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4887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docx

6年级美术教案汇总

《追寻文明的足迹》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

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

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阿布·辛拜勒神庙

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时修建的,整个建筑凿在山中,入口处有四座高达21米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其中一个已经坍塌了。

拉斯科洞窟

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多尔多涅省韦泽尔峡谷,其最大亮点当属在洞内发现的一些华美而宏伟的史前壁画。

这些壁画采用天然颜料绘制而成,年代距今已有大约1.6万年。

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

洞内的数百幅壁画描绘了生存在冰河时代的一些动物,它们是在这一地区定居的早期人类的食物来源。

玛雅金字塔(库库尔坎金字塔)

在尤卡坦半岛东北部的奇琴-伊察,有闻名世界的库库尔坎金字塔。

库库尔坎在玛雅语中意为“带羽毛的蛇神”---羽蛇风神,被当地人认为是风调雨顺的象征。

库库尔坎金字塔的四面台阶加起来共有364级,再加上塔顶的神庙共365级。

刚好与全年天数吻合。

比萨斜塔

作为意大利最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中世纪七大建筑奇迹之一。

它斜而不倒的优美造型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是闻名世界的经典之作。

圣瓦西里大教堂(波克罗夫大教堂)

圣瓦西里大教堂不是莫斯科最重要的,但却是最美丽、最童话的教堂。

它因外貌的独特和华美而举世闻名,是俄罗斯16世纪民间建筑艺术风格的典范。

从红场的远端望去,那九座带着五颜六色洋葱头般可爱圆顶的教堂宛如童话世界中美丽公主所住的宫殿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追寻文明的足迹》反思

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本课个人认为还比较满意。

能让六年级的同学坐住板凳而且是看得津津有味是我之一得了。

尽管世界文化遗产绚丽而丰富,但是再精彩的介绍缺少悬念性的设计、故事性的描述,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大迁移”、拉斯科洞窟壁画的“意外发现”、库库尔坎金字塔的“蛇影现身”等,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良好题材。

所以授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将这些内容补充在讲解中,使课堂不仅是文化的课堂,也是妙趣横生的课堂。

学生果然听得津津有味,还主动向我发问。

此方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只是结尾过于仓促。

语言上还要再斟酌。

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

应知:

(1)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较详细地了解2处~3处世界自然遗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较详细地了解2处~3处自然遗产。

(2)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处~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

自然遗产指的是自然界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

在我们美术教材中出现这些自然景物的欣赏,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因此教材中呈现的图片注重了审美元素的体现,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上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这还需要我们教师有计划地积极引导,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宝。

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观念。

人类、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凸显了任何一方,带来的将是灭亡的灾难。

而作为高智能的人类,正在以自身不断的壮大凸显其统领的地位,这就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如何对待人类的发展?

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何面对大自然?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除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我们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人类对大自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存的资源,给予我们无尽的美丽,给予我们神秘的奇观,我们又能给大自然哪些回报?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也是我们本课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课涉及资料较广,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凝聚集体的力量,对世界自然遗产进行探索、思考。

在作业展示上,则可采取合作或自主等多种方法,有个性地展示学生对自然遗产的认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为两页,共展示了五个大洲11处世界自然遗产。

第4页中主要介绍了大洋洲的大堡礁和欧洲的“巨人之路”海岸。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由约350种珊瑚构成。

这些珊瑚层从15000年前开始形成,最宽处有240千米,厚150米,长达2012千米,面积和日本岛差不多。

珊瑚要想长得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水温要在20℃以上;2.水深要浅于40米;3.海水透明度要高。

大堡礁一带海域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形成了大珊瑚礁地带。

长有珊瑚的海里,浮游生物和海藻类丰富,是海洋生物的乐园。

良好的生物链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片海域有着梦幻般的色彩,成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巨人之路”海岸是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巨人之路”是由黑色实心圆柱体的玄武岩构成,规模巨大,气势宏伟。

据推测,今天的这个“巨人之路”是由5000万年前第三纪火山活动形成的。

之所以形成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石柱形状,是由于火山熔岩的多次溢出结晶而成。

独特的玄武岩石柱之间有极细小的裂缝,地质学家称之为“节理”。

熔岩爆裂时产生的节理一般具有垂直延伸的特点。

在沿节理流动的水流作用下,久而久之形成这种聚集在一起的多边形石柱群,加上海浪冲蚀,将之在不同高度处截断,便呈现出高低参差的石柱林地貌。

第5页中主要介绍了四处自然遗产。

萨加玛塔峰就是我们常说的珠穆朗玛峰。

在藏语中,“珠穆”的意思是女神,“朗玛”为第三,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当地人民所亲切称呼的“第三女神之峰”。

相传很久以前,珠峰附近还是一片无边的大海,珠峰脚下花草茂密。

一天,突然来了五头恶魔,要霸占这片美丽的地方,正当鸟兽走投无路之时,从东方飘来一朵五彩祥云,变成五部慧空行母,施展无边法力,降伏了五头恶魔。

生活在这里的众生都万分感激地对仙女顶礼膜拜,企望她们能永远留下,降福人间。

众女神终于同意,她们喝令大海退去,五位仙女也变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五大高峰,驻扎于人间大地。

其中,排行第三的仙女长得最高、最俊俏,她就是珠穆朗玛峰。

美妙的传说寄托了人们对太平生活的企盼。

其实,“珠穆朗玛”在藏语中还有“大地之母”的意思,早在康熙时期的地形图中就有标注。

它的壮美、高大是世界之巅的标志,更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加兰巴国家公园拥有广阔的热带稀树干草原、大草场及森林区域,高耸入云的林木点缀在河岸边和沼泽低地里,这里养育了四种大型哺乳动物——大象、长颈鹿、河马及珍稀白犀牛。

由于刚果民主共和国政治、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加之邻国的局势动荡不安,流入加兰巴国家公园的难民有80万人。

因此,这一地区的旅游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些公园设施也年久失修。

1996年,第20届世界遗产会议上,这个地区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危机名单。

从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保护自然遗产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南部非洲的中部,当地人称之为“莫希瓦图尼亚”,意思是“声若雷鸣的雨雾”,是极为雄伟壮观的瀑布。

“维多利亚”是发现者英国探险家利文斯通为了表示对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尊敬,将瀑布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

教材中的图片展示了飞泻的瀑布轰然注入坚硬的玄武岩台地的裂缝中,这壮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博大。

科罗拉多大峡谷不仅有着险峻的景色,它还是地球的年轮。

通过大峡谷我们可以看出地层重叠而形成的条带花纹,这是20亿年地球不断变化的写照。

世界各地的游人蜂拥而至,不仅仅是欣赏壮丽的景色,还被地层深处的地球历史所吸引,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3)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能主动参与宣传和保护自然遗产的公益活动。

难点:

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探访自然的奇观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为教材的第4、5两页,共展示了五个大洲11处世界1自然遗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力目标:

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教学重点:

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

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拉萨日晕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

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

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

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

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

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

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

 

“巨人之路”海岸: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被称为“巨人之路”(Giantscauseway)。

 

艾尔斯巨石(AyersRock):

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Rock属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位于北领地艾丽斯泉市(Alice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俗称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

因此每年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约40万游客前去观赏。

 

萨加玛塔峰:

为尼泊尔人的称呼,藏语“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之水”。

珠穆朗玛峰位于定日县境内,喜玛拉雅中段的中尼边界上,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峰顶常年积雪。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

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

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三、学生实践 

要求:

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 

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四、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

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

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

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板书:

探访自然的奇观 

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我的书包》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实践与创造:

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

教学难点:

表现书包的立体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书包实物、书包线描定性写生范画、画纸、铅笔、彩笔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引导

1、学生把纸盒与书包作比较。

①相同点:

都与长方形相似。

(立体感受)

不同点:

书包有盖子、扣子、拉链、口袋、背带等结构。

②欣赏书本上的写生作品。

学生小组讨论,并互相分享各自成果,教师做旁观和引导,启发学生对写生的认识和兴趣。

二、感受与认知

教师总结:

盒子的形状在绘画中叫“立体体”或“六面体”。

书包是由多个平面方形(六面体)组成的。

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书包的组合结构,即各种大小、宽窄的方形组合成。

什么是整体?

什么是外形?

什么叫局部?

这些专业术语要向学生讲解清楚,绘画时先画大形,再画小的部分。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边讲边画,按课本所示图例说明:

示范写生步骤。

①先画一个矩形,画得大些。

②观察书包上有什么?

还有呢?

盖子、口袋、背带……

③画线时行笔缓慢而稳重,线条果断。

2、设计书包:

(绘画设计与手工制作设计都可以)

新颖特别

A、示范制作纸书包的步骤

①剪出纸盒的顶部。

②剪出书包的盖子(连着扣子、口袋、背带等形状,并进行美化。

③制作纸书包时,书包盖子、口袋、背带等剪贴部份要先量一量。

④粘贴。

3、小组讨论交流作品的构思。

4、学生自由选择写生或制作书包。

学生自由想象。

三、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作品分立体和平面两组。

2、学生区别立体与平面作品的不同特点。

相册

广场

游戏

萍踪侠影老师

退出

关注此空间

天亮了

世界是黑暗的,来点光明吧!

2012-02-2813:

46

《我的书包》教学案例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以“书包”为主线进行联想和创作,选择书包为探索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了解书包造型特点,知道书包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了解不同类型的书包有不同的用途,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款式和材料。

情感领域:

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操作领域: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一个心中的书包。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各样书包的基本结构和款式,感受书包的装饰美。

教学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设计制作,体现审美性和实用性。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书包实物,制作材料、书包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激发兴趣。

课前将搜集来的各式各样的书包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摆在桌子上。

师:

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儿去参观书包商城,看看商城里的书包奇在哪里?

怪在哪里?

(二)直观感受,分析讨论,加深印象。

今天就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追朔书包的文化吧。

出示课件:

赏析与讨论,学生自主探究。

①从这些书包上你能看出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吗?

②从这些书包中你能说说它们的功用吗?

③从这些书包中你能了解它们的材料吗?

常言到: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然而审美意识却非人人等同,通过欣赏许多风格迥异的书包,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对普通的书包有了全面、全新的感受。

(三)观察体验,活跃思维,大胆设想。

①教师实物投影演示分析书包的结构,了解书包的装饰。

②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设计,不同的设计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虽是一个小小的书包,但设计却贵在奇思与妙想。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的书包,分析、讨论书包哪部分最有特点?

哪些部分最奇特。

(自主探究,发散思维。

                    (启动学生创新的闸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书包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清晰了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

巧妙的为学生的构想提供了一个有趣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的展开了联想,从面获得了创作的灵感。

(四)自主合作,艺术实践,求异思维。

①观看课件了解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的展示,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②学生作业:

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合理进行分工制作。

⑴设计图纸  形状动能颜色大小

⑵书包的装饰

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大屏幕上出示刚才欣赏过的画面和播放优美的音乐。

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完全沉浸在活跃、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们时而有灵感突现的喜悦,时而有深思后的顿悟。

(五)作品展示,评价反思,文字描写。

①自评:

说说自己的设想、创意。

②互评:

A、评别出心裁之作。

             B、评造型巧妙之作。

             C、评材料运用合理之作。

             D、色彩鲜明之作。

通过作品展示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陡然间会有一种莫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画故事》教案及教学反思

[日期:

2012-5-258:

45:

57]来源:

本站原创作者:

佚名[字体:

大中小]

关键字: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一下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和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场景中,丰富学生的只是层面,激发学生所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

引导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在收集和查找相关资料及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深入生活的道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欣赏各种小故事,体验创造的乐趣。

引导学生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技能目标:

运用多种方式创作画的内容,加上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格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自我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热爱生活的情感,从小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故事内容的体现和多种材料的运用。

构图合理、画面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范画、卡纸、小刀、水粉颜料或油画棒、蜡光纸、布条、泡沫、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以趣导入,激发情感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呢?

学生讨论交流:

哪吒闹海、西游记、蓝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教师提问:

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好看的动画片,老师也忍不住想看看了!

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动画城逛逛?

(教师展示各种动画片的片段或图片。

教师提问: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部动画片呢?

能不能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学生各抒己见地回答。

教师提问:

这些动画片都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合起来的,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能给大家讲讲吗?

找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故事。

教师:

这几位同学讲的故事真有趣,我们能不能用双手把自己有趣的故事描绘出来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故事画》。

二、创设情景,启发灵感

1、想一想

教师: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你身边都发生过哪些事呢?

学生简单介绍。

教师小结:

说得真不错,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甜、有苦,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最深刻的事,教师小结。

2、说一说

教师:

表现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已经学过用纸画、帖。

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方式?

还能怎么做啊?

学生:

先用笔在布条上画出基本轮廓,在用剪刀剪下来,贴在背景图上。

教师:

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创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

还能用泡沫刻。

我们可以先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用笔简单地画在泡沫上,再用小刀沿着轮廓雕刻出基本形。

教师小结:

这个方法很不错,因为泡沫有厚度,用小刀刻出的结构很有立体效果。

3、论一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

你们准备选用哪种方法表现?

这样表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4、赏一赏

教师展示多种折、剪、贴、画、刻的实物。

引导大家去观察,并找出这些方法的特点,给学生一个参考的空间。

5、做一做

教师找一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下展示一种做法,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后,给予评价,老师总结并给予奖励!

教师生总结造型表现的具体步骤:

1、构思、构图(新颖、独特)

2、选材(合理)

3、制作(方式多样化)

4、涂色、修改(鲜艳)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采用多种方式表现故事内容,可以是多种制作方式:

折纸、剪贴、雕刻、绘画、拼贴等。

1、设计合理,构图新颖。

2、用剪刀注意安全。

3、颜色吐沫均匀,互相帮助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

(1)你认为谁做的最好?

(2)向大家介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