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5917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学试题库.docx

微生物学试题库

微生物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

1、微生物:

是指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

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二、填空:

(每空0.5分)

1、微生物包括: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病毒)、(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他通过对酒变酸的研究,证明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他所做的著名的(曲颈瓶试验)彻底地推翻了“自然发生说,他通过对鸡霍乱等传染病的研究发现了(疫苗)。

3、青霉素是(弗莱明)在(1929)年发现的,它的产生菌是(点青霉)。

4、1978年伍斯根据不同生物(16S和18SrRNA寡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测定结果,提出将生物分为3个域,即(古生菌域)、(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5、德国的细菌学家科赫在(1876)年提出了(疾病的微生物致病)学说。

他的经典实验被称为(柯赫氏法则),他发明的(细菌的染色方法)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建立了(纯培养技术),为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研养奠定了基础。

三、选择题:

(每题1分):

1、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B)。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科赫D、弗莱明

2、建立纯培养技术的科学家是(C)。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科赫D、弗莱明

3、发明了细菌染色法的科家是(C)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科赫D、弗莱明

4、提出把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六界的分类学家是(B)。

A、魏塔克B、王大耜C、伍斯D、以上都不是

5、第一个基因组测序完成的真核细胞微生物是(D)。

A、青霉B、根霉C、曲霉D、啤酒酵母

6、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D)

A、格里菲斯B、巴斯德C、科赫D、弗莱明

四、判断改错题:

(每题2分):

1、啤酒酵母是第一个基因组测序完成的真核细胞微生物。

(√)2、科赫是第一个研制出狂犬疫苗的科学家。

(╳)科赫改为巴斯德

3、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改为巴斯德

4、建立纯培养技术的科学家是巴斯德(╳)巴斯德改为科赫

5、1978年提出将生物分为古生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的分类学家是魏塔克。

(╳)魏塔克改为伍斯

6、通过研究鸡霍乱发现疫苗的科学家是科赫。

(╳)科赫改为巴斯德

7、在1929年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弗莱明。

(√)

8、提出把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六界的分类学家是魏塔克。

(×)魏塔克改为王大耜

五、简答题:

(每题5分):

1、微生物具有哪些特点?

⑴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⑵生长繁殖快。

⑶比表面积大,代谢活性强。

⑷分布广,适应性强。

⑸种类多,易发生变异。

⑹易于人工培养。

2、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⑴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⑵基本内容包括: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生理生化反应与营养代谢、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微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

3、什么是微生物?

它包括哪些类群?

⑴微生物是指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⑵它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病毒、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4.为什么说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是因为微生物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种类多,成员杂,通常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在分类上分布于四个界中,即病毒界(病毒、亚病毒)、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原生生物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真菌界(真菌),所以说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5、为什么说微生物分布广泛、适应性强?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凡是有高等生物的地方均有微生物存在,在土壤、空气、水体、动植物以及人体外表及体内某些器官,甚至在动植物不能生活的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也能生活,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具有惊人的适应力。

6、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性?

在基因工程中,微生物作为基因工程的外源DNA载体,不是菌体本身,就是其细胞中的质粒;另外用作切割与拼接基因的工具酶,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而且也是最丰富的外源基因供体,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存在也就基因工程。

五、简述题:

(每题10分)

1、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微生物学一直处于生命科学的前沿,生命活动的许多规律是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被认识的。

例如利用酵母菌及其无细胞制剂对酒精发酵的研究,阐明了生物体内的糖酵解途径;以细菌为材料确定的DNA双螺旋结构和遗传密码揭示了所有生物的遗传本质。

细菌全基因组碱基测序促进了人和植物染色体遗传密码的破译研究。

在生物技术产业中,微生物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为基因工程的外源DNA载体,不是菌体本身,就是其细胞中的质粒;用作切割与拼接基因的工具酶,绝大多数来自微生物,而且也是最丰富的外源基因供体。

2、微生物具有哪六大共性?

其中最基本的共性是哪一个?

为什么?

⑴微生物具有以下六大共性:

①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②生长繁殖快。

③比表面积大,代谢活性强。

④分布广,适应性强。

⑤种类多,易发生变异。

⑥易于人工培养。

⑵最基本的共性是:

比表面积大,代谢活性强。

⑶因为比表面积大,使微生物能与外界环境充分接触,其代谢活性强使微生物能快速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同时把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生长繁殖快。

第二章原核细胞微生物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

1、原核:

又称拟核,它没有核膜、核仁,只有一条染色体。

2、中体:

细菌的细胞膜折皱陷入到细胞质内,形成一些管状或囊状体称中体或中间体,是能量代谢的场所。

3、质粒:

是在细菌的细胞质中存在于染色体以外的,能够自我复制的小的环状DNA分子。

4、鞭毛:

某些细菌从菌体内长出纤细呈波浪状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5、内含物:

是细菌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

6、荚膜:

是细菌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

7、芽孢:

有的细菌细胞发育到一定的时期,繁殖速度下降,细胞原生质失水浓缩,在细胞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为芽孢或内生孢子。

8、菌落:

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或少量的同一菌体,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大量个体而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群体。

9、细菌:

是单细胞生物,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生活的个体,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在细胞的中部有一絮状核区,用简单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10、显微镜的分辨率:

是指显微镜能够辨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11、基内菌丝:

生长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的菌丝,也称营养菌丝。

12、气生菌丝:

当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向空间长出的菌丝称为气生菌丝,较基内菌丝粗。

13、放线菌:

是原核细胞微生物,菌体是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单细胞且有许多核(原核),菌丝比较细,与球菌的直径相似,格蓝氏染色为阳性。

14、菌胶团:

多个细菌的荚膜连在一起的,其中包含着许多细菌称为菌胶团。

15、粘液层:

在细胞壁外与壁结合松散,没有明显的边缘,可以扩散到环境中的粘液状物质。

16、格蓝氏阳性菌:

是细菌对其进行格蓝氏染色,经乙醇处理后不脱色,保持初染时的深紫色,这样的细菌称格蓝氏阳性细菌。

17、格蓝氏阴性菌:

是细菌对其进行格蓝氏染色,经乙醇处理后迅速脱去原来的颜色而染成红色,这样的细菌称格蓝氏阴性细菌。

二、填空:

(每空0.5分)

1、原核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

2、细菌根据外形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

3、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成份是(肽聚糖)、它是由(N-乙酰葡萄胺)、(N-乙酰胞壁酸)、以及(短肽)聚合成多层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4、格蓝氏染色大肠杆菌被染成(红色),枯草杆菌染成(蓝紫色)。

5、细菌细胞的核糖体为(70S)的粒子,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它是合成

(蛋白质)的场所。

6、原核的特点是无(核膜)和(核仁),(只有一条染色体)。

7、荚膜的主要成份为(水),还有(多糖)或(多肽)聚合物。

8、放线菌个体是由(分枝状菌丝)组成的,菌丝无隔膜有许多核,是(单细胞原核细胞)微生物。

9、放线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三种类型。

10、细菌简单染色的步骤为: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

11、根据球菌分裂之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

12、鞭毛主要的化学成份是(鞭毛蛋白),它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大多数(球菌)不生鞭毛,(杆菌)有的生鞭毛有的不生鞭毛,(螺旋菌)都生鞭毛。

13、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

14、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光的波长)成正比,与(物镜的数值口径)成反比三、选择题:

(每题1分):

1、芽孢是细菌生活史中的(B)。

A、营养体B、休眠体C、繁殖体2、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为(B)的粒子。

A、60SB、70SC、80SD、90S

3、细菌格蓝氏染色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材被染成红色的细菌是(A)。

A、大肠杆菌B、八叠球菌C、葡萄球菌D、枯草杆菌

4、链霉素的产生菌是(B)。

A、龟裂链霉菌B、灰色链霉菌C、绛红小单孢菌D、吸水链霉菌

5、土霉素的产生菌是(A)。

A、龟裂链霉菌B、灰色链霉菌C、绛红小单孢菌D、吸水链霉菌

6、下列细菌具有周生鞭毛的是(A)

A、大肠杆菌B、八叠球菌C、葡萄球菌D、霍乱弧菌

7、细菌格蓝氏染色的实验中,脱色所用的酒精浓度为(D)

A、65%B、75%C、85%D、95%

8、抗结核的卡那霉素的产生菌是(C)。

A、青霉菌B、曲霉菌C、链霉菌D、头孢霉菌

9、庆大霉素的产生菌为(C)

A、青霉菌B、曲霉菌C、链霉菌D、头孢霉菌

10、抗结核的利福平霉素的产生菌是(D)。

A、龟裂链霉菌B、灰色链霉菌C、绛红小单孢菌D、诺卡氏菌

11、细菌细胞质异染粒的主要成份为(A)

A、多聚偏磷酸盐B、聚β羟基丁酸C、多聚葡萄糖D、脂肪

12、细菌细胞质淀粉粒的主要成份为(C)

A、多聚偏磷酸盐B、聚β羟基丁酸C、多聚葡萄糖D、脂肪

四、判断题:

(每题2分)

1、G+的细胞壁较厚只有一层为肽聚糖。

(√)

2、磷壁酸是G-细菌所特有的化学成份。

(×)

G-改为G+

3、G-细菌的细胞壁中脂类含量高。

(√)

4、一种细菌其形态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受改为受

5、细菌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

(×)出芽改为二分裂

6、芽孢是细菌生活史中的繁殖体。

(×)繁殖体改为休眠体7、链霉素的产生菌是龟裂链霉菌。

(×)龟裂链霉菌改为灰色链霉菌

8、土霉素的产生菌是灰色链霉菌。

(×)灰色链霉菌改为龟裂链霉菌

9、芽孢能耐高温是因为在芽孢的皮层含有2,6吡啶二羧酸钙。

(√)10、抗结核的卡那霉素的产生菌是头孢霉。

(×)头孢霉菌改为绛红小单孢菌

11、细菌格蓝氏染色的实验中葡萄球菌被染成红色。

(×)葡萄球菌改为大肠杆菌

12、细菌格蓝氏染色的实验中枯草杆菌被染成红色。

(×)枯草杆菌改为大肠杆菌

13、G-的细胞壁较厚只有一层为肽聚糖。

(×)

G-改为G+

14、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为80S的粒子。

(×)

80S改为70S

15、细菌细胞质异染粒的主要成份是聚β羟基丁酸(×)聚β羟基丁酸改为多聚偏磷酸盐

五、简答题:

(每题5分)

1、格蓝氏染色经过哪几步?

G+和G-各被染成什么颜色?

⑴涂片⑵干燥、固定⑶初染⑷媒染⑸脱色⑹复染⑺镜检

G+被染成蓝紫色,G-被染成红色。

2、荚膜具有怎样的生理功能?

(1)可以保护细菌在机体内不易被白血球所吞噬。

(2)荚膜含有大量的水分,使细菌具有比较强的抗干燥能力。

(3)荚膜含有多糖和多肽类聚合物,当营养缺乏时可作为碳源和能源被利用。

(4)某些细菌由于荚膜的存在而具有毒力,如具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毒力很强,当失去荚膜时,则失去毒性。

3、写出革兰氏染色的具体步骤?

其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⑴涂片→火焰固定→草酸胺结晶紫染色1min→碘液媒染1min→水洗→吸干→95%酒

精处理30s→水洗→吸干→复红复染1min→水洗→吸干。

⑵染色的关键步骤是95%酒精脱色。

4、细菌的菌落具有哪些特征?

⑴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不透明或半透明。

⑵菌落小,大多数为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状。

⑶菌落有多种颜色。

⑷菌落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起。

5、放线菌的菌落具有哪些特征?

⑴菌落表面干燥、坚硬而多皱,形成孢子后面呈粉沫状。

⑵菌落小,大多数为圆形,周围有放射菌丝。

⑶培养基的颜色是基内菌丝分泌色素的颜色,表面的颜色是气生菌丝或孢子的颜色。

⑷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

6、细菌细胞简单染色的具体方法步骤?

为什么用碱性染料?

⑴在无菌的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微生物材料少许,放于事先滴有少量无菌水的干净载波片上,使水稍有浑浊即可,然后进行:

涂片→火焰固定→复红染色1min→水洗→吸干。

⑵因为细菌细胞质富含核酸,具有嗜碱性,易被碱性染料所着色,所以用碱性染料给细菌细胞质染色。

7.为什么说芽孢是休眠体而不是繁殖器官?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而不是繁殖体,一个营养细胞内只形成一个芽孢,而一个芽孢萌

发也只产生一个营养细胞。

8.芽孢为什么具有较强的抗性?

芽孢形成时细胞内形成大量的DPA,DPA形成后芽孢就具有耐热性。

同时细胞内原生质

失水浓缩,酶的活性降低,芽孢的壁增厚,使得芽孢具有较强的抗性。

六、简述题:

(每题10分)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⑴原核细胞中有明显的核区,无核膜、核仁,核区内含有一条DNA构成的染色体;真核细胞有一个明显的核,有核膜、核仁,核内有多条染色体。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除含有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外还含有组蛋白。

⑵.原核细胞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细胞质膜,它包围着细胞质,并且大量折皱陷入到细胞质中去,称为中体(中间体)。

细胞质内不含有细胞器。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包围着细胞质,但并不陷入,在细胞质内有各种细胞器。

⑶核蛋白体位于细胞质内,原核细胞的核蛋白体小,沉降系数为70S粒子。

真核细胞的核蛋白体要大些,沉降系数为80S粒子(细胞器内是70S)

⑷原核细胞只进行无性繁殖,真核细胞既进行无性繁殖又进行有性繁殖。

⑸原核细胞一般较小在1~10um,真核细胞较大在10~100um。

2、简述格蓝氏染色机理?

G+和G-被染成什么颜色?

⑴格蓝氏染色结果与细菌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有关,格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只有一层,由20~80nm的肽聚糖组成,短肽交联程度较高,使格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呈多孔的空间网状结构,孔径中充满了水;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复杂,具有二层,外层是8~10nm的脂多糖层,内层是2~3nm的肽聚糖层,短肽交联程度较低,网孔较大。

当用95%酒精处理时,格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孔径中的水被脱出(酒精是脱水剂),细胞壁的网孔变小,致密性增强,通透性降低,酒精在短时间内不能进入细胞质内,细胞质内的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复合物的紫色就不能被脱出(酒精是脱色剂),再用复红复染时,红色也进不去,最后仍呈紫色。

当用95%酒精处理时,格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壁层被溶解掉(酒精是脂溶剂)细胞壁变薄,网也增大,通透性增强,酒精可以继续进入细胞质内,将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复合物的紫色脱出,使细胞质变成无色,再用复红复染时又被染成红色。

⑵格兰氏染色的结果是格蓝氏阳性菌呈紫色,格蓝氏阴性菌呈红色。

3、为什么使用油镱要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香柏油?

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

⑴增加照明度。

油镱的放大倍数为100倍,镜头的焦距很短,直径很小,需要的光照强度却很大,从载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不同,有些光线就会因为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在使用油镜时就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

如果在油镜和玻片之间滴加香柏油,因玻璃的与香柏油折射率相近,光线不发生折射,提高了视野的亮度,就能看清物像。

⑵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

显微镜辨别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分辨率=λ/2NA(数值口径)=λ/2n.sinа,由于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大于空气的折射率(n=1),增加了镜口角,提高为数值口镜,从而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率。

第三章真核细胞微生物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

1、吸器:

是某些寄生性真菌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寄主细胞内形成指状、球状或丛枝状的结构。

2、菌核:

是由大量菌丝集结成的较硬的团状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形成菌丝体孢子梗。

3、菌丝体:

很多菌丝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群体。

4、厚垣孢子:

是霉菌遇到不良环境由菌丝中间或顶端的个别细胞膨大,细胞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

5、子实体:

是由真菌菌丝体缠绕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孢结构。

6、菌索:

是菌丝细胞间失去了独立性而形成的粗线索状的根状结构。

7、真核细胞微生物:

细胞核结构完整,具有核膜、核仁,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有各种细胞器的微小生物。

8、真菌:

是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有细胞壁,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的一类微生物。

9、酵母菌:

是一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以出芽或裂殖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单细胞真菌。

10、假菌丝:

有些酵母菌在进行出芽时,形成的子细胞没有从母细胞上脱落,形成几个或几十个酵母状细胞连在一起的多细胞形态极像霉菌的菌丝称假菌丝。

11、节孢子:

有的真菌的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上出现许多横隔,然后从横隔处断裂,产生许多柱状、筒状细胞称节孢子。

12、同宗结合:

是由同一菌株的两条菌丝或者同一菌丝的分枝相互结合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

13、异宗结合:

是由不同菌株的两条菌丝相互结合形成有性孢子的过程。

14、真酵母:

凡是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菌称为真酵母。

15、假酵母:

凡是未发现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为假酵母。

16、次生菌丝:

是由两条初生的菌丝细胞相互结合只发生质配,不核配,形成后的菌丝细胞有两个核,又称双核菌丝。

17、出芽繁殖:

是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是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从母细胞上脱落下来即为新的个体,这种繁殖方式称出芽繁殖。

18、霉菌:

菌丝体较发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二、填空:

(每空0.5分)

1、真核细胞微生物包括(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2、真菌的的营养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分为(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两种类型。

3、真菌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4、真菌的有性繁殖一般包括(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

5、酵母菌主要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进行有性繁殖形成的是(子囊)孢子。

6、真菌门中(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

7、毛霉是(接合菌)亚门的真菌,其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

8、根霉是(接合菌)亚门的真菌,其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

9、冬虫夏草是(子囊菌)亚门的真菌,其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该菌是一种名贵中药分布于我国的(西部省份)。

10、在真菌门中是单细胞真菌的亚门是(鞭毛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

11、在真菌门中是多细胞真菌的亚门是(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12、子囊菌形成的子囊果分(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三种类型。

13、真菌形成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4、青霉是(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其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是(无)。

15、曲霉是(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其形成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有性孢子是(无)。

三、选择题(每题1分)

1、能形成子囊孢子的真菌为(B)。

A、青霉B、啤酒酵母C、根霉D、曲霉

2、根霉形成的有性孢子为(B)。

A、卵孢子B、接合孢子C、担孢子D、子囊孢子

3、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为(C)的粒子。

A、60SB、70SC、80SD、90S

4、根霉形成的无性孢子为(B)。

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分生孢子D、节孢子

5、酵母菌进行有性繁殖时产生的有性孢子为(D)。

A、卵孢子B、接合孢子C、担孢子D、子囊孢子

6、青霉形成的无性孢子为(B)。

A、游动孢子B、分生孢子C、担孢子D、孢囊孢子

7、基内菌丝能够分化成假根的真菌为(C)。

A、青霉B、啤酒酵母C、根霉D、曲霉

8、下列能形成接合孢子的真菌为(C)。

A、青霉B、啤酒酵母C、根霉D、曲霉

9、酵母菌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为(C)粒子。

A、60SB、70SC、80SD、90S

10、青霉形成的有性孢子为(D)。

A、接合孢子B、子囊孢子C、担孢子D、无11黑曲霉形成的有性孢子为(D)。

A、接合孢子B、子囊孢子C、担孢子D、无

12、下列有性孢子是外生孢子的是(C)

A、接合孢子B、子囊孢子C、担孢子D、卵孢子

13、基内菌丝能够分化成足细胞的真菌为(D)。

A、青霉B、啤酒酵母C、根霉D、曲霉

四、判断改错题:

(每题2分):

1、青霉的基内菌丝能形成足细胞。

(×)青霉改为曲霉

2、曲霉形成的有性孢子为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改为无性孢子

3、八孢裂殖酵母的生活史是二倍体营养阶段较长,单倍体阶段短。

(×)八孢裂殖酵母改为路德酵母菌

4、酵酒酵母的生活史是单倍体营养阶段二倍体营养阶段都可以进行出芽繁殖。

(√)

5、路德酵母的生活史是单倍体营养阶段较长,二倍体阶段短。

(×)路德酵母改为八孢裂殖酵母

6、根霉的菌丝是有隔菌丝。

(×)有隔菌丝改为有隔菌丝

7、青霉的菌丝是无隔菌丝。

(×)无隔菌丝改为有隔菌丝

8、曲霉菌丝是无隔菌丝。

(×)无隔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