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8457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收集的地理试题8.docx

收集的地理试题8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在海拔3300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

据此完成1—3题。

1.形成这种“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A.流水     B.风力      C.波浪     D.冰川

2.秦岭山脉山麓地带南、北两侧的自然带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3.通过计算太白山山顶1月份平均气温,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寺桃花始盛开          B.0℃—5℃

 C.以降雪为主              D.气温低,太阳辐射弱

1—3题:

DCC

  分析:

各种外力作用的特点、自然带和气温是地理中的基础知识,主要注意学生的运算能力、从现象推断地理事物的差异的能力。

  解析:

 冰川和泥石流都无沉积分异规律。

第二题可以用排除法做。

第三题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计算。

   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已利用的土地分类及比例,据此回答4—5题。

4.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可能是

 A.黑龙江、内蒙古、安徽、北京   B.西藏、黑龙江、安徽、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上海

5.下列有关各省优势资源或特色产业的描述最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

 C.丙——庐山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

 D.丁——中关村是著名的“硅街”

 4—5题:

BD

  分析:

中国地理中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是教学的重点。

  解析:

耕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西藏的耕地比重小,以牧草地为主,丁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以林地为主是北风城市的特点。

第五题需要对省级行政区的特色和优势掌握清楚。

   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16时09分,“天官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读“天官一

号”轨道示意图,完成第6题。

6.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②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

③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

④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20年中国有望实现载人登月。

结合“月球探测线路图”,回答7—8题。

7.月球探测器探月的线路依次是 

 A.1、2、3、7、4、5、6

 B.3、2、1、7、4、5、6

 C.1、2、3、7、6、5、4

 D.3、2、1、7、6、5、4

8.研究月球对人类未来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研究月球表面的沉积岩有利于探索太阳系的形成

 B.在月球建天文观测站效果更好

 C.从月球发射航天器会节省很多燃料

 D.开发月球能源(氦23),缓解地球能源紧张状况

解析: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而也就没有风、流水等的外力作用,故月球表面的岩石不应是沉积岩,A错。

答案:

A

   6—8题:

BBA

  分析:

对必修一第一单元,我们习惯于地球的运功分析,对宇宙等常识知识讲、做和考的少,然而近期高考对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考试有很大的变化。

  解析:

7、8题是选修一中的内容,也是常识内容,也是时事内容。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边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下列关于此演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灯的高低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B.图示中P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幅度为0 

 C.实验中用电灯,地球仪上的夜半球大于昼半球

 D.可以观察不同日期的范围

11—12题:

CB

  分析:

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新课标的要求,地球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实验中能将复杂的知识简单的呈现。

  解析:

地球自转的意义,但该实验不能反映物体水平运动产生的偏向。

我国目前已经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卫星发射基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建设中。

读图1,回答1~3题。

1.图示30゜E经线和0゜纬线相交处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印度洋      D.大西洋

2.关于图中六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酒泉和文昌位于中纬度              B.西昌、太原位于四川省、陕西省

 C.①地位置西半球、低纬度            D.②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3.我国某卫星发射基地的气候基本特征为“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34℃,年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集中在6-10月份”,该卫星发射基地是

 A.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B.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C.太原卫星发射基地            D.文昌卫星发射基地  

   唐代吴融在《太湖石歌》中写到: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读图2,回答4~6题。

4.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

5.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                    B.水文地理景观

 C.地质地貌景观                      D.人文景观

6.游客要欣赏到太湖石特定的审美特征,需注意

 A.选择适当距离平视仰视 B.选择较远距离俯视

 C.选择一定风景线动态观赏 D.把握观赏的时机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读图3回答7~9题。

7.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8.下列叙述,说明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特点的是

 A.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B.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C.地震引发海啸

 D.地震持续时间短

9.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是日本

 A.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断裂带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火山多发,引发地震

读图,回答22~23题。

  

22.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图Ⅰ反映的是()

  A.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B.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C.甲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D.甲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23.下列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丙—a—流水的侵蚀作用—兴建深水港

  B.丙—c—流水的沉积作用—兴建仓库

  C.丁—a—流水的沉积作用—种植农作物

  D.丁—c—流水的侵蚀作用—修筑防护堤

41.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我国幅员辽阔,灾害频率高,先后建立了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描述我国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分布特点。

(4分)

 

(2)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相同的自然灾害是          ,简述其成因的主要不同点。

(3分)

(3)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暴雨洪涝的多发地区,且灾情严重。

请从工程性措施的角度说明防御该地区暴雨洪涝的主要措施。

(3分)

 

 41.(10分)答题要点为

(1)(分布不均,)集中在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灾情严重地区等)的省会城市,分)西部省区储备点相对较少。

分)(3(1

(2)低温冻害(1分)青藏高原:

海拔高,气温低(1分)东北地区:

纬度高,气温低(1分)

(3)上游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增加植被的蓄水滞水能力,减少下游河湖淤积;(中上游)修建水库,调节河流的季节变化:

(下游)建防洪大堤;避免河流高风险区的开发,如围湖造田;退耕还湖等。

(合理酌情给分,满分5分)

读“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1一2题。

1.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3500  B.4600

C.4500  D.3300

2. 淮北平原是我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②海拔最低

③降水最少,晴天多

④夏季昼最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D 2.C

【解析】第1题,甲位于皖南山区,降水较多,太阳年辐射总量较少,从图中数据可知,3000<甲<3500,只有D符合。

第2题,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海拔低,太阳辐射经过路程长,被削弱的多,故①、②均错。

下图为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的气温变化曲线,据此回答8—9题。

 

8. 该市风力变化最大的时段可能是

A.5日16:

00—19:

00  B.5日20:

00—23:

00C.6日2:

00—5:

00  D.6日6:

00—9:

00

9. 图示时间内,该市的天气可能为

A.晴天  B.雨雪  C.寒潮  D.雨天

8.B  9.D

【解析】第8题,风力变化最大也就是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段。

第9题,从图示气温变化说明图示时间内,影响该市主要天气是冷锋,可能是雨天,但不可能是寒潮,因该区域为江淮地区,最近气温在6℃以上,也不可能下雪。

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 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向东

11. 同学们在甲观察点、乙观察点考察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①甲地附近河流水流较快

②乙地附近河流侵蚀作用较强

③甲地附近河道水流较慢

④乙地附近河流堆积作用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C  11.B

【解析】第10题,从图中水库与水坝的关系,可确定河流的流向,再结合指向标即可知。

第11题,甲位于水库的库尾,水流缓慢;甲处因水位上升,河道变宽,大坝一般位于河流水面较窄附近,故乙处河道较窄,且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较强。

浙江省普陀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是我国5A级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

以其神奇、神圣、神秘,驰誉中外。

“金刚宝石”(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这里“飞来石”如天外来客。

据此回答14一15题。

14. “金刚宝石”来自于

A.冰川漂砾  B.花岗岩风化

C.天外来客(陨石)D.火山喷发

15. 普陀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碰撞一火山喷发B.多雨多雾一气候温凉C.海上仙山一地广人稀

D.山青水秀一常绿林广布

14.B  15.D

【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了解到普陀山的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图中“金刚宝石”也主要是因为花岗岩受外风的风化侵蚀而成。

第15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必然先有沉积岩,然后岩浆侵入,后受内力作用,隆起抬升,再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非火山喷发;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地处东南沿海,人口稠密;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

读“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图”,回答16—17题。

16. 下列国家经济发达,收人高,但人口增长最慢的是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17. 由图示内容可归纳为

①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②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达

③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  ④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人口增长较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C  17.C

【解析】第16题,从图中可知,美国、日本、法国经济发达,但人口增长最低的是日本。

第17题,印度、巴西等人口增长迅速,但经济落后;中国目前人口增长缓慢,但经济欠发达,故①、②均错。

 

云南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50×1.5=75)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2.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完成3~4题。

 

 

3.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4.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5~6题。

5.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高度                  B.电网供电

  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

6.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  )

  A.拉萨       B.重庆      C.大庆       D.海口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0时经线的经度为60°W

8.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9~10题。

 

9.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图中P地(  )

  A.地方时早于6:

00日出    B.位于昏线上

  C.太阳高度约为50°    D.昼长小于12小时

  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处于冬半年。

据此完成11~12题。

1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

20     B.9:

20

  C.15:

20     D.21:

20

12.D点位于E点(  )

  A.正北     B.正西

  C.东北     D.西北

  右图中,M、N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45°N纬线圈的交点,OE⊥MN并交于P点,据此完成13~15题。

13.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时      B.2时

  C.13时     D.14时

14.当OP最长时,该日是 (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5.当OP最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日在北京看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陆上的动物向南迁徙

  C.阿尔卑斯山南坡的雪线达一年中最高值    

  D.南极点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3.5°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

据下图,回答16~17题。

16.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

  A.沿45°W~135°E摆动

  B.沿45°E~135°W摆动

  C.沿90°E~90°W摆动             

  D.沿0°~180°经线摆动

17.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18~19题。

  

18.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从a到b的方向是 (  )

  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

  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完成20~21题。

 

20.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    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    D.清明(4月5日)

21.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

完成22~23题。

22.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  )

  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

  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

23.此后一个月内(  )

  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 

  读右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24~26题。

2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5.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26.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28.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右下图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右上图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左上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0.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

  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31~32题。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32.右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A        B.B      C.C        D.D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

读表回答33~35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39°48′

-4.7

26.0

2.6

196.6

682.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33.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度附近

34.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35.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读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图,完成36~37题。

36.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37.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38~40题。

38.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39.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地形和气候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降水量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40.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