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075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3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讲资料四

三、了解风险事故后果分析的方法(《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知识点: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对环境风险事故的后果分析提出了部分模式,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有毒物质在湖泊中的扩散预测、油在海湾、河口的扩散模式、有毒有害物在海洋的扩散模式。

根据计算出的数值,再进行后果分析和评价。

风险评价原则

(1)大气环境风险评价,首先计算浓度分布,然后按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

(2)水环境风险评价,以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包括面积及污染物质质点轨迹漂移等指标进行分折,浓度分布以对水生生态损害阈作比较。

(3)对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按损害的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损害范围和损害值。

(4)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风险值计算对急性死亡、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目前尚不计入。

四、了解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要求(401)

知识点:

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开发建设活动特点、强度与过程,二是所处环境的特点与敏感性。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关心的主要风险是生产和贮运中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与着火、爆炸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

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

(1)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

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设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

(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事故应急预案(教材402页)

事故应急预案应根据全厂(或工程)布局、系统关联、岗位工序、毒害物性质和特点等要素,结合周边环境及特定条件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制订。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为:

例题:

1.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应设置(D)。

A.环境防护距离

B.空间防护距离

C.防火间距

D.卫生防护距离

2.环境风险的防范、减缓措施有(ABCE)。

A.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B.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C.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D.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

(第一节、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专题五、环境保护措施

(一)熟悉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方法与应用P352

知识点:

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分为洁净燃烧技术、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烟(粉)尘和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等。

1.洁净燃烧技术

洁净燃烧技术是在燃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燃料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排放控制等所有技术的总称。

洁净煤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燃煤技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煤和生物质及废弃物联合气化或燃烧:

低NOx燃烧技术;改进燃烧方式;直接燃烧热机。

(2)燃煤脱硫、脱氮技术:

先进的煤炭洗选技术;型煤固硫技术;烟气处理技术;先进的焦炭生产技术等。

(3)煤炭加工成洁净能源技术:

洗选;温和气化;煤炭直接液化;煤气化联合燃料电源;煤的热解等。

(4)提高煤炭及粉煤灰的有效利用率和节能技术。

2.烟气的高烟囱排放

烟气的高烟囱排放就是通过高烟囱把含有污染物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使污染物向更大的范围和更远的区域扩散、稀释。

经过净化达标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利用大气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地面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3.烟(粉)尘净化技术

烟(粉)尘净化技术又称为除尘技术,它是将颗粒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加以回收的操作过程,实现该过程的设备称为除尘器。

气态污染物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因此采用的净化方法也不相同,常用的办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电子束照射净化法和生物净化法等。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我国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环境政策》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控制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尽量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排放,对于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故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控制技术做一概述。

1.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二氧化硫的控制方法有:

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燃烧过程中脱硫和末端尾气脱硫。

也即包括燃料的燃烧前、燃烧过程和末端尾气的脱硫三种方式。

(1)燃烧前燃料脱硫

煤炭作为天然化石燃料含有众多矿物质,其中硫分约为1%。

目前世界广泛采用的选煤工艺仍是重力分选法,分选后的原煤含硫量可降低40%~90%。

正在研究的新脱硫方法有浮选法、氧化脱硫法、化学浸出法、化学破碎法、细菌脱硫、微波脱硫、磁力脱硫等多种方法。

在工业实际应用中型煤固硫是一条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经济、有效途径。

选用不同煤种,以无黏结剂法或沥青等为黏结剂,用廉价的钙系固硫剂,经干馏成型或直接压制成型,制得多种型煤。

此方法对解决高硫煤地区的二氧化硫污染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提高煤炭利用率和保护环境,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燃料,一直是科学界致力的方向。

煤炭转化主要有气化和液化,即对煤进行脱碳或加氢改变其原有的碳氢比,把煤转化为清洁的二次燃料。

对于重油脱硫,常用的方法是在钼、钴和镍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高压加氢反应,切断碳与硫的化合键,以氢置换出碳,同时氢与硫作用形成硫化氢,从重油中分离出来。

(2)燃烧脱硫

目前较为先进的燃烧方式是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其原理为使内部气体产生的升力和煤粒重力相当(达到临界速度),此时煤粒将开始浮动流化。

为使流化方式更好进行,一般气流实际速度要大于临界速度。

在锅炉流化燃烧过程中向炉内喷入石灰石粉末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以达到脱硫效果。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按流态不同把流化床锅炉分为鼓泡流化床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两类,见图13-11。

图13-11流化床

(3)燃烧烟气脱硫

干法排烟脱硫(石灰粉吹入法40%-60%、活性炭法、催化氧化法等):

是用固态吸附剂或固体吸收剂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湿法排烟脱硫(氨法、钙法80%、钠法、镁法90%等)洁净燃烧技术:

是用液态吸收剂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

注意:

在众多的方法中以湿法石灰石/石灰浆液脱硫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2.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从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NOx)的过程简称烟气脱氮或氮氧化物控制技术,俗称烟气脱硝。

它与烟气脱硫相似,也需要应用液态或固态的吸收剂或吸附剂来吸收吸附NOx,以达到脱氮目的。

目前烟气脱氮技术有20多种,从物质的状态来分,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

一般习惯从化工过程来分,大致可分三类:

催化还原法、吸收法和固体吸附法等,见图13-14,表13-2。

图13-14NOx控制技术方法

表13-2NOx控制技术方法

以下着重介绍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

SCR过程是以氨为还原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将NOx还原为N2和水。

催化剂的活性材料通常由贵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沸石等组成。

NOx按以下过程被选择性地还原为N2和水:

在脱硝反应过程中温度对其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75~290℃;金属氧化物如以二氧化钛为载体的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在260~450℃下效果更好。

工业实践表明,SCR系统对NOx的转化率为60%~90%。

催化剂失活和烟气中残留的氨是与SCR工艺操作相关的两个关键因素。

长期操作过程中催化剂中毒是主要失活因素,减低烟气的含尘量可有效延长催化剂寿命。

由于三氧化硫的存在,所有未反应的NH3都将转化为硫酸盐。

生成的硫酸铵为亚微米级的微粒,多附着在催化转化器内或者下游的空气预热器以及引风机中。

随着SCR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催化剂活性逐渐丧失,烟气中残留的氨也将随之增加。

3.烟(粉)尘控制技术

(1)改进燃烧技术

完全燃烧,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煤尘等颗粒物,要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

因此,在燃烧过程中供给的空气量要适当,使燃料完全燃烧。

供给的空气量要大于通过氧化反应式计算出的理论空气。

供给的空气量少了不能完全燃烧,多了则会降低燃烧室温度,增加烟气量。

空气和燃烧料充分混合是实现完全燃烧的条件。

(2)采用除尘技术

除尘技术根据除尘过程中有没有液体参加,可分为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

一般根据除尘过程中的粒子分离原理,除尘技术大体上可分为:

重力除尘、惯性力除尘、离心力除尘、洗涤除尘、过滤除尘、电除尘、声波除尘。

例题:

1.一般情况,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比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排烟脱氮处理成本(B)。

A.高B.低C.差不多D.无法比较

2.SCR脱硝技术使用的还原剂是(B)。

A.甲烷B.氨C.氢D.贵金属

3.(D)具有对SO2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优点,但吸收剂价格昂贵。

A.镁法B.钙法C.氨法D.钠法

(二)熟悉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及应用P340

知识点:

1.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现代废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

(1)物理法:

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或乳浊物。

常见的有格栅、筛滤、离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方法。

(2)化学法:

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

常见的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微电解、电解絮凝、焚烧等方法。

(3)物理化学法:

是利用物理化学作用来去除废水中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

常见的有混凝、浮选、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萃取、气提、吹脱、蒸发、结晶、焚烧等方法。

(4)生物处理法:

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微生物营养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消化法、稳定塘与湿地处理等。

生物处理法也可按是否供氧而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类,前者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后者包括各种厌氧消化法。

2.废水处理系统

按处理程度,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般进行某种程度处理的废水均进行前面的处理步骤。

例如,一级处理包括预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

同样,二级处理也包括一级处理过程,如经过格栅、沉砂池、调节池及初沉池。

(1)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废水处理厂的后续处理设备。

(2)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沉淀过程,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法中的各种处理单元如沉降或气浮来去除废水中悬浮状态的固体、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

出水进入二级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在某些情况下还加入化学剂以加快沉降。

一级沉淀池通常可去除90%~95%的可沉降颗粒物、50%~60%的总悬浮固形物以及25%~35%的BOD5,但无法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3)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一级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BOD5并进一步去除悬浮固体物质。

在某些情况下,二级处理还可以去除一定量的营养物,如氮磷等。

二级处理主要为生物过程,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分解有机污染物。

二级处理过程可以去除大于85%的BOD5及悬浮固体物质,但无法显著地去除氮、磷或重金属,也难以完全去除病原菌和病毒。

一般工业废水经二级处理后,已能达到排放标准。

(4)三级处理:

当二级处理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需要进行废水三级处理。

三级处理所使用的处理方法很多,包括化学处理及过滤方法等。

一般三级处理能够去除99%的BOD、磷、悬浮固体和细菌,以及95%的含氮物质。

三级处理过程除常用于进一步处理二级处理出水外,还可用于替代传统的二级处理过程。

注:

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不能设想只用一种处理方法,就能把所有污染物质去除殆尽。

一种废水往往要经过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成的处理工艺系统处理后.才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效果。

3.废水预处理

(1)均和调节:

为尽可能减小或控制废水水量的波动,在废水处理系统之前,设均匀调节池。

根据调节池的功能,调节池分为均量池、均质池、均化池和事故池。

①均量池

均量池主要作用是均化水量,常用的均量池有线内调节式、线外调节式。

②均质池(又称水质调节池)

均质池的作用:

是使不同时间或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混合,使出流水质比较均匀。

常用的均质池型式有泵回流式;机械搅拌式;空气搅拌式;水力混合式。

前三种型式利用外加的动力,其设备较简单、效果较好,但运行费用高;水力混合式无需搅拌设备,但结构较复杂,容易造成沉淀堵塞等问题。

③均化池

均化池兼有调节池和均质池的功能,既能对废水水量进行调节,又能对废水水质进行调节。

如采用表面曝气或鼓风曝气,除能避免悬浮物沉淀和出现厌氧情况外,还可以有预曝气的作用。

④事故池

事故池的主要作用就是容纳生产事故废水或可能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事故废水。

(2)格栅

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去除会阻塞或卡住泵、阀及其机械设备的大颗粒物等。

格栅的种类有粗格栅、细格栅。

粗格栅的间隙为40~150mm,细格栅的间隙范围在5~40mm。

(3)沉砂池

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泵站和沉淀池之前,用以分离废水中密度较大的砂粒、灰渣等无机固体颗粒。

平流沉砂池:

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的截留效果好、工作稳定、构造较简单。

曝气沉砂池:

集曝气和除砂为一体,可使沉砂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至5%以下,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具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油和除泡等功能,为后续的沉淀、曝气及污泥消化池的正常运行以及污泥的脱水提供有利条件。

(4)隔油

采用自然上浮法去除可浮油的设施,称为隔油池。

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隔油池和斜板式隔油池两类。

平流式隔油池的结构与平流式沉淀池基本相同。

4.废水的一级处理

(1)沉淀池

在一级废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是主要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基本上取决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根据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沉淀池。

平流沉淀池池内水沿池长水平流动通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

广泛使用的为设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直径较大的圆形池。

竖流沉淀池池面多呈圆形或正多边形。

在二级废水处理系统中,沉淀池是有多种功能,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二沉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2)中和处理

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

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

酸碱废水相互中和一般是在混合反应池内进行,池内设有搅拌装置。

一般在混合反应池前设均质池,以确保两种废水相互中和时,水量和浓度保持稳定。

酸性废水的中和药剂有石灰(CaO)、石灰石(CaCO3)和氢氧化钠(NaOH)等。

酸性废水投药中和处理流程见图13-5。

图13-5酸性废水投药中和处理流程

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盐酸,使用盐酸的优点是反应产物的溶解度大,泥渣量小,但出水溶解固体浓度高。

中和流程和设备与酸性废水投药中和基本相同。

(3)化学沉淀处理

化学沉淀处理是向废水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沉淀剂),使其与废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固体生成物,然后进行固废分离,除去水中污染物。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锌、镍、铬、铁、铜等)、碱土金属(如钙、镁)、某些非重金属(如砷、氟、硫、硼)均可采用化学沉淀处理过程去除。

化学沉淀处理的工艺过程:

投加化学沉淀剂,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析出;通过凝聚、沉降、上浮、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4)浮选法

浮选法:

通过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乳化油脱稳、絮凝,以微小气泡作载体,黏附水中的悬浮颗粒,随气泡夹带浮升至水面,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分离污染物。

浮选法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浮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悬浮颗粒。

浮选过程包括气泡产生、气泡与颗粒附着以及上浮分离等连续过程。

按水中气泡产生的方式,浮选法分为溶气浮选法、布气浮选法和电解浮选法。

其中,溶气浮选法中的加压溶气浮选法应用最广泛。

5.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方法按微生物的附着方式可分为悬浮生长法和固着生长法,即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它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搅拌并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污泥随后从处理废水中分离,并根据需要将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

自从1914年发明活性污泥法以来,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划分依据

类型

特点

按反应器类型划分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为长方形,经过初沉的废水与回流污泥从曝气池的前端,并借助空气扩散管或机械搅拌设备进行混合。

一般沿池长方向均匀设置曝气装置。

在曝气阶段有机物进行吸附、絮凝和氧化。

活性污泥在二沉池进行分离。

阶段曝气法

阶段曝气法(又称为阶段进水法)通过阶段分配进水的方式避免曝气池中局部浓度过高的问题。

采用阶段曝气后,曝气池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和溶解氧消耗明显改善。

由于废水中常含有抑制微生物产生的物质,以及会出现浓度波动幅度大的现象,因此阶段曝气法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完全混合法

在完全混合系统中废水的浓度是一致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氧气需求沿反应器长度没有发生变化。

在完全混合法工艺中,只要污染物是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就不会直接暴露于浓度很高的进水污染物中。

因此,该工艺适合于含可生物降解污染物及浓度适中的有毒物质的废水。

与运行良好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它的污染物去除率较低。

吸附再生法

吸附再生工艺(又称为接触稳定工艺)由接触池、稳定池和二沉池组成。

来自初沉池的废水在接触反应器中与回流污泥进行短暂的接触(一般为10~60min),使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被氧化或被细胞吸收,颗粒物则被活性污泥絮体吸附,随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分离后的废水被排放,沉淀后浓度较高的污泥则进入稳定池继续曝气,进行氧化过程。

浓度较高的污泥回流到接触池中继续用于废水处理。

吸附再生法适用于运行管理条件较好并无冲击负荷的情况。

带有微生物选择池的活性污泥法

该工艺在曝气池前设置一个选择池。

回流污泥与污水在选择池中接触10~30min,使有机物部分被氧化,改变或调节活性污泥系统的生态环境,从而使微生物具有更好的沉降性能。

按负荷类型划分

传统负荷法

传统负荷法经过不断地改进,对于普通城市污水,BOD5和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

传统负荷类型的经验参数范围是:

混合液污泥浓度在1200~3000mg/L,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左右,BOD5负荷约为0.56kg/(m3·d)。

改进曝气法

改进曝气类型适用于不需要实现过高去除率(BOD去除率>85%),通过沉淀即可达到去除要求的情况。

负荷经验参数范围是:

混合液污泥浓度300~600mg/L,曝气时间为1.5~2h,BOD5和SS的去除率在65%~75%。

高负荷法

是通过维持更高的污泥浓度,在不改变污泥龄的情况下,减小水力停留时间来减少曝气池的体积,同时保持较高的去除率。

污泥浓度达到4000~10000mg/L时,BOD5容积负荷可以达到1.6~3.2kg/(m3·d)。

在氧气供应充足并不存在污泥沉降问题的条件下,高负荷法可以有效地减小曝气池体积并达到90%以上的BOD5和SS去除率。

目前,许多高负荷法使用纯氧曝气来提高传氧速率,以避免曝气池紊动度过大引起污泥絮凝性和沉降性变差。

如果不能提供充足的氧气,会引起严重的污泥沉降,尤其是污泥膨胀的问题。

延时曝气法

采用低负荷的活性污泥法以获取良好稳定出水水质。

延时曝气法中停留时间一般24h,污泥浓度一般为3000~6000mg/L,BOD5负荷<0.24kg/(m3·d)。

由于污泥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污泥处于内源呼吸阶段,剩余污泥量少(甚至不产生剩余污泥),因此污泥的矿化程度高,无异臭、易脱水,实际上是废水和污泥好气消化的综合体。

典型的问题是污泥膨胀引起的污泥流失、硝化问题导致pH值降低以及出水悬浮物增高等。

氧化沟属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图13-8),氧化沟的池型,既是推流式,又具备完全混合的功能。

氧化沟与其他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占地大、投资高、运行费用也略高的缺点。

按供氧方式以及氧气在曝气池中分布特点

传统曝气工艺

渐减曝气工艺

纯氧曝气工艺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得到净化。

生物膜法有滴滤池、塔滤池、接触氧化池及生物转盘等型式。

生物转盘:

物转盘反应器由垂直固定在水平轴上的一组盘片及与之配套的氧化水槽组成。

生物转盘上生长着生物膜,靠生物膜的吸附稳定作用去除有机物。

生物转盘常多级串联,以提高处理效率。

氧化水槽内保持一定的液位,盘片近一半浸没在水中,另一半曝露在空气中。

转盘在电机带动下,缓慢转动,使盘片上的生物膜交替进行“吸附稳定—充氧”的过程。

(3)厌氧生物处理

定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消化法逐渐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法、厌氧流化床法等。

①普通厌氧消化池(又称传统消化池)。

消化池常用密闭的圆柱形池。

废水定期或连续进入池中,经消化的污泥和废水分别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所产生的沼气从顶部溢出。

为使进料和厌氧污泥充分接触,使所产生的沼气气泡及时逸出,池内设有搅拌装置。

进行中温和高温消化时,常需对消化液进行加热。

②厌氧接触法(又称厌氧活性污泥法)。

工艺上与好氧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相类似。

污水进入消化池后,迅速与池内混合液混合,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

厌氧池排出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污水自沉淀池上部排出,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

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操作较为简单、有较大的耐冲击负荷能力的特点。

③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反应器)。

废水自下而上通过UASB反应器。

在反应器的底部有一高浓度(污泥浓度可达60~80g/L)、高活性的污泥层,大部分的有机物在此转化为CH4和CO2。

UASB反应器的上部为澄清池,设有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被分离的消化气从上部导出,污泥自动落到下部反应区。

(4)出水消毒

出水消毒是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过程的最后一步操作。

消毒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在出水中加入某些经选择的消毒剂,使水中致病微生物死亡或灭活。

消毒剂主要有:

氯气、臭氧、二氧化氯和溴。

6.废水的三级处理

废水的三级处理是指废水经二级处理后,还需要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的处理过程。

三级处理的目的是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