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335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docx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大山村山石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分解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

二○○九年九月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提交报告单位:

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

 

报告编写单位:

平南县华兴矿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经理:

 

编制:

审定:

 

二○○九年九月

 

目录

一、概述1

(一)矿山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及矿山开发现状1

(二)编制依据2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3

三、矿产资源概况3

(一)矿区矿产资源概况3

(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4

(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质条件5

(四)方案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6

(五)对地质勘查报告的评述7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7

(一)开采方案7

(二)防治水方案8

五、矿床开采8

(一)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及开采参数的选择8

(二)采场参数的选择9

(三)采矿方法的选定10

六、选矿、尾矿库设施及土地复恳10

七、矿山环境工程10

(一)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10

(三)矿区环境保护措施11

八、安全生产措施11

(一)生产技术措施11

(二)矿山爆破13

(三)防止粉尘技术措施14

(四)电气设备管理及操作规程14

(五)机电设备安全技术措施15

(六)露天矿场运输安全:

16

九、开发方案的简要结论17

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18

1、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矿区范围图

2、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地形地质及矿区总平面图

3、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开拓出入沟水平投影图

4、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水平投影图

5、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5号线垂直纵投影图

6、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M-M剖面纵投影图

7、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露天开采单台阶爆破标准方案图

一、概述

(一)矿山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及矿山开发现状

1、矿山位置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位于覃塘区石卡镇西山村大村山东面,矿区行政区划隶属覃塘区管辖,矿区至贵港市区15公里,交通方便。

矿区西安80坐标系X=2548710~2549107,Y=36653650~36654091。

矿区范围由下列拐点坐标圈定(西安80坐标系):

点号X坐标Y坐标

A12549107.1936653827.42

A22548922.5636654091.26

A32548710.6636654000.58

A42548936.5436653650.84

A52549089.2236653682.76

3度带邻带换算:

点号X坐标Y坐标

A12549105.7537346312.51

A22549915.7537346572.51

A32548705.7637346477.51

A42548940.7537346132.52

A52549090.7537346167.52

矿区面积:

约0.09655Km2;开采深度:

+188m至+50m

2、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矿区地形属于峰丛平原地貌,矿区最高峰峰顶最高海拔188M,相对高差约为130M。

本区属亚热带气候,雨季多集中在5-8月份。

矿区外围主要分布有白云石、粘土等矿产。

当地居民生活较富裕。

3、矿山开发现状

其申请采矿权划定矿区范围内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区周围无非法采矿。

该矿属新立矿山。

5、本次《方案》设计主要内容

开采矿种:

石灰岩矿;

生产能力:

拟定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

采矿方法:

露天台阶式;

产品等级:

建筑用石碴、片石。

(二)编制依据

1、2009年8月,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与我公司签订对该矿矿产资源开发利方案编写的委托书及合同书。

2、贵港市山石建材有限公司是通过挂牌形式取得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采矿权,符合贵港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

3、方案所依据的主要基础资料有:

(1)委托人提交的取得采矿权矿区范围图;

(2)《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及评审备案证明和占用储量登记等相关资料;

(3)国土资源部印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及桂国土资办〔2003〕47号文附件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的补充说明》;

(4)《关于批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资格的函》桂国土资函[2003]490号文;

(5)《矿山安全规程汇编》、《采矿手册》、《采矿设计手册》、《广西壮族自治区露天矿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自治区政府1996年第4号令)、《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制定)、《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1996)。

(6)其他相关资料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及预测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主要生产建筑用片石、石碴,供民用建筑和公益性建设项目使用。

目前,贵港市房地产企业等建筑行业需要大量建筑用片石、石碴,因此该产品销售不成问题。

建筑用石灰石市场价格为16元/吨,生产综合成本10元/吨,税费约4元/吨,纯利润约2元/吨。

建筑用片石、石碴矿产品价格现状为稳中略升,矿产品价格较为稳定,价格坡动较小。

三、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根据《贵港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贵港市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要求,大村山石灰岩矿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即仅设置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一个采矿权。

2、矿产资源/储量概况

受矿业主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委托,贵港市黄金开发公司对大村山石灰岩矿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基本查明矿区范围内赋存有石灰岩矿床壹个,提交保有石灰岩原矿石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84.96万吨,推荐开采利用储量系数为0.8,推荐可利用矿产资源储量67.97万吨。

根据现行同类型石灰岩矿山企业开采、矿业市场行情实际,推荐的可利用储量只作为设计的参考指标。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关系

本次设计的矿区范围,是通过挂牌形式取得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采矿权矿区范围,为大村山石灰岩矿区总体开采设计。

(二)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矿区出露有第四系和石炭系地层,现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第四系主要为灰岩风化后残坡积物。

由褐黄色、黄色土亚粘土组成。

分布于山包边缘及低洼处,厚度0.5-3米。

(2)矿区内出露地层为石炭系黄龙组(C2h)灰岩:

由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组成。

岩层倾向145°,倾角4-5°。

厚度约为80米。

本层为主矿层。

(2)岩桨岩:

矿区范围内无岩浆岩出露。

(3)构造:

矿区位于横寨向斜的东翼,构造简单,整体为一单斜构造,形态单一,向斜267o~272o,倾角4o~5o。

节理裂隙发育情况一般,断裂构造不发育。

(4)变质作用

矿区内具电气石化、大理岩化、方解石化。

蚀变作用不明显。

2、矿床形态及矿石类型、特征

矿床形态为海相沉积,呈层状分布,矿石属中石炭系黄龙组(C2h)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呈层状单斜产出。

无植被覆盖,矿石均裸露地表。

3、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

矿石结构以泥晶结构为主,主要有生物屑泥晶结构、亮泥晶结构等,另有少量泥晶生物结构。

矿石的构造为中厚层、厚层致密块状。

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含少量褐铁矿。

4、矿石类型和品级

矿石自然类型划分:

Ⅰ层为浅灰色生物屑亮泥晶灰岩、浅灰色亮泥晶灰岩、灰~浅灰色泥晶生物屑灰岩以及浅灰~灰白色生物屑泥晶灰岩,结构致密,硬度大,是工业类型的矿石。

Ⅱ层为棕红色、紫红色灰岩和粉红色白云质灰岩相间成层。

Ⅲ层为棕灰色灰岩,粉红色白云质灰岩相间成层,岩石多孔隙,结构松散,密度低,石碴不易粘贴和胶结水泥砂浆,达不到混凝土质量要求,属于非工业类型的矿石。

5、矿床共(伴)生矿产及综合利用情况

区内可利用矿石主要有用矿石为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伴生少量褐铁矿和极少量锰铁矿。

伴生少量褐铁矿和极少量锰铁矿相间成层的棕红色、紫红色灰岩和粉红色白云质灰岩,无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地质条件

1、矿床水文地质条件

(1)含水岩组特征:

松散岩孔隙水和孔隙裂隙水为主要含水岩组,由于石灰岩矿床形态呈孤峰残山完全出露地表,矿层岩石变质程度浅,质地紧密坚硬,岩层构造简单,节理裂隙不发育,形成相互连通性差,构造裂隙水贫乏,岩体持水度小。

本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类型。

(2)水文地质条件预测

含水层为水量贫乏的孔隙潜水和水量中等的裂隙溶洞水,矿床附近的地下水位标高丰水期约40m,枯水期约35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20m,矿体最低开采水平标高50m,最终开采后,不会形成凹陷的采坑。

积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影响,根据矿床出露地表、附近地形地貌实际,采用山坡露天开采,采场在开采过程中不会造成积水,大气降雨形成的地面水会向四周低洼处排泄。

因此认为大气降雨及地下水均不会对矿山开采构成大的威胁。

2、工程地质条件

矿区属于峰丛小平原地形,工程地质岩组为新鲜完整石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岩石坚硬,强度高、稳定性好。

矿层平缓,无软弱夹层存在,也不会产生矿层之间相互滑动现象,除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爆破原因可能使岩体产生局部崩落现象外,无其它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存在,边坡属稳定型。

矿区东面和北面地形平坦,可作加工场用地。

宜于采用山坡露天矿台阶式开采。

3、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矿区内矿体完全出露地表,为沉积型层状石灰岩矿体,呈孤峰残山出露。

矿层节理裂隙不发育,构造裂隙、节理水贫乏,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工程地质岩组为完整石灰岩和白云岩互层,岩石坚硬,强度高、稳定性好,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属复合型的简单的矿床。

4、开采技术地理环境外部条件

(1)交通条件

矿区有一级公路通至贵港市市区,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2)电力

矿区附近有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经过,矿区用电十分便。

(四)方案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贵港市石卡镇方竹村大村山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提交石灰岩原矿石量保有的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84.96万吨。

资源量(332)通常情况下是没有经过预可研或可研的控制的资源量;固体矿产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目录中该资源量确认其精度只有50%-80%左右,若对其资源量必须计量时,根据精度要求,(332)应乘上0.5~0.8的系数;

由于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只是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估算资源储量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

因此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有内蕴经济意义。

因此,本次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是根据类比现行同类型石灰岩矿山实际开采情况,采用山坡露天矿开采的石灰岩矿山,回采率达到95%以上,从而本次设计拟定可开采储量=84.96万吨×0.95=80.71万吨。

(五)对地质勘查报告的评述

通过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特征及矿体的赋存和出露地表分布情况,基本查明了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量情况,基本查明了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开采条件,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

并计算了矿石储量。

存在问题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矿区无正规钻探工程控制深部矿体,矿体边界线的连接欠准确,但所获得资料大致可满足编写该矿小规模露天矿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拟定为年产石灰岩矿10万吨,其计算公式:

A=Rε/T(1—e)≈10万吨

T——矿山设计服务年限(年),根据该矿技术条件及最佳经济效益和工业矿储确定等实际情况,取T=7年。

A——矿山设计生产能力(万吨/年)A=10万吨。

R——保有矿产资源量(万吨),取R=84.96万吨。

ε——采矿回收率%取ε=95%

e-------废石混入率%,取e=5%

矿山年工作天数250天,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

矿山最终产品方案为建筑用石碴、片石。

2、矿床的开采方式

该矿体呈弧峰出露地表,矿体自然坡面较徒,采场附近地形平坦,经过综合经济技术方案比较,矿床全部宜用山坡露天开采,铲运机运输。

采用垂直分层划分单个台阶,单个台阶自上而下水平分层浅孔破碎落矿,借助自重集中放矿的开采方式。

3、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通过挂牌形式取得大村山石灰岩采矿权,在划定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所圈定矿体(储量估算)的范围,确定为开采范围对象,提交石灰岩原矿石量保有的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84.96万吨,确定为开采储量。

伴生的非工业类型的矿石,有害无益,暂不考虑其综合利用。

4、开拓运输方案

根据该矿山地形及采矿方法,破碎站、储矿场的要求,采用炮采-破碎站—储矿仓漏斗—汽车外运或柴油铲—汽车运输方式。

(二)防治水方案

矿区内为山坡露天矿无积水现象,加强雨季的防汛工作可以达到防治水目的。

五、矿床开采

(一)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及开采参数的选择

1、矿床开采顺序

在矿体垂直方向上划分成平行分层单个台阶,走向方面以矿体边界为界。

单个台阶的开采顺序,从外到内逐个台阶进行开采。

单个台阶开采顺序以下行式顺序为宜,自上而下由浅入深逐层分层浅孔爆破进行开采。

因该矿体为弧峰产出,根据现行技术条件及具体情况,采用多排炮孔分层起爆,借助矿石自重集中落矿到单台阶下部平盘(坡脚),经铲运机运输原矿石到破碎加工场,进行石碴分级破碎加工。

2、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1)剥采比:

该矿由于呈弧峰残山完全出露地表,70m标高以上矿体无覆盖层,无需剥离。

50m~70m标高,覆盖夹少量粘土的松散大块砾石层,经小爆破破碎后,可直接用铲动机装运到破碎机进行破碎分级。

(2)最终边坡角:

参照国内同类矿山,按照《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等有关规定,最终边坡角为拟定为60°。

(3)根据以上影响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因素及经批准划定采矿权的矿区范围,露天采矿场最终开采境界不能超过采矿权的矿区范围。

(二)采场参数的选择

1、露天开采境界及边帮参数选定

(1)露天开采境界:

开采终了时的地面境界,以批准采矿权矿区范围边界为境界线,底部境界线以50m标高为境界线。

(2)边帮(工作帮):

单工作台阶坡顶线至底部境界线。

(3)工作边帮角60°

(4)最终边帮角60°

2、台阶参数选定

(1)机械化开采:

中深孔爆破,单台阶水平分层高度约为10-20米,与炮孔深度大约相等,台阶坡面角60°,工作平台宽度为10~30米;

(2)人工开采:

浅孔爆破,单台阶水平分层高度为2.5-6M,与炮孔深度大约相等,台阶坡面角60°,工作平台宽度为10米;

(3)运输平台宽度:

6~25米;

(4)工作面阶段回采率:

80%—95%。

3、开拓及开采要素

(1)运输出入沟道:

在矿床北侧45米标高开掘出采场与地表破碎加工场的露天沟道;

(2)开段平盘:

在山顶适当标高处,开掘整理出单台阶工作平台,随后自上而下逐层浅孔分层爆破开采;

(3)开采顺序:

各垂直分层单台阶的开采顺序,从外到内进行开采。

单台阶开采顺序以下行式为宜,自上而下由浅入深逐层浅孔分层爆破进行开采。

(4)爆破方式:

浅孔分层爆破方式。

(三)采矿方法的选定

采用山坡露天矿单个台阶浅孔分层爆破开采。

自重落矿,汽车、铲运机运输。

六、选矿、尾矿库设施及土地复恳

1、由于该矿生产建筑片石、石碴,无需选矿。

最终产品经1×1—5×5CM,成品石碴、片石荒料出售。

2、尾矿、矸石库设施

平时产生废矸石、尾矿应及时运走,用于填土工程、公路建设。

无需设置尾矿、矸石库

3、土地复恳

在矿区开采完毕矿场闭坑后,按废石、底土、表土顺序回填采空区。

在采空区上推履粘土层,整平地基作业,尽可能使回后填保持原有的土壤结构,以利植树造林,恢复土地使用。

七、矿山环境工程

(一)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1、矿区环境地质现评价

矿床为裸露原生石灰岩岩体,岩体坚硬稳固,岩石本身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在开采过程中只要按照矿业行业开采技术设计的要求,采用单台阶开采(或多如阶同时开采),不会产生边坡崩塌、危石崩落现象等地质灾害。

2、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

采矿场、石碴加工场及辅助生产、生活设施均建在居民稀少地区,且多为荒地,对四周居住环境影响不大。

但,矿山开采过程中,其废石、粉尘、废水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大环保的投入,要做好尾矿尾碴清理和堆放工作,可以避免造成次生环境污染。

3、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及防护措施

该矿为山坡露天采场,开采矿种为石灰岩,岩体稳固,整体崩塌可能性较小。

但如果废矸石不及时处理,在汛期会造成泥石流,危及周围村庄、农田。

并做好尾矿尾碴清理和堆放工作,不会造成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4、矿山闭坑时处理地质灾害的措施

在采空区危险地段、边坡底脚等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三)矿区环境保护措施

(1)在矿山建设中必须切实执行“三同时”的原则,就是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矿山基建时就矸石场建设作为整个采矿工作的一部分,统筹安排,在矿山正式投产时,就能达到“三废”无排放要求。

(2)调拨治理环境工程专款,解决开发矿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3)做好矿区绿化工作,可以减少由于矿山开发对环境污染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4)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法规规定和方针政策,根据矿山的特点和具体条作制定有关的矿山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5)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八、安全生产措施

(一)生产技术措施

1、矿山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等必须按照国家或行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2、矿场必须制定和完善各工种安全责任制、保安责任制和各种规章制度。

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明确矿场从业人员安全目标责任制,矿(场)长法定代表人是本矿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全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生产制度。

4、严禁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发生。

5、工人上班时,必须穿戴好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水鞋、工作服等),方准进入采场作业。

6、上班前八小时严禁喝酒,严禁酒后上班,更不能在工作时喝酒。

7、作业前必须切实检查采场、设备、机械、工具的防护措施,确认处在安全状态下,方准作业。

8、回采工作面或废石场出现滑坡征时兆时,边坡管理人员有权责令停止采矿,撤离人员和设备,并向矿场负责人报告。

9、回采工作面有松动浮石危岩时,必须立即处理或者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在松动浮石危险区从事其他作业。

10、必须有安全牢固的避炮设施,禁止在边帮、台阶坡面底部休息或停留。

安全平台必须有预防落物伤人和作业人坠落的保护措施。

11、必须保持工作平盘安全:

从上而下、分成台阶开采,严禁从下部不分段掏采和在同一工作面上下同时作业;台阶的上盘下盘及坡面应保持平整,严禁形成伞檐,底根和空洞。

12、工作面有松石危岩时,必须及时处理,作业时,必须有两人以上相互配合作业,撬危石时应选好安全位置,从外往里处理危石,不得站在危石下方或下坡处处理危石,以防危石滚落伤人,并选择好安全退路。

未处理完毕之前,不得在松石危险区从事其他任何作业

13、破碎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设备及部件是否完好情况和安全防护装置;

(2)破碎机正常运转后,才能给矿,运转中应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情况,注意观察矿仓给料情况,防止破碎时飞石伤人。

(3)老虎口或矿仓口漏斗有大块矿石堵塞时,必须停机后,确保在人身及设备安全情况下,方能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严禁在机械运转情况下强行用铁撬撬出危石或进行其他作业。

处理危石时现场必须有两人以上相互配合。

14、在边坡上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绳,禁止两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

15、矿场必须有专人负责边坡管理。

边坡管理人员发现边坡有塌滑征兆时,有权责令停止采矿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并立即向矿部负责人报告。

16、采场安全设施工程必须严格工程质量,以确保安全。

(二)矿山爆破

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

2、严禁采用大孔径深眼爆破及大垌室爆破,不许采用抛掷爆破。

必须有安全牢固的避炮措施。

3、严格规定放炮时间。

禁止在雷雨天、雾天、黄昏、夜里进行爆破作业。

爆破时,应当在危险区的边界和各路口上设置岗哨和警戒标牌。

并确保有足够最小安全距离,以防行人车辆误入危险区发生安全事故,并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

4、必须由持有“爆破员作业征”和熟悉掌握爆破器材性能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

5、爆破员所领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给他人,不准擅自消毁和折作它用。

6、爆破结束后,必须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或处理,并将剩余的炸药、雷管如数及时交回保管处保管好,严禁乱丢乱放。

7、爆破作业地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禁止进行爆破工作。

(1)有片帮或危险岩石危险;

(2)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3)爆破参数或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4)工作面炮眼温度异常;

(5)危及设备建筑物安全,无有效防护措施;

(6)危险区边界上未设警戒;

(7)光线不足或无照明;

8、严禁在残眼上打孔;

9、必须使用木质炮棍装药;

10、装起爆药卷和硝化甘油炸药时,严禁投掷或冲击;

11、装起爆药卷时先用木签将从药卷头部扎入,再用雷管轻轻地扎入药卷内捆紧,严禁直接用雷管扎入药卷内;

12、装导火索和起爆药卷时,禁止烟火和明火照明;

13、禁止拨出或硬拉起爆药包中的导火索、引爆索和雷管;

14、炮响后15分钟,才能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先检查有无片帮、危石和盲炮现象,如

发现有,应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

15、处理盲炮法

(1)聚能诱爆法。

在距盲炮0.3M处,打上新炮眼,重新装药诱爆;

(2)用风、水吹管处理盲炮;

(3)禁止在盲眼、残眼上打眼,严禁拉或硬掏起爆药包;

(三)防止粉尘技术措施

在产尘点进行喷雾洒水,防止粉尘飞扬,放炮前后洒水、各转载点喷雾洒水,采掘工人在作业时戴防尘口罩。

(四)电气设备管理及操作规程

1、矿山必须有可靠的供电电源。

严禁由地面上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给电气设备供电。

2、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电器设备前必须做好:

(1)断开工作电气设备范围的各方进线电源,并要注意防止馈电线路的反送;

(2)进出线的各相都要验电;

(3)对可能送电的各方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各部位,都要挂地线,且挂在工作点可以看见的地方;

(4)悬挂标志牌和装设临时遮栏。

3、检修工作结束送电前必须对工作范围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无问题方能宣布工作终结。

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方能送电。

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设备运行正常后才能离开现场。

4、非专职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5、操作主回路的高压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必须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电气设备及其带动的机器外露转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防止碰触发生危险。

6、凡不用或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