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1056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B.年老的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尧发明了文字

2.下列氏族聚落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D.大汶口居民

3.史书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于舜”。

请依据所学判断,该材料反映了()

A.原始末期禅让制B.夏朝世袭制

C.西周分封制D.秦朝皇帝制

4.下图中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

A.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民主推选实现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禅让制D.世袭制

6.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秦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

A.河姆渡遗址B.山顶洞遗址

C.大汶口遗址D.半坡遗址

7.河姆渡聚落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与半坡聚落居民明显不同的一组是(  )

A.用陶器盛食物     B.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C.使用磨制石器     D.饲养水牛、猪、狗等

8.原始农耕生活时代,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9.根据半坡和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谷物、陶器,以及建筑遗迹等,共同说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A.是最早的人类B.过着穴居生活

C.进入了农耕定居生活D.建立了国家

10.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稻的国家

B.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C.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1.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2.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饲养家畜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

①使用磨制石器②挖掘水井③建造房屋④制作陶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下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D.与外地交换食品

15.下图是坐落在浙江绍兴的大禹陵,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耕种与医药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16.“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以下部落联盟首领传承正确的是()

A.舜→禹→尧B.禹→尧→舜C.尧→禹→舜D.尧→舜→禹

17.“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18.炎帝和黄帝生活时代大约在()

A.距今四五千年B.距今五六千年

C.距今六七千年D.距今七八千年

19.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就是指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见下图),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A.元谋B.半坡C.北京D.河姆渡

20.你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个远古人遗址的考古过程中发现稻谷残迹()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

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

材料二“上古之世,……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三“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

(3)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22.阅读《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下列记载: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1)材料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职权?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你认为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

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3)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24.材料: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

(2)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书记载:

尧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吃的是粗米饭野菜汤,使用的是陶碗陶盆。

但他对百姓十分关心,部落如有人挨饿受冻,他就觉得是自己的过错。

舜也严于律己,处处以身作则,在他耕过田和捕过鱼的地方,人们受他的影响,都养成了谦让的好风气。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完成:

(1)尧、舜、禹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位杰出首领,你觉得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材料二中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尧舜禹时期盛行禅让制,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与大禹不属于同一个时期,舜年老时将首领位置禅让给禹,相传是黄帝的下属官员仓颉创造了文字,故选正确的只能选C项。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具体情况,由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故选B。

3.【答案】A

【解析】上述史书记载的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尧推举舜为继承人,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禅让制”,故选A。

4.【答案】C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够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

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造黑陶。

故答案为C。

5.【答案】C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

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这种制度称之为禅让制,所以答案是C。

6.【答案】D

【解析】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附近,所以到西安旅游,可以参观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山顶洞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大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

故选D。

7.【答案】B

【解析】河姆渡文化出现在长江流域,半坡文化出现于黄河流域。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房屋有区别是因为气候环境不同。

河姆渡居民在南方,气候潮湿又要防止野兽的袭击,所以建干栏式建筑,半坡居民则相反。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而半坡居民种植粟并且半坡居民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可以制作彩陶,会纺织。

所以选B。

8.【答案】D

【解析】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

9.【答案】C

【解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开始建筑房屋,种植农作物,说明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了定居的农耕生活时期,故选C。

10.【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ACD项表述均正确,B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黄帝、炎帝的传说。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ABD三项均为炎黄传说的正确表述,故选C。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氏族聚落建立以后,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开始种植农作物,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普遍使用磨制工具;原始社会没有出现城市。

仔细审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3.【答案】C

【解析】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使用磨制石器,建造房屋,制作陶器。

会挖掘水井的只是河姆渡人,故选C。

14.【答案】B

【解析】题干中图片是河姆渡时期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河姆渡时期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因此B符合题意。

而ACD的表述均不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16.【答案】D

【解析】“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部落联盟传承的先后顺序为:

尧→舜→禹,故选D。

17.【答案】A

【解析】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通过推举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禅让制”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的有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个著名的部落:

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BCD不符合黄帝和炎帝的生活时间。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烧制彩陶。

因此选B。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河姆渡人的史实。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故选C。

21.【答案】

(1)北京人,约七十到二十万年前

(2)山顶洞人

(3)火的作用:

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御寒;熟食,有利于缩短消化过程,有利于摄取食物营养,促进人类体制,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火还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增强人类的自卫及狩猎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解析】

(1)

(2)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可以判断出当时的人类分别指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3)回答出火的产生对人类的历史意义即可。

22.【答案】

(1)地点:

黄河流域。

职权:

部落联盟首领。

(2)制度:

“禅让制”。

特点:

民主推荐。

(3)启示:

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是部落联盟首领。

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尧”、“舜”是部落联盟首领;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可知,尧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的舜,反映了古代的“禅让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禅让制是推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其特点是民主推荐;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23.【答案】

(1)黄帝人文初祖

(2)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3)中国是文明古国,祖先的创造和发明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解析】

(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说明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传承,是从神州轩辕开始的。

轩辕是黄帝的名字,所以又称轩辕黄帝,所以神州轩辕指的是黄帝。

因为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2)黄帝部落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与另一个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联合战胜南方蚩尤部落,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起来,在这一时期,他教人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凿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造字、伶伦编写乐谱等,为后世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所以后世把他尊为“人文初祖”。

至今我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3)此题考查学史的感悟。

属于开放题。

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思想和素质。

根据题意要求,谈谈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答这类题,我们要围绕材料和题意要求,写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据题意,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绵延长久,中华文明,历久弥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和骄傲。

24.【答案】

(1)大禹。

(2)三过家门而不入。

【解析】

(1)根据材料,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可以判断其反映的应该是大禹治水的事迹。

而题目要求是指出治水英雄,应该是大禹。

(2)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治水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

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语:

三过家门而不入。

25.【答案】

(1)大公无私。

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具有奉献精神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敢于战胜困难;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禅让制。

【解析】

(1)本题考查尧舜禹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由此可知,尧舜禹都具有的优秀品质是:

大公无私,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奉献精神等。

因此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习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战胜困难;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本题考查禅让制的有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点睛:

尧舜禹时期禅让制的实质是民主推选,推选贤德之人。

禅让制作为尧舜禹时期的政治制度,到启继承父位,被世袭制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