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231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文学汇总10讲解.docx

天文学汇总10讲解

167我国的天文研究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天文学的开端。

清代刊行的《西洋新法历书》以第谷天文学说为基础,同时也介绍了托勒密、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及古西腊和中世纪的一些重要的天文学家。

但是,当时哥白尼的学说是作为错误的理论加以介绍的,直至18世纪中叶,传教士蒋友仁才肯定哥白尼学说。

总的说来,明末和清代的中国学者学习、研究的西方天文学主要是第谷体系。

中国学者真正了解近代天文学,是在1859年李善兰与英人伟烈亚力合译《谈天》以后。

《谈天》原名《天文学纲要》(OutlinesofAstronomy),是英国天文学家JF赫歇耳的一本通俗名著,全书不仅对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有比较详细的叙述,而且介绍了有关恒星系统的一些内容。

但是,天文学的发展需要精密的仪器和昂贵的设备。

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非一般学者个人所能置备。

而作为皇家官僚机构的钦天监,其目的是为皇家的统治服务,并非科学研究。

所以,当天学在王权和政治运作中变得无关紧要之后,一方面,它不再成为皇家禁脔,另一方面,官方也无意引进新技术。

望远镜在明末已传入中国,但清代所制的众多天文仪器,无一装备望远镜,因为这些仪器本质上更像中国古代传统的"礼器",而不是被作为科学仪器。

最早在中国建立近代天文机构的是帝国主义列强。

1873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天文台,开展天文、气象和地球物理等综合性观测和研究工作,同时为各国海运和中外商界提供气象和时间等服务。

1900年建立佘山天文台,配置了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折射望远镜,开展星团、星云、双星、新星、太阳和彗星等的观测研究工作。

1894年,日本侵占台湾,在台北建立测侯所。

1900年德国在青岛设立气象天测所,1911年改名为青岛观象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1922年,随着青岛主权的回归,被北洋政府接管。

二战时又被日本侵占,1945年为国民政府接管。

青岛观象台先后从事过实用天文、方位天文、编历、太阳、小行星、星团、恒星、星云、宇宙构造等观测和研究工作。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于1912年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但保持了传统特色,以中华民国纪年。

当时的北洋政府将钦天监更名为中央观象台,其工作只是编日历和《观象岁书》(即天文年历)。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中央观象台改为天文陈列馆。

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发展,中国天文学界开始活跃起来。

192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随后创立《中国天文学会会报》。

1924年中国政府接管了青岛气象天测所,改名为青岛观象台。

1926年广州中山大学数学系扩充为数学天文系,于1929年建立天文台,1947年成立天文系。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成立"时政委员会"以编制、颁布国民历。

1927年7月,成立观象台筹备委员会。

1928年成立天文研究所,首任所长高鲁选择紫金山作为天文台台址。

先后建成子午仪、赤道仪、变星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正式建成。

抗日战争开始后,于1938年迁往昆明,在凤凰山建立观测站。

根据1936年天文研究所的章程规定,其工作主要有下列各项:

观测天体方位,以从事理论天文学研究;观测天体形态、光度、光谱,以从事天体物理学之研究;编历授时;测量经纬度及子午线;编撰天文学图书;答复政府及社会对于天文问题之咨询。

上述天文机构积极参与国际联合观测,同时进行资料交换。

严格说来,青岛观象台和徐家汇、佘山天文台的工作都不能归入中国天文学之列,只有紫金山天文台是第一个真正由中国人独立创建起来的天文台。

应特别指出的是,中国近代天文学事业的发展,与留学归国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如高鲁、秦汾、朱文鑫、余青松、王士魁、李珩、吴大猷、沈睿、周培源、张云、张钰哲、程茂兰、潘璞、戴文赛、赵讲义、赵却民等。

他们引进西方现代天文学,使天文彻底洗脱了在中国古代被赋予的官方性、政治性和神秘性,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天文研究机构,为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学设立天文系等天文教育机构,开展天文教育工作,使中国天文学事业后继有人;创办天文学学术刊物和普及性刊物,建立学术团体,扩大了中国天文学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提高了中国天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接管了原有的各天文机构,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将佘山天文台和徐家汇天文台先划归紫金山天文台领导,后合并为独立的上海天文台;将昆明凤凰山观测站划归紫金山天文台领导。

1958年开始,在北京建立了以天体物理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天文台──北京天文台。

1966年起,建立了以时间频率及其应用研究为主的陕西天文台;1975年起,把昆明凤凰山观测站扩建成大型综合性的云南天文台。

1958年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天文仪器厂。

在天文教育方面,1952年广州中山大学的天文系和济南齐鲁大学天算系(成立于1880年)中的天文部分集中到南京,成为南京大学天文系。

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设天文系。

同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设天体物理专业。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3年扩大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设天文史组,专门研究中国天文学遗产。

1957年建成北京天文馆,在普及天文知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繁荣和推进天文科学,中国天文学会于1953年开始出版了《天文学报》。

北京天文馆于1958年创刊《天文爱好者》月刊,大力传播天文科学知识。

至1978年,中国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射电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和高能天体物理学以及空间天文学等学科,填补了天文年历编算、天文仪器制造等空白,组织起自己的时间服务系统、纬度和极移服务系统(见国际时间局、国际纬度服务、国际极移服务),在诸如世界时测定、光电等高仪制造、人造卫星轨道计算、恒星和太阳的观测与理论、某些理论和高能天体物理学的课题以及天文学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不少重要的成果。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天文学突飞猛进。

天文台、站的建设与装备,天文研究,天文教育,天文普及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

我国的天文机构,在80年代初即已形成五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一厂(南京天文仪器厂),三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三室(中国科技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室、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数学天文学史研究室),四站(武昌时辰站、乌鲁木齐天文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广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和一馆(北京天文馆)。

过去20年来,这些机构的装备上有飞速的发展。

北京天文台1984年建成了由28面9米天线组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986年建成了太阳磁场望远镜,1988年建成了1.26米红外望远镜,1989年安装了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2.16米望远镜;1987年上海天文台建成了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和天线口径为25米的甚长基线干涉仪站;1990年紫金山天文台在青海德令哈安装了13.7米口径的毫米波望远镜。

1994年乌鲁木齐天文站建成天线口径为25米的甚长基线干涉仪站。

这些望远镜都装备有先进的辐射探测器和终端设备,自适应光学、光干涉、光导纤维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于天文观测。

这一系列观测设备的建成使我国天文观测能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些设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它们的研制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天文仪器研制能力的飞跃。

其中,太阳磁场望远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16米望远镜的建成使我国拥有了远东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工程──LAMOST,建成后,将使我国在多目标光谱观测方面挤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些重要设备分别划入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联合组建的光学开放实验室和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联合组建的射电天文开放实验室,对国内外开放。

在天文刊物出版方面,先后于1981和1983年创办《天体物理学报》和《天文学进展》。

我国的天文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在天体测量研究方面,1986年陕西天文台建成了高精度长波授时台。

地球自转参数测定实现了由经典仪器向人卫激光测距仪和甚长基线干涉仪等现代化仪器的过度。

星表研究成为我国天体测量的一项有特色的研究,既满足了国内大地测量的要求,又为FK5作出了贡献。

地球自转研究同地球动力学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天文地球动力学。

在天体力学研究方面,突出发展了人造卫星动力学和小行星运动研究。

一方面组织人造卫星观测任务,一方面发展精密定轨和轨道改进技术和理论,两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发现并已获永久编号的小行星100多颗。

在太阳物理研究方面,在21周和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组织了多次联合观测,组织和参与了"日不落"连续太阳磁场国际合作观测,取得了大批有价值的耀斑资料。

发现了毫秒级射电爆发许多特征,增长了对太阳活动规律的认识,成功地进行了太阳活动预报。

此外,还成功地组织了多次日食观测,取得了大量宝贵资料。

在恒星物理研究方面,发现了许多耀斑、共生星、行星状星云、超新星和一些有趣的恒星活动现象。

在恒星对流和中子星类别方面提出了有特色的理论,在激烈活动天体的研究中,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在星系和宇宙学方面,发展了搜索类星体候选天体的技术,成功地发现了大量类星体候选天体。

在观测宇宙学方面完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

进一步密切与国际天文界的联系,加强了国际合作。

1982年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每届大会中国天文学家都组团参加,叶叔华院士当选为20届、21届IAU执委会副主席,20余人担任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有三人担任专业委员会主席。

在我国举办了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各天文台积极组织或参与了多次国际联合观测,成为国际合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1989年,建立了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天文学科中心。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天文学系概况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是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

本系设有天文学本科专业、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2个研究生专业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全系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年富力强、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天文学系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显著,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本系和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

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均有合作,毕业后主要去向为科研、国防、院校及事业单位,如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三江航天集团设计所等。

部门设置

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

根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精神和要求,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中国科技大学经过长期酝酿,考虑到各自在研究力量、人才培养、观测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上的优势,于1999年联合建立以青年天文学家为主体的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以探索和形成重点高校与科学院联合培养高层次天文研究人才的新模式,加强科学院与高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研究,促进二十一世纪我国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设在南京,在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系分别挂牌,成员主要由45岁以下的青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家组成,目前主任为严俊(紫金山天文台)和李向东(南京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高能天体物理、太阳活动区物理、恒星形成和早期演化、星系结构和活动星系核、变星的观测和理论、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高精度天文参考系的建立和维持。

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68著名的天文学家

★哥白尼

★布鲁诺

★爱丁顿

★伽莫夫

★第谷

★托勒密

★柯伊伯

★惠更斯

★爱因斯坦

★钱德拉塞卡

★奥本海默

★霍金

★哈雷

★伽利略

★开普勒

★勒梅特

★开普勒

★张衡

169中国古代天文学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其他包括农学、医学和数学,天文学方面屡有革新的优良历法、令人惊羡的发明创造、卓有见识的宇宙观等,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无不占据重要的地位。

萌芽

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

公元前24世纪的尧帝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

发展

公元16世纪前,天文学在欧洲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在从2世纪到16世纪的1000多年中,更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在此期间,我国天文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

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天象观察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

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

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

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

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

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

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

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

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

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成就

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

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都有记录。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

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观察方法

古人勤奋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这类天象,掌握他们的规律性,用来确定四季,编制历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我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如日月食发生时刻和可见情况的计算和预报,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预报等。

一方面说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测定回归年的长度是历法的基础。

我国古代历法特别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准确测定连续两次冬至的时刻,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回归年。

历法

根据观测结果,我国古代上百次地改进了历法。

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编订的《授时历》来说,通过三年多的两百次测量,经过计算,采用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

这个数值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够测算得那么精密,实在是很了不起,比欧洲的格里高列历早了300年。

时间概念

我国的祖先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时,就已经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时间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周而复始的东升西落运动,使人类形成了最基本的时间概念——“日”,产生了“天”这个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大约在商代,古人已经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后、下午、黄昏和夜晚这种粗略划分一天的时间概念。

计时仪器漏壶发明后,人们通常采用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后,“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后,“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后,则昼夜各五十刻。

尽管白天、黑夜的长短不一样,但昼夜的总长是不变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现代自然科学

包括天文学在内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极大发展,最早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

文艺复兴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到16世纪,大体相当于我国明初到万历年间。

我国天文史学家认为,这200年间,我国天文学的主要进展至少可以列举以下几项:

翻译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学事记;从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间,郑和率领舰队几次出国,船只在远洋航行中利用“牵星术”定向定位,为发展航海天文学做出了贡献;对一些特殊天象做了比较仔细的观察,譬如,1572年的“阁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这是两颗难得的超新星。

台址名称

我国古代观测天象的台址名称很多,如灵台、瞻星台、司天台、观星台和观象台等。

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观星台和北京古观象台。

太阳黑子记录

我国还有不少太阳黑子记录,如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

“日中有踆乌。

”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

“日中有王字。

”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

更早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关太阳黑子的记载,离现在已有3000多年。

从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当中,我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确切日期,而且对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乃至分裂、变化等,也都有很详细和认真的描述。

这是我国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对研究太阳物理和太阳的活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迁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早记录哈雷彗星

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记录。

实际上,我国还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我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在晚年考证了《淮南子·兵略训》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认为当时出现的这颗彗星也是哈雷彗星。

他计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轨道,并从其他相互印证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纣的确切年代应为公元前1056年,这样又把我国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流星雨

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

狮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别出名。

从公元902~1833年,我国以及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总共记录了13次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其中我国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纪事。

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纪事。

170恒星核合成

恒星核合成是在恒星的核心内进行,能将轻的元素燃烧成更重的元素的核反应总称。

这些复杂的过程在20世纪初期开始逐渐被了解,首先知道的是长期以来产生太阳的光和热的能量来源是核反应。

在太阳内产生能量的主要核反应是将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它至少要300万K的高温才能进行。

关键反应

在恒星的核合成中最重要的反应:

※氢燃烧:

*质子-质子链反应

*碳氮氧循环

※氦燃烧:

*3氦过程

*氦过程

※燃烧更重的元素:

*碳燃烧过程

*氖燃烧过程

*氧燃烧过程

*硅燃烧过程

※产生比铁重的元素:

*中子捕获:

→R-过程

→S-过程

*质子捕获:

→Rp-过程

*光致蜕变:

→P-过程

★质子-质子链反应

质子-质子链反应是恒星内部将氢融合成氦的几种核聚变反应中的一种,另一种主要的反应是碳氮氧循环。

质子-质子链反应在太阳或更小的恒星上占有主导的地位。

克服两个氢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斥力需要很大的能量,并且即使在太阳高温的核心中,平均也还需要1010年才能完成。

由于反应是如此的缓慢,因此太阳迄今仍能闪耀着,如果反应稍为快速些,太阳早就已经耗尽燃料了。

通常,质子-质子熔合反应只有在温度(即动能)高到足以克服它们相互之间的库仑斥力时才能进行。

质子-质子反应是太阳和其它恒星燃烧产生能量来源的理论,是在1920年代由亚瑟·史坦利·艾丁顿主张和提出基本原则的。

当时,太阳的温度被认为太低,以至于不足以克服库仑障壁。

直到量子力学发展之后,发现质子可以经由波函数的隧道,穿过排斥障碍而在比传统预测为低的温度下进行聚变反应。

pp链反应

第一个步骤是两个氢原子核聚变1H(质子)成为氘,一个质子经由释放出一个e+和一个中微子成为中子。

1H+1H→2H+e++νe

在这个阶段中释放出的中微子带有0.42MeV的能量。

第一个步骤进行的非常缓慢,因为它依赖的吸热的β正电子衰变,需要吸收能量,将一个质子转变成中子。

事实上,这是整个反应的瓶颈,一颗质子平均要等待109年才能融合成氘。

正电子立刻就和电子湮灭,它们的质量转换成两个γ射线的光子被带走。

e++e−→2γ(它们的能量为1.02MeV)

在这之后,氘先和另一个氢原子融合成较轻的氦同位素,3He:

2H+1H→3He+γ(能量为5.49MeV)

然后有三种可能的路径来形成氦的同位素4He。

在pp1分支,氦-4由两个氦-3融合而成;在pp2和pp3分支,氦-3先和一个已经存在的氦-4融合成铍。

在太阳,pp1最为频繁,占了86%,pp2占14%,pp3只有0.11%。

还有一种是极端罕见的pp4分支。

♢pp1分支

3He+3He→4He+1H+1H+12.86MeV

完整的pp1链反应是放出的净能量为26.7MeV。

pp1分支主要发生在一千万至一千四百万K的温度,当温度低于一千万K时,质子-质子链反应就不能制造出4He。

♢pp2分支

3He+4He→7Be+γ

7Be+e−→7Li+νe

7Li+1H→4He+4He

pp2分支主要发生在一千四百万至二千三百万K的温度。

90%的在7Be(e−,νe)7Li*的反应中产生的中微子,90%带有0.861MeV的能量,剩余的10%带有0.383MeV的能量(依据锂-7是在基态还是激发态而定)。

♢pp3分支

3He+4He→7Be+γ

7Be+1H→8B+γ

8B→8Be+e++νe

8Be↔4He+4He

pp3链反应发生在二千三百万K以上的温度。

pp3链虽然不是太阳主要的能量来源(只占0.11%),但在太阳中微子问题上非常重要,因为它产生的中微子能量是非常高的(高达14.06MeV)。

♢pp4或Hep

虽然预测上有这种反应,但因为极为罕见(在太阳中只占千万分之三的量),因此从未曾在太阳中被观测到。

在此种反应中,氦-3直接和质子作用成为氦-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