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236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docx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意见

附件:

《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修订)》的补充规定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6号),严格实施煤矿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做好许可衔接工作,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行为,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本补充规定适用于在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开采煤炭资源的井工和露天煤矿在向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前而进行的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第三条煤矿安全评价机构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修订)》和本补充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条件评价。

第四条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规定(修订)》及本补充规定所附标准。

第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六条本规定解释权属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附件一: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修订)

附件二: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附件三: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修订)

附件四: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

附件一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修订)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安全评价依据

列出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为最新版本,有针对性和完整性,按发布时间先后有序排列。

第三节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

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危险性分析

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场所

第三章安全管理评价

第一节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奖惩、安全技术审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议、地质灾害普查、井下劳动组织定员、矿领导带班下井、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是否齐全及执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安全管理体系评价

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设置的专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机构和防治水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情况,能否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三节安全投入情况分析

第四节工伤保险缴纳情况分析

第五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分析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制定执行情况。

第六节职业危害分析

第七节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分析

第八节在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和淘汰设备及生产工艺评价

第四章生产系统安全条件评价及各环节安全保障能力分析

第一节开采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矿井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应描述人员升井通道类型,并分析其可靠程度。

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顶板管理、整体采掘部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

在用巷道净断面的分析。

在用巷道净断面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评价

附符合实际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

通风系统概况。

矿井通风系统的完整独立性。

对通风系统网络、通风设施及质量、风速、风量等因素综合分析。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煤层群联合布置矿井的每个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情况。

矿井主要通风装置完好程度、运行、性能检测状况。

通风设施是否齐全、完善。

反风设施状况及反风演习情况。

局部通风管理情况。

矿井通风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附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瓦斯、煤尘爆炸防治系统安全评价

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

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状况。

瓦斯抽放系统运行状况、抽放率、效果。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四位一体”(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防突设施、设施数量,预测预报仪器、仪表及操作人员掌握技术的程度,采取何种防突措施,效果如何,效果检验执行情况、防护设施。

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情况。

瓦斯检查制度,矿长、技术负责人审阅报表情况。

瓦斯监控、检测仪器配备、管理和定期校验、检定情况。

防爆隔爆设施设置情况。

第四节防治水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防治矿井水害。

地面和井下排水系统设置情况;矿井防治水制度建立,防治水管理机构、人员和探放水队伍设置,专用探放水设备配置,防治水有关设计、措施制定情况;井田四邻矿井采掘工程及老窑、老空区范围、积水、威胁以及探放水情况;设置、开采或穿越矿界保安煤柱,承压带压开采情况。

矿井排水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第五节综合防尘、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按规定进行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综合防尘供水系统是否完善,生产性粉尘检测制度的执行情况,综合防尘效果评价。

井上、井下防火措施制定,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情况。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矿井制定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执行情况,防灭火系统设置和可靠程度。

第六节供电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矿井双回路供电情况及备用电源状况。

井上、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情况。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短路、过负荷、接地、漏电等保护情况。

矿井供电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第七节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矿用提升装置及保护装置、信号装置的完好情况和可靠性,钢丝绳检验情况。

配置防爆无轨胶轮车矿井的防爆无轨胶轮车使用和检测情况。

运送人员的装置使用、安全保护和检测情况。

带式输送机及安全保护装置情况,采用非金属聚合物制造的输送带的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符合规定情况。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第八节矿井安全避险系统、自救器、矿灯安全评价

矿井按规定建立安全避险系统。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各自概况,以及各系统设施、装置、装备、器材配备及管理情况。

自救器、矿灯配备及管理情况。

第九节爆炸物品储存、使用及运输评价

第十节技术资料安全评价

矿井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压风、排水、防尘、防火注浆、抽采瓦斯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避灾路线图等图纸绘制是否规范,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是否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十一节矿井综合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第五章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

第一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A的危险度评价

第二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B的危险度评价第三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C的危险度评价

第六章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第一节被评价煤矿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第二节被评价煤矿生产事故致因、影响因素及事故危险度评价

第七章安全措施及建议

第一节针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第二节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第八章安全评价结论

对矿井的开采煤层、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综述;

对矿井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

结论分为符合规定和不符合规定两种。

附件1: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

2:

主要提升钢丝绳检测检验报告、架空乘人装置及钢丝绳检测报告、防爆无轨胶轮车检测检验报告,瓦斯检测仪器(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的计量检定单位资质、检定合格仪器明细及其它相关资料

3:

矿井生产能力设计、核定批复文件

4:

在用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目录

5: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批复文件,现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的鉴定报告

附件二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安全评价依据

列出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为最新版本,有针对性和完整性,按发布时间先后有序排列。

第三节矿井概况及生产状况

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危险性分析

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场所

第三章安全管理评价

第一节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奖惩、安全技术审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议、地质灾害普查、井下劳动组织定员、矿领导带班、露天煤矿出入作业区人员清点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是否齐全及执行情况分析。

第二节安全管理体系评价

煤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安全生产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情况,能否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三节安全投入情况分析

第四节工伤保险缴纳情况分析

第五节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分析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制定执行情况。

第六节职业危害分析

第七节特有工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情况分析

第四章生产系统安全条件评价及各环节安全保障能力分析

第一节采剥系统安全评价

采剥系统概况。

对煤矿开采工艺、开采程序、台阶、钻孔爆破、煤岩采装、破碎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出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

煤矿生产能力评价。

附符合实际的采剥工程平面图。

第二节运输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煤矿运输方式及安全防护措施满足煤矿安全要求的情况。

煤矿运输生产能力评价。

第三节排土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排土场位置选择、设置安全挡墙情况。

排土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情况。

第四节边坡稳定安全评价

边坡概况。

煤矿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和稳定性分析评价情况。

边坡监测措施,边坡稳定及防治滑坡的措施制定落实情况。

附符合实际的边坡监测系统平面图。

第五节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

地面和采场内的防灭火措施制定落实情况,灭火器材配备情况。

开采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煤层或者开采范围内存在火区时,制定专门防灭火措施情况。

按规定设置栅栏、警示标志情况。

第六节防治水系统安全评价

防治水系统概况。

防排水设施设置情况。

防治地面洪水的安全措施,防治采场突水、涌水的安全措施制定落实情况。

第七节粉尘防治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煤矿防治煤、岩尘危害的措施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

第八节电气系统安全评价

系统概况。

煤矿配电线路、电动机、变压器的保护和供电系统安全保障措施符合安全要求情况。

通信装置配备情况。

第九节爆炸物品储存、运输和使用安全评价

第十节总平面布置、机电设备维修安全评价

总平面布置、机电设备维修概况。

机电设备维修安全防护措施情况。

第十一节技术资料安全评价

露天煤矿地形地质图,工程地质平面图、断面图,综合水文地质平面图,采剥、排土工程平面图和运输系统图,供配电系统图,通信系统图,防排水系统平面图,边坡监测系统平面图,井工老空区与露天矿平面对照图等图纸绘制是否规范,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第十二节煤矿综合安全保障能力评价

第五章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

第一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A的危险度评价

第二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B的危险度评价第三节对重大危险源及主要危险、有害因素C的危险度评价

第六章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第一节被评价煤矿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第二节被评价煤矿生产事故致因、影响因素及事故危险度评价

第七章安全措施及建议

第一节针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及建议

第二节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

第八章安全评价结论

对煤矿的开采煤层、矿井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综述;

对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结论;

结论分为符合规定和不符合规定两种。

附件1: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

2:

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附件三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

矿井名称:

序号

评价项目

实际评价状况

评价

结果

评价人员签字

1

⑴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奖惩、安全技术审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议、地质灾害普查、(井下)劳动组织定员、矿领导带班下井(坑)、井工煤矿入井检身与出入井人员清点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⑶制定各工种操作规程。

2

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3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还应设置专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机构、防治水管理机构和防治冲击地压管理机构。

4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

5

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6

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

7

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⑵按照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与临近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8

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9

⑴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10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11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检测制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2

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3

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14

⑴矿井至少有2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各个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

⑵井下每一个水平到上一个水平和各个采(盘)区至少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相连接。

⑶采煤工作面有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进风巷道,另一个通到回风巷道。

(4)在用巷道净断面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15

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

16

⑴矿井有完善、独立、可靠的通风系统。

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供风能力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⑵矿井使用安装在地面的矿用主要通风机进行通风,并有同等能力的备用主要通风机,主要通风机按规定进行性能检测。

矿井有反风设施。

⑶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⑷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煤层群联合布置矿井的每个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

⑸掘进工作面使用专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

17

⑴矿井有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的设置、报警和断电符合规定。

⑵有瓦斯检查制度和矿长、技术负责人瓦斯日报审查签字,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

⑶按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⑷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有预测预报、防治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的综合防突措施。

⑸开采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有预测预报、防治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的综合防突措施。

18

⑴有防尘供水系统。

有地面和井下排水系统。

⑶有水害威胁的矿井还应有专用探放水设备,采取防治水措施。

19

(1)制定井上、井下防火措施。

有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上、井下有消防材料库。

(3)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有防灭火系统。

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

20

⑴矿井有两回路电源线路。

⑵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短路、过负荷、接地、漏电等保护。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按规定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电缆、专用开关,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

21

⑴运送人员的装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⑵使用检测合格的钢丝绳。

⑶带式输送机采用非金属聚合物制造的输送带的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符合规定,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22

有通信联络系统,按规定建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

23

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

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工担任。

24

不得使用国家有关危及生产安全淘汰目录规定的设备及生产工艺。

使用的矿用产品应有安全标志。

25

(1)配备足够数量的自救器,自救器的选用型号应与矿井灾害类型相适应。

(2)按规定建立安全避险系统。

26

(1)有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

矿井地质图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布置图和断电控制图,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图,压风、排水、防尘、防火注浆、抽采瓦斯等管路系统图,井下通信系统图,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井下避灾路线图。

(2)采掘工作面有符合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

 

评价组结论

 

评价煤层:

 

矿井综合安全保障能力(kt/a):

评价单位意见

同意评价结论意见:

 

评价单位盖章(公章):

 

评价单位负责人签字:

 

签发日期:

 

附件四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条件评价表

矿井名称:

序号

评价项目

实际评价状况

评价

结果

评价人员签字

1

⑴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安全奖惩、安全技术审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安全办公会议、地质灾害普查、劳动组织定员、矿领导带班、露天煤矿出入作业区人员清点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⑶制定各工种操作规程。

2

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

3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经考核合格。

5

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6

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和监控措施。

7

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⑵按照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与临近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8

制定特有工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9

⑴特有工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10

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11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检测制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2

制定露天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3

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

14

按规定设置栅栏、安全挡墙、警示标志。

15

露天采场最终边坡的台阶坡面角和边坡角符合最终边坡设计要求

16

配电线路、电动机、变压器的保护符合安全要求。

17

爆炸物品的领用、保管和使用符合规定。

18

(1)有边坡工程、地质勘探工程、岩土物理力学试验,定期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2)有边坡监测措施。

19

有防排水设施和措施。

20

(1)地面和采场内的防灭火措施符合规定。

(2)开采有自然发火倾向的煤层或者开采范围内存在火区时,制定专门防灭火措施。

21

有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

地形地质图,工程地质平面图、断面图、综合水文地质图,采剥、排土工程平面图和运输系统图,供配电系统图,通信系统图,防排水系统图,边坡监测系统平面图,井工采空区与露天矿平面对照图。

评价组结论

 

评价煤层:

 

矿井综合安全保障能力(kt/a):

评价单位意见

同意评价结论意见:

 

评价单位盖章(公章):

 

评价单位负责人签字:

 

签发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