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3748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2走艰苦创业之路.docx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4.2走艰苦创业之路

一、本课的情景图片

课本P101~102探究园活动“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通过蒲松龄几组图文并茂情景图片,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课本P102探究园活动“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

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二、本课的教学分析

(一)本课的课文分析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本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4.8编写。

4.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编写。

在这里,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明确理想的定义和作用。

第二,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打好思想基础。

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第四,懂得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在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

一是对最高理想不宜作过多的论述,只要作一般性的概括说明即可。

一般而言,只要让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句话就行了。

主要从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加以展开,让学生明确: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二是要坚持把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有机统一,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知道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其意义;明白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掌握艰苦奋斗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提升学生实现理想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认同共同理想;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崇高理想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是本课的重点。

这一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从中学德育的情况看,尽管从小学到初中一直进行理想教育,但由于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所限,尚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近年来,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个别学生的理想较为庸俗。

重点突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部分内容的突破可以通过典型事例(例如:

伟人、名人、成功人士为理想奋斗的故事)的列举来进行,给学生以启发思考。

2.艰苦奋斗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种精神品质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出生的一代,许多学生在家里并没有感受生活的艰辛和压力,艰苦奋斗精神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距遥远,许多学生并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意识,甚至对“艰苦奋斗”还存在错误认识。

所以把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难点突破:

第一,老师把“艰苦奋斗”的含义讲述清楚。

第二,老师着重讲清“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它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品质。

第三,纠正同学们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例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就是艰苦朴素”。

【知识结构分析】

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国情导读”、“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板块组成。

主题词揭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理想、最高理想、共同理想、艰苦奋斗。

探究园设计了两个主题活动:

一是“材料透视——理解的力量”,通过材料透视,让学生了解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是“艰苦奋斗大家谈”讨论会。

让学生围绕“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

国情导读包括三个目:

第一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阐述了理想的含义、分类、崇高理想的意义。

第二目“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讲述了最高理想和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指明了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指出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要求。

实践与评价设计了三个活动:

一是“理想与行动”,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初中毕业后的目标,并制定一个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二是“我与‘加法等式’”要求学生归纳出成功的“秘诀”。

三是“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讨论“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阅读与感悟提供了一篇《艰苦奋斗,梦想成真》的美文,要求学生阅读以后能有所思有所悟。

 

(二)课内活动的设计意图及操作建议

本课的教学活动安排有两部分,一是“探究园”活动;二是“实践与评价”。

探究园活动一:

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

2.操作建议。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材料设计提问。

老师还可列举—些有关理想的格言。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一个人的成就与他的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你有何理想?

与同桌交流:

自己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参考答案

(1)一方面,人生目标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为人们提供了战胜困难的毅力;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所以,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正确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成就的取得,又能坚定其信心,使他制定更高更远的目标,树立更远大更崇高的理想,并为这个目标理想而努力奋斗,从而不断地促进一个人的发展。

(2)人生目标既包括短期的目标:

例如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中期目标:

例如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长期目标:

成为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可以让学生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是目标要正确科学,有实现的可能性;二是要为了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探究园活动二:

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

1.设计意图。

通过该讨论会,让老师初步了解班内学生对艰苦奋斗的认识,通过对艰苦奋斗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感性上对艰苦奋斗有一个初步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纠正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同时,通过本讨论会的探究,有利于开展“国情导读”部分“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教学。

2.操作建议。

让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园”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中几个同学就艰苦奋斗的发言,放手发动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辩论,做到实话实说,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辩沦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锻炼能力。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你赞同哪些观点?

不赞同哪些观点?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我赞成“我相信人生一定要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现在学习刻苦点,将来参加工作就好了……”

我不赞成“现在生活很好,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

”和“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

因为:

第一,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它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更强调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

第二,艰苦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①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②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③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第三,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在一些山区和边远地方,群众的生活还比较贫穷,同时我国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总之,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丢掉。

所以,观点一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的观点是错误的,无论什么时候,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品质和精神面貌永远都不会过时。

观点二认为“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行僧的日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错误地把艰苦奋斗等同于一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而没有正确认识到艰苦奋斗的内涵,艰苦奋斗所提倡的节约勤俭的生活方式,并不反对人们合理正常的消费,它反对的只是铺张浪费,所以,艰苦奋斗并不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

同时,他更没有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仅仅把艰苦奋斗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错误的。

观点三正确地认识到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观点四认为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一种创业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观点是正确的。

观点五能正确认识到现在刻苦学习,就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实践与评价一:

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

1.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理想,为成长制定目标,指明方向。

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崇高的理想,鼓励学生为理想去努力。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教材P106空格。

上课前,老师收集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从中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让该生讲述,进行展示交流。

实践与评价二:

我与“加法等式”

1.设计意图。

通过搜索查找和归纳成功的秘诀,让学生了解成功必须具备的要素,并能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和实践。

2.操作建议。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摘录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并从中归纳自己的成功“秘诀”,写出感悟体会。

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体会。

老师也可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1)上述“加法等式”对你有何启示?

(2)回忆以往某些成功的经历,归纳出自己的“加法等式”。

参考答案

(1)启示:

说明要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

①树立正确的目标;②勤奋努力;③艰苦奋斗;④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⑤有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2)成功=目标+努力+认真+顽强+信心……

实践与评价三:

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

1.设计意图。

对于中学生来说,发扬艰苦奋斗就是在学习上要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生活上保持艰苦朴素的美德。

本课的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思想感悟,最终要落到学生的自我行动上。

学习的目的在于行动。

教材设计了这一个评价活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2.操作建议。

本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导行。

如何导行?

最好是结合学生日常的生活及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

因此,课前布置作业,在发扬艰苦奋斗问题上,引导学生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一些同学节约粮食、理性消费、尊重父母亲的劳动,也有一些同学在吃、穿、用等方面攀比消费,在同学生日时碍于情面请吃请喝……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最后,结合学生中好的行为加以对照、引导,将发扬艰苦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3.教材设问及参考答案。

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①我们青少年要从小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自觉磨砺艰苦奋斗意志。

②刻苦钻研、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

③勤奋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

④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迎难而上。

⑤艰苦朴素、勤劳俭朴、生活俭朴、不相互比吃比穿、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钱,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

⑥勇于开拓创新。

⑦积极参加值日和其他公益劳动,主动做些家务活。

⑧节约水电、节约粮食,不破坏学校公物,爱惜自己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发扬“勤俭为荣、浪费可耻”的优良传统等。

 

(三)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建议安排4课时,老师可以参考下面的安排进行教学。

课时1:

把“探究园活动一:

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国情导读”第一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第二目“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安排在一起,重新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探究完“理想的力量”后,老师自然而然过渡到“理想”内容教学。

(1)通过“探究园一:

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出“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老师自然过渡到“人生奋斗理想”的内容。

(2)“理想”部分导入: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小船,如果没有方向,他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丢失自我。

而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是人生前进的方向。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超出凡人的代价,历经无数的坎坷却毫不退却。

他们身上有着永不熄灭的灯:

为理想而奋斗。

这并不是一个伟人的信念,而是千千万万有巨大成就的人士的信念。

(3)列举事例:

①正面事例:

诺贝尔为了实现理想,实验时炸伤了亲人;居里夫人为了理想,冒着寿命缩短的危险接近镭,终于为科学创下了奇迹;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可以启发学生来列举)

②反面事例:

残忍杀害4名同学的马加爵临死前的感悟。

(见参考素材“谁动了我们的理想”)

(4)老师结合事例讲述清楚“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作用”;“最高理想的内容、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还要提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课时2:

把“探究园活动二:

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与“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整合为一课时进行教学。

通过“探究园活动二:

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淡”展开教学。

老师结合事例材料讲清“什么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1)(活动讨论)“艰苦奋斗大家谈”。

让学生对“现阶段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由讨论、发言、争论、辩论,做到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辩论中掌握知识,明白事理。

(时间10分钟)

(2)老师小结、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国情导读”第三目“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教学。

(3)“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部分内容教学。

①提问学生“什么是艰苦奋斗”。

(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

②老师讲解“艰苦奋斗的含义”。

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手段,一种状态。

艰苦奋斗的基本要求是不怕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

③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第二,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事例:

革命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赵一曼、杨靖宇、南泥湾;建设时代,王进喜……

第三,我们要实现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事例:

清华大学第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的事迹。

他因贫辍学,放弃高考外出打工。

8年时间里他自学英语,因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考试,托福考试630分而闻名全国。

他每天除了工作10个小时外,还要自学英语2小时。

吃饭时间是15分钟,他只花8分钟,剩余7分钟就站在食堂橱柜旁背英语单词。

现在,他出版了《英语神厨》,发明了“刷牙英语”……

老师可以选用本书“参考资料”中艰苦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典故来例证。

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我们今天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⑤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具体列举我们应该从哪些细节开始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时3:

实践与评价。

(1)实践与评价一:

提笔思考——理想与行动。

①本部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老师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认真填写。

上课前,老师收集作业并认真阅读,写上鼓励话语以肯定、激励学生。

②课堂上,挑选出优秀作品,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③老师展示一些和理想有关的名言名句。

(见参考资料“关于理想的格言”)

(2)实践与评价二:

我与“加法等式”。

①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每个同学摘录5个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并从中归纳成功的共同秘诀,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悟体会,然后交给老师批阅。

老师从中挑选出若干优秀作品以用于课堂展示。

②课堂上,老师展示同学们优秀的作品,并让作者给予阐述。

③老师展示其他一些成功“秘诀”。

④老师鼓励学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坚持实践“成功秘诀”,争取做一个成功人士,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3)实践与评价二:

我思我行——我与“艰苦奋斗”。

思考:

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这是本课的重点)。

本知识点是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论述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老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老师还可以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

在生活上要提倡……反对……;在学习上我们要坚持……反对……

课时4:

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

(1)本课知识点小结。

①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②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

③艰苦奋斗的定义、重要意义、集中表现、如何培养。

④中学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阅读与感悟——“艰苦奋斗,梦想成真”。

本部分内容处理,可以让学生阅读材料,懂得一个人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教学提纲】

课时1:

理想

一、探究园活动一:

“材料透视——理想的力量”

1.阅读材料;

2.教材设计问题讨论分析。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1.理想的含义;

2.理想的分类;

3.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意义。

课时2:

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

一、探究园活动二:

“讨论会——艰苦奋斗大家谈”

二、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1.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和源泉;

2.艰苦奋斗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3.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要艰苦奋斗。

三、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我们今天所提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是主张要走艰苦创业之路

四、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课时3:

实践与评价

一、理想与行动

1.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2.初中毕业后的目标(短期理想);

3.实现目标理想的行动计划;

4.实现理想的障碍、克服障碍的措施、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二、我与“加法等式”

1.成功“加法等式”的启示;

2.我的成功秘诀。

三、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1.生活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2.学习上刻苦努力、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百折不挠。

课时4:

本课小结、阅读与感悟

一、本课知识点小结

1.理想的定义、分类,崇高理想的重要意义;

2.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内容及意义;

3.艰苦奋斗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

5.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6.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艰苦奋斗。

二、阅读与感悟——艰苦奋斗,梦想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