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908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 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单元测试1.docx

届人教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单元测试1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

A.细胞内液

B.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C.细胞外液

D.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是细胞膜以内的液体,可以借助细胞膜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听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借助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仅生活在B中

B.细胞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后,A的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C.结构1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D.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有组织液、血浆,A错误;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结构1的管壁是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环境是淋巴B和组织液C,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D.血糖含量偏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

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长跑时,内环境含水量、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减少

D.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答案】A

【解析】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A正确;在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和Cl-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内环境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长跑时,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尿液排出量减少,C错误;寒冷环境下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较大,其散热量多于炎热环境,D错误。

5.渴觉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一种刺激引起的?

A.循环血量的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

C.血浆CO2分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答案】D

【解析】渴觉是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由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D正确。

循环血量增加但渗透压不升高也不会引起渴觉,A错误。

血浆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会引起呼吸中枢兴奋,C错误。

6.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主要理化性质的是

A.渗透压B.血糖C.体温D.淋巴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稳态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C两项正确,B、D两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图细胞X和细胞Y表示红细胞和肝细胞中的一种,A、B、C、D分别表示四种体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X表示红细胞,细胞Y表示肝细胞

B.A、B、C、D共同构成了细胞外液

C.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B

D.氧气浓度大小为细胞X>A>B>细胞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细胞X为肝细胞,Y为红细胞,A错误。

A、B、C构成了细胞外液,B错误。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和血浆B,C正确。

氧气浓度大小为细胞Y>B>A>细胞X,D错误。

考点:

内环境

8.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最高④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存在于C中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答案】A

【解析】根据“进出淋巴的液体是都是单方向的”,由此判断D为淋巴,再根据淋巴来源于组织液,最后汇流到血浆,所以A、B依次为血浆、组织液,C为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的细胞内液,①错误;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可以进入突触间隙(组织液)中,②正确;淋巴D中的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血浆A和细胞内液C较低,③错误;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红细胞不是生活在组织液中细胞,④错误,所以答案为A。

9.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稳态失衡

C.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D

【解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A错误;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体液免疫的范畴,是免疫系统正在发挥防卫功能,不属于稳态失衡,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可见,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C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D正确。

10.当人体失血过多,动脉血压突然降低,在这种应急状态下,人体出现的反应是

A.副交感神经兴奋,心排血量增加

B.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

C.交感神经抑制,血管收缩

D.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张

【答案】B

【解析】当人体失血过多,动脉血压突然降低,在这种应急状态下,人体出现的反应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以恢复血压,恢复正常的血液运输。

11.下图中可表示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

A.bdaB.cdaC.cbaD.db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bcd分别为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红细胞运输氧气,氧气通过毛细血管壁达到组织液,扩散进入细胞,故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为cba,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2.如图是人体某种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人A,C,D

B.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C.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及图可知,A是毛细血管壁,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

②组织液,可以进入A毛细血管,转化为血浆,可以进入C细胞内液,也可以进入D毛细淋巴管转化为淋巴,A正确。

氧气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顺浓度,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因此氧气浓度最低是③,B正确。

CO2是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应该由③向②扩散,因此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错误。

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即图中①②③④,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②①④构成,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组成

13.(2015秋•龙海市校级期中)如图为一健康人的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其中的水可来自于②和④

B.若③为脑细胞,②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③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①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若③为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水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A错误;

B、若③是脑细胞,脑细胞呼吸消耗氧气,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③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B错误;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血糖不会进入细胞合成肌糖原,因此饭后五小时①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⑤处,C错误;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D正确.

故选:

D.

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14.接种乙肝疫苗进行肌肉注射,药物一般直接进入

A.细胞内液B.淋巴液C.血液D.组织液

【答案】D

【解析】进行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会直接进入组织液,然后从组织液逐步进入血浆,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刺激相应细胞,最终产生免疫应答反应。

这里不涉及到淋巴液。

故答案选择D。

15.人在静脉注射药物时所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选用此生理盐水的主要目的在于()

A.使体内增加无机盐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D.保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答案】D

【解析】为了保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医学上输液时采取等渗溶液,例如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

16.目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某儿童因长期食用不合格食品导致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降低,首先会引起下列哪种液体增多(  )

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儿童因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则相比于正常情况会有更多水分进入组织液,从而使组织液增多,故选B。

17.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H2CO3B.降低、乳酸、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HCO3-

【答案】B

【解析】人在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等,NaHCO3会中和乳酸,从而使血液中pH保持相对稳定,故选B。

1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有()

①呼吸酶②二氧化碳③抗利尿激素④核酸⑤血红蛋白⑥载体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答案】C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二氧化碳由细胞产生后进入血液循环,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到血液的,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核酸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④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

因此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有①④⑤⑥,故选C。

19.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组织液、淋巴、血浆

D.①②④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C

【解析】尿素为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废物,可存在于组织液中,A项正确;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项正确;血浆与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均为双向箭头,故图中的②为组织液,组织液指向淋巴的箭头为单向箭头,④为淋巴,①为血浆,③为细胞内液,C项错误;①②④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项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

20.下图所示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系统的关系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X处、Y处分别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发生了2次和1次偏转。

B.在Z处加入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的X处,发现冲动的传递被阻断,可能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从图中看出,神经递质的受体有两种

D.图中的激素b可以起到催化作用,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B

【解析】若在X处给予一个相同的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发生了2次偏转,而在Y处刺激时电表指针不偏转,A错误;在Z处加入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的X处,发现冲动的传递被阻断,可能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B正确;从图中看出,神经递质的受体只有一种,C错误;激素只能起到调节作用,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实现信号传递的。

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构成,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位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会向突触前膜移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并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的电位发生相应的变化,完成信号的传递。

21.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谁

D.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答案】B

【解析】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部,A错误;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抗体和抗原在内环境中特异性结合,参与体液免疫;故B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基质,C错误;消化道属于体外环境,D错误。

【点睛】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

组织液、血浆、淋巴。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

2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组织,但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故A选项错误;

B、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故B选项正确;

C、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的,故C选项正确;

D、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故D选项正确.

故选:

A.

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2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B

【解析】人因为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和NaHCO3,所以碱性NaHCO3可以缓冲血液pH变化,使之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学生对pH调节的过程混淆不清

pH调节的过程图解:

24.人体血浆中的某些补体(蛋白质)可以侵入人体的多种细菌细胞膜,并形成孔道,造成大量离子和水通过孔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菌,导致细菌涨破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细菌的死亡方式属于细胞凋亡

B.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上述补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离子通过孔道进入细菌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凋亡是受细胞内基因调控的正常死亡,上述细菌的死亡不受细菌细胞内基因控制,属于细胞坏死,A错误;上述过程不是只针对于某一种细菌,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根据题意,这些补体是存在于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成分之一,C正确;离子通过孔道进入细菌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会降低

B.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答案】A

【解析】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促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A错误;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C正确;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见,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解析】试题分析:

熟记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27.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不是恒定不变。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每空1分,共9分)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图中中的CO2浓度最高。

(填字母)

(3)一般情况下,B液与A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A中________含量较少。

(4)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哪种可以进入血浆________。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A)_______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B)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

【答案】(每空1分,共9分)

(1)内环境

(2)D(3)蛋白质

(4)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

(5)胰岛素(6)组织液水肿(7)血浆缓冲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

(2)CO2在细胞的线粒体中产生,细胞内液中浓度最高。

(3)一般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多。

(4)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高于毛细血管中血浆,由于CO2的运输是自由扩散,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

(5)胰蛋白酶是胰腺组织中的外分泌部产生的,分泌后从导管进入肠道,胰岛素是由内分泌部产生的,分泌后进入血浆。

(6)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渗透压降低,大量水分形成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7)喝入大量的食醋后,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PH的物质,所以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9.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填序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物质.

(4)内环境中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_____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

(7)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_____.这是因为_____.

【答案】②③②中含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很少7.35﹣7.45缓冲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③组织液水肿红细胞基因突变小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二氧化碳排出不畅

【解析】试题分析:

图示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为组织细胞;②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③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1)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外面是组织液,体面是血浆,因此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血浆和③组织液。

(2)图中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正常人血浆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

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如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4)内环境中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pH值。

(5)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吸水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6)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出现形态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

(7)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小,原因是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二氧化碳排出不畅。

30.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食物经①④到组织细胞中利用,主要依赖的系统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经过②④⑤能实现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