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060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docx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5、文具的家(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2个生字,学会“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同重点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

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

(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

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尺子、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教师导问: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  )总丢文具,(  )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

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

如:

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学生自由读:

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

我们可以用轻声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

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

右边的“戈”字,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

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

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

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

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听。

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

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5)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板书设计:

15、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

……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5、文具的家(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重点

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难点

同重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2.师:

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板书课题:

文具的家)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2.教师导学:

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

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

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

生1:

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2:

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3:

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4:

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

生1:

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2:

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

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

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

生1:

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2:

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

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四、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导学:

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

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

“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

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

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

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5.总结:

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板书设计:

15、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平平安安回家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6、一分钟(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钟、元、迟”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洗”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重点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初步理解“一分钟”题目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4.小结:

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

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

(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

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

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

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元”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舒展、到位。

“钟”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

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

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

板书设计:

16、一分钟

元元

多睡一分钟

迟到20分钟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6、一分钟(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元元迟到二十分钟的原因。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时间的宝贵,学会珍惜时间,懂得严格要求自己。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2.回顾: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从元元的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

(满不在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二)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

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

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

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②元元为什么叹气?

1.出示词语。

闹钟、迟到、公共汽车、决定、后悔、已经、叹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

(投影显示句子:

元元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

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

(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间被耽搁了。

 

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读出着急的心情。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出示句段二:

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元元等了很长时间。

)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呢?

(因为他心里着急。

(3)出示句段三: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

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过程中过去了——生:

元元非常后悔。

(2)师: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中过去了——生:

元元非常后悔

(3)师: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程中过去了——生:

元元非常后悔。

(4)师:

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生:

元元非常后悔。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

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

(跑。

)尽管如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④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

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历?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

(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间。

3.故事想象:

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

你们能想象一下吗?

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16、一分钟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7、动物王国开大会(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熊”等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认字、写字

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朋友,你们看!

多媒体出示动物图片,看图片说动物。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

(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2)新词: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

(①学生自由认读;

②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③抽读正音、齐读;

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2.引问:

这些朋友都是——动物。

听说,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你们想参加吗?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引问:

你们想知道什么?

(预设:

谁要开大会?

在哪里开大会?

什么时间开大会?

 

2.检查反馈:

(1)生字:

教师引学:

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

(教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

“注、舌、准”是翘舌音;“熊、遍、脸”是三拼音。

预设:

①学习“虎”字:

出示“虎”字的字理演变图;用“虎”扩词。

②学习“熊”字:

部件组合记忆生字;用“熊”组词、造句。

③学习“物”字:

认识新部首“牛字旁”;说说记字好方法。

④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不拘形式地学习其他生字。

教师相机点拨识字方法,并正音正字。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教师引学:

现在请你再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3.教师引学:

你能根据黑板上动物的名字,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简单说说故事的经过吗?

(1)小组尝试说故事;

(2)推选代表到黑板前汇报。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自主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用笔描出每个字的主笔画,和同桌说说写每个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2.师生共同书写“要、百、舌”。

(1)引问:

这三个字的主笔画各是哪一笔?

写时应注意什么?

(预设:

都是横,注意写得又平又长。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再书写对照。

 

五、课堂延伸,引领学习

1.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和同学做认字活动游戏。

2.熟读课文,和你的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思考:

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谁在发布通知?

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1)画出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同桌交流。

(狗熊在发通知,请大家来开大会;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拿着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

(老虎贴在最上面,狗熊贴在老虎下面,其他动物贴在狗熊下面,形成金字塔形状。

 

3.学生自主书写“连、还、点”。

(1)学写“辶”。

(三笔组成,点、横折折撇、捺。

注意第三笔是平捺。

(2)自主书写“连”和“还”,注意笔顺和结构。

写后与同桌交流,赏析。

(3)独立书写“点”字。

注意四点底的第一笔是左点。

4.小组评出写字之星,看所写的字,也要看写字的姿势。

板书设计: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狗熊发通知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7、动物王国开大会(第二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狗熊下的四次通知的内容,明白怎么才算是规范的通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好对话。

难点

明白通知的正确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复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

(将动物名称用红色突出。

二、围绕插图,品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引问:

图上画了什么?

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习第1~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请你用浪线画出狗熊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

再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2)出示狗熊和狐狸说的话,指导朗读。

引导思考:

狗熊说的话有什么问题?

狐狸说的有道理吗?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二,引问:

图上画了谁?

猜一猜,狗熊这次能把通知说清楚吗?

学习第5~10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5~10自然段,找出狗熊和大灰狼说的话。

(2)这次狗熊的通知说清楚没?

动物大会能开成吗?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对狗熊说些什么?

(1)找出这些词语中含有的动物名称,并尝试讲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生活动:

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

(指一名学生把故事中的动物名称按照出场顺序贴在黑板上。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三、四,教师引言:

狗熊再次请示“森林之王”老虎,这次发布通知后又遇到了梅花鹿,小朋友们猜猜梅花鹿会对狗熊说些什么。

学习第11~16自然段。

(1)同桌轮读第11~16自然段,思考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2)多媒体出示狗熊说的话,引问:

你能帮助狗熊把通知说清楚吗?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引问: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

动物王国的大会开成了吗?

学习第17~18自然段。

(1)齐读第17~18自然段,你找到狗熊这次发布的通知了吗?

算上这一次,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2)多媒体对比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

指学生读第四次通知,引问:

这一次的通知狗熊说了哪些信息?

教师相机板书: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围绕“插图”,复述表演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文五幅插图,引学:

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插图把故事复述一遍,讲给其他同学听吗?

请先自己试一试,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2.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3.选定一个角色,小组表演这个故事

(1)先在小组内商量,明确分工,想好台词。

(2)结合故事情节与动物特点加上恰当的动作。

(3)小组表演,全班展示。

 

三、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多媒体同时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和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动物不同的语气。

2.出示学习卡,补充通知,集体展示。

学习卡一:

快来帮帮狗熊!

大家请注意啦!

(        )在(        )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3.出示通知,教师引学:

同学们,这里有一则通知,读一读,你能找到通知里的信息吗?

通 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2016年4月20日

(1)小组交流,填写信息。

(2)集体展示,要想把通知写清楚,要写清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时间

通知地点

人物

事件

教后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内容

18、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做事目标明确,要专一,有始有终。

重点

会认生字,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难点

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做事目标明确,要专一,有始有终。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

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

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

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

(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

)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

(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

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

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2.游戏中复习回顾。

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

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

“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指导书写:

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

棵。

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预设教学流程

修正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