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2691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docx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

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管理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教育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根本。

扶贫顶岗支教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项基础教育工程。

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从分析扶贫顶岗支教事业对地方教育带来的有利影响入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重点研究地方政府与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关系及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扶贫支教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扶贫顶岗支教这项造福地方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扶贫顶岗支教;高等师范院校;忻州师范学院

扶贫顶岗支教是推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创新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项新型教育工程。

地方政府在推动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开展中居于关键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管理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

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的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主要针对忻州师范学院的支教学生和支教老师。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自编的“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问卷,采用单项选择题、开放性选择题和开放性问答题的形式呈现。

实施调查时,亲自将问卷发放给教师和学生,讲清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回答完毕当场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一、扶贫顶岗支教对地方教育的利弊分析

“师范院校开展扶贫顶岗支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也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支援方式。

忻州师范学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立足地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脱节问题,主动为基础教育服务,适应大学生成才需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教改项目”。

顶岗支教实习是一项“地方政府,师范院校,支教学校”三方共赢的系统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师范生到贫困地区扶贫顶岗支教实习可以有效改善那里的师资队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师资结构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师范生顶岗实习前必须完成教育理论学习、见习、微格教学、试讲等环节并经过严格的教师技能考核,这样的师范生到贫困地区扶贫顶岗支教实习可以加快当地基础教育发展速度,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丰富的知识和广阔的视眼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开展;支教学生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农村农民们解决法律,家电维修,科学饮食等实际问题,为农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农村和农民观念,促进了整个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从治贫先治愚这一根本意义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基础,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推进师范院校学生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农村师资薄弱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市农村教育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扶贫顶岗支教事业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地方政府构建“和谐地方”目标的实现;扶贫顶岗支教事业还有效的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不竭的发展动力。

但是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深入开展,也会给地方带来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

顶岗支教事业的开展需要相当的经费支出,必须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需要设立师范院校扶贫顶岗支教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随着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需要的政府支持资金数目不断上升,从而加大了地方财政的负担;支教点大多处于贫困落后的山区,环境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支教师生人数不断增加,不安全因素比例不断扩大,加重地方稳定的压力;随着支教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政府的管理成本不断上升;“支教师生轮换频繁,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连贯性,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和成绩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师的轮换制所造成的教学不稳定,加大了学生的适应困难”。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管理

1、关于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支教事业发展的重要度。

65%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分重要,19%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重要,仅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重要。

综合比较,84%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支教事业的发展很重要,认为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支教事业的发展很重要的被调查者远远多于认为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支教事业的发展不重要的被调查者。

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支教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57%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经费支持应该继续扩大。

认为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如表所示:

重要度

十分重要

比较重要

一般

不重要

根本不重要

人数

65

19

11

2

3

比例

65%

19%

11%

2%

3%

同意度

十分同意

比较同意

一般

反对

坚决反对

人数

57

29

11

2

1

比例

57%

29%

11%

2%

1%

表1.1

2、关于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经费支持现状的满意度。

没有被调查者认为十分满意,25%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满意。

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力度仍需扩大,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支教规模。

如表所示:

满意度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十分不满意

人数

0

25

60

13

2

比例

0%

25%

60%

13%

2%

表1.2

3、关于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认同度。

32%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认同度很高。

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认同度还不高,没有充分的体会到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的主体在支教工作中的责任。

如表所示:

认同度

十分认同

比较认同

一般

不认同

坚决不认同

人数

2

30

64

4

0

比例

2%

30%

64%

4%

0%

表1.3

4、关于地方政府落实支教协议的满意度。

仅有23%被调查者对此持满意态度,11%的被调查者对此持不满意态度,3%的调查者对地方政府落实支教协议的情况十分不满意。

支教协议是支教学校和地方政府签订的有关双方在推进扶贫顶岗支教事业发展中的相关责任和义务的规定,支教协议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着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开展与深化。

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满意度

十分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十分不满意

人数

1

22

63

11

3

比例

1%

22%

63%

11%

3%

表1.4

5、关于地方政府解决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的效率。

没有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解决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的效率十分高,仅仅有7%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解决相关问题的效率比较高,却有46%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解决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中产生的问题的效率低下。

地方政府解决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问题的效率直接反映着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的重视度,关系着顶岗支教事业的纵深发展。

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效率

十分高

比较高

一般

十分低

人数

0

7

47

39

7

比例

0%

7%

47%

39%

7%

表1.5

6、关于地方政府支教点选择的合理度方面。

仅仅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在支教点选择上可称合理。

教点的选择,是开展顶岗支教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支教点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者顶岗支教事业的成效,支教事业是惠及地方、学校和学生的新型教育方式,所以支教点的确定应该能体现这三方的最大利益。

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合理度

十分合理

比较合理

一般

不合理

十分不合理

人数

1

25

61

10

3

比例

1%

25%

61%

10%

3%

表1.6

(二)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地方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物质支持力度仍显薄弱。

虽然地方政府与师范高校已经签订支教经费保证文件,实行顶岗支教经费共担机制,但是随着支教实习工作的规模不断的扩大,57%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的相关经费需要不断增加。

地方政府和支教点学校的负担不断增大,支教学生到了实习学校须指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安排教学工作和食宿,这必然给实习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增加了许多工作,也造成了住房、就餐和用电的紧张,还有要消耗支教学校的文具纸张等财务,必然加大支教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负担。

由于现在的支教实习时间较以往要长,故人力、物力、财力的负担也是以往的数倍,调查显示,23%的被调查者对政府的专款发放情况不满意,35%的被调查支教生说自己的教学工作得不到地方政府或学校的经费支持。

2、有的支教点条件太差,支教师生的生活安全问题难以保障,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据调查显示,只有8%的支教学生很满意支教学校的住宿安全情况,5%的被调查者对支教学校的饮食安全情况十分满意,只有5%的被调查者对支教学校的治安状况持完全满意态度,20%的支教学生很不满意所在支教学校的安全状况。

学生实习的地点一般又是偏僻的乡镇学校,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3、高校,地方政府,支教学校三者的地位定位不准确,责任分配不明确,支教师生产生问题不知道应该具体找哪一方解决。

调查显示,只有18%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比较重视顶岗支教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为保证顶岗支教实习的顺利开展,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曾出台了系列文件,但随着顶岗实习工作的深入开展,实习工作中暴露出许多管理问题,这表明顶岗支教实习在制度建设方面还不是很完善,支教过程中,关于师范院校的职责,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支教生的职责等方面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且未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有些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支教师生产生问题不知道应该具体找哪一方解决。

4、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支教发展的要求,支教师生基本要求得不到解决,支教师生工作积极性的不到充分调动。

据调查,有61%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自己得到的支教工资,只有28%的被调查者比较满意自己在取得成绩时得到的奖励。

这说明有的地方政府还未清楚认识到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给当地教育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对于其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并未认真履行,使得其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无法满足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的要求,从而限制了顶岗支教实习的可持续发展速度。

5、地方政府没有充分扮演好地方高校与当地中小学支教点之间矛盾协调者的角色,矛盾产生长期得不到解决。

高校与顶岗支教实习基地之间沟通不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岗位需求数量和专业需求结构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所教非所学;据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者说他们所在的支教学校都存在这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第二,部分实习学校教师对顶岗支教实习缺乏正确认识,调查显示只有23%的被调查学生声称自己在支教学校受到重视,20%的被调查者说自己很不受当地学校的重视,顶岗支教实习实施过程中,农村学校部分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不能清晰准确的理解“顶岗支教实习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对扶贫顶岗支教事业持观望态度。

只有5%的被调查学生声称其所在的支教学校很认同支教活动,只有4%的被调查者声称当地学校很支持扶贫顶岗支教工作。

三、实现地方政府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有效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加大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宣传力度.首先要做好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宣传、动员工作,让支教点学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都能理解,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师范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环节,让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配合,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么做,准确给自己定位。

为有序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内部也要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统一学校领导班子的认识,这是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前提;其次是统一全体教职员工的认识,这是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关键;三是统一全体学生的认识,这是实施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基础。

“扶贫顶岗支教是农村教育的需要,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合格师资,既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进一步推进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可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促进顶岗支教事业的全面实施,提高顶岗支教事业的质量,同时,能够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加强落实,积极主动地联系和接收师范学院学生到农村学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做到政策支持、机制健全、经费保障、管理规范、指导得力,使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体系

1、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实习支教的经费投入,提高专项经费比例。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落实扶贫顶岗支教的经费支持。

现阶段,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经费由县、市、区人民政府与忻州师范学院协商,原则上按各50%的比例分摊,确保落实到位。

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加大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经费支持力度,逐步提高专项经费比例。

有条件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学校及所在乡(镇)、村,要尽可能给予经费和物质支持。

在教育的投入上,要坚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2、通过希望工程等组织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筹捐,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扶贫顶岗支教工作发展的责任。

政府要采取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循序渐进地推进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均衡发展。

(三)制定一套详细的有关支教师生的安全预案

顶岗支教实习的时间长(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年),学生实习的地点一般又是偏僻的乡镇学校,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解决安全问题要求地方政府,当地学校,支教生三者的有效配合。

高校方面要为顶岗支教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等险种,万一发生意外可以使学生得到及时的救助,也可以减轻学校的负担。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考虑,政府的人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的安全预案,以及公安部门也要明确职责,共同确保顶岗支教实习学生的安全”。

支教派出学校方面,要做好支教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定明确的支教工作规程,规范支教管理,保证支教期间的安全。

(四)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明确高等师范院校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必须加强政府职能,特别是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构建新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在构建扶贫顶岗支教新体系过程中的组织、领导、规划、管理、监控、协调等宏观调控功能。

为此,地方政府应有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明确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管有关规定,并将政府的上述宏观调控职能及其相应机构、人员的设置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另外,我们要充分赋予各地方政府在支持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中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以积极调动各地方政府举办和发展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积极性,这既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扶贫顶岗支教事业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教育部门或其他某个政府部门所能够应对和解决的。

这就需要包括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卫生等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促进支教事业发展的合力。

而目前在我国顶岗支教事业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各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明晰、职能发挥不充分、协调合作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手段,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及其分工协作做出明确规定,以此既强化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又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协作,使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扶贫顶岗支教事业发展中的作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其次,师范院校要提高对师范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师范院校要积极主动的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争取他们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把师范生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作为师范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师范院校应与时俱进,尽快转变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大实习支教等工作,进一步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适应目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各地师范院校应当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

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实习支教工作的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同时学校要精心组织,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要创建示范基地,确保实习支教长远进行下去。

(五)加强对扶贫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和改善管理体制

1、成立扶贫顶岗实习支教领导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组织规划,建立责任式扶贫支教工作责任制。

为了开展好责任式支教扶贫工作,要经常性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组织城镇、农村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座谈会,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2、积极落实地方政府预高等院校签订的支教协议,出台和完善各方面的支持政策。

实施“教师质量工程”,配齐备强支教队伍。

针对村、片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的实际,为此,支教学校必须严格选派出一支政治思想好、道德素质高、能力强、各方面都符合标准的支教队伍,确保支教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地进行。

3、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切实保障扶贫顶岗支教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精心提供保障,千方百计排除支教教师后顾之忧。

为确保支教学生的利益,要提出“以下保证”:

保证支教学生的福利待遇,不拖欠支教学生的工资。

各校对支教工作也要大开“绿灯”,全力为支教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提供保障,按照本地生活标准对支教教师给予适当的生活和交通补助。

4、帮助当地支教学校为支教师生提供必备的住宿,饮食,交通,医疗等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尽可能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师生提供必备的住宿、饮食、交通、医疗等条件,思想上多交流,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积极稳妥地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师生全过程的安全。

5、有效推进扶贫顶岗支教事业,需要对扶贫顶岗支教政策的实施过程加大监控力度,要加强责任追究力度。

对扶贫顶岗支教活动政策的监控应贯穿于整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不仅要对各级政策的制定实施监控,更要对各学校实施扶贫顶岗支教的情况进行适时监控。

保证各项支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同时及时发现和纠正落实过程中的偏差现象。

基于此,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系统内、外相结合的政策监控机制。

在教育系统内部,要建立顶岗支教活动政策的专门监控组织,形成经常性的督导机制。

在此基础上,要畅通监控组织沟通渠道,建立顶岗支教政策落实的责任追究制度。

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要强化对下级落实扶贫顶岗支教政策的监控,对下级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审查备案,并定期抽查实施情况,确保顶岗支教活动得以规范落实。

顶岗支教活动各项政策的落实还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以外的社会现有监控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地方人大、行政监察以及人民群众的政策监督作用。

对执行顶岗支教相关政策不力者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6、注重过程管理,强化扶贫支教工作督促检查。

实行支教工作季督查制。

每季度都要组织人员深入到受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组织的各项教育工作检查,都把受援学校作为必检单位。

支教学校每月都要派出校领导到受援的学校排忧解难。

支教点学校也要以高度的热情和主动的精神认真研究受援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周密细致的处理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六)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扶贫实习支教基地

为保证扶贫顶岗支教实习的质量,必须选择恰当的实习支教地点。

支教点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成效,出于支教的本意,支教点多选择地域偏远、条件落后、缺乏师资的农村学校。

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到位,节约成本以及保证支教成效的发挥,必须保证支教点的稳定性。

高等师范院校对实习生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对实习地区的情况则缺乏了解,仅凭自身力量,难以选择出恰当而且稳定的实习学校。

而地方教育部门对本地区对所属学校的师资情况、教学条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比较了解。

因而,在选择实习点的问题上,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研究。

从长远考虑,选择比较合理稳定的支教实习学校。

对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师范院校、支教点学校应该做到“三位一体”,联合共建支教基地,认真选择教育实习基地,保持基地的稳定性。

在推动支教点学校自身的建设上,地方政府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办学条件上,要制定出统一的合格标准,并使之制度化,使每一所中小学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

积极推动支教点学校自身的建设,为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地保障。

(七)逐步完善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制度化管理

制度建设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要使扶贫顶岗支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在政策和规章制度上对实习支教工作的程序、方法和各主体的职责等进行明确规定。

在推行扶贫顶岗支教之后,由于管理内容的改变,对原用的制度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要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方案。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首先应制定一个详细的扶贫顶岗支教计划,对扶贫顶岗支教工作的目的、意义、奖惩办法等做出总体的规定,然后,再进一步制定支教实习各个具体环节的管理制度以及有关支教实习生和支教实习指导教师的规章制度,“如《支教实习教学大纲》、《支教实习中期检查制度》、《支教实习生管理办法》、《支教实习组长职责》、《支教实习生考核制度》、《支教实习生处分条例》、《支教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支教实习指导教师奖惩条例》等”;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积极接收和安排师范生到本地区所属农村学校进行扶贫顶岗支教,并以制度的形式对支教实习学校和支教实生的工作进行奖惩。

“如进一步建立对起扶贫顶岗支教的优秀学生通过招聘,考核,优先录用服务当地基础教育的机制”。

完善奖励制度,进一步调动支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提升支教效果,以真正达到长期支教,服务当地的效果。

对于扶贫顶岗支教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上升到制度化的层面,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制度化建设,为支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使扶贫顶岗支教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扶贫顶岗支教实习是政府、高校、地方三方利益的共同体。

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政府的利益是通过教育质量均衡发展来体现的,高校利益是通过培养出高质量毕业生来体现的,地方的利益是通过师资水平的提高来体现的”。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高校师范生扶贫顶岗支教,符合当前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师范院校事业新的增长点。

地方的基础教育是扶贫顶岗支教活动最大的收益者,地方政府在扶贫顶岗支教活动中居于关键和统帅地位,应不断发挥其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经费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扶贫顶岗支教活动与地方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

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议的好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莫运佳,张巧文.民族地区顶岗支教实习的保障需求分析与运行机制设计[J].高教论坛,2007,(10).

[3]徐海英.师范院校在扶贫顶岗支教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学报,2008,(05).

[4]梁海波.广西高师院校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