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牛的散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3435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有关牛的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牛的散文.docx

《有关牛的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牛的散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牛的散文.docx

有关牛的散文

有关牛的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有关牛的散文一:

家乡的牛

  我喜欢牛,每次看到牛,心中都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亲切。

我喜欢它们甩着长尾巴,慢腾腾的晃动着庞大的身子,举着大耳朵轻盈悠闲的行走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津津有味的吃着青草的样子。

花儿从它们脚下走过,风儿从它们身边吹过,全都吸引不了它的注意,它只专心吃它的草。

它们来来回回的挑着嫩草吃,口渴了喝几口山水。

高兴时昂昂大叫,招呼一下远方的伙伴,乐得逍遥。

吃饱喝足,就扛上犁头,翻出一块块匀匀的土地。

可只要你靠近它们,它们会对你甩甩脖子,那样子快乐极了!

  无论是黄牛,黑牛,大牛小牛,只要我路过它们,我都会不由自主的停下步子,我会用手摸摸它们的圆鼓鼓的肚子,要要它们那树叶似的耳朵,听它们呼哧哧喘着粗气,而它们也会把巨大的头投到你的怀里在你身上蹭着,那双玻璃球似的大眼睛半眯着,还一眨一眨的,样子是笑非笑,弄得你不由得不哈哈大笑。

有时它们,望望蓝天,望望白云,抖着耳朵来几声昂昂大叫,弄的远方的牛忘记了吃草,也跟着哞哞呼应。

  五岁伊始,牛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伙伴。

哥哥姐姐要上学去,父亲母亲要干农活。

放牛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我的肩上。

一根牛绳陪伴我度过黎明黄昏,走过春夏秋冬。

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牵着牛沿着河边的小路,山坡的小径,在牛吃草的擦擦声里翻过一个坡和一道梁。

牛用舌尖卷着青草,那样子绝不亚于优秀的琴键师在键盘上弹奏出的乐曲。

等到他吃饱了以后,它就向四周东望望,西瞧瞧。

偶尔甩开蹄子,凌空而起,那样子好像在说----你看我多强壮!

实在没趣,它会抬起头对着远方大叫几声。

它高兴极了!

角在地上使劲的磨几下,弄的头上,眼睛上满是泥。

它翘起尾巴,后腿一蹬,前腿一跃,猛地加速,就像一阵旋风,跑起来如同驰骋疆场的烈马。

这时候,它可是跳高跳远的冠军,轻轻一跃,庞大的身躯就从米多高的坎上跃了过去,只要它认为没有危险的地方,哪怕高的害怕,它也一跳而下,别担心落地时会折断腿。

让你哭笑不得。

但他找到和他差不多强壮的牛,总要一比高下。

输了的往后一退,只要天天它的毛,它也就满意了,又甩开尾巴大口大口地吃起草来。

等它玩够了,它会变得温顺极了!

慢的像个老太脓肿的老太婆,走起路来慢悠悠的。

这时候,你可以踩着它的头,抓住它的角,爬到它的软软的背上远眺山谷风景。

吹奏短笛,大声的背诵贾岛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也可以去哪个轻的拍打着它的脊背,做一名草原上的勇士。

  别看牛这样温顺,耕起地来它可是天然的行家里手。

如果掌犁人姿势正确,不碰上石头,你不叫它停,它是绝对不停的。

它会迈着有力的步伐快速地走着,自觉拐弯,自觉前进,不把地耕完誓不罢休,当然主人叫停除外。

只要你喊停,哪怕前面是悬崖,他也会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听侯你的吩咐。

  牛虽不会说话,只要你诚实对它,它绝对会对你好的,会把你当成最亲密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它正在吃草,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豹子,猛地向我扑来,我害怕极了!

只见我的牛一蹬双腿,向豹子的窜去,呼哧呼哧的,吓得豹子一溜烟跑进了深树林。

还有一次,我摸着它的腿,看它肚子上的曲线,结果就在它肚子下面睡了一觉,等我醒来,他却站在那里,无奈的望着我,一动不动,吓得老远的妈妈脸都变青了。

我从它胯下钻了出来,它高兴地用舌头在我身上舔来舔去。

  这就是牛,它对你要求不高,只要你给它梳好毛,喂草料,别的从不对你提什么要求。

它总是一言不发地干好它的工作。

乐观、温驯、勇敢、诚实、善良;既平凡又伟大。

它们吃进去的是草,养活的是黄土上千千万万的人!

从不在乎别人的诽谤和赞美!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干好他们的本质工作,从不在乎名利!

我愿从此做一条这样的牛!

用我的智慧和勤劳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快乐!

我也愿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牛!

  有关牛的散文二:

一头黄牛

  农村家庭该养得动物,我家都养过。

我最喜欢那条狗----因为它对我太好了;我最恨那头黄牛----因为它对我太差了。

可见喜欢对自己好的东西,不喜欢对自己不好的东西----趋善避恶,是一种很小的孩子都会做的本能反应。

  这是一头处于青年时期的黄牛,瘦瘦高高,精力旺盛,一出牛栏就像打了兴奋剂,这是我最恨得咬牙切齿的地方!

  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要爬起床,开始放牛。

揉着睡眼惺忪的疲倦,牵出那条极度渴望出门的黄牛,汇集村里各家有牛的伙伴们,浩浩荡荡、兴高采烈地向森林的深处出发。

  每天与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我都注意观察每头牛的肚子。

翠姑家的黄牛是一头矮矮胖胖,行动迟缓的母牛;小艳家的黑牛是一头高大威猛的公牛;小光家的牛是一头毛发发亮,体格健壮的大黄牛......再回头看看我家的牛,我就愤愤不平:

为什么它总是这么瘦?

为什么它的肚子总是这么干瘪?

为什么它走路总是这么急躁?

  在这种不满的情绪中,出发了,对我的真正考验才刚开始。

别的牛吧,都规规矩矩地走在队伍里,别的放牛娃吧,也只要安安心心地跟在自家牛屁股后面。

可是这头不听话的头,如果它走在后面,它会一直往前挤,要挤到队伍的最前面,我也要跟着它挤,它根本不考虑它的小主人有可能被其他的牛挤到山坡下去,它根本就看不到这条小路有多窄----我看那两只铜玲大的牛眼是白长那么大了。

走到前面了吧,你以为它安静了?

又猜错了,它时不时停下来不走,时不时撒开腿狂奔,时不时竖起耳朵倾听,时不时啃两口路边的青草。

我总怀疑它的前生是搞特务得,我也总怀疑它对于我们农村的生活是极度不满意的,可是它只是一头牛,我们村的青草这么绿、这么纯天然、这么茂盛,这难道不是它正喜欢的吗?

一头牲口难道不是最喜欢吃吗?

它到底是不满意什么?

我很是对它不满意。

  在到达一片青草地之后,大家就说在这里吧,于是大家都停住了脚步。

牛就放在周围,人就开始爬树,玩游戏,我也不会例外呀,我只是同大家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大家一起玩疯了。

等不到半个小时,大家要挪地方了,跟随着牛的脚步继续往前走。

就是这个时候,经常出问题,别人家的牛都在不远的地方乖乖地在吃草,我家的牛就跑丢了。

每次我都要为了它而孤身一人去寻找它,顺着牛铃,十有八九还是能找到它的,它不是跑去吃田里的禾苗,就是跑去吃地里的玉米叶,从来不好好地呆在原地吃草!

难道它不知道它只是一头牛?

它只配吃草,庄稼那是高级人类才能吃得。

对此教育过它很多次,用嘴巴骂,用树枝揍,可它依然我行我素,整天饿着肚子专干坏事。

榜样不是没有,十几头牛都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吃草,没看见翠姑家的黄牛,一整个上午,它可以在十米直径以内的圆圈内保持不跑出去。

而它经常跑得不见踪影,还经常带上一头别的牛一起干坏事。

他们就抱怨我,牛被我家的牛带坏了,也不见我管好它。

  最难的是回家了,估计太阳升起有那么一会儿了,估计大人们都出山了,放牛娃们开始回家吃早餐了。

我对这头黄牛又感到奇怪了,它明明是很渴望出来玩得,可是为什么对回家又如此积极?

它一撒开腿就跑了,一跑起来还经常停不住腿,我就常年跟在它屁股后面跑,我的耐力极好,我想着想着就是它最早对我开始了训练。

这样想起来,它不是对我一点都不好的。

  在快回到家的路上,有条水渠,所有的牛都在回家前在那里饱喝一顿。

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我每天就让它使劲儿地喝水,喝吧喝吧,加油喝吧,每次它喝完水,那身上陷下去的坑,终于被水填平了,虽然那水平只同翠姑家的牛出去时的状态一样,可是我还是很兴奋,比较嘛,每头牛得同它自己比较!

只要它回家的时候比出来的时候肚子要圆,就是有进步得!

这样我也才好同父母交差。

  由于它的我行我素,由于它喜欢满山跑,由于它喜欢专吃庄稼,终于有一天给我闯了大祸,也大大地改变了我的性格!

  事情是这样发生得,有一天的早上放牛。

忘记说了,我们一天放两次,早晚各一次,早上天不亮出发,太阳比较热了回家;下午太阳不那么猛烈的时候出发,天黑了快看不见路了就回家。

说成时间表是:

早上五点多出发,九点左右回家;下午三四点出发,晚上九点左右回家。

就是在一个平常的上午,准备回家的时候,牛不见了!

随同消失得还有一个小伙伴的牛。

我们找遍了整个山头,都没有发现它们的踪迹,一直走到山顶上,快翻下山到另外一个村庄了,才发现可疑情况----地里的玉米苗全部差不多都被牛吃掉了。

我第一反应就知道是我家的牛干得,我习惯了。

于是顺着一条路继续往下山搜索,走到半山腰,听到牛铃声了。

等走近发现这里有户人家,两头牛正被女主人拴在牛栏里,女主人正瞪着牛一样的眼睛坐在门口等着牛的主人!

我们就一直趴在附近的岩石后面,等着女主人出去干活,再偷偷地把牛牵走。

一直等啊等啊,女主人一直不动,她连吃中饭的时间都不动,慢慢我们从日头正烈趴到了日落西山,看来是没有指望了,我们都知道家里有什么等着我们,但是总要回家吧。

  回到家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

为了这头牛,我们家损失了很大一笔年收入,并且父亲还规定:

从此以后不准同别人一起放牛,单独放牛的时候你要每时每刻守着它,一秒种都不准它离开你的视线!

  从此孤独就降临了,此后它就长时间地尾随着一个6岁左右的女孩。

偏偏我奶奶又喜欢给我们讲故事,讲一般的也就算了,她讲很多鬼故事,并且总是喜欢在风高月黑的晚上讲,讲完了我都不敢到门外面走一步,胆小怕鬼的毛病就这样一辈子落下了。

所以我只敢在我家后山,我家前山,我家左山----右山很远,这三块地方放牛,因为这些地方都能看见人户,我想就算有鬼,我呼救总是有人能听得见吧。

来来回回,就在这三个地儿轮换。

为了防止它再次乱跑,我都用牛绳把它拴起来,一棵树拴半个钟头左右。

它跑是跑不了了,可是还是不乖乖吃草,总是吃两口,又跑,牵住了,换个方向又跑,实在着急了它就围着树打圈,一直转到转不动了,被绳子牢牢捆住了,它才站在那里发呆,我就坐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看着它出洋相:

哼,你打乱了我的生活,我偏也要打乱你的生活。

日子长了,它也比较安静了,它不吵的时候,我一会儿跑到草丛中翻虫子,一会儿爬到树上摘果子,一会儿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看那变化的白云,一会儿给点撒了尿的草给它吃吃----结果发现它特别喜欢吃这个,搞得我都想回家偷尿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一年多吧,至少,我猜得。

结果是:

牛还是那样,它决定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我学会了,并且很享受一个人独处!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发现了想像的乐趣,尽管后来上学了被剥夺得差不多了,但是拥有过的东西,它进入了潜意识睡眠,随时等待着我再次启动它。

  上学以后,很少再看见它了,我再也不想去关注它了。

成年以后,有次同父母说起这头牛,父母的记忆同我的居然完全想反,他们惊异地听着我的控诉,完了说他们很喜欢这头牛,因为它耕田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并且速度很快!

哦,这个,我倒不奇怪,我只是奇怪它瘦瘦的身体怎么总是那么大干劲儿罢了,我也奇怪它总是似乎不愿意甘心只是一头牛罢了。

还有个新的发现:

表面上的恶,其实会欺骗我们的,就如表面上的善,它一样会欺骗我们一样。

  现在再想起它来,我觉得那时我太小,同它相处太多了,不知不觉感染了不少牛气。

我像它一样耐力好,我像它一样固执倔强,我像它一样不愿意过一种被安排好的生活。

其实我最要感谢它的是:

让我发现了想像的乐趣,感受了思想的魅力。

这点美好的曾经被改造得似乎没有了,我说过,它只是在睡眠,再次被唤醒之后,思想的乐趣又真真实实拥有了。

所以我在想:

这头黄牛它究竟是聪明的还是傻的?

人说一种动物的聪明程度,就是看尝试错误的时间长短;人类也是一样,尝试错误的时间越短,代表这个人越聪明。

直说吧,我是太笨了,对于它嘛......我又不是牛,我怎么知道牛的思想?

!

  有关牛的散文三:

故乡的牛

  故乡位于山区,一个小小的村庄浓缩了我童年的时光。

时光中的主角不是我,而是在故乡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牛群。

那时,村庄周围广袤的土地全靠牛来完成耕耘,所以,村庄里所有人家皆养着牛,黄牛或者水牛,有的母牛还带着一个或者两个牛崽。

在我记忆里,村庄有30多户人家,却喂养着40多头牛。

如果把牛聚集在一起,俯下身子查看,牛腿应该比村庄里的人脚还多。

牛群就这样在村庄中和人生活在一起,除了春季农忙时节,它们皆在村人的意念中悠闲地活着,活得很踏实,活得很有尊严。

  奶奶在一个繁星满天夜晚曾对着我说:

“远古时期,牛是天上的神兽,王母娘娘派它给人间传达旨意,说人在一天需要三次打扮而只需吃一顿饭。

牛到人间之后,把旨意误传,说人在一天之中只要一次打扮却需要吃三顿饭。

看着人在世间忽视了美丽容颜而为吃饭不停忙碌的场景,王母娘娘十分震怒,为了惩罚牛,便罚它到人间做苦力。

  美丽的神话故事,暗藏着梦一般的神秘,引出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

在我眼中,故事总与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翻开历史发黄的纸页,我们可以发现,一部人类劳作史,就是牛的勤劳累计起来的历史,它们拖着犁铧,弯着腰,缓慢行走在时光中,流淌出来的汗水,一滴滴落入丰腴的土地之中。

于是,在我眼前,自然形成一幅固定不变的画面:

农忙时节,以晨曦中的雾气或阳光作为背景,牛总会在田间地头出场,它肩上架着沉重枷锁,枷锁上系着的两根绳索被它绷得钢丝般的直。

身后,是块块新翻出来的土地,在朝阳地照耀之下,飘散出阵阵白色雾气,淡淡的泥土清香,在那个清晨飘散出来,荡出山野间一派纯净的和美。

  农忙时间一过,其它那几个漫长季节,牛就该歇息了。

村庄里的人家很看重这个极好的劳力,他们大多将牛放至水草丰美的地方,将它们养得膘肥体壮,以备来年再次耕耘。

  寒暑假,满脸纯真的纯朴孩子主要事务就是看牛。

村庄里的人家,养着鸡鸭猪狗之类的牲畜,而牛是最大的牲口,也是村庄人家的财富。

为防止耕牛走失,放假前几天,父母们便花几块钱从市场上买回拳头般大小的铜铃,拿回家用一根麻绳拴在牛脖子上。

为了善待牛,每有孩子赶着出门,家长硬是百般叮嘱,要求孩子要把牛放在山草肥嫩靠近水源的地方,让牛吃饱饮足后才能再回家。

我是家中长子,看牛的重任自然就落在我的肩上。

每次出门,父亲总要求我落单,说是牛多了,吃到口中的草就少了。

  走出村庄,阳光明媚,白云悠悠,如今想来,那是一种极其容易感动人的画面。

尤为珍贵的是,画面中崎岖的山路上,牛群缓慢移动着,清脆的铃音,夹着孩子们的欢笑和牛的哞叫,飘荡出老远,将寂静的田野装扮得格外热闹生动。

  同牛长时间单独相处,年幼的我就多多少少地了解了牛的脾气。

眼前的牛,你优待它,它便看重你,你把它不放在心上,它的眼中也便没有你。

倘若将它随意放置在浅草区,没有吃饱肚子,回家时它会漫山遍野乱跑,根本不听从招呼。

遇到那种情景,我时常手拿粗大牛条,一边叫骂一边不停抽打。

人变得疯了一般,牛更疯了,撒开四蹄,四处奔跑,将我抛下老远。

回到家告知父母,他们总会训斥于我----“牛打生,马打熟,婆娘打了不归屋。

  父母质朴的言辞,让我很直接就懂得,牛除了具有倔强的脾气之外,还有思维有感情。

  一次,我拿着牛鞭去抽打家中那头关在栏中的黄牯。

无论我多么用力,它只是一动不动地站原地,一味地抬着头望着外面昏暗的夜色。

后来,当我停下来仔细观察它时,我震动了,从那头牛的脸颊上,我看见了两行浑浊的眼泪。

我的内心开始颤抖,一种莫名的哀伤瞬间传遍了我全身。

至此,直到我长大成人,我再也没有虐待过任何一头牛。

还有一次是在父亲卖掉家中那头老牛时。

那是一头浑身长满黑毛的黄牯,它在我家中生活了将近十年的时光。

牛老了,无法劳作,父亲决定卖掉它,前来购买它的是邻村的一个屠夫。

他把钱交给父亲后进入栏中,可怎么都无法牵动那头老牛,绳索最后交到我手上,我将那绳索轻轻抖动,它便从里面走出来了。

它从我的眼前缓慢地走开,如今我还记得,它是流着眼泪从我家门前走出去的。

刚走出天坪,它抬头哞叫,声音苍凉,家人为之动容。

  村庄里的人同牛相处的时间久了,一些与牛相关的词语便大批出现。

母亲说我“牛脾气”,大爷叫我“牛蛋子”,叔叔称我“黄牯子”------这些与牛相关的词语大多用在了村庄男人和男孩子的身上,赋予它们特定含义和亲热劲。

这个过程,来得那般自然那般随意。

于我想来,不是有人刻意去做,而只是隐含着人对牛的了解与喜爱,显示着牛与人之间存在着真挚情意。

  时间流逝,几十年的光景转眼就失去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随着国家颁布出一系列惠农政策,喝汽油的现代农机大量涌入田间地头,它们取代了在田野间慢吞吞移动的牛,快速地在田间奔跑。

成群的牛影隐去了,6000多年的牛耕时光也只能黯淡退场。

但在我眼中,这种退场是一种让人哀伤的场景,因为同时隐去的,还有田野里人同牛之间的情感交流。

那种在劳动中结成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如今空旷的田野,恐难以再次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