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2813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docx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

网络技术单选部分

第十套

1.在以下网络类型中,不属于局域网的是D

A.TokenRingB.TokenBusC.EthernetD.ARPANET

解析: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因此不属于局域网,故选择D选项。

2.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不同主机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的层次是B

A.互联层B.传输层C.汇聚层D.接入层

解析:

TCP/IP参考模型采用四层模型结构,即网络访问层(网络接入层)、网际互联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

其中,网络访问层主要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

网际互联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

传输层(主机到主机)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

应用层主要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根据分析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3.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对应的英文缩写为WSNB.一种特殊的无线自组网

C.网络结点主要是传感器D.网络拓扑结构不会改变

解析:

无线传感器网(WirelessSensorNetwork,WSN)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结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由两部分组成,即拓扑构建和拓扑维护。

一旦建立起最初的网络优化拓扑,网络开始执行它所指定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网络拓扑不再处于最优运行状态,需要对其进行维护使其重新保持最优或接近最优状态。

根据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故选择D选项。

4.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网状拓扑结构复杂B.树状拓扑是总线拓扑的扩展

C.环型拓扑存在中心结点D.星型拓扑不存在中心结点

解析:

网状拓扑结构,它的安装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

树状拓扑是星型拓扑的扩展,其优点是易于扩展;易于隔离故障。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结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结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结点传到另一个结点。

因此不存在中心结点。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

网络有中央结点,其他结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网络拓扑结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结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根据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故选择A选项。

5.如果交换机的总带宽为10.4Gbps,它具有4个千兆的全双工端口,则其百兆的半双工端口数量最多为B

A.48个B.24个C.16个D.8个

解析:

半双工交换机的总带宽计算方法是:

半双工总带宽(Mbps)=端口数×端口速率(Mbps)。

全双工交换机的总带宽计算方法是:

全双工总带宽(Mbps)=端口数×端口速率(Mbps)×2。

而混合了全双工和半双工的交换机的总带宽=半双工总带宽+全双工的总带宽。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单位换算过程中是1000为一个换算单位,而不是1024。

本题中总带宽是10.4Gbps=10.4×1000Mbps=10400Mbps。

求半双工端口数的公式为:

10400Mbps=1000Mbps×4×2+半双工端口数×100Mbps,则半双工端口数是:

24。

故选择B选项。

6.IEEE802.11帧的地址字段中使用的是C

A.IP地址B.端口C.MAC地址D.域名

解析:

IEEE802.11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

IEEE802.11协议的帧头中有4个地址字段,这4个地址共同表示基本服务集BSS的ID、源地址、目的地址、发送结点地址与接收结点地址。

这里面的地址是硬件地址,也称MAC地址或物理地址,故选择C选项。

7.关于以太网标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IEEE802.3u是FastEthernet标准

B.IEEE802.3ba是GigabitEthernet标准

C.IEEE802.3z是10GigabitEthernet标准

D.IEEE802.3ae是40/100GigabitEthernet标准

解析:

IEEE802.3u是FastEthernet标准;IEEE802.3z是GigabitEthernet标准;IEEE802.3ae是10GigabitEthernet标准;IEEE802.3ba是40/100GigabitEthernet标准。

根据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故选择A选项。

8.关于CSMA/CA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经常被用于WLAN环境中

C.工作在网络层与传输层D.发送数据前需要侦听信道

解析:

CSMA/CA(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Avoidance,带有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它是无线局域网在MAC层的一种避免冲突的工作机制。

故选项C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9.关于传统Ethernet帧的数据字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最小长度为64字节B.最大长度为512字节

C.不在帧校验的范围内D.为高层的待发送数据

解析:

Ethernet帧的数据字段是高层带发送的数据部分,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是46B,最大长度是1500B。

帧头采用32位的CRC校验。

因此D选项正确,故选择D选项

10.Internet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和D

A.服务器B.客户机C.光缆D.信息资源

解析:

Internet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和信息资源。

故选择D选项

11.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运行于互联层B.屏蔽不同物理网络的差异

C.定义了以太帧的格式D.向传输层提供统一的服务

解析:

IP协议工作于互联层,而以太帧是MAC层的内容,故C选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12.两台主机处于掩码为255.255.255.224的同一子网中。

如果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5.113.28.168,那么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可以为

A.205.113.28.75B.205.113.28.126C.205.113.28.129D.205.113.28.186

解析:

该题中只要求出网络号即可判断出另一个主机的IP地址。

网络号:

是指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转换成二进制数,然后与IP地址按位进行与运算即可得到网络号。

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IP地址:

11001101.01110001.00011100.10101000

网络号:

11001101.01110001.00011100.10100000,即205.113.28.160。

由于网络号是205.113.28.160,因此另外一个地址一定是网络号后的地址。

选择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择D选项。

13.关于ICMP差错报文的特点,错误的是

A.ICMP差错报文的传输具有较高的优先权

B.ICMP差错报文包含故障数据报的部分数据

C.ICMP差错报文伴随抛弃出错数据报而产生

D.ICMP差错报文的目的地址为出错数据报的源地址

解析:

作为一般数据传输,不享受特别优先权和可靠性;产生差错报告同时丢弃出错的IP数据报。

分析可知,A选项错误,故选择A选择项。

14.一主机采用IPv6协议栈发送IP数据报。

如果它希望指定数据报转发途中需经过的几个路由器,那么可以使用的IPv6扩展头为

A.逐跳选项头B.目的选项头C.路由头D.认证头

解析:

逐跳选项头:

由中间路由器处理的扩展头,目前主要有两个选项,即巨型有效载荷选项和路由器警告选项。

目的选项头:

用于为中间结点或目的结点指定数据报的转发参数。

路由头:

用来指出数据报在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一个或多个中间路由器。

认证头:

用于携带通信双方进行认证所需的参数。

由分析可知,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择C选项。

15.关于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采用DHT表进行结构组织B.利用洪泛方式进行搜索

C.不支持精确关键词匹配查询D.需要中心服务器维持

解析:

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采用DHT(分布式散列表)表进行结构组织,利用分布式散列函数组成的散列表组织数据。

分布式散列表是由广域范围内的大量结点共同维护的巨大散列表。

DHT采用确定性拓扑结构,DHT可以提供精确的发现。

通过分析可知A选项正确,故选择A选项。

16.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域名系统的解析效率?

A.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B.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

C.域名服务器中使用高速缓冲技术D.本地主机上采用高速缓冲技术

解析:

提高域名解析效率有三种方法:

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域名服务器的高速缓冲技术和主机上的高速缓冲技术。

选项B不能提高域名系统的解析效率,故选择B选项。

17.FTP的数据连接建立有两种模式,它们是

A.命令模式与响应模式B.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

C.控制模式与数据模式D.上传模式与下载模式

解析:

FTP的数据连接建立有两种模式:

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

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18.在使用POP3协议过程中,如果希望查询邮件报文的总数和长度,那么可以使用的命令是

A.RETRB.NOOPC.STATD.DIR

解析:

ETR<邮件编号>:

请求服务器发送指定编号的邮件。

NOOP:

无操作。

STAT:

查询报文总数和长度。

DIR:

DOS命令,用来查看磁盘中的文件。

根据解析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择C选项。

19.为了防止他人假冒自己的身份访问Web站点,我们可以采取的行动为B

A.将整个Internet划分成Internet、Intranet、可信、受限等不同区域

B.在主机浏览器中加载自己的证书C.浏览站点前索要Web站点的证书

D.通信中使用SSL技术

解析:

选项A的功能是用于保护自己的计算机。

选项B的功能是避免他人假冒自己的身份在Internet中活动。

选项C的功能是验证站点的真实性。

选项D是用来防止敏感信息被窃取和篡改。

20.以下哪个是SIP协议规定的用户标识?

AB.alice#C.alice@abc@comD.alice@

解析:

SIP协议利用通过类似E-mail地址的URL标识为网络服务或用户使用。

基本URL包含模式(或称协议)、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路径和文件名。

完整的URL形式如下:

协议:

//用户名:

密码@子域名.域名.顶级域名:

端口号/目录/文件名.文件后缀?

参数=值#标志。

A、B选项缺少@,C选项多了一个@,只有D选项格式正确,故选择D选项。

21.关于SIP协议中BYE消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取消挂起的呼叫B.和ACK配合使用C.包含消息头D.只能由主叫发送

解析:

BYE(再见)是一种请求消息。

请求消息包含请求行、消息头、空行和消息体。

它用于终止一次会话,既可由主叫发送,也可以由被叫用户代理发送。

选项A是CANCEL(取消)请求消息的功能,选项B是INVITE(邀请)请求的功能。

BYE消息既可由主叫发送,也可以由被叫用户代理发送,选项D错误,故选择C选项。

22.关于SIP协议中OPTIONS消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获取用户位置B.用于获取服务器的相关能力

C.和CANCEL消息配合使用D.该消息有2个起始行

解析:

REGISTER(注册)提供地址解析的映射,让服务器知道其他用户的位。

OPTIONS(可选项)请求消息主要请求关于服务器能力的消息。

CANCEL(取消)仅仅支持取消INVITE(邀请)请求。

OPTIONS消息只有1个起始行。

根据解析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23.关于XMPP寻址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采用XML描述地址B.实体地址称为JID

C.必须有资源标识符D.必须有结点标识符

解析:

XMPP采用URI描述寻址,实体地址叫做JID(Jabber标识),它是由域标识符、结点标识符、资源标识符三部分组成。

域标识符是唯一必需的,结点标识符和资源标识符是一个可选的标识符,放在标识符之后。

根据题意,选项B符合要求。

故选择B选项。

24.在计算机A上,通过NFS把计算机B上的/usr/lib挂接到A的/usr/lib需要执行A.connectB:

/usr/lib/usr/libB.lnB:

/usr/lib/usr/lib

C.mountB:

/usr/lib/usr/libD.mountA:

/usr/libB:

/usr/lib

解析:

当用户希望使用远程文件时,要用"mount"命令把远程文件系统挂接在自己的文件系统之下,使远程的文件像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一样可以被访问。

在计算机A上,通过NFS把计算机B上的/usr/lib挂接到A的/usr/lib需要执行的命令是:

mountB:

/usr/lib/usr/lib。

故选择C选项。

25.关于BitTorrent种子文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服务器统一制作种子文件B.种子文件中包含DNS服务器信息

C.种子文件中包含Tracker服务器信息D.下载者之间通过交换种子文件交换数据

解析:

种子文件中包含了Tracker服务器的相关信息和发布者共享的文件的信息,制作种子文件的软件会将目标文件分解为若干个文件块,对每一个部分根据协议的编码方式计算其Hash信息,并将索引信息和Hash信息保存在种子文件中。

下载者通过发布者提供的种子文件连接到Tracker服务器来获取其他下载者(包括发布者自己)的IP地址,然后再连接到其他下载者。

双方通过种子文件来确认已经拥有的文件块,并相互交换没有的数据。

在整个下载过程中,Tracker服务器仅负责提供下载该文件的用户列表,并不存储文件本身,数据交换完全是用户间通过P2P方式进行的。

根据题意,选项C符合要求,故选择C选项。

26.关于SNMP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较高的复杂性B.具有较高的复杂性C.具有较好的实时性D.具有良好的健壮性

解析:

NMP的特点是简单性、可伸缩性、扩展性、健壮性等。

因此选项A错误,故选择A选项。

27.关于SNMP的MIB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只读的B.全部由管理员人工更新C.代理可查询MIBD.管理站不需要MIB

解析:

MIB(管理信息库)是一个数据库,它代表了某个设备或服务的一套可管理对象。

由SNMP管理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一个MIB,它描述了该主机上的可管理对象。

所有的MIB必须用精确的组织结构定义。

SNMP管理器在与其他代理连接时,通过MIB中的信息,来识别该代理上的信息是如何组织的。

由于要经常从MIB中读取/写入信息,因此A选项错误;MIB由系统自动管理,选项B错误;每台机器都必须有MIB,选项D错误。

故选择C选项。

28.关于CMI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事件的等级相同B.主要功能在传输层实现C.由ITU制定D.通过ROP实现事件报告

解析:

CMIP协议是由ISO组织制定的一种管理协议。

管理进程根据事件发生时对网络服务影响的大小来划分事件的严重等级,然后再产生相应的故障处理方案。

CMIP的所有功能都要映射到应用层的相关协议上实现。

操作和事件报告是通过远程操作协议ROP实现的。

故选D选项。

29.某信息系统支持有选择的存取控制,数据保护以用户组为单位,其安全等级至少是A.D1B.C1C.C2D.B1

解析:

D1是最小的保护级别。

主要特征是保护措施很少,没有安全功能。

C1是有选择的安全保护。

主要特征是有选择的存取控制,用户与数据分离,数据保护以用户组为单位。

C2是受控的访问控制。

主要特征是存取控制以用户为单位,广泛的审计。

B1是标记安全保护。

主要特征是除了C2级的安全要求外,增加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号(安全和属性),托管访问控制。

根据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30.甲总是怀疑乙发给他的信在传输过程中遭人篡改,为了消除甲的怀疑,一般采用的技术是

A.加密技术B.消息认证技术C.超标量技术D.FTP匿名服务

解析:

D1是最小的保护级别。

主要特征是保护措施很少,没有安全功能。

C1是有选择的安全保护。

主要特征是有选择的存取控制,用户与数据分离,数据保护以用户组为单位。

C2是受控的访问控制。

主要特征是存取控制以用户为单位,广泛的审计。

B1是标记安全保护。

主要特征是除了C2级的安全要求外,增加安全策略模型,数据标号(安全和属性),托管访问控制。

根据解析,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第十一套

1.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的层次是

A.应用层B.表示层C.物理层D.互联层

解析:

OSI参考模型共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其中,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他主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表示层主要处理在不同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物理层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互联层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属于TCP/IP参考模型。

故选择C选项。

2.在以下操作系统中,不属于Unix操作系统产品的是

A.AIXB.VistaC.SolarisD.HP-UX

解析:

Vista是Windows操作系统产品,故选择B选项

3.关于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提供分布式进程通信功能B.支持面向连接的TCP协议

C.支持无连接的UDP协议D.提供路由选择功能

解析:

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型中重要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而该层主要目的是实现分布式进程通信。

传输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路由选择功能是网络层提供的功能,故选择D选项

4.关于虚电路交换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

B.数据分组通过虚电路传输时需要执行路由选择

C.在数据分组中需要携带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D.源结点发送分组的顺序与目的结点接收分组的顺序可能不同

解析:

虚电路交换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①在每次传输分组之前,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而不是需要去建立一条真实的物理链路。

②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传输,分组中不必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

③在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结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检测,而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

④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根据分析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A选项

5.1000BASE-LX标准支持的单根光纤最大长度为

A.25mB.100mC.300mD.3000m

解析:

传输距离为550m,使用单模光纤的最大传输距离为3千米。

故选择D选项

6.在IEEE802.11标准中,实现虚拟监听机制的层次是

A.应用层B.物理层C.MAC层D.LLC层

解析:

IEEE802.11的MAC层采用一种虚拟监听(VirtualCarrierSense,VCS)机制,用于进一步减少发生冲突的概率。

故选择C选项。

7.关于Ethernet交换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采用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或者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B.通常使用端口/IP地址映射表

C.核心技术是IP路由选择技术D.都不支持虚拟局域网

解析:

Ethernet交换机转发帧可以采用直接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或者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通常采用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

IP路由选择技术是路由器的功能。

故选择A选项。

8.关于IEEE802.11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的是层次结构模型B.采用的是层次结构模型

C.MAC层实现介质访问控制功能D.仅支持争用服务的访问方式

解析:

IEEE802.11标准采用的是层次结构模型,主要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两层: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传输标准包括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

IEEE802.11标准规定的MAC层是在一个共享媒体上支持多个用户共享资源,发送数据前需要进行冲突检测,访问控制支持无争用服务和争用服务两种方式。

根据解析分析,D选项错误,故选择D选项。

9.关于直接序列扩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应的英文缩写为FHSSB.可以使用专用的ISM频段

C.发送数据前进行调幅操作D.最小传输速率为100Mbps

解析: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DSSS)技术使用2.4GHz的ISM频段,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

发送数据前进行调制操作。

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择B选项。

10.在Internet中,实现异构网络互联的设备通常是

A.调制解调器B.集线器C.中继器D.路由器

解析:

调制解调器是一种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模拟信号。

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结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结点上。

中继器是网络物理层上面的连接设备,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类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路由器是使用在网络层的互连设备,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是网络与网络之间连接的桥梁。

根据解析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择D选项。

11.IP协议规定的内容不包括

A.IP协议规定的内容不包括B.数据报寻址和路由

C.路由器的硬件和实现方法D.数据报分片和重组

解析:

IP协议精确定义了IP数据报格式,并且对数据报寻址和路由、数据报分配和重组、差错控制和处理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因此选项C不是IP协议规定的内容,故选择C选项。

12.两台主机处于掩码为255.255.255.224的同一子网中。

如果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5.113.28.65,那么另一台主机的IP地址可以为

A.205.113.28.186B.205.113.28.129C.205.113.28.94D.205.113.28.62

解析:

该题求出网络号和广播地址即可判断另一个主机的IP地址。

网络号:

将子网掩码和IP地址转换成二进制,然后按位与运算即可得到网络号。

主机位

子网掩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IP地址:

11001101.01110001.00011100.01000001

13.当路由器检测到其相邻主机发送的IP数据报经非优路径传输时,它通知该主机使用的ICMP报文为

A.参数出错报文B.源抑制报文C.重定向报文D.掩码请求报文

解析:

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如下5种。

(1)终点不可达:

分为网络不可达、主机不可达、协议不可达、端口不可达、需要分片但DF比特已置为1、源路由失败等六种情况。

(2)源站抑制:

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站发送源站抑制报文,使源站知道应当将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

(3)时间超时:

当路由器收到生存时间为零的数据报时,除丢弃该数据报外,还要向源站发送时间超时报文。

当目的站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收到一个数据报的全部数据报片时,就将已收到的数据报片都丢弃,并向源站发送时间超时报文。

(4)参数问题:

当路由器或目的主机收到的数据报的首部中的字段的值不正确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