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917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docx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

宙斯天后:

赫拉海洋神:

波塞东(poseidon)农神:

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

阿波罗(apollo)战神:

阿瑞斯(Ares)火神:

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

赫尔墨斯(Hermes)女战神:

雅典娜爱神: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月神:

阿尔忒弥斯(Artemis)家神:

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

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

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1想象力极强。

2故事性极强。

3哲理性极强。

5)影响:

1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2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3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

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抒情诗:

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

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

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

《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

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

阿基琉斯:

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

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

奥德修斯:

4.思想内涵:

1)用神话方式表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

2)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表现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主义理想

3)对众神的描写,表现古希腊人古朴的哲学观和人文意识;

4)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的悲剧意识

5)在生活的艰辛中看到了生存的意义,在战争的残酷中看到了生命的价值;

5.艺术价值:

构思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

6.影响:

在整个古典时期,荷马史诗成了希腊教育和文化的基础

四、古希腊戏剧

(一)古希腊悲剧特点(什么叫命运悲剧)(简答题)

1.《俄狄浦斯王》

1)《俄狄浦斯王》中“命运”被描写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像一个魔影,总在主人公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

2)在诗人索福克勒斯眼中,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

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深密的,不可解释的。

因该剧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

3)中心人物俄狄浦斯王是个英雄而不是弱者,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敢于面对现实。

悲剧不是有意弑父娶母的结果,而是毫无犯罪动机,在竭力拜托厄运之中不知不觉犯了罪,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是无罪的。

2.《荷马史诗》通过描写人与人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古希腊文学和文化中的悲剧意识。

人生还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即命运或“命限”的制约。

凡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便受到了命运的制约,带上了死亡的阴影。

阿基琉斯

奥德修斯九死一生回到家乡

(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比较(论述)

1.埃斯库罗斯,1《)俄瑞斯忒亚》他继承了荷马的悲剧的世界观,通过描述阿特柔斯家族的世仇,深化了古希腊文学中的命运主题。

2)即人的生存始终与痛苦相伴,受到灭顶之灾和常属于身不由己的状态之中,生活的险恶或许超过人们想象的程度,

3)人类的骄横是导致走向覆灭的动因。

波斯过往骄横跋扈,最终兵败疆场。

4)人类的悲剧在希望美好的生活而不得,不想作恶但是不得不做,恐惧死亡但是最终走向死亡。

5)在承认现实的丑恶、盲目和杂乱的同时,他也看到希望,看到谨慎行为或许可使人消灾避难。

雅典娜

他对于命运的观念是反抗命运。

雅典娜裁夺

6)悲剧精髓在于,戏剧化的凸显了“对”与“对”的抗争。

2.索福克勒斯,

1)《俄狄浦斯王》诗人索福克勒斯眼中,命运的性质是邪恶的、不可顺从的。

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根源是深密的,不可解释的。

因该剧主要表现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所以被称为“命运悲剧”作品描写了人的意志和命运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命运悲剧”。

2)表现了善良刚毅的英雄俄狄浦斯在和邪恶命运的搏斗中遭到不可避免的毁灭,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

3.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1)提出了“妇女地位”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的衰落时期社会道德沦丧、妇女遭受压迫的生活现实。

表现了剧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歌颂了主人公为夺取平等权利的反抗斗争精神,

2)他对于命运的观念是,肯定反抗。

3)伊阿宋的悲剧来自不恰当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不尊重别人的奉献和自私。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一、基本类型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主要包括教会文学与世俗文学。

二、教会文学(名词解释)

1.内涵:

教会文学由称僧侣文学。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作者:

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

3.文字:

主要是拉丁文和希腊文

4.目的:

宣传基督教思想为创作目的,以《圣经》的内容和宗教使徒故事为题材,以教士和信徒为主体所创作的文学。

5.形式:

史传类著作、宗教诗歌、宗教戏剧、宗教故事。

二、世俗文学

1.骑士文学(名词解释)

1)时间:

中世纪欧洲

2)产生:

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3)内容:

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4)体裁:

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2.骑士传奇(名词解释)

1.时间:

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体裁

2.体裁: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

3.地点:

兴旺于法国北方

4.主要内容:

写骑士为获得荣誉、保护宗教,或为了赢得贵妇人的爱情而到处冒险,同妖魔鬼怪或异教徒斗争。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材。

5.系统:

依据骑士传奇的题材来源可以分为三个系统:

一是不列颠故事系统;

是拜占庭系统,三是古代系统,模仿古希腊、古罗马

6.内涵:

很多骑士传奇作品美化了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宣扬骑士精神,掩盖其为封建主效忠的冷酷残暴的本质,宗教色彩浓厚。

3.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名词解释)

1)时间:

中世纪

2)产生: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12世纪以后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反映市民思想情感的世俗文学。

是在民间创作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

3)内容:

揭露、抨击封建主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赞美市民的勇敢、机智、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倾向。

4)艺术手法:

讽刺,也采用隐喻和象征等手法。

5)形式:

短小的韵文故事、长篇叙事诗、抒情诗和戏剧

6)地区:

在中世纪欧洲国家中,法国的城市文学最为发达,其城市文学的成就也最高

7)代表作品:

《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

三、但丁

1.温柔的新体诗(名词解释)

1)内涵:

中世纪欧洲佛罗伦萨的一种诗派

2)地位:

对普罗旺斯抒情诗、西西里爱情诗传统的继承和突破

3)内容:

抒发对爱情的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子的赞美

4)艺术手法:

从诗人的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语意细致、真切的描写。

5)代表作家作品:

但丁《新生》,抒写对贝娅特丽斯的爱情,作品具有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若干萌芽。

体现了温柔的新体诗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

2•《神曲》(名词解释)

1)创作:

中世纪意大利作家但丁

2)内容:

《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假象他为一名活人对冥府一一死人的国王进行了一次游历。

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3)意义:

承袭古希腊和基督教文化,成为了继荷马史诗之后西方文学的第二座里程碑。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文学

1.文艺复兴(名词解释)

1)时间:

14世纪初到17世纪

2)兴起原因:

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要用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求得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要用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和宗教的精神禁锢,为资本主义发

展扫清障碍。

2内涵: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3地位: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伟大的变革时期

4影响:

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人文主义文学(名词解释)

1)时间:

14世纪到17世纪初,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内容:

1核心:

对人的关注

2题材和主题:

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利,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3)艺术风貌:

1艺术追求:

展示人的精神世界

2创作方法:

写实主义和浪漫、幻想相结合

3体裁:

原有的题材如抒情诗、戏剧等从形式到技巧进一步走向成熟。

发展了长篇小说等艺术样式

4语言:

摒弃拉丁语,采用通俗语言创作

4)代表作家作品:

5)兴起国家:

英国、意大利、西班牙

6)影响:

打击了封建神学和僧侣文学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

(一)意大利文学(人文主义诞生地):

(二)法国文学:

七星诗社(名词解释)

1时间:

15世纪末,16世纪文艺复兴期间在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

2组成:

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

3文学思想:

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是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三)西班牙文学:

流浪汉小说(名词解释)

1)背景: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经济衰落,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沦为流浪汉

2)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在西班牙繁荣的一种形式

3)特征:

思想倾向:

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他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

取材:

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结构:

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4)代表作:

《小赖子》。

(四)英国文学:

“大学才子”派(名词解释)

1)时间:

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后期再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2)成员:

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3)代表人物有格林、基德、马洛。

以马洛成就最为突出,

4)代表作品:

马洛《帖木儿》《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三部悲剧。

作品塑造了一系列追求权力、追求财富、追求知识的时代巨人形象。

5)影响:

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塞万提斯一、《堂吉诃德》(名词解释)

1.内涵: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

2.地位:

被誉为欧洲“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3.内容:

描述西班牙一个自名为“堂吉诃德”的穷乡绅和农民桑丘的游侠史。

4.思想成就:

5.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审美价值

6.艺术成就:

1)代表了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开启了欧洲现代小说创作的伟大传统。

2)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现实主义精神的高度自觉。

3)汲取了各种长篇叙事文学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

4)运用对比与讽刺

《堂吉诃德》的成就

1.采取骑士小说的故事模式,通过对一个不合时宜的“骑士”在游侠的过程中诸多荒唐的举动及其害人又害己的后果的描写

1)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在流行的骑士小说所造成的危害(骑士小说宣扬冒险行侠的骑士精神,和忠君护教的骑士道)

2)打击了鼓吹冒险扩张政策和专制高压统治的封建的意识形态

2.通过主仆游历的经历,对十六世纪西班牙的现实社会作了广泛而真实的描写,奠定了它作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开山之作的地位。

1)西班牙现实社会,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2)揭露了统治阶级推行的对冒险对外扩张政策给国内外人民造成的灾难

3)描写了西班牙对外扩张掠夺政策遭遇失败后在国内实行的黑暗与恐怖的封建专制统治。

宗教裁判所和巡逻队

4)展现了西班牙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3.借助清醒状态时的堂吉诃德的言语,宣扬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人是天生自由的”

4.成功地塑造了个性特征鲜明,又具有普遍审美价值的典型形象。

堂吉诃德

1)深刻的矛盾性:

行动造成困扰,却初衷善良;内心中是人文主义,但是采用了骑士道的方式,

2)具有人文主义的宽厚胸襟及其难堪的境遇,他的一生是一个大悲剧。

第三节莎士比亚一、创作分类(选择填空)

1.历史剧《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和《理查三世》构成第一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构成第二个四部曲。

反映年代最远的《约翰王》和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两部独立的历史剧。

2.喜剧《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

《威尼斯商人》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

3.悲剧

4.悲喜剧

5.传奇剧

创作了四部有共同特征的戏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二、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的性格和悲剧原因、意义(简答或论述)1.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1)“快乐王子”:

在大学时期,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

2)“忧郁王子”:

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撺掇的残酷现实,一方面诅咒“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人,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

3)“延宕的王子”:

严酷的现实击碎了他的梦幻,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忧郁

2.复仇上的忧郁,使这一形象显得复杂而深刻,因为对犹豫之因的解释,使形象产生了神秘的色彩

1)社会学:

1知道父王的死因,接受复仇的任务,迟迟不付诸行动

2复仇任务的忧郁,因为面对的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他不能胜任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

3因此,他的复仇和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是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形象的历史层面的含义

2)哲学和艺术层面:

①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复仇方法,而是哈姆莱特的复仇是因为他进行对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