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107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1.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

A.v(NH3)=0.1mol/(L·min)

B.v(NH3)=0.2mol/(L·min)

C.v(H2)=0.3mol/(L·min)

D.v(H2)=0.4mol/(L·min)

答案 D 反应为N2(g)+3H2(g)

2NH3(g),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

A项,v(NH3)=0.1mol/(L·min),所以v(H2)=0.15mol/(L·min);B项,v(NH3)=0.2mol/(L·min),所以v(H2)=0.3mol/(L·min);C项,v(H2)=0.3mol/(L·min);D项,v(H2)=0.4mol/(L·min),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

2.足量的锌块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不减少氢气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CaCO3固体   B.加入NaOH固体

C.加水稀释    D.改为锌粉

答案 C A项,CaCO3固体与盐酸反应,由于会消耗盐酸,因此会减少氢气的产量,错误;B项,加入的NaOH固体与盐酸反应,会消耗盐酸,因此会减少氢气的产量,错误;C项,加水稀释,盐酸浓度降低,但HCl的量不变,正确;D项,锌块改为锌粉会加快反应速率,错误。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

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C.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答案 D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等,这与物质的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有关,故A错误;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正、逆反应始终都在进行,故B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C错误;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正确。

4.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将Al片改成Al粉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答案 A Al片改成Al粉时,Al的表面积增大,与氧气的反应速率也明显增大,A正确。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在常温下会发生钝化使反应停止,B错误。

K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KCl,反应过程中没有气体参加也无气体生成,所以加压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错误。

Na与H2O反应时增大H2O的用量,对于H2O的浓度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该反应的反应速率,D错误。

5.对于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N2B.增大容器容积

C.通入大量SO3D.降低体系温度

答案 C A项,通入大量氮气,不能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能增大正反应速率,故A错误;B项,增大容器容积,体系的压强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项正确;D项,降低体系的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D错误。

6.工业上用CO2生产甲醇燃料的原理为:

CO2(g)+3H2(g)

CH3OH(g)+H2O(g)。

某温度下,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

图中a(1,6)表示在1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

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0~1minB.1~3minC.3~8minD.8~11min

答案 A 分别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

0~1min内,v(H2)=1mol/(L·min);1~3min内,v(H2)=

=0.75mol/(L·min);3~8min内,v(H2)=

=0.1mol/(L·min);8min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所以0~1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2和O2通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N2(g)+O2(g)

2NO(g) 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 (  )

A.增大压强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D.升高温度

答案 B A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不正确;B项,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且不影响平衡常数,故B正确;C项,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不正确;D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D不正确。

8.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

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B.N2和H2的物质的量不变且比例为1∶3

C.断裂1molN

N键的同时,断裂3molN—H键

D.反应消耗N2、H2与生成NH3的速率之比为1∶3∶2

答案 A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则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正确;N2和H2的物质的量不变且比例为1∶3,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不正确;断裂1molN

N键的同时,相当于形成6molN—H键,平衡时也断裂6molN—H键,C不正确;反应消耗的N2、H2与生成的NH3的速率比v(N2)∶v(H2)∶v(NH3)恒为1∶3∶2,D不正确。

9.反应mX(g)+nY(g)

qZ(g) Δ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则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答案 B 恒容条件下,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m+n>q,反应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小,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故C错误;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故D错误。

故选B。

10.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

H2(g)+I2(g)。

若c(HI)由0.1mol/L降到0.07mol/L需要15s,则c(H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的时间(  )

A.等于15s  B.等于10s  C.大于10s  D.小于10s

答案 C 若c(HI)由0.1mol/L降到0.07mol/L,需要15s,即减少0.03mol/L需要15s;c(H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时,浓度减少0.02mol/L,当速率与浓度变化成正比时,需要

×15s=10s,但HI浓度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小,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所以需要时间大于10s。

11.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答案 B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而物质C是固体,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减少的B的物质的量是1.6mol×0.5=0.8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40%,B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增加B后平衡右移,A的转化率增大,而B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

12.尿素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工业上尿素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当氨碳比n(NH3)/n(CO2)=4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与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的大小关系为(  )

A.v逆(CO2)>v正(CO2)   B.v逆(CO2)

C.v逆(CO2)=v正(CO2)   D.无法判断

答案 B 由图像可知,在A点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仍继续正向进行,故v逆(CO2)小于B点平衡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故v逆(CO2)

13.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

3CO(g)+Fe2O3(s)

3CO2(g)+2Fe(s)。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Fe2O3固体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B.该反应的ΔH<0

C.减小容器体积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不能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 B A项,增加Fe2O3固体后,化学平衡不移动,不会提高CO的转化率,故A错误;B项,由题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故B正确;C项,减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化学平衡不移动,故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项,CO和CO2的密度不同,则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密度不同,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14.X(g)+2Y(s)

2Z(g) ΔH=-akJ/mol,一定条件下,将1molX和2molY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0min后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B.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10min时Z的浓度为0.7mol/L

D.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kJ

答案 B 根据“三段式法”解答:

        X(g)+2Y(s)

2Z(g)ΔH=-akJ/mol

起始物质的量(mol) 1  2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0.3 0.6  0.6

10min后物质的量(mol)0.7 1.40.6

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5mol/(L·min),A项错误;该反应有固体参加,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质量不断变化,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根据ρ=

可知,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10min时Z的浓度为

=0.3mol/L,C项错误;根据题给热化学方程式,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akJ,D项错误。

                        

15.一定温度下,在0.5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0s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

3Y(g)+Z(g)

B.10s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1·min-1

C.X的转化率为66.7%

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答案 A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反应了0.8mol,生成了1.2molY,0.4molZ,故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1,A正确;10s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4mol·L-1·s-1,B错误;X的转化率为

×100%≈33.3%,C错误;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比如在密闭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但是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1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

相同条件下,发生反应:

A(g)+B(g)

xC(g) ΔH<0。

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

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

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1

答案 D 由图像可知平衡时,甲容器内A的转化率为

×100%=61%,乙容器内A的转化率为

×100%=50%,甲容器内压强比乙容器内大,增大压强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1+1>x,所以x=1,A错误;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容器内压强虽然增大,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本质是改变体积进而影响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B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乙容器中A的转化率比甲容器的转化率低,不可能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C错误;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可以等效为原平衡状态下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浓度小于原平衡中A的浓度的2倍,平衡移动可以降低浓度增大的趋势,但不能消除浓度增大,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比原平衡时的A的浓度大,所以再次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1

17.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

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

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

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

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

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

答案 B 增加c(CO),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反应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变,A错;第一阶段的目的是得到气态Ni(CO)4,因为Ni(CO)4的沸点为42.2℃,故反应温度选择50℃,B正确;根据题给平衡常数知230℃时反应Ni(CO)4(g)

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5×104,故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高,C错;反应达到平衡时,4v生成[Ni(CO)4]=v生成(CO),D错。

1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A2气体和0.6molB2气体反应达平衡生成1molAB气体并释放出热量,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

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答案 B 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时,A2、B2的浓度改变均为0.25mol·L-1,所以平衡时A2的浓度为(0.4-0.25)mol·L-1=0.15mol·L-1,B2的浓度为(0.3-0.25)mol·L-1=0.05mol·L-1,K=

=

=

故B错误。

19.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H2(g)+I2(g)

2HI(g) ΔH<0,现有三个相同的1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H2和1molI2(g),在Ⅱ中充入2molHI(g),在Ⅲ中充入2molH2和2molI2(g),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

D.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答案 C A项,到达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Ⅱ的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故A错误;B项,容器Ⅲ中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molH2和1molI2(g),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容器Ⅲ中到达平衡时温度更高,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B错误;C项,容器Ⅱ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故C正确;D项,温度相同时,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容器Ⅱ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Ⅰ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转化率比两容器温度相同时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低,则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错误。

20.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方程式中一定有m+n

答案 B 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但平衡不移动,C的质量分数不变,A错误;由图知,升高温度,C%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B正确;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因A为固体,故对平衡无影响,C错误;增大压强,C%减小,则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n

故选B。

21.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

6H2(g)+2CO2(g)

CH2

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成乙烯的速率:

vM>vN

B.平衡常数KM

C.催化剂可能会影响CO2的平衡转化率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CO2的体积分数约为15.4%

答案 D A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N点温度高,则生成乙烯的速率:

vMKN,故B错误;C项,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则催化剂不能改变CO2的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D项,若投料比n(H2)∶n(CO2)=3∶1,图中M点CO2的转化率为50%,设初始时投入3molH2和1molCO2,则:

     6H2(g)+2CO2(g)

CH2

CH2(g)+4H2O(g)

开始/mol31 00

转化/mol1.50.5 0.251

平衡/mol1.50.5 0.251

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15.4%,故D正确。

                        

22.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c(H2)(mol/L)

0.01

0.02

0.02

c(CO2)(mol/L)

0.01

0.01

0.0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答案 C 设平衡时甲中CO2的转化浓度为xmol/L,则平衡时H2、CO2、H2O、CO的浓度分别为(0.01-x)mol/L、(0.01-x)mol/L、xmol/L、xmol/L,根据平衡常数K=

=

解得x=0.006,则甲中CO2的转化率为

×100%=60%,由于乙相对于甲增大了c(H2),因此CO2的转化率增大,A项正确;设平衡时丙中CO2的转化浓度为ymol/L,则平衡时H2、CO2、H2O、CO的浓度分别为(0.02-y)mol/L、(0.02-y)mol/L、ymol/L、ymol/L,根据平衡常数K=

=

解得y=0.012,则丙中CO2的转化率为

×100%=60%,B项正确;平衡时甲中c(CO2)=0.01mol/L-0.006mol/L=0.004mol/L,丙中c(CO2)=0.02mol/L-0.012mol/L=0.008mol/L,C项错误;反应开始时,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D项正确。

23.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物投入量

1molN2、

3molH2

2molN2、

6molH2

2molNH3

NH3浓度(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热Q1kJ

放热Q2kJ

吸热Q3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已知:

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1。

A.2p1=2p3>p2

B.α2+α3<1

C.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最大

D.Q1+Q3>92.4

答案 A A项,甲和丙中平衡状态相同,乙中相当于在甲中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乙中压强减小,小于甲的2倍,即2p1=2p3>p2,故A正确。

B项,丙容器中加入2molNH3,最后达到和甲相同的平衡状态,α1+α3=1;乙容器中反应物投入量为2molN2、6molH2,由于乙中相当于在甲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转化率α2+α3>1,故B错误;C项,乙中氮气、氢气转化率大于甲和丙,平衡后乙中氨气体积分数最大,故C错误;D项,甲与丙中平衡完全等效,根据盖斯定律可知,Q1+Q3=92.4,故D错误。

24.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700

0.40

0.10

0.090

800

0.10

0.40

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