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4562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docx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

高考考点专项复习训练——正确使用词语

正确使用词语

(一)

1.【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与以往三选一、四选一的考查方式不同,题中共给出6个句子,要求选出3个使用正确的,题目容量有了变化,难度稍大。

作答时可以采用排除法,①④较易判断出使用错误,排除有①④的选项即为答案。

①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使用对象错误。

②光怪陆离: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

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属于旧词新考。

使用正确。

③改换门庭:

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使用正确。

④并行不悖: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不合语境。

⑤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使用正确。

⑥奉为圭臬: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使用正确。

 

2.【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

“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望文生义,句中是说令人看不过来。

“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望文生义,句中理解为事先做好准备。

“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不合语境。

3.【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Ⅲ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①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此处使用正确。

④按图索骥:

有两个常用义项,其一,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其二,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本句使用的是第一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

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此处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此句中用来强调“诚信精神”,望文生义,对象不当。

⑥涣然冰释: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此处望文生义。

                      

名师点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2016年高考也延续了这一考情。

从考查形式上看,这一考点的命题大多试卷依然沿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但是具体设置形式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

1.判断使用正误类选择题减少。

2.近义词语辨析填空题和六选四类选择题逐年增加。

从2015年高考试题来看,近义词语辨析填空题的考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如2015年高考山东卷第2题、湖北卷第3题等均考查了近义词辨析填空;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课标全国Ⅱ卷、课标全国Ⅲ卷第13题均考查了六选四类选择题。

4.出现新题型。

如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课标全国Ⅱ卷、课标全国Ⅲ卷第15题都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正确使用虚词,成功体现了题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将能力与技巧有机结合。

 

针对新出现的考情,考生应该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和正确使用虚词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抓住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记忆,分类巩固。

【考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②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③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④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⑤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②④⑥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中央电视台的《开门大吉》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③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④以每个人分发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付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这种作为只能是扬汤止沸,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⑤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⑥恐怖分子多次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致使大量的无辜者死于非命,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拯救濒危的传统工艺美术品,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②以人民利益为重是我党的宗旨,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上行下效,全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③适当运用古词语,可以使语言表达既简洁鲜明,又古朴典雅,但是如果理解有误,使用不当,反而会贻笑大方。

④正在加速发展的山西制造业,要形成一个轻重均衡的结构,不仅需要高科技产品,也需要老百姓日常使用的下里巴人。

⑤在南海问题上,我们奉劝菲律宾尽早回到谈判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也奉劝域外势力及时收手,不要试图浑水摸鱼。

⑥日前,美国游泳队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选拔赛在美国奥马哈闭幕,美国游泳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参赛阵容水落石出。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注意常用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褒贬等,再结合语境判断使用是否恰当。

①飞短流长:

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符合语境。

②等量齐观: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用来形容动漫产品的产值不恰当。

③乔迁之喜:

用于祝贺别人搬到好的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

符合语境。

④妙手偶得:

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

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符合语境。

⑤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⑥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情)。

属于贬义词,而⑥句语境应为褒扬。

2.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事半功倍:

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符合语境。

②乐不思蜀:

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

不能用以形容陶醉其中。

③理屈词穷:

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写作文时文思不畅,不是理亏而无话可说,不符合语境。

④扬汤止沸: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符合语境。

⑤吟风弄月: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

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用错对象。

⑥死于非命:

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符合语境。

3.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迫在眉睫: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②上行下效:

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

“坚持以民为本”是好事,所以用错对象。

③贻笑大方:

指让内行人笑话。

④下里巴人: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用错对象。

⑤浑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

⑥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不合语境。

                                           

正确使用词语

(二)

1.【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

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C.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

B

【解析】这三个近义的成语,都有“考虑谋划”的意思,关键是要把握这三个成语的根本区别,然后再根据语境来判断选择。

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考虑。

对这三个成语,要去同求异:

老谋深算,侧重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强调考虑长远;深思熟虑,强调的是反复考虑权衡利弊。

由此,再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做题时,可以从自己最能确定的语句入手,采用排除的办法来解答。

第①句,横线后有一冒号,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因此应抓住后句中的“想方设法”一词,应用“老谋深算”;第②句,强调吴医生又是沟通,又是否定,又是决定,可谓是考虑周密,此句当用“深思熟虑”;第③句,有“早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不可不谓想得远,此句当用“深谋远虑”。

2.【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近义成语。

“墨守成规”的意思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3.【2015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峻阴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轻重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轻重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混合型近义词语辨析。

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

有时也指情意。

情调,是人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指人情感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倾向。

冷峻深沉,指思想感情不外露,遇事沉着冷静。

冷峭,形容冷气逼人、态度严峻、话语尖刻。

温和娴雅,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平和,更加侧重于心态的平静、心平气和,即使是激愤的情感也是以淡泊之音表现出来。

冲淡平和,即淡泊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柔和。

至关重要,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

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误区警示

解答成语辨析题考生容易陷入以下三种误区:

一是不明语境,没有明白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二是不明成语含义,不明成语的比喻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缺乏对近义成语细微差别的认知;三是不明使用规律,如“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式,常和“难以”搭配使用。

具体来看,成语辨析题主要有以下陷阱:

1.望文生义。

只按照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如“罪不容诛”易被误解为“罪责还到不了被杀的地步”。

常见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有:

不绝如缕、不刊之论、不足为训、差强人意、风雨如晦、火中取栗、明日黄花、曾几何时、弹冠相庆、万人空巷、望洋兴叹等。

2.用错对象。

一是误用表现甲事物的成语来表现乙事物,二是有固定使用对象的成语被扩大范围。

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用于一般朋友、同学等。

3.褒贬不分。

一是褒义误用为贬义,如“凤毛麟角”“洋洋大观”都是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二是贬义误用为褒义,如“改头换面”“趋之若鹜”都是贬义词,常被误用为褒义词。

4.不合语境。

一是误用人物身份、关系,二是与语境相悖。

如“意兴阑珊”,不能用于事物兴起或兴盛等语言场合。

5.语意重复。

句中用了某个与成语中部分字词意义相同的词语,造成语意的重复。

如“维权归维权,显摆阔气,卖弄权力、身份,只能让人贻笑大方”一句中,“人”与“大方”语意重复,因为“大方”是“专家学者、内行人”的意思,“贻笑大方”是指让内行笑话。

6.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如“不情之请”“抛砖引玉”;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别人,如“不吝赐教”“鼎力相助”。

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时就会出现错误。

【专项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世界人权宣言》中讲“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那些弄虚作假、      和抄袭剽窃之徒无异于学术上侵吞国家财产和盗窃私人财产者。

②公务员爱好艺术本无可非议,但刻意跻身文艺圈,在      之外,其实还藏有不少借机收敛钱财、用权力实现寻租的行为,必须关掉这些腐败“暗门”。

③很长时间以来,车王阿姆斯特朗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英雄般的存在,但现在他却被曝出服用违禁药物的丑闻,他的环法“七冠王”究竟是      还是名副其实?

A.欺世盗名   沽名钓誉   盗名窃誉

B.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盗名窃誉

C.盗名窃誉   沽名钓誉   欺世盗名                

D.欺世盗名   盗名窃誉   沽名钓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下岗失业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脚步,坚定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拼劲儿使她      ,创办起自己的家政企业。

②印度和印尼最近遇到了大麻烦:

资金外逃,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亚洲金融危机      。

③美国是创新和领导力的发动机,与之相竞争的是二战后      、充满自信的日本以及工业、科技基础强的欧洲。

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东山再起 B.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C.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D.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东山再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逢年节,粮肉油菜的价格就会猛涨,这些物品与百姓生活      。

工薪族的年节怎么过?

这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

②中国在依赖着世界的同时也强烈地影响着世界,中国的进退和兴衰已成为全球性事件,因此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      。

③中国与朝鲜半岛在地缘上唇齿相依,二者唇亡齿寒,      ,只要有一个受到敌对国的侵略,另一个必然就是下一个被侵袭的目标。

A.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B.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C.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D.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参考答案:

1.C

【解析】三个成语都含有“无耻地谋取名誉”的意思。

区别:

“盗名窃誉”的手法是隐蔽的,另两个的手法一般都是公开的。

同样是公开的,“沽名钓誉”往往用故意做作的手段,“欺世盗名”一般不用这种手段,它含有“欺世”的意思。

“欺世盗名”语意最重,“盗名窃誉”次之,“沽名钓誉”语意最轻。

2.A

【解析】重整旗鼓:

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卷土重来:

形容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

东山再起:

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3.C

【解析】“息息相关”指关系密切,但没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关”重在指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指忧喜祸福共同承受。

                                                                 

正确使用词语(三)

1.【2016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D项,空中楼阁:

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使用正确。

A项,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对象错。

B项,扣人心弦:

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

对象不当,感情色彩也不恰当。

C项,一见如故:

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望文生义,对象不当。

2.【2015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答案:

【解析】A项,高山仰止:

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B项,倾巢而出: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主语是“我军的反水雷舰艇”,所以不适合。

C项,以邻为壑: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本句批驳“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现象,没有祸害转嫁,属于望文生义。

D项,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一般指为人处世或动作怎样,不能修饰形体。

3.【2015年高考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

A

【解析】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判断,一方面是要理解词语的适合语境、使用对象、范围、褒贬等,另一方面是要分析具体的语境。

A项中的“届时”指的是到时候、那时候。

还没有发生的某项活动或某项事件,在那中间的时间,通常预见性会说那个时候,或者届时会怎么样。

即到预定的时候,或指定的时间、日期。

“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所给的语境,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熟稔”,指十分熟悉的意思。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技巧点拨

1.辨析词义,要抓住成语中的关键语素,并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如“罪不容诛”,要正确理解“容”这一关键语素,否则就会误用。

2.有时成语所在语境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考生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有些成语本身也含有感情色彩,考生使用时要结合语境。

如“趋之若鹜”是贬义词,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

3.辨析语境,看成语与句子的大意是否相符。

【专项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由于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欠缺,在上课回答问题时往往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B.关于房价是否还会上涨的问题,有的专家发表评论说还会涨,有的专家发表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