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381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x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珠海市进展和改革局

 

一、进展基础和进展环境

〔一〕进展基础

〔二〕进展环境

二、指导思想和进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进展目标

三、要紧任务

〔一〕壮大经济规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三〕打造都市新格局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六〕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七〕进一步扩大开放

〔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都市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十〕促进社会和谐进展

四、重点项目

〔一〕基础设施项目

〔二〕重大工业项目

〔三〕服务业项目

〔四〕农村建设项目

〔五〕科教文卫项目

〔六〕环保生态项目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202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进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推动新一轮跨过式进展,增创珠海经济特区新优势,加快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都市和实践科学进展观先行示范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纲要依照«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

一、进展基础和进展环境

〔一〕进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进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神贯注搞建设,一心一意谋进展,克服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保持了经济社会连续快速和谐健康进展,为我市在〝十一五〞时期差不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进展迈上新台阶。

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GDP〕达到634.58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8%,高出〝九五〞时期3个百分点;人均GDP由2000年的2.67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4.53万元〔折合约5525美元〕,提早一年完成预期目标,在全省位居第三;工业和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1%和8.2%;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一样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9.2%、13.8%、24.2%和15.1%。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办工业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平稳,服务业进展势头良好。

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2:

55.5:

40.3调整为2005年的3.2:

51.9:

44.9。

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家电电气、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

工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以电力能源、石化、钢铁为代表的临港重化工业进展迅速,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0.6∶59.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8%。

〝工业西进〞成效显著,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由2000年的22.2%提高到2005年的46.6%。

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粤西沿海高速公路珠海段建成通车,江珠高速公路珠海段立即完工,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正式动工。

高栏港区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珠海港已成为珠三角重要的进口液化气仓储转运基地。

广东省第二个LNG接收站落户珠海。

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珠港大道、强盛大桥、横坑大桥等一批重大都市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项目相继建成。

都市多条主干道改造工程完成,有效改善了市区交通状况。

城中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美化了都市景观。

大学园区、高新区和临港工业区等园区配套建设逐步完善。

珠海电厂3#和4#机组、都市污水处理工程、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情侣北路等项目正加紧建设。

4.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

国有资产经营治理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在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的主导作用有所增强。

民营经济进展环境得到改善,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

领先取消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减轻。

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机构改革差不多完成,机关作风建设已见成效。

商用土地交易、产权交易等八个中心运作更加规范,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和集中监管。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招商引资成绩明显,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落户我市,五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870亿美元,年均增长22.8%,其中出口累计357亿美元,年均增长24.2%,比〝九五〞时期高12.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截了当投资累计35.5亿美元。

珠港澳合作紧密,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取得新进展,珠澳跨境工业区立即封关运作。

5.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科教文卫事业投入力度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工作成效显著,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进展。

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过,引进了一批国内闻名高校在我市设立校区〔分校〕和产学研基地,大学园区已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2005年有7所大学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达5.2万人,居全省第二。

建设〝广东现代化科技示范市〞和〝广东信息化综合试点都市〞取得成效,电子政务全面启动,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连续六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证全面落实。

城乡医疗水平得到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得到提高。

扩大就业与促进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人口与打算生育工作连续17年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打算指标任务,连续5年获得全省人口与打算生育先进都市称号。

积极推进依法治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获得省文明都市称号。

6.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08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655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1.1%和48.3%。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连续在珠三角都市群中保持前列。

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37%改善为2005年的33.2%。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3平方米。

农村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水泥路,城乡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

农村饮水工程改造取得时期性成果。

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全省都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总分连续九年名列第一,通过〝国家环保榜样城〞复查,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魅力都市〞等荣誉称号。

〝十五〞打算的完成,使我市的综合实力大大提高,进一步夯实了经济社会进展的基础,为〝十一五〞和以后一段时期实现跨过式进展制造了良好条件。

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差不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迈入新的进展时期。

〔二〕进展环境

今后五年,对我市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实现新一轮跨过式进展至关重要。

那个时期是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扩张,打造珠江口西岸的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确立沿海主枢纽港地位,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时期;是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区位优势,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打造泛珠三角及粤港澳合作平台和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都市的重要时期;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珠海、平安珠海、文化珠海、生态珠海,打造〝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魅力都市的重要时期。

新的进展时期,我市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

1.进展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进展,世界经济连续向好,以重化工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点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扩张加快,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逐步形成,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入,珠江口西岸进展步伐加快,国家和省对珠海进展寄予厚望,经济特区功能优势不断增强,将使我市在区域合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以后几年,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大型基础设施加紧建设,我市将由交通末梢向区域交通枢纽转变,进展潜力庞大。

2.面临的挑战。

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猛烈,贸易摩擦纠纷增多,我市外向型经济面临严肃挑战。

周边地区经济快速进展,给我市带来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大。

从自身来看,仍旧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经济总量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产业选择不确定,龙头企业少,园区特色不明显,集聚能力不强;〝双港〞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都市带动功能较弱,城乡进展不平稳;基础设施配套成本偏高,水电资源显现季节性短缺;历史债务负担繁重;改革锐气减弱,阻碍进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弊端在某些领域还比较严峻等。

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大力弘扬特区精神,承前启后,以专门之为,立特区之位,连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区,全面开创珠海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进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进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速度与效益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区域和谐进展五大原那么,大力推进进展模式、体制机制、对外开放、科技自主、都市建设与治理五大创新,发挥区位、环境、特区品牌三大优势,全面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产旺市〞三大战略,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培养集散、生产、创新、服务四大都市核心功能,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过式进展,加快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都市和实践科学进展观先行示范市。

〝十一五〞期间,必须以科学进展观统领经济社会进展全局,坚持三大进展战略,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实现我市经济跨过式进展,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

1.工业强市战略。

坚决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带动都市化。

发挥临海优势大办工业,依靠港口资源办大工业。

坚持科学分区,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集合,培养和进展特色产业、都市工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先进展以信息、生物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延伸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临港重化工业,逐步形成大中小型企业配套、轻重工业并举、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有规模有特色的工业体系。

2.科教兴市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进展,全面实施素养教育,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巩固普及高中时期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依靠高新区大学园区建设科教新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独具特色、竞争力强、高附加值产业集合的自主创新基地。

构建有珠海特色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体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创新型都市。

3.三产旺市战略。

利用加入WTO服务业后过渡期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改善服务业的政策体制环境,放宽市场准入渠道,优化服务业结构,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提升产业素养和竞争力。

抓住以后交通等基础设施重大改善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特区品牌、环境三大优势,大力进展旅行、会展、物流、房地产、金融、商贸、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扶持总部经济进展,增强都市服务功能,打造珠江口西岸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二〕进展目标

经济进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20年差不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富裕的小康水平。

〝十一五〞进展的具体目标是:

——经济进展更快更好。

〝十一五〞期间前两年打牢基础,GDP年均增长13%以上,后三年加快进展,GDP年均增长15%以上。

2020年GDP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5%以上。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4:

53.6:

45.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

——体制法制更加健全。

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初步构建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形成更加适应宽敞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治理体制。

法治珠海建设取得新成就。

——都市功能更加完善。

差不多建成集散能力较强的交通网络和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向区域交通枢纽都市转变。

形成较强带动力和辐射力的都市生产、创新和服务功能,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都市取得时期性成效。

——社会进展更加和谐。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和谐进展,差不多形成文明法治、稳固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

社会事业全面进展。

2020年参加差不多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66万人、71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3%,城镇登记失业率操纵在3%以下。

——生态环境更加友好。

生态环境建设连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20年环境综合指数达到90分,居民生活工作环境连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互动进展。

形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居民收入连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到2020年,恩格尔系数为32%,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操纵在8‰以内,平均预期寿命达78岁。

到2020年,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超过2万美元,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

三、要紧任务

实现以上进展目标,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区域和谐进展,深化改革开放,坚持进展经济与爱护环境双赢,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完成十大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进展。

〔一〕壮大经济规模

〝十一五〞期间,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主线,集中力量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市经济总量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依靠工业进展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努力构建广东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到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7%。

做优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进展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建设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打算软件产业基地,开发一批行业应用、网络通信、财税金融、教育娱乐等软件产品,大力进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把珠海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较大的软件和集成电路开发生产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进展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等生物产品,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利用高技术和先进有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做大临港重化工业。

大力进展石化、能源、钢铁、造纸等产业,把临港工业区建设成为集群效应强、生产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重化工业基地。

加快PTA二期项目建设,大力进展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丁辛醇、聚苯乙烯、丙烯、聚丙烯、丙烯酸、烧碱等石化产品,争取大炼油、大乙烯项目落户珠海。

加快珠海电厂3—6#机组和LNG电厂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围绕和借助电力形成的能源优势吸引电冶联营、热电联产、粉煤灰利用等后续产业。

做强现代制造业。

引导现有制造业由加工装配向零部件制造、研发设计延伸,实现〝珠海加工〞向〝珠海制造〞、〝珠海制造〞转变,增强产业竞争力。

重点进展电子设备、家电电气、周密机械和交通设备制造等产业。

不断延伸电子设备产业链条,形成线路板、电脑耗材、电子元器件和数字化装备等一大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家电电气产业重点进展以空调机为主的大宗名牌家电产品,进展小型化、专用化、便利化的各类小家电和办公设备。

引进大型船舶修造项目,进展民用航空和汽车零配件工业,加快游艇制造基地和大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设备制造项目建设。

进展创意设计、高级分装等都市工业。

2.实施三产旺市战略。

大力进展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房地产、旅行等支柱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传统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进展质量。

壮大房地产业。

保持合理的商用土地供应规模,科学调控房地产市场。

发挥环境效应,做优都市品牌,提升土地价值。

区分主城区、中心镇、产业园区,进展不同层次的房地产。

保持珠海山海风光特色,适度操纵高密度、高容积率的住宅小区。

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中高档商务型、消费型商品房,兼顾建设经济有用型住房。

差不多完成香洲主城区城中旧村改造,加快整治和消化烂尾楼。

积极推进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重视产业园区周边地区房地产进展。

202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

做旺旅行会展业。

树立大旅行概念,突出〝海上云天、天下珠海〞形象,塑造浪漫之城品牌。

围绕休闲度假、海洋海岛、自然生态、人文历史、会议展览五大特色,实现旅行经济的跨过式进展。

加强大区域旅行合作联盟,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旅行目的地都市。

强化旅行市场治理。

引进国际会展品牌,推进会展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十一五〞期间旅行收入年均增长13%。

加快进展物流业。

发挥〝双港〞作用,实现临港、临空工业与现代物流业的和谐进展,巩固珠江口西岸油气化学品集散中心地位,重点进展集装箱远洋运输,努力建设珠江口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

加快建设海港、空港等物流园区。

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17%。

积极进展现代金融产业。

大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制定扶持政策,鼓舞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业机构进入珠海,加快进展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进一步完善珠海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

培养新兴文化产业。

重点进展传媒、印刷、动漫、广告创意、文化艺术与休闲等产业。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

加快会计律师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经纪服务业等中介服务业进展。

3.进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骨干企业和特色产业为纽带,引进簇群配套的中小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降低企业生产和运作成本。

创新园区开发模式,强化产业政策和名目引导,促进产业集聚,形成梯度分布、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的园区进展格局。

建设好临港石化产业集合区,以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南方软件园为重点,建设好信息技术产业集合区,按专业化、配套化的原那么进展电子电器、医药和医疗器械、服装、游艇、航空等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镇,提升产业集群的规模和竞争力。

落实土地等扶持政策,关心企业做大做强,在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机械制造、旅行、物流等支柱行业,积极培养进展一批龙头企业。

重视资本市场在企业跨过式进展中的积极作用,实现资本扩张。

实施名牌品牌带动战略,树立高质量、高技术、信誉好的珠海制造品牌。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港口、铁路、干线路网、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和航运物流中心,增强都市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功能。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

积极推动港珠澳大桥尽早开工建设,做好大桥珠海侧连接线前期预备工作。

加快珠海港建设步伐,重点建设高栏港区集装箱、公用石化和大宗散货码头及10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抓紧高栏港区和万山港区深水岸线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力争〝十一五〞期间高栏港区建成4个5—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2个8万吨级公用石化码头、3个大宗散货码头、1个10万吨级LNG码头等,积极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为临港重化产业及珠海工业的进展提供完善的港口配套服务。

做好桂山岛10万吨级固定式码头改造工作,扩建20万方油库,筹建万山港10万吨级油码头。

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华南沿海主枢纽港的差不多框架。

加快珠海机场的对外合作步伐,充分发挥空港作用。

2020年,都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初步形成,广珠铁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实现通车,江珠高速公路通珠海机场段、太澳高速公路珠海段、S365斗门大桥至井岸二桥段改造差不多建成。

加快香洲主城区快速干道系统的研究、规划,逐步把珠海大道等假设干条都市道路改造成快速干道,实现与高速公路网的无缝衔接,使出入城区更加方便快捷。

启动金凤路、东西部第二通道和珠港大道快速干道改造工程建设。

2.全面推进信息化。

加快建设电子政务,促进政务公布,完善公文交换系统,政府部门差不多实现无纸化办公,完成珠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完善政法网以及社会治安监控系统。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

全面促进社会事业信息化,提高都市信息化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科技、教育、文化、旅行、口岸、医疗卫生、社会保证、人口、档案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加快建设面向公众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

到2020年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体系。

3.完善都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建成22公里日提水100万方的香洲主城区及澳门供水保证工程,实现西水东调,解决咸潮期的供水问题。

2020年南区水厂形成日供水30万方的能力。

完善西区供水工程,建成乾务水厂、黄杨泵站以及配套管线。

完善社区、镇村及海岛供水工程,2007年全面实现供水抄表到户。

逐步推行都市分质供水,新建住宅小区必须建设分质供水系统。

逐步实施都市市政道路、园林、路灯的改造升级工程。

提高供电保证能力,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0万千瓦。

加快都市供电设施建设,新建1座500kV、6座100kV变电站。

完善通信设施建设,新建一批通信枢纽中心站和基站。

积极配合广东省第二个LNG项目、南海天然气项目分别登陆高栏港和横琴岛,加快推进燃气设施建设,实现以管道天然气为主的民用供气方式,大力进展商业餐饮、工业供热、燃气汽车等新领域用户,2020年,管道居民用户达到11万户,香洲城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

2020年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和其他要紧海堤的达标加固。

〔三〕打造都市新格局

优化都市空间结构,提升主城区都市品质,加快西部地区都市化进程,培养都市集散、生产、创新和服务功能,奠定珠三角区域性中心都市基础。

1.调整区域空间结构。

依照我市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进展状况,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香洲主城区为我市以后几年的优化开发区域,连续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进展的龙头。

该区域的土地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其开发受空间和环境的制约十分明显,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资源,通过都市更新改造,优化整合土地使用,走占用土地少、消耗资源少和排放污染少的内涵式进展道路,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培养都市核心功能,为建设区域性中心都市夯实基础。

斗门金湾城区、经济功能区和产业园区是我市进展的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担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较好。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壮大经济规模,增强吸纳资金、技术、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建成新的经济密集区和重要的经济动力源。

非爱护区的农田、湿地、山体、岸线、河口、滩涂等区域应成为我市的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脆弱,对都市生态与社会可连续进展具有重要作用,不宜集聚经济和人口。

要坚持爱护优先、积极培养、适度开发,采取各种必要的法律、行政、经济措施,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逐步成为我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爱护区域。

各类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自然爱护区、差不多农田爱护区、饮用水源爱护区差不多上我市的禁止开发区域。

要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爱护,严禁不符合爱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

要按照以上四类功能区定位规范区域开发秩序,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分类治理的区域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绩效评判、政绩考核标准。

2.提升主城区,拓展次中心城。

统筹和谐都市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和产业进展,有序推进都市化进程。

香洲中心城区北往唐家湾拓展,南向南湾地区延伸,着力进展现代服务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大幅提升都市品质,形成高层次商务活动和生活服务的主城区。

整合都市空间资源,进行都市功能和土地置换,改造老工业区、老城区,规划中心商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