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649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冀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 小小品评家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 学 流 程

1、从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比较好看的物品,带来向同学们介绍,和大家一起欣赏。

2、向学生提些思考问题:

“到商店里买衣服,你会怎样去挑选,为什么?

”,“在生活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样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观察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来说出自己认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法,

(在课本中有一段欣赏评述小闹钟的文字,就是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出发来描述小闹钟到底是怎样看着好看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点及面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

课后反思:

第2课 我给书本穿花衣

教学目标 :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

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

课前准备 报纸、素描纸、水彩笔

教 学 流 程

1、提问:

“如书本对我们来说有哪些意义?

为什么要给书包上皮”。

2、编个“课本的遭遇”故事,讲一讲新课本在不同的同学手里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遭遇,或编一个“穿新衣的课本”的故事,说一说,课本穿上“新衣”后的心情。

3、学习包书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学习)。

请学生给大家做介绍。

4、引导学生合理选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5、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什么类别的课本穿上怎样的外衣最适合,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6、给数学书包的书皮上应该装饰设计些什么?

怎样设计才会又符合数学书的特点,有新颖美观?

7、互相展示欣赏。

提问:

假如你是书本,现在穿上了新衣服,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课后反思

第3课 爱美的小鸟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小鸟,表达自己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锻炼学生大胆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通过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课前准备 素描纸、水彩笔

教 学 流 程

1、布置学生到自然中观察小鸟,或搜集有关鸟的图片,或查阅资料,了解鸟的知识、歌曲、趣闻,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标本、名家美术作品作为补充。

2、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鸟的资料。

(你知道哪些鸟的名字?

鸟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

你认为小鸟美在哪?

引导学生从小鸟的形体美、羽毛的花纹、色彩美、飞翔的姿态美)。

3、让学生结合生活记忆和有关鸟的故事、谈谈小鸟给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4、让学生模仿小鸟的飞行、捕食、嬉戏的情景以及不同小鸟的鸣叫,欣赏表现小鸟的音乐。

(重点可以放在对鸟的装饰和美化上,也可以放在大胆想象,组织有情节的画面上。

5、利用对比的方法,看看这只“鹭鸶”与真的鹭鸶有什么不同,找一找画家用了怎样的花纹、线条和色彩去表现。

如果让你来装饰和美化你会画些什么。

6、补充一些刺绣、剪纸、风筝中的鸟形装饰,引导学生去欣赏,感受其装饰、美化特点,以丰富学生思维,为他们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7、说说生活中与小鸟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

还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讲讲小鸟的故事。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想象中的小鸟是什么样子?

小鸟之间,小鸟和小朋友之间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8、创设“小鸟王国选美比赛”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课后总结

第4课 灵巧的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意识地结合手造型,大胆尝试用颜料在手上彩绘出“好朋友”;

2.培养学生的动手造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用小小手美化生活。

课前准备 素描纸、水彩笔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看一段精彩的表演。

提问:

发现是什么在表演?

二、尝试手部造型,想象成好朋友:

我们会不会表演?

做给你们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请几位到投影下来试试,做出不一样的手型。

动一动,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告诉大家你是谁,配音:

真可爱,我们跟他们交朋友好吗?

三、彩绘好朋友:

1.描述:

老师请来了一只小兔。

小白兔的耳朵在哪儿?

小白兔是什么颜色的?

还可以添加些什么?

 (出示课件小白兔的彩绘过程)剩下的大拇指可以想象成什么?

为她准备两根红萝卜。

2.你想不想用手做个好朋友,它是什么样子的?

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请几位上台说一说。

手型是怎样的?

还打算添画些什么?

你的朋友一定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3.大家都有了好朋友,熊老师也不甘示弱,我想做一个很高大、脖子长长的好朋友,小朋友来猜猜他是谁?

——小鹿。

头上有什么?

身上是怎样的?

那手型是怎样的?

谁帮我想想?

四、师生互动学方法:

我们一起把小鹿做出来,注意步骤方法。

伸出(左)手,扎起袖子,点一点颜料,在手上揉开。

换一种颜色画鹿角了,但老师的手指脏了,怎么办呢?

在抹布上擦干净,干净的手指才能点其他的颜色,否则颜色就脏了。

小鹿的眼睛?

点在哪儿好?

谁来给小鹿点上。

点完了把手指擦干净。

真是画龙点睛啊,小鹿活起来了!

大家好,我是交朋友聚会的主持人小鹿,我想找一些朋友来参加聚会,大家说我能找到吗?

他们在哪儿呢?

听说这儿也有新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好吗?

欣赏学生作品。

五、提出作业要求:

小朋友想不想加入到好朋友的队伍里来。

要注意一些什么才能把好朋友做好呢?

小结:

1.先做好手型再添画完成,要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2.换颜色时一定要擦干净手指才能点颜料, 四个同学用一盘颜料,看看最后哪个组的颜料盘保持得最干净;

3.老师准备了一个大西瓜,西瓜吃完时好朋友也得做完了,小组长把颜料盘收进抽屉,先做完的小朋友在座位上准备好参加聚会的要讲的话或者节目。

小朋友们,扎起你的袖子,开始吧!

六、老师指导,学生作业。

七、组织“好朋友”参加聚会活动。

西瓜全吃完了,收起颜料,音乐响起来了,小朋友各就各位。

有请主持人出场。

1.我是你们的主持人小鹿,交朋友聚会开始啦!

聚会第一项,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唱我们的主题歌《找朋友》。

2.聚会第二项,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有请小兔。

谁还想跟大家交朋友?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跟大家交朋友。

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3.聚会第三项,选美,请所有的小孔雀出场,孔雀跟大家问好,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只孔雀?

为什么?

小鹿想跟你交朋友。

4.下面聚会第四项,是我们自由找朋友的活动时间了,小朋友行动起来,在你的大组去交一个好朋友,为老师们表演节目。

5.聚会第五项,小鹿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我们不仅仅有手上的这种彩绘,有些民族比如说印第安人在脸上身上进行彩绘,你们看, (出示课件印第安人的彩绘)而现在世界杯足球赛场上,在申办奥运会的时候人们也进行身体的彩绘,表现自己爱国的热情。

(出示课件球迷们的彩绘)

6.天色不早了,今天我们用能干的小手创造了美,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用它再跟大家说声再见吧!

课后反思:

第5课  图画故事

教学目标

1、能够大胆地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完成作品;

2、通过造型活动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 彩笔、纸等

教 学 流 程

一、直观引入

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故事的作品,让他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细致分析

思考:

故事讲了怎样的一件事情?

都涉及哪些人物、事物和景物?

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点?

哪些地方使用的是文字?

哪些地方使用的图画?

怎样合理的安排文字和图画?

三、自由创作

学生创作时,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可提出独自创编故事,作品既要有趣味,有新意,图画可以画得丰富,画面的整体组织要美观。

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相互启发构思,充实画面。

四、编结成册

以小组为单位,把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出版”自己的图画故事书。

各小组相互交换阅读,使美术创作与学生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课后总结:

第6课  手拉手跳起舞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花边剪纸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勤动脑、多动手可使生活更美。

课前准备 长条形彩色纸每人三张;剪刀等。

教 学 流 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用具情况。

二、 欣赏,导入  新课

1. 出示各种简单的对称花边,老师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变得更美了!

2. 原来老师把这些花边变成了剪纸花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剪花边。

3.示范制作步骤。

边讲解边示范:

(1) 设计单位纹样,注意要对称;

(2) 将长条型纸对折几次,每次一定要对整齐;

(3) 将设计出的一半画好在对折的纸上,剪去部分涂成灰色;

(4) 剪纸,剪的时候要胆大心细,将边剪整齐;注意不要把连续的地方剪断。

展开既成。

提示: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什么样的花边呢?

我们可以把花边设计成:

动物花边,植物花边,人物花边。

现在你们可以想象出比范图更美丽的花边来吗?

三、 学生作业 ,分大组竞赛

每人剪出几条不同的花边,将优秀作业 展示在黑板上。

四、 总结、评议

今天,我们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花边,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勤动手,我们就能够剪出更多美丽的东西,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课后总结:

第7课  小风车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小风车;

2、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彩纸、剪刀、小棒、图钉等

教 学 流 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出示纸上风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揭示课题:

纸风车(板书)

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纸风车的形状。

分组讨论纸风车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欣赏书上的作品,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美、色彩美。

4、说说你的纸风车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发扬求异思想。

5、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折纸(选择自己喜欢的纸进行制作)。

画(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装饰纸风车……

剪纸缝。

窝叶轮,钉中心轴。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

制作一个纸风车。

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五、教学小结:

展评学生作业。

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课后总结

第8课  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目标

1、了解镶嵌艺术,在设计制作中体会其美感;

2、能够用镶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装饰得更美;

3、在创作实践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设计意识。

课前准备 废旧瓶子、彩泥等

教 学 流 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问:

“这是什么”?

“这美吗”?

“我们大家想想办法该怎样处理这些生活垃圾”?

学生分别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谈话:

是的,这些生活垃圾不但影响环境,还有损我们的健康,有的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

有一天,老师在垃圾堆里看见了这样几个废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经过老师的加工,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教师出示彩塑瓶子,并将彩瓶分发给每组同学欣赏,让学生初步认知彩瓶的美。

教师问:

“看了这些彩瓶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或提问

教师谈话:

废旧的东西不一定“不美”,通过我们的想象,用我们的双手是可以把它变成美的艺术品,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彩瓶,好吗?

二、讲授新课

讨论问题:

怎样包裹彩泥饮料瓶才会耳目一新?

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镶嵌物,不同的组合变化给人的视觉感受有什么不同?

在色彩的搭配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分析示范作品了解不同镶嵌物的组合变化,体会不同质感的物体组合的视觉效果,线材、点材、面材巧妙组合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三、学生创作

在学生创作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便于资源的共享,也便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探讨。

在辅导时,教师要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对设计活动中共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讲解或示范。

个别辅导时,要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

四、作品评讲

请每一组选出代表将创作完的彩瓶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说出创作的构思和内容。

表扬哪些构思独特的彩瓶作品。

请各组同学相互评述,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小结本课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感想?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美。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你们的手让美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吧!

课后总结:

第9课   秋天的叶子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结合学校秋游,利用环境资源。

2、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将美丽的秋天留在心中。

课前准备 彩笔、树叶、画纸、胶水等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秋景欣赏:

1、看图,表现山村秋色的全景式画面构图,浸染秋色的秋林,低头吃草的牛羊和放牧人家。

充分表现了金秋的特征,气氛浓郁。

2、特色式的画面构图,较好的表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秋叶之静美在秋天的阳光下格外艳丽,让人赏心悦目。

二、拼摆游戏

1、游戏,几种树叶的拼摆游戏,每片树叶四周都有几个不同的按钮,分别代表放大,缩小,向左旋,向右旋,关闭等。

可选树叶,大的为主,在旁边选择其他的叶子。

2、游戏,拼摆。

三、作业欣赏评析

1、欣赏优秀作业

2、讨论;你准备拼一幅什么样的图案?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析:

有创意,有特色,工艺工整的作业评为较优秀的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观察讨论,激发想象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树叶,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胆想象:

这张叶像什么?

为什么说它像?

教师拿出几张叶子,组合成某一图形,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二、欣赏范画,激发兴趣

范画中的图画是怎样拼贴成的?

试着讲讲拼贴步骤。

三、拼贴的方法、步骤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已准备好的叶子,想想能拼贴出什么样的景物。

在纸上摆摆、试试。

用剪刀适当剪、挖一下,便所摆的东西与事先想的内容更接近。

用胶水把叶子按顺序贴到作业纸上;提醒学生,胶水没干前还可适当调整叶片的位置,胶水不要太多

用彩色笔作适当的添画。

四、作业要求

每人拼贴一幅"有趣的画"。

如有兴趣,回家后可再跟爸爸、妈妈一起拼贴一幅更复杂、更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五、讲评作业

把学生的作业挂到教室四周,组织学生观看评赏。

教师表扬想象丰富、组合巧妙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阶级。

黄橙橙,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成熟,美丽。

秋天到了,各色树叶也随风飘落,踏着满地堆积的缤纷落叶。

总觉得可惜。

何不用这些美丽的落叶做成美丽的画面,来留住秋天呢?

二、 出示叶,拓印作品,欣赏分析。

1、欣赏几张优秀的叶拓印作品

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生尝试拓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问题:

拓印不出花纹

解决方法:

a,叶脉不明显,换叶。

B,颜料不够,加颜料。

C,压印力度不够(用力压印)

问题:

画面不洁。

解决方法:

a,颜料太稀,应稍加水。

B,手上不干净;c,反面涂色时颜料渗到作业纸上面。

3、总结作业步骤并板书:

(1)、拼摆

(2)、交换拼摆

(3)、叶子反面涂色

(4)、拓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课后总结:

第10课  折纸变变变

教学目标

1、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2、对手工制作的一般规律和过程有个良好的认识与体验。

3、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4、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课前准备 范画、课件、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

2、老师提问:

“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

3、老师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

为什么?

6、深入:

“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

为什么?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

8、老师提问:

“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

二、新授:

1、故事接下去:

“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

2、投影仪展示:

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

“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

(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

(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

(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

3、在折、剪的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

四、评议:

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然后大家一起评议。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的特点和制作方法,请其他学生也评议。

五、延伸:

1、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

“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像缺了什么?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

课后总结:

第11课  吃虫植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综合材料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草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

谁做什么?

谁做什么?

三、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

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剪贴

泥塑

(2)指其中一幅:

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

四、学生作业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

(2)用什么材料制作?

(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展示

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课后总结:

第12课   讲卫生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彩笔、油花棒、纸等

教 学 流 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写生、观察,把一些生活中劳动的情景简单地画下或记住。

一、引导阶段

回忆:

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

值日时做些什么事?

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

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

二、探究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启发他们思考:

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

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教学发展

1、对比"搞卫生"的不同构图,启发学生在构图上认真思索:

怎样使自己的画布局合理,做到既好看又突出主题?

2、指导学生根据内容画出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物动态。

要学会适当添减,尽可能使家里的摆设、野外的风光、人物的衣着等美丽而充满情趣,富有生活气息。

3、对画记忆画有困难的学生,可参照书上的画。

四、教学评价

通过作业讲评,师生共同讨论,这些画反映了哪些内容?

我们还可以做其他哪些事?

课后总结:

第13课  塑个小动物

教学目标

1、 体验玩泥的乐趣,陶冶和激发珍视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怀。

2、 培养动手能力,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尝试简单的木棍装饰。

3、 认识简单立体形状。

课前准备 泥、泥塑刀

教 学 流 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

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

教师板书课题:

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

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

三、表现

1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 、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

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

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

展示作业要求:

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小动物园。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

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

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课后总结:

第14课  月儿圆圆,月儿弯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讲述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或传说,逐渐养成自觉搜集学习资料的习惯。

2、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大胆想象,描绘出自己关于月亮的遐想。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关于月亮的故事、彩笔、纸等

教 学 流 程

一、激发思维

谁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

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

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二、欣赏感受 拓展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

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

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

你想和月亮做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