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710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班主任

上课时间

月日时分—时分

主任审批

授课标题

第10章—压强和浮力

学习目标

1.梳理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

2.强化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对基本公式的变形与应用

3.了解各公式的基本实验流程

重点难点

1.各概念和公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计算型题目的准确快速解答

固体压强

例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

【解析】

压力的方向都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思考: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1.当人们在松软的雪地上行走时,为什么会在雪地里留下一道深深的脚印?

有了滑雪板人为什么就能在雪地上自由地滑翔?

2.一支一端削好的铅笔,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两头,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

为什么?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思考了上述两个问题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

甲图是研究小组将小木凳放入沙盘中,乙图是在小木凳上增加一个重物,丙图是将小木凳翻转过来,倒置于沙盘中,并在凳上仍然放置一个相同的重物。

根据甲、乙图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解析】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根据乙、丙图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当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一:

压强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压强的定义

【解析】

压强是反应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2.压强的方向

【解析】

压强的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3.压强=,P=,P表示:

,F表示:

,S表示:

【解析】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面积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

【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变小,压力也变小,压强一定变小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解析】

压强的大小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单独说压力越大或单独说受力面积越小,都不能得出压强越大的结论,因此A、B不正确;而压力和受力面积均变小时,也不能得出其比值的变化情况,因此C不正确。

例3.将如图所示的木板,从中间切开分成相同的两块,并将其中一块按照图中所示放在另一块的上面,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前、后两次压强之比P1∶P2为()

  A.2∶1     

B.1∶2

  C.1∶1     

D.1∶4 

【解析】

可设左图情况下木板的压力为F,受力面积为S,压强则为p1=F/S,右图情况下木板的压力为F,受力面积为S/2,压强则为p2=2F/S,P1:

P2=1:

2

【知识点二: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从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出发,思考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减小)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

压力一定时,(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减小)压力

液体压强

活动一:

探究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

皮膜,会出现右图所示的现象。

分析: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

活动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

(1)如图,物理学中常利用来测量液体的压强

(2)该实验应采用什么科学方法:

(3)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①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

②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有关

③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且同一深度,液体内向各方向的压强都

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液体压强的定量计算:

由于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相等。

因此,只要算出液体内某一深度竖直向下的压强,就可以知道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如图,设水面下h深处有一面积为S的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水柱所产生的。

这个水柱的体积:

V=Sh

水柱的质量:

m=

水柱对底面的压强:

上式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其中,

的单位为kg/m3,h的单位为m

例4.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假设试管底部与桌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变,则水对管底的压强将(),试管底对桌面的压强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减小C.不变化D.先变大后变小

气体压强

活动一:

估测大气压的值

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牛顿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a厘米,注射器上标注有V立方厘米

4.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

这将使得所测大气压强(偏大或偏小)

这将使得所测大气压强(偏大或偏小)

活动二、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压强与流速大小有什么关系?

把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的下方,向前吹起,你看到了什么?

现象:

活动三、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的关系?

在教室里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沸水的温度t1

再在海拔较高的山上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沸水的温度t2

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气压越大,沸点;气压越小,沸点(越高或越低)

厨房里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总结】

1.通常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称为。

2.流体压强与有关,流速越大,压强;流速越小,压强。

浮力

活动一:

利用乒乓球、烧杯完成以下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分析】浸在或者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

活动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如图A所示,将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圆柱体所受的重力

2.如图B所示,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到其完全浸没,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和圆柱体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如图C所示,将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和数据

4.如图D所示,将圆柱体浸没在浓盐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圆柱体浸没在纯水中的示数比较,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和数据

8N6N4N3N

(l)比较图B和图C得到的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无)关

(2)比较图C和图D得到的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有关

总结: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活动三、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浮力的大小的测量方法

(1)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物

(2)如图(b)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桶

(3)如图(c)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4)如图(d)所示,把金属块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当水停止外流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物′,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物-G物′

(5)如图(e)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出装有水的桶的重力G桶′,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G物′-G桶

(6)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

总结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这一规律最早由阿基米德发现,故称

2.表达式:

F浮=G排液=

3.阿基米德原理说明:

浮力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物体形状无关

【归纳1】

物体的浮与沉和浮力的关系

当物体浸没时:

(漂浮、悬浮、下沉)

①如果F浮﹤G,则物体

②如果F浮﹥G,则物体

③如果F浮=G,则物体

④当物体部分浸入时,F浮=G,则物体

【归纳2】

物体的浮与沉和物体密度的关系

对实心物体而言,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ρ液gV排,又因为G=mg=ρ物V物g

对于浸没的物体而言:

V排=V物

1.若,则F浮

2.若,则F浮=G,物体悬浮在液体中任何深度的地方

3.若,则F浮>G,物体上浮,最终漂浮,此时F浮G

【辨析】

实心物体的悬浮和漂浮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F浮G物

不同点:

①排液体积不同:

悬浮时,V物V排

漂浮时,V物V排

②物体密度不同:

悬浮时,

漂浮时,

课堂巩固

1.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4:

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

A.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A.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4.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等高,则()

A.A管中液体为酒精B.A管中所盛液体的体积更大

C.A管管底对桌面的压强与B管的相等D.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与B中相等

6.有一重2N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壁厚度不计),底面积为100cm2,装有一定质量的煤油,杯底到油面的高度为20cm,放在水平桌面上(ρ煤油=0.8×103kg/m3),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A.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1.6×103PaB.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1.8×103Pa

C.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16ND.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16N

7.一个木块放在空容器中,现缓慢向容器中注水,一段时间后,木块浮起并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密度可能等于水的密度

B.停止注水时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

C.停止注水时木块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

D.木块缓慢上升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

8.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此时金属球排开的水重    N。

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9.右图甲是修建造码头时用刚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

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的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