用这些民众看法来推论全体民众的看法

 ◆源自美国总统选举预测

 ◆了解民众的看法和态度

2)市场调查

◆广义:

也称市场研究,包含从认识市场到制定营销政策的一切有关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和研究

◆狭义:

更偏重于搜集和分析市场信息。

◆调查对象主要是现实和潜在消费者。

◆研究消费者行为和购买心理、动机及满意度

◆为各环节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

3)学术性调查

◆这是社会科学专业研究人员从事的调查

◆目的是为了探索研究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规律,即是一种理论研究。

4)社会问题调查

◆主要是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的系统调查。

◆目的是为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它是一种社会诊断。

5)居民家计调查

◆即搜集整理有关居民家庭人口、就业状况、货币收入、消费构成及主要生活消费品实物量等资料。

◆它以居民家庭为调查对象。

◆反映居民生活变动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查程序

(一)选题阶段

1、选择调查主题

 1)调查对象:

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物

 2)调查内容

   ▲状态:

个人状态;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状态;社会产品状态;       社会行为状态 

   ▲意向性:

个人、群体、组织、社区

   ▲行为:

各种社会活动

 2、明确调查课题

 3、论证调查课题

(二)准备阶段

对调研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安排(书面计划书)

1、设计整个调查程序

2、设计抽样方案

 1)界定总体范围 2)确定样本规模 3)确定抽样方式和方法

3、设计资料收集方案

 1)选择资料搜集方法 2)设计调查问卷 3)设计资料处理方案

4、组建社会调查团队

5、进行探索性调查

(三)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

做好现场调查工作。

即进行实地抽样和搜集资料

1、确定和联络访问者(备用样本)2、进行正式访问3、复查访问过程和问卷

(四)分析阶段

1、清理和审核2、录入数据资料3、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

(五)总结阶段

1、撰写调查报告2、总结调查工作3、评估调查结果(追踪与反馈)

三、调查课题的选择(重点)→4个原则

(一)、社会调查课题的提出

1、研究问题的含义

1)研究问题指社会研究所要回答或解决的具体问题。

2)研究主题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

2、选择研究问题、确定调查课题的意义

1)调查课题的选择决定了调查的方向;

2)调查课题的体现调查的水平

3)调查课题的选择制约着调查的过程

4)调查课题的选择影响调查的质量

3、选择调查课题的基本步骤

 1)研究主题的选择与分析2)研究问题的选择与课题的确定3)课题的论证

(二)、选择调查课题的途径

 1、选择调查课题的途径

 1)从现有文献资料中寻找:

  作有心人,批判地对待资料  善于广泛联想

 2)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  养成问“为什么”习惯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从个人经历中寻找

2、选择调查课题的方法:

题目细胞法

 1)选择一个大的领域,作一个总的标记

 2)在大领域内标出更具体的细胞问题

 3)确定调研题目

 4)进一步限定题目范围

 5)将题目与有关人员进行讨论

 6)对所选的题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如何论证调查课题(选择原则)

1、重要性原则

1)理论方面的意义

调查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等有贡献。

2)实践方面的意义

调查课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

3)评价重要性标准

◆有无作用?

是什么用处?

有多大作用?

◆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创造性原则

即创新性、独特性,调查课题应具有新东西,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要能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创造性的层次 

1)最具创新性的问题2)有自己新颖独到之处

▲注意事项 

1)创新首先是思考角度需要创新2)与众不同也要有明确的目的

3、可行性原则

指应该根据研究者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来选择调查课题。

主观限制:

应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

客观限制:

应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

4、合适性原则

所选择的调查课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1)个人兴趣 2)熟悉程度 3)相似程度

5、四原则间的关系:

层层深入

四、邮寄法(如何提高回收率)

①用电话或跟踪信提醒被调查者回复②注意提前通知和致谢被调查者。

③需使用一定的物质奖励手段④附上回信的信封并贴足邮资。

⑤加强问卷的设计⑥最好由一个知名度较高且受人尊敬的机构主办。

为了提高邮寄问卷的回收率和填答质量,研究者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论述题)

(1)慎选研究问题与调查对象

研究者进行调查研究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如能让填答者感到很重要,很有价值,且对个人、社会很有意义,由此会引起被试乐意花时间去填答。

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亦应考虑以与研究问题有关系的对象为主。

问卷调查中的先行性研究的作用之一就是了解被调查者是否对问卷的内容感兴趣。

(2)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

首先,问卷的项目必须是和研究问题最为有关且经过多次修正精选出来的题目,对于足以造成被试苦恼、困窘或敏感性的问题,应尽量避免列入,否则会影响收回率。

其次,问卷的长度也影响问卷的回收率。

一般而言,问卷愈简短,填写不需花费很长的时间,收回率愈高。

但是,问卷的长度为多少才适当呢?

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其长度以足以获得重要的数据即可,问卷所需的填答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或不引起填答者心理厌烦为原则。

再次是问卷的形式。

问卷的纸张大小要适宜,排列整齐、印刷精美,具有吸引力,则收回率也较高。

例如,香港公开大学遥距及**教育研究中心的做法是,根据调查的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印刷,首页上印有香港公开大学的标识,显得十分正规,能引起被试的重视和好感。

文字的大小也根据调查者的情况而定,如对老人的调查,文字需要大一号的。

(3)鼓励被试填答问卷

鼓励被试填答的最好诱因是使他们相信研究的价值及他们参与的重要性。

如果是国家级、省部级的研究项目,指出项目的重要性,也能激发被试填答的意愿。

有时,也可使用附赠小礼物作为诱因,以鼓励填答。

或者可向被试承诺寄送研究结果摘要,作为填答的诱因。

(4)问卷调查的时间安排

进行问卷的时间是否适当,会影响收回率。

重要的假日、学校学期开始、结束及学校考试期间等,均不适宜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5)适时发出催复信函

在邮寄或网上的问卷调查中,总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没有填写问卷。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遗忘的因素,或者是工作太忙而顾不上。

因此,在问卷发出一段时间后(通常约两周左右),需发出催覆信函,并再附上一份问卷,提醒被试填答寄回。

在两周以后,如果还是没有收到回复,可再发一次温馨提醒,并再附上问卷表,请被调查者填写。

如果回收率还是不够高,可采用电话的方式进行再次的温馨提醒。

五、调查方法的特点、优缺点

(一)观察调查法

即调查员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某些摄录设备和仪器,深入调查现场,在被调查者未察觉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调查者行为活动和现场事实,以收集市场信息的方法。

1、观察法的特点

1)搜集非语言资料2)直接性——观察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

3)客观性——所获得的是“眼见为实”的资料

4)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5)必须借助工具

6)自然状态下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

局限性:

1)样本小,难数量化 2)无法控制环境 3)受人际关系影响

    4)易受心理、生理的局限

2、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①直观、可靠②适用性也比较强③可靠性高④简单易行、费用低廉 

缺点:

①深度不够②时空限制性比较大

③时间长、费用高④对调研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二)、实验调查法

 即指市场调研者从影响调查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至两个因素,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改变这几个影响因素,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的变动情况,以认识市场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实验法的最大特点,是把调查对象置于非自然状态下开展市场调查。

◆实验调查法的核心问题是将实验变量或因素的效果从众多因素的作用中分离出来并给予鉴定。

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

1、实验结果具有一定客观性和实用性

2、具有一定可控性和主动性 3、可提高调查的精确度。

缺点:

1、实验结果不易相互比较

2、有一定的限制性3、时间长且费用较大。

(三)文案调查

文案调查法又称间接调查法,是指通过查阅、阅读、收集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资料,并经过甄别、统计分析得到的与市场调查课题有关的各类情报及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文案调查法的特点

a、收集已经加工过的二手资料,而不是对原始料的搜集。

b、以收集文献性信息为主,它具体表现为各种文献资料。

c、所收集的资料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尤其偏重于动态角度。

优点:

1)没有时空限制2)无 反应性问题3)效率高,花费少

缺点:

1)资料有限性2)不能随意获得 3)缺乏针对性

4)可靠性难以评估5)滞后现实 

(四)访问法 

访问法又称直接调查法或询问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采用访谈询问的方式,将所拟调查的事项以当面、电话或书面的不同形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调查资料的调查方法。

面谈访问法

指调查者与单个的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收集资料的方法。

面谈访问法的特点

优点:

①调查有深度②直接性强③灵活性性较强④准确性强⑤回收率高缺点:

①调查成本高、时间长。

②调查质量容易受影响③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五)堵截访问法

优点:

①避免了进入被调查者家中可能受到的障碍②时间短,可节省大量的交通费和访问费③回答信息的准确性较高

缺点:

①内容受限②调查信息的准确性不易控制③堵截访问法拒访率较高。

(六)电话访问法

电话调查法是指由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向被调查者询问有关调查内容和征徇市场反映的一种调查方法。

优点:

①速度快②成本低③调查的覆盖面较广④可以访问到一些不易见到面的被调查者

缺点:

①只适于问题简单或探索性初步调查②调查对象受到限制

③回答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不易控制④不能有效控制调查过程

(七)邮寄调查法

即指调查人员将印制好的调查问卷或调查表格邮寄给选定的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根据调查问卷的填写要求填写好后寄回的一种调查方法。

优点:

①调查面广②调查成本较低③回答问题比较准确

④被调查者所受影响小⑤对调查人员无需培训和管理

缺点:

①调查表的回收率较低②调查时间较长。

由于需要联系、等待、再等待所以回收期较长。

③可靠性较差。

六、(论述)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一)理论建构的过程

 1、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即由经验资料转化为经验概括。

∙经验资料包括案例资料和统计资料

∙案例资料的归纳方式:

列举归纳、排除归纳

∙统计资料的归纳为统计概括。

∙统计概括的依据是概率原则。

 2、从经验概括到理论

第一步:

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第二步:

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

第三步:

建立理论命题第四步:

建立命题体系,推导假设

(二)理论检验的过程

 1、竞争解释和理论检验的需要 

 2、理论检验的步骤

 1)明确表述所要检验的理论。

2)推导出一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

 3)将理论假设转化为具体的研究假设。

4)收集相关资料

 5)整理与分析资料 6)检验和评判理论

七、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相互作用

1、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①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社会研究课题的两个基本来源是理论和现实。

②理论指导研究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