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907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笔记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例如玻璃球、装满水的烧瓶。

13.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

答:

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看

逸夫小学杜承权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到的像都是放大的物体的虚像。

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

14.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

答:

1公安人员用放大镜查找指纹。

2精密仪器修理工用放大镜修理精一、放大镜

密仪器。

3农业科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

15.怎样正确地使用放大镜?

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0.2)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答:

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有两种:

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

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

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大而清楚。

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6.怎样自制“放大镜”?

4.放大镜因中间凸起且又透明,所以叫它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

答:

自制“放大镜”的三种方法:

(1)用透明玻璃杯装上水。

(2)透

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它还能聚焦取火。

明的塑料瓶装满水后,再盖上瓶盖。

(3)用保鲜袋装满水,然后扎紧袋口。

5.放大镜之所以能放大物体,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

制作放大镜的材料:

玻璃、透明塑料、透明水晶、水滴等。

生折射而弯曲,而人认为物体反射的光是直线传播的。

17.用眼睛看和放大镜看,两次观察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

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

答:

图像放大了,看到了图像是由许多点组成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放大镜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被广泛使用。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7.用放大镜观察印刷物上的照片、电视机、电脑的屏幕,不仅图像被

1.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

放大了,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而且看到图像都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彩点有

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

红、蓝、绿三种颜色。

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蝇的(复眼)由许多六角形

8.放大镜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皿的共同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

的(小眼)组成。

薄。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

节。

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

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装满水的玻璃怀,装满水的塑料袋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3.昆虫的翅膀,是膜层透明的,无色的。

在放大镜下观察,能发现不

9.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如:

蝴蝶的(棒状)触角,蚕蛾的(羽状)触角,

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反之,放大倍数小。

由此推断

蝗虫的(丝状)触角,天牛的(鞭状)触角。

昆虫的触角可以嗅到气味、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感触物体、平衡身体。

10.人类很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宝石可放大物体的影像,最早使用的

4.苍蝇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与它的(脚的构造)有关。

透镜就是用透明的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的主教格罗斯泰斯特,

5.(蚜虫:

约2毫米)的天敌是(草蛉:

约10毫米),蚜虫有(针状)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

刺吸式口器,它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般

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大小,我们用肉眼只能看见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片。

但在10倍放大镜下我

11.具有放大功能的镜片的形状是:

们就可看清它们的肢体。

蚂蚁保护蚜虫是为了吃到更多的蜜露。

12.放大镜有什么特点?

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

6.在放大镜大下观察员昆虫的眼睛,可以看到:

昆虫的眼睛分为单眼

答:

放大镜特点:

放大镜的镜片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因为镜片中间

和复眼。

大多数昆虫的眼睛都是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

向外凸起,这样的镜片又叫凸透镜。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

是六角形的,不同是昆虫小眼的个数不同。

每只小眼只能看见物体的一部

分,整个眼睛看物体就像拼凑。

昆虫的眼睛对运动的物体非常敏感。

生长。

④晶体的增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7.草蛉和它的幼虫是蚜虫的天敌,吸食蚜虫的体液,幼虫还能把蚜虫

四、怎样放得更大的空壳背在身上伪装自己。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就是一个简易显微镜,它可以使物体的(图8.你知道哪些昆虫?

像放得更大)。

答:

蚂蚁、蝗虫、蚕蛾、蚜虫、蟋蟀、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等。

2.显微镜是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组成。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

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放大倍数。

18.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4.肉眼观察青苔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就像一片丛林。

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

5.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

糖、碱面、味精等。

玻璃不是晶体。

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组成。

6.(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3.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微观世界)。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显微镜

4.制作晶体的方法:

(1)减少水分(蒸发)。

(2)降低温度。

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

9.雪花是六边形的,它的结构取决于雪花晶体穿越高空大气层时经历研制出(电子显微镜:

1932年,德国)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3年,

的温度、水汽及气流的变化情况。

研究DNA分子)。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到200万倍。

10.用肉眼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它们都是颗粒状的,但颗粒大小不7.显微镜为什么能明显提高放大能力?

同。

在放大镜下,它们晶莹剔透,有着各自一致的几何形体。

其中,食盐、答:

显微镜有两个凸透镜组合而成。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

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状的,味精的晶体是粒状的。

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划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8.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答: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观察、研究利用人类肉眼看不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晶体的形状

到的微观世界,拓展、延伸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

13.怎样制作简易显微镜?

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实验材料:

2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纸筒、胶带

9.制作晶体的方法很多:

①减少水份——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实验步骤:

①取2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②倍数大的在下面,倍数小

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待水份自然蒸发后,就会看到玻的在上面,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直到图像最清楚为止。

③用

璃片上留下所需要的晶体。

②降低温度——制作一些浓的食盐、碱面或味纸筒和胶带固定下来。

精的溶液,把溶液过滤后倒入一个干净的玻璃杯中,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实验结果:

做成的简易显微镜可以把图像放得更大。

过一段时间后,在怀子的底部就有晶体析出,取出晶休放在玻璃片上,就

可以进行观察了。

五、用显微镜观察

(1)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

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像(长方形的格子),

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10.列举四种矿物晶体:

黄铜矿雪花维生素C水晶

实验:

制作晶体和大晶体

(1)制作晶体:

制作一杯浓的食盐、碱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

3.放大镜比肉眼、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看得更清楚,但

在玻璃上,待水分子自然蒸发后,玻璃片上就可以看见它们的晶体。

同时视野也小了很多。

(2)制作大晶体:

①制作一杯浓食盐溶液;将这杯溶液过滤,注入一

4.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

个清洁的玻璃杯内;②在杯中悬一根细线,细线下端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

答: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

并浸泡在溶液中,静置几天;③在玻璃杯底会出现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

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子,就把它命名

中残留的晶体,继续把细线上的晶体浸入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慢慢地

为细胞。

单位。

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

5.观察细胞前的准备。

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生物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

答:

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

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的。

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9.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不同生物)

20.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①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把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

14.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生物细胞的形成,功能是不同的。

同一

在平坦的桌面上。

②对光: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上镜往下看,能看种植物和动物,身体各个器官的细胞形成,功能也不相同。

到一个亮的光圈为止。

③上片: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中,标

7.用显微镜观察叶的表皮,可以看到表皮上椭圆形的气孔,气孔是植

本给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然后用压片夹住。

④调焦:

调节准焦旋钮,物气体和水蒸气进出的通道。

叶绿体呈颗粒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

降低镜筒,使物镜刚好在玻片标本上面。

⑤观察:

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本场所;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焦旋钮,将镜筒慢慢台升,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移动玻片标本时,血液中的红细胞又叫红血球,专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口腔上皮细胞具

移动的方面与从目镜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有保护和分泌作用。

15.怎样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8.细胞的作用?

细胞对于生命体有什么意义?

(1)把洋葱切成两半,掰下一块,用小刀在内面表皮上轻轻划出“井”

答:

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

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

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进行的。

(2)再按下面步骤制作显微镜装片:

①在一个干净的载波片中间滴一

①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变成营养是通过细胞吸收的,细胞还排除身体产生的

滴清水;②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波片的水滴中央,标本要展平,废物。

②我们呼吸的氧气是通过细胞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红细胞好像运输

不能折叠;③用盖波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中间不要有气泡;④从标本兵,负责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③细胞把能量贮藏在脂肪中,

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波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细胞还能和细菌、病毒作战,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细胞还有遗传作用;

⑤把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④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氧气,是食物的真正

16.实验: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制造工厂。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七、用显微镜观察(3)实验步骤: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

1.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

验台上。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

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

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

④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

1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鼓藻、

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船形硅藻等。

⑤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

12.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如:

对环境有⑥整理器材。

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需要呼吸、排泄废物、都由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被放大了,是一个个小房

细胞组成、吃食物或自己教学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等。

间似的结构,方格中间有一个小黑点,还看到一个大液泡。

4.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微生物的

六、用显微镜观察

(2)

共同特征是:

结构简单,由一个细胞构成,身体微小。

1.一切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5.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

一是否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二是否对外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界的刺激有反应;三是否能呼吸、吃食物、能繁殖;四是否排泄废物;五

2.(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等。

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不同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6.微生物是什么?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原生

4.细胞作用: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

动物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2.微生物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

征服了很多传染病。

②人们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

答:

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改善我们的生活。

如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③农、林业上

3.举例说明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方面是什么?

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

④人类

答:

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利用微生物改良和净化土壤,利用微生物分解和除掉污水、垃圾中的各种

等食品。

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有害物质。

⑤克隆生物,生产胰岛素等。

的营养素。

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

4.怎样制作微生物装片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九、我们身边的物质

答:

制作微生物装片的方法:

1.采集水样:

从有机物丰富的池塘、鱼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

缸中,取水放入试管内。

将试管对着阳光,如果看到有很多的小白点在水

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如(空气、水、中游动,就说明水中含有微物物(草履虫等)。

2.制作:

用滴管吸一滴池

电、火、声音、动物、植物、我们自己等)。

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2.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是(绝对)的、物质的变化是有(规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

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片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吸掉多

21.物质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

余的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17.怎样用甘草培养微生物?

缓慢,甚至不易被我们察觉。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

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答:

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倒入装有甘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

以发现水面上出现霉点,这些霉点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集结而成。

水中大十、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量的微生物正是以甘草为养料的大量繁殖的。

13.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

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有些

手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那时,人能观察到的最小动物,就是蚂蚁等

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弯曲的

昆虫。

铁丝、折叠的纸张、布匹、水结成冰、水变成水蒸气、蜡烛融化等都是物2.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

理变化了;火柴燃烧、铁生锈、蜡烛燃烧等是化学变化。

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5.沙的特点是:

颗粒细小、无味、淡黄色;黄豆的特点是:

椭圆形、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

颗粒较大、黄色、有豆腥味。

沙和黄豆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3.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我们周围的垃

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4.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样重要。

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

5.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发生物理变化,即固体白糖成液体的白

界。

糖。

继续加热,会发生化学变化,即白糖颜色逐步加热,直至全部炭化,4.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能闻到焦味,如果继续加热,炭化后的糖会燃烧。

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

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放大20倍放大1500倍左右放大200万倍左右看到0.1-0.01纳米物体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哪些?

如蜡烛燃烧时蜡烛融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

答: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

学变化);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液态的糖是物理变化,继续加热变成

活的改善。

①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危害

黑色的炭一样的焦糖是化学变化。

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如伤寒、鼠疫、霍乱等,从此开始了和它们作斗争并

5.

说说你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

6.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感觉到甜味吗?

为什么?

答:

烧饭时米变成了饭;写字时纸上留下了字迹;下雨后路上的积水答:

可以,因为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慢慢地变成水蒸气消失在空中;岩石风化变成沙子等。

变得有甜味了。

6.在加热的过程中,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7.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答:

燃烧的蜡烛变得越来越短,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

因为米饭本身不是糖,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后米饭与唾液里

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什么?

分别举出三个例子。

的淀粉酶产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麦芽糖,所以就会有甜味。

答:

区别:

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十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举例:

化学变化:

火柴燃烧、铁生锈、纸燃烧、淀粉遇到碘酒变

22.小苏打的特点:

白色细小晶体,溶于水。

白醋的特点:

无色液体,

成蓝色、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物理变化:

把纸折成纸船、,,

含有醋酸,闻上去有一股酸味。

铁丝弯了、布做成衣服、易拉罐瘪了、水结冰了、水变成水蒸气,,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18.实验:

白糖加热

(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结束留下的液体是

步骤:

用长柄的金属勺子,中间加入1克白糖;勺子下面用蜡烛加热,

观察白糖的变化。

醋酸钠,不是白醋,也不是小苏打。

实验现象:

①看到怀中有很多气泡产

生;②听到“嗤嗤”声;③用手触摸玻璃怀的外壁,感觉比原来凉一些。

3.(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饮料、蜡烛燃烧、呼吸

现象:

固体的白糖融化成液体的白糖;继续加热,液体的白糖产生气

泡;液体的白糖逐渐颜色加深,产生焦糊味;液体的白糖冒烟、燃烧,最

排除的气体中都含有该气体。

终炭化。

4、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十一、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答: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14.米饭本身并不甜,在嘴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后,才会出现甜味。

浑浊的气体。

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我们咀嚼过程,与唾液混合在一起,

6.怎样证明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中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

所以,原本并不甜的米饭,咀嚼后渐渐出现甜味。

答:

(1)把点燃的火柴头伸进玻璃怀中,燃烧的火柴头会熄灭,说明

6.米饭、面粉的主要成份是淀粉。

鉴别其物质中是否会有淀粉的方法怀中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2)把玻璃中的气体到在蜡烛的火焰上(注意不

是滴碘酒:

淀粉上滴碘酒,会成蓝色。

要把杯中的液体倒出来)燃烧的蜡烛会熄灭,说明杯中的气体比空气重。

3.(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

而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特点,所以说小苏打与白醋混合

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注:

6.实验: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

测马铃薯等物质,要切开后再滴上碘酒才行,绝不能滴在物质的表面。

实验材料:

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火柴、药匙。

4.淀粉不溶于冷水,配置淀粉液时,要用热水。

将淀粉放入热水中,实验步骤:

①取一只玻璃杯,把1匙小苏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3

经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后就得到澄清的淀粉液。

用淀粉液在白纸上写字、

匙白醋沿着杯壁缓慢地倒入杯中(小苏打和白醋的使用比例约为1:

3。

)。

晾干中,要想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用棉球沾上碘酒,在白纸上擦几次②马上用毛玻璃片盖上玻璃杯,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有什么感觉。

(有点

即可。

儿凉)③观察实验现象。

(有很多气泡冒出,听到“嗤嗤”声,杯壁变凉

5.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等等)④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再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空玻璃杯

类别食物名称中,观察现象。

(在空杯子中,木条可以继续燃烧;在有液体的杯子中,

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木条的火焰立刻熄灭了。

)⑤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像倒水一样倒在蜡烛的火

焰上,观察现象。

(火焰熄灭了)⑥整理器材。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柑桔、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透

白糖、洋葱、

明的气体,这种气体比空气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用塑料布封闭。

?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十三、铁生锈了

实验结果:

水能使铁生锈。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

(3)研究问题:

铁生锈和盐水有关吗?

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

做出假设:

铁生锈和盐水有关。

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假设依据:

和盐水接触多的铁制品更容易生锈,和水接触的铁制品生

2.铁片和铁锈的比较。

锈慢一些。

颜色敲击导电性磁铁吸引光泽空隙密度手感

设计实验:

变量盐水、清水-----

灰白

声音清

脆、较韧

声音较脆不能导

能导电能被吸引有无大光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