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2705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x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南昌2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45分)

1.请根据拼音把汉字工整的写在括号里。

(6分)

fěicuìxiūkuìtóuxiánchōuyēnuóyíkāngkǎi

()()()()()()

2.用“——”画出正确的汉字。

(3分)

书(籍藉)(峻竣)工不寒而(栗粟)

荣(誊誉)(搅扰)拌司空见(惯贯)

3.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5分)

“教诲”中的“诲”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寡”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寡”的解释有①少,缺少;②淡而无味;③妇女死了丈夫。

在“曲高和寡”中应选()。

4.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6分)

百()成钢()而不舍同仇敌()

盛气()人目()口呆独出心()

我还积累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_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紧张不安心理活动的成语______________;描写人物口才了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改句子。

(7分)

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

⑵喜讯传遍了整个村庄。

(改为比喻句)

⑶玛丽.居里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缩句)

⑷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

我们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⑸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用“大方”说两个句子。

A.对财务不计较,不吝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友情是一堆火,温暖寂寞的黑夜;友情是一股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

6.诗词名句的积累。

(8分)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________。

春天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

”的悄无声息;是白居易记忆中的“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红花绿波。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郑燮在《竹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诗人正直倔强的性格,及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7.下面这段话共有5处错误(包括标点符号),请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5分)

读了“小音乐家杨科”这个故事。

使我不禁想我们的生活与杨科相比,我们多么幸福啊!

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学习上遇到多大的困难,争取把成绩提高,也要努力克服。

8.把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通顺的话。

(5分)

()这支悠扬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斗歌曲很快传遍全国,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后来,聂耳成了一名出色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我们的国歌。

()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的东北。

他万分气愤,谱出了《义勇军进行曲》,还指挥合唱队到街头、广场演唱。

()聂耳从小聪明好学,喜欢音乐,拉小提琴常常入迷。

二、阅读(25分)

(一)文言文(9分)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2分)

舍人相谓曰()终亡其酒()

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2分)

3.请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写在第一根横线上。

再请你想出自寓言故事的其它两个成语,写在后面两根横线上。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16分)

善良的种子

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

“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

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

“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

“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

→()→()

2.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第③自然段和第⑩自然段两个画线语句矛盾吗?

为什么?

请结合父亲的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深刻含义?

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②自然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2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

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题目:

童年里的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实情感,字数500字以上。

3.凡涉及真实人名、校名一律用xx代替。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共6分,写对1个词语得1分)

翡翠羞愧头衔抽噎挪移慷慨

2.用“————”画出正确的汉字。

(共3分,每字0.5分)

书籍竣工不寒而栗荣誉搅拌司空见惯

3.查字典。

(共5分,每空1分)

Hhuì宀11画①

4.成语填空。

(共6分,补充成语每空0.5分,写成语每个1分)

百炼成钢锲而不舍同仇敌忾盛气凌人目瞪口呆独出心裁

如:

文质彬彬或仪表堂堂;忐忑不安或胆战心惊;巧舌如簧或能说会道

5.按要求改句子。

(共7分,5题每句1分,其余每题1分。

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难道不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吗?

⑵喜讯如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庄。

⑶脸庞显出神情。

⑷我们只要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读书效果。

⑸略

⑹略

6.诗词名句的积累。

(共8分,每空1分)

⑴勿施于人⑵润物细无声日出江花红胜火

⑶但愿人长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

7.修改病句。

(共5分,每处1分)

(1)“小音乐家杨科”引号改成书名号

(2)故事后面的句号改成逗号

(3)“使我不禁想”改成我不禁想起

(4)“改变”改成端正

(5)“争取把成绩提高,也要努力克服。

”改成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把成绩提高。

8.排序。

(共5分)

42531

二、阅读。

(一)文言文。

1.解释词语。

(共2分,每题1分)

相谓:

互相商议。

亡:

丢失、失去。

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2分)

3.画蛇添足如:

亡羊补牢杯弓蛇影(3分,每个1分)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1分)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得不偿失。

(1分)

(二)现代阅读。

1.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父亲的钱被偷)→“女人”的种子被偷

→(父亲和乡邻把种子分给“女人”)→(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2.父亲把自己的种子分给丢失种子的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

(2分)

3.不矛盾。

(1分)

因为第③段写父亲的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的猜疑及不信任;而第⑩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

(2分)

4.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分)

5.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与下文父亲慷慨地把自己的种子分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父亲的善良。

(2分)

6.这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皱皱巴巴”说明父亲的钱珍藏已久,因钱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更能衬托父亲善举的可贵。

(2分)

7.评价围绕父亲“善良”来谈。

(1分)

联系现实要答出做一个善良的人的正面意义(2分)。

三、作文(30分)

A等(27—30):

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24—26):

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表达一定情感,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8—23):

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等(18分以下):

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新初一分班分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语文

班级姓名得分(等级)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将下面的诗歌(包括题目、作者)工整地抄写在格子里,要求:

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

(2分)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1)杭州的秋天虽然不像春天那样姹紫嫣红,妖娆()妩媚,但有桂花飘香,秋风送爽,同样令人心旷神怡。

(2)古人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可谓晨夕不休,勤奋刻苦。

”妈妈常以此来告诫()我应该发奋读书。

(3)徜徉在历史的星空,总有先哲动人的精神缓缓流淌:

蔺相如的宰相胸jīn(),教会我们宽容;陶渊明的淡bó()名利,教给我们洒脱;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教给我们旷达……

(4)高大挺拔的香樟绿得发亮,法国梧桐黄叶飘飞如同蝴蝶piānpiān()起舞,银杏枝头挂着累累硕果:

这些都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3.填写下列成语。

(5分)

目口呆斩钉铁忐不安然起敬目不接

4.请在空格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

(5分)

(1),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2),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5)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

5.名著阅读。

(5分)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道,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这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成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身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文中描写的是当时蜀汉宰相诸葛亮的一个著名故事——,体现了他的性格特征。

你还了解他的其他故事吗?

试再举两例:

、。

6.下列表格是初中某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统计,阅读后回答问题。

(4分)

初三某班58名同学零花钱使用统计表

用途

所占比例

用途

所占比例

零食

28%

自置书籍

5%

电脑上网

24%

学习用品

5%

添小玩意儿

17%

资助他人

2%

请客送礼

14%

其他用途

5%

(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反映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45个字)(2分)

(2)根据表格呈现的内容,写一两句调查感言。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童年读书

莫言①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

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真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接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通,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忠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

“活该!

”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

“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后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注视】莫言:

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者。

7.“我”童年时“迷恋读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8.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④节中画线的句子。

(3分)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9.莫言说“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看”‘闲书’便成为我最大的乐趣”,请结合文章和你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感受。

(不少于60字)(5分)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①。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布,市罢②,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坐:

通“座”,座位。

②罢:

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鲁人锯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①有老夫②至,曰:

“吾非圣人③,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世之愚者,莫之及也。

【注释】①俄:

不久,一会儿。

②老父:

老人。

③圣人:

才智超人的人。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先自度其足()

(2)反归取之()

(3)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4)俄有老父至()

11.“之”在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它主要有下列意义的用法:

A.代词,代指人或事物。

B.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C.动词,去、往、到。

D.调节音节与句子结构,无义(或不解释)。

请给下列句子加点的“之”选择恰当的意义选择。

(3分)

至之市()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者()

12.郑人和鲁人有何相似之处?

请结合两篇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四、写作(50分)

13.读懂下面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诗句中的具体画面,要求100字左右。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①林樾:

指道旁成荫的树。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成长的路上,有和煦的春风,也有凄然的苦雨;也有失败的茫然……这些是青春的小插曲,但我们依然昂首前行。

因为前行路上那一个个身影,一抹抹微笑,一个个眼神,一句句问候……它们拼接出了成长路上的记忆。

请你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将标题补充完整,5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小明、地名

一、积累与运用

1.略

2.

(1)ráo

(2)jiè(3)襟泊(4)翩翩kuì

3.瞪截忑肃暇

4.

(1)春风又绿江南岸

(2)洛阳亲友如相问(3)自在娇莺恰恰啼(4)不拘一格降人才(5)门前流水尚能西

5.三国演义空城计沉着镇定、足智多谋示例:

锦囊妙计、挥泪斩马谡

6.

(1)学生零花钱中用于零食、上网以及请客等的比例很大,而用于学习及资助他人的比例很小。

(2)主要从这些用途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说起,应注意引导如何使用零花钱。

二、现代文阅读

7.①为了看《封神演义》给同学家拉磨;②为了看《青春之歌》被虫咬且耽误喂羊;③为了看《破晓记》被马蜂蜇。

(意对即可)

8.示例:

“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被书吸引的程度时多么强烈,简直达到了身不由己地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远远地看”,脖子伸长得“像一只喝水的鹅”,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读书时的状态,被书吸引的程度之深。

两个比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作者如饥似渴迷恋读书的情境,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9.示例:

莫言童年迷恋读书,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依然想方设法读了很多书,而且读书十分专心,非常投入。

他的成功给我的启示是: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辉煌。

我们要像莫言那样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成才、成功奠定基础。

三、文言文阅读

10.

(1)测量

(2)通“返”,返回(3)拿(4)来到

11.CAB

12.从郑人的“宁信度,无自信”和鲁人的“计无所出”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思想僵化,做事不会思考,不知变通。

(言之有理即可)

四、写作

13.野外林荫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

“知了,知了,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