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422573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6.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pptx

有限作业空间安全,2018年4月,目录,第一章节识别有限空间第二章节有限空间安全操作第三章节紧急情况处理,识别有限空间,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的分类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有限空间:

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有限空间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即不能自如进出;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危险特征(符合任一项或以上)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1.1有限空间的定义,一、识别有限空间,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一、识别有限空间,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

1.1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应包括:

容器或储罐工艺栏及边缘、锅炉、火炉大管道、滤袋、冷却塔和筒仓下水道阀室、阀井,1.1有限空间的定义,一、识别有限空间,有限空间分为三类:

(一)密闭设备:

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一、识别有限空间,1.2有限空间的分类,为什么要了解有限空间?

为了您自身的安全!

每年都有数百名工人在密闭空间中受伤甚至死亡事故通常都会快速并且悄无声息地发生,缺乏了解或过于自信通常是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工人们通常不知道或者低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一、识别有限空间,1.3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什么时候密闭空间会变得危险?

只要进入密闭空间,危险就无处不在!

日常工作,对设备进行检查,测试或维护,对密闭空间(如贮罐)进行清理或维修,救护受伤人员,修补泄露点,紧急情况,一、识别有限空间,1.3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19,21,20,危险氧气浓度低于21%,1.爆炸或火灾,2.缺氧,3.有毒气体或蒸气,首要危险,一、识别有限空间,1.3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爆炸性粉尘,掉入陷阱,掉入旋涡,淹没,人身伤害,天气条件,化学品溅射,内伤,高温,噪声,跌落,机械故障,50,c,其它常见危险,一、识别有限空间,1.3有限空间的潜在危险,O2,氧气,23.0%VOL.增加爆炸危险性不要进入!

21.0%VOL.大气中的正常含量19.0%VOL.有窒息的危险不要进入!

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缺氧时会发生什么?

O2,氧气,19.5-23.5%正常氧气浓度15-19%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12-14%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判断力降低10-12%呼吸减弱,嘴唇变青8-10%神智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6-8%呼吸停止,6-8分钟内窒息死亡4-6%40秒后昏迷、抽触、呼吸停止,死亡,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定义ppm=百万分之一体积比1%体积比=10,000ppmTLV=安全限量(=最大允许值)TWA=时间加权平均值(8小时以上,一周5个工作日)STEL=短期暴露域值(15分钟,一天不超过次)C=峰值=最大限度,如果把1秒钟比作1ppm,相当于1秒比11.5天!

TOX,有毒气体,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致命的巨毒气体无色高浓度时密度大于空气容易被风吹散在极低浓度下有臭鸡蛋气味高浓度时导致嗅觉失灵对于某些金属具有腐蚀性可燃(4.3-45%vol.)用气体检测仪能够检测!

TWA=10ppmSTEL=15ppm,H2S,硫化氢,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H2S,硫化氢,硫化氢(H2S)在以下含量(PPM=1mg/kg=1mg/L)时人体的症状:

10允许浓度8小时50-100轻微的眼部和呼吸不适1小时200-300明显的眼部和呼吸不适1小时500-700意识丧失或死亡30-60分钟1000意识丧失或死亡几分钟,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TWA=30ppmSTEL=60ppm,CO,一氧化碳,一氧化碳(CO)在以下含量(PPM)时人体的症状:

50容许浓度8小时200轻度头痛,不适3小时600头痛,不适1小时1000-2000混乱,恶心,头痛2小时1000-2000站立不稳,蹒跚1.5小时1000-2000轻度心悸30分钟2000-2500昏迷,失去知觉30分钟,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TWA=1%volSTEL=3%vol,CO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在以下含量(%vol.)时人体的症状:

1允许暴露值(8小时)1-2呼吸加深,头痛,疲劳3严重头痛,出汗,工作效率下降4脸色死灰,心悸5精神沮丧6不能奋力工作,视觉混乱8颤抖,抽搐,昏迷,死亡,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空气,燃料,点火源,化学反应,产生火的四面体,EX,可燃气体,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最低/最高爆炸下限LEL是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够被点火源点燃的可燃性气体的最低浓度UEL是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够被点火源点燃的可燃性气体的最高浓度,EX,可燃气体,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甲烷CH4,CH4,碳氢化合物家族中的一种,不可见比空气轻TLV-没有限制(只要氧气浓度达标)爆炸限5-15%体积百分比(空气中)用气体检测仪可以检测!

不要忘记-许多可燃性气体也是有毒气体!

-不要只关注L.E.L.,一、识别有限空间,1.4有限空间的化学性质,CH4,甲烷,发生事故的关键因素:

低估面临的危险没对罐内气体进行检测就进入作业。

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作业过程中没实施有效通风。

盲目救助。

一、识别有限空间,1.5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年月日海沧腾龙树脂两工人氮气中毒死亡日上午,厦门海沧腾龙树脂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生产事故,名工人在清洗生产罐的过程中氮气中毒死亡,名员工去救他们也导致氮气中毒,但没有生命危险。

据厦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在清晨时多,当时名工人进入该厂一生产罐去清洗树脂切片的残渣。

由于罐里所装的氮气没有被置换完全,名工人不懂常识,进去作业后导致缺氧窒息而死。

案例二:

粪便处理站硫化氢中毒事故,2007年8月9日,改造后的丰台区某粪便处理站开始试运行。

当日上午,由于停电,站长赵某安排葛某、张某、杜某3名职工向液态肥储存池注水稀释剩余菌泥,并用泵将其抽出。

在完成清理工作后,葛某发现上午将铁锹遗落在池内,在未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切沉沙池内粪便已流入肥储存池的情况下,下池取锹,因池内大量硫化氢聚集,中毒昏倒在池中。

井上张某和随后赶来的姚某见状,在未佩戴任何个人防护用品情况下,先后贸然下池施救,二人先后晕倒跌入池中,后经消防救援人员施救,将3名职工全部救出,经医护人员现场抢救无效3人死亡。

一、识别有限空间,1.5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一、识别有限空间,1.5有限空间事故案例分析,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安全作业程序安全管理要求现场监督管理,有限空间安全操作,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设置障碍并加标志机械救援装置和救生绳净化受限空间适当的通风安全装置就位且状态良好适合限制区域使用的工具PPE安排合格的值班人员通信工具确保无其他工作可能影响此工作备妥救援计划,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设置障碍并加标志“危险,勿进入”的标志当容器或设备打开时,放置在每个进入点所有涉及的“不得进入”处都已设置障碍。

机械救援装置和救生绳机械救援装置和救生绳的强度应能足以承受两个以上进入者的重量救生绳的材质应能经受得起工作环境的侵蚀和磨损机械救援装置的动力源在工作期间应能始终提供,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净化有限空间冲洗、使用蒸气或净化以确保无危险物质残存进行空气检测以确保有限空间已清洁若例行空气检测无法进行,准备特殊检测程序,PPE工人用呼吸装置若需要使用呼吸装置(氧气管),向进入限制区域进行任何需要呼吸空气的工作的员工提供至少5分钟的呼吸装置若受限空间无需呼吸装置,在受限空间进口处准备两套30分钟以上的呼吸装置,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通信工具须有主要和备用通讯装置:

如无线电对讲机、喇叭、机械通信器具。

所有通信工具必须是有效的,确保无其他工作可能影响此工作是否有可能影响通风源的热工、化学品作业是否有可能影响锁定的管线开拆、电工作业其他可能影响本工作的作业,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应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在进场所之前进行测试;对不同高度进行检测;测试内容:

氧气含量;易燃或爆炸性物质;有毒气体或蒸气;进入之前和环境可能改变的场所均需检测,例如:

焊接作业;钻孔作业;清淤作业;溶剂清理;,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清理、清洗有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做法:

腾空空间清扫空间(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中和危害物。

置换强制通风,2.1防范有限空间事故措施,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防止危险源产生气体检测通风&清理进入前再进行检测装备适当设备及监测器,在您进入密闭空间前,一定要准备好!

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有限空间隐患排查表,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有限空间隐患排查表,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1.气体检测仪,2.安全带和救生索,3.呼吸器,必需设备,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特殊安全须知,没得到允许时,不能进入,安全进入如果您是在外面的观察者,进入时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

禁止吸烟,立即离开如果感觉旋晕或轻微头痛,只有经过训练才能检测危险物质,时刻提高警惕不要想当然,时刻集中精力正确使用设备,准备好应急设备,工作时永远不要取下呼吸器,有他人在外观察,需要时能得到帮助,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检测所有危险气体(氧气、可燃气、有毒气)从通风孔处插入检测探枪打开入口,再次测试一定要在密闭空间外进行测试检测所有部位(顶部,底部,不规则形状)如果检测到危险气体或蒸气,则需通风和清洗,之后再次进行测试,用普通空气对所有密闭空间彻底通风。

即使没检测到危险气体,也要使用所建议的工作程序。

如有可能,清走能释放有害气体的残渣和淤泥。

进入前,应按公司规定,用水或蒸气清洗。

通风方法视情况而异。

请使用合适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2安全作业程序,通风。

有限空间内气体检测30分钟后,仍未开始作业,应重新进行检测。

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进入有限空间应使用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应使用类手持电动工具。

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情。

特别注意,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3安全管理要求,二、有限空间安全操作,2.4现场监督管理,紧急情况处理,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

三、紧急情况处理,1、编制应急预案:

应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2、应急救援装备:

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三、紧急情况处理,携气式呼吸器,隔离式呼吸器,气体检测仪器,(防护与救援工具),三、紧急情况处理,强制通风可将新鲜空气导入到有限空间,增加氧气浓度,降低有毒气体浓度;持续通风可降低有毒气体积聚风险,即使有毒气体在不断释放,只要风量足够,就可避免中毒事故发生;纯氧遇明火易引发火灾爆炸,通风机,(防护与救援工具),三、紧急情况处理,(防护与救援工具),三、紧急情况处理,1、有限空间作业是高风险作业,很多人由于麻痹大意付出了生命。

2、进入有限空间前一定要进行气体检测。

3、一个呼吸器或一根安全绳都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

4、应严格遵守规范,减少事故发生。

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