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111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docx

煤炭产业深度调研研究报告

煤炭产业深度研究报告

精品汇编资料

煤炭行业深度研究

煤炭行业主要的看点是资源稀缺,一方面是煤炭资源本身的稀缺,煤炭对石油的替代,加剧煤炭稀缺;二是煤炭资源的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于煤炭的需求将会稳定增长,煤炭价格将长期上升,只有新能源的替代效应能减弱对煤炭的需求。

对于中国来说,煤炭资源稀缺之外还叠加自然资源的行政垄断,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会加剧这种垄断。

但短期内,煤炭资源遇到的是供过于求和运输瓶颈的调节过程。

内容结构

一、世界能源消费中心向煤炭转移

1.能源紧缺危机下,煤炭资源相对丰裕

2.从发热的效用来说,煤炭的性价比最高

3.煤化工的发展有助于替代石油和节能、减少环境污染

二、中国煤炭产业的长期趋势

1.煤炭需求长期稳定

2.国内煤炭供给长期不足

3.煤炭定价市场化程度强,价格在需求稳定下长期上涨

4.煤炭行业的机械化程度增强将推动煤炭价格上涨

三、国内煤炭价格短期下跌

1.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化进程持续

2.产业内整合,供给下降趋势明显

3.四大需求行业需求不足,减产有限

四、行业盈利增长方向及重点企业

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产能扩大,盈利增长

2.运输条件的优势将影响盈利能力

3.煤炭深加工及煤化工具有发展前景

 

一、世界能源消费中心向煤炭转移

1.能源紧缺危机下,煤炭资源相对丰裕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0》,2009年底全球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8260.01亿吨,其中无烟煤与烟煤41132.21亿吨,亚烟煤与褐煤4146.80亿吨,可采年限为119年,近年基本保持稳定。

相比之下,石油探明储量的可开采年限为45.7年,天然气可开采年限为62.8年,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在规模上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一次性能源,石油价格高企的前提下,丰裕的煤炭储量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能源基础。

煤炭需求长期保持着4%左右的增长速度,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1999年的25%提升至2009年的29%。

煤炭价格相对涨幅较小,1991-2006年,原油价格涨幅为246%,天然气涨幅为97%,煤炭为43%。

有限的石油资源将使煤炭在未来全球能源供给中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煤炭消费的替代效应正在显现。

2.从发热的效用来说,煤炭的性价比最高

煤炭是所有能源产品中性价比最高的,一吨原油所含发热量与1.54吨煤炭所含发热量相当,也就是说,如果只考虑能源热值,每吨石油价格应当与1.54吨煤炭相当。

但是目前原油期货价格每吨74.45美元/桶(约531.79美元/吨),煤炭价格(BJ动力煤)为88.7美元/吨,单位热能的石油价格约为单位热能的煤炭价格的3.89倍。

当然,石油用途更广(主要被用来提炼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发热效率更高,煤与石油具有一定差异性,但是,煤炭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具有更强的刚性需求。

而石油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具有更大的弹性。

再加上煤变油的技术不断进步,使得相对充裕的煤炭需求将会稳定增长。

3.煤化工的发展有助于替代石油和节能、减少环境污染

煤的大规模使用主要问题是大气污染,随着煤化工产业的成熟,清洁煤的使用,煤的污染效应将逐渐受到限制。

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甲醇、洁净煤等。

目前可行性强的煤化工产业主要是洁净煤,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是能源工业中国际高新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

目前英、德、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已经基本将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煤炭洗选比率高,采用标准工艺选煤,运用大型设备等。

煤变油技术由于其成本过高,污染较大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难以大规模产业化,目前世界上只有南非将“煤转油”技术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行。

煤制甲醇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甲醇在作为新能源燃料应用的同时,由其为原材料生产的二甲醚是国际公认及重点的新能源发展领域,可以完美的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同时甲醇转化制烯烃(MTO)工艺已经获得成功,仅国内就面临着几亿吨/年的市场容量。

二、中国煤炭产业的长期趋势

1.煤炭需求长期稳定

Ø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向煤炭集中

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导。

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煤炭。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对于世界能源结构,煤炭消费相对较多,石油、天然气资源、水电、核电、风电消费存在成长空间,但是,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较为稀缺(世界石油可开采年限为45.7年),煤炭具有转化为石油的技术可能,所以,综合平衡上看,煤炭和水能、核能、风能等将是未来20年有潜力发展的能源。

图6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0

Ø政策确定煤炭是中国战略性基础能源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国家发改委在《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6%。

Ø煤炭的主要下游行业需求弹性小

电力和钢铁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需求行业。

电力用煤比例最大,2010年6月占到全部煤炭消费量的46%,电力用煤对于煤炭的稳定需求有重要意义。

我国电力需求与GDP正相关,但是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弹性较小,并且在2002年以后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08年电力对煤的需求弹性为0.8。

可以推断,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经济复苏,电力需求未来将保持稳定,煤炭需求因而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

长江证券研究部

Ø煤化工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拉动对煤炭的持续需求

发展煤化工,一方面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家政策层面扶持。

中国面临着扩大煤炭产量以适应经济发展,但是需要减少环境污染的现状,因此煤化工是两难选择中的必然。

“十一五”规划提出发展煤化工。

另一方面,对煤炭的深加工,能够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加强行业内整合以及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整合,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符合其长期盈利的需求。

我国新型煤化工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置大多仍在装置建设后期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前夜。

相比之下,洁净煤技术(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与废物处理)发展滞后,而在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洁净煤利用成为十个新兴能源产业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洁净煤在技术和产业化上存在的问题是:

中国洁净煤技术层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机制,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的法规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力量不集中,资金筹集渠道不畅。

2.国内煤炭供给长期不足

Ø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可采年限只有38年

中国煤炭储量占世界14%,为世界煤炭储备大国,年均开采量9.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4%,中国的煤炭资源可采年限逐年递减,2009年为38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国内煤炭储量减少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产生矛盾,中国的能源政策积极从消耗国内资源转向全球采购。

2009年以来,国内煤炭进口猛增,截至2010年6月,我国煤炭进口已达上年全年的60%。

2009年中国煤炭消耗占亚太地区煤炭消耗总量的71.45%,较2000年上升了10%。

占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46.9%,较2000年上升了18%。

图10世界煤炭储量结构图11煤炭R/P比率(可采年限)

图12中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海关

Ø铁路运输瓶颈将会持续至少3-5年

煤炭企业的毛利很丰厚,但是煤炭价格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铁路运输获得的利润。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煤炭储量占全国60%,而煤炭需求主要在华东、华南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格局。

运输成本对于煤炭行业盈利至关重要。

我国铁路运输属于垄断行业,铁路运输(煤炭运输)总体运力不足,供不应求提高煤炭运输价格。

但是运价是由铁道部统一制定的,于是寻租成本上升,使运价大大超过成本,成为煤炭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

从2002年至今,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的上涨并没有使煤炭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提高,而是供给量大,运力过紧的情况下,流通环节收益提高吸收了部分利润。

因此,煤炭行业在价格长期稳定上涨的前提下,必须寻求产品深化,附加值提高以提高行业的毛利率,另外就是整合产业链,吸收流通环节的利润。

图14我国煤炭产量和铁路运量增长率比较

表1主要动力煤和炼焦煤各环节价格

单位:

元/吨

 

大同动力煤坑口价

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价

广州港深木优混

价格(元/吨)

465

770

830

 

古交2#焦煤车板价

首钢肥精煤到厂价

澳洲焦煤秦皇岛提货价

价格(元/吨)

1430

1530

1550

目前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线路主要有两条,主要是通过大秦线运送晋煤(主要是动力煤),到达秦皇岛港。

该港目前是主要的枢纽港,2009年完成煤炭吞吐量2.06亿吨,占北方港口煤炭发运总量的47%,完成煤炭运量已经超过设计能力1.93亿吨,但其最大运力为2.5亿吨;第二条是神朔黄线主运神府东胜煤(主要为动力煤),主要从黄骅港下水;新建第三运煤通道将以内蒙西部、陕西北部和宁东为集煤腹地,起点设在鄂尔多斯的准格尔。

终点入海在唐山曹妃甸。

曹妃甸未来发展规划为2亿吨煤炭运量,部分缓解运输瓶颈问题。

2009年12月22日开工建设的山西中南部铁路(9000-20000万吨/年)通道起点山西兴县瓦塘站,终点为山东省日照市,未来将成为炼焦煤的主要出海口。

东北地区的新建铁路包括滨州线(设计能力10000万吨/年)、通霍线(6000万吨/年)、赤大白线(1000万吨/年)以及锦赤线(5000万吨/年)。

目前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总运输量的70%,占铁路总货运量比重40%。

我国煤炭产量减少时,铁路运输瓶颈有所缓和,煤炭产量高速增长时,铁路运量则无法顺势提高。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产煤6.05亿吨,年外运内蒙煤炭只有1.5亿吨,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铁路运力成为主要瓶颈。

未来三年内,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几个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份中,铁路运输环境在2013年前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预计2013-2014年将一次性新增运能5亿吨左右,运力的瓶颈将有效得到缓解。

3.煤炭定价市场化程度增强,多种成本体现

市场化程度增强,一是煤炭价格主要反映供求关系;二是煤炭价格开始逐步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以及劳动力真实成本。

我国煤炭配置的主要形式是市场,煤炭交易平台主要有4种:

全煤会,即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和行业机构组织的“全国重点煤炭产运衔接会”,一年一度定期举行,煤炭企业的集中交易市场,同时也解决相关运力分配问题;各地区依托煤炭生产基地或运输基地形成的交易中心;煤炭企业与用煤企业、煤炭销售企业之间的一对一零星交易;电子交易网络。

煤炭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状况。

虽然近年我国煤炭进口迅猛增长,但是煤炭进口只占国内原煤产量的3.95%。

2009年,中国煤炭需求占世界的46.9%,稳居第一位。

因此,国际市场上煤炭价格变化对国内影响并不大。

反而,由于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大,中国对于煤炭的需求反而会影响到世界煤炭价格。

即,中国煤炭需求的稳定增长,与供给的不足,不仅在长期将会带来本国煤炭价格的上涨,也会通过进口需求带动国际煤价的上涨。

图15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煤炭价格

煤价也开始逐步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是支撑煤价不断走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以前,我国的煤炭矿产权大多通过无偿划拨取得,安全、环境和转产成本也一直没有计入煤炭的正常成本。

2006年9月,国务院批复山西、内蒙古、安徽、山东、陕西等8个煤炭生产省区成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

据统计,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政策实施前,晋煤集团的资源价款只有0.56元/吨,之后则要达到10元/吨。

另外,煤炭行业长期压低劳动力成本,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煤炭的安全成本为价格的19.25%,而我国仅为3.5%,煤炭价格被低估约5.25%。

随着劳动力成本也逐渐上升,采掘成本也将上升。

三、国内煤炭价格短期下跌

我国煤炭价格的下跌一方面是由于需求下降,供给过多,去库存化,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合理的中间环节的调整,以及煤炭技术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规模经济,都将短期内降低煤炭价格。

1.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化进程持续

从2000年到2009年,在煤炭价格的增长和煤炭行业规模扩张的作用下,煤炭行业的总收入从1210亿元增长到1.54万亿,年复合增长率32.6%,同期利润总额从5000万元(当时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的境地)提升至18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8%。

固定资产投资也连年增长,但煤炭行业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煤炭行业基本处于成熟期。

因此,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淘汰现有落后产能,发展煤炭深加工,兼顾煤炭的附加值提高与环境保护。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煤炭产量控制在26亿吨。

而2009年,我国原煤产量为29.64亿吨,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原煤产量16.1亿吨,同比增长8.9%,由于煤炭产销量一般在下半年增长较多,行业控制产能压力严重。

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要考虑对煤炭产能实施总量控制,并科学规划产能。

目前煤炭行业全国在建规模很大,加上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矿井改造后产能释放,以及一些大型非煤企业纷纷涉足煤炭,“十二五”期间产能过剩压力依旧非常大。

截至6月底,煤炭社会库存达到20490万吨,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历史峰值。

并且库存的增长速度为9.4%,行业去库存化压力严重。

其中,动力煤库存最为严重,5月,动力煤库存为4956万吨,库存同比增长率53.38%。

6月底,冶金用煤库存611.7万吨,同比增长49.1%。

煤矿库存5264万吨,同比增长10.4%,重点港口库存2392,同比增长59.25%。

2.产业内整合,短期供给下降趋势明显

“十一五”规划要求,2010年,大型煤矿产量14.5亿吨,比重占56%,中型煤矿产量4.5亿吨,比重占17%,小型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产量控制在7亿吨以内,比重占27%。

煤炭发展以“整合为主,新建为辅”,严格控制小型煤矿建设,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

促进以煤为基础,煤电、煤化、煤路等多元化发展,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

截至2009年,我国前十大煤炭企业市场集中度仅为20%,而美国为46%,澳大利亚为50%,预计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兼并重组结构将加快。

2010年6月我国乡镇煤矿占比为31.37%,重点煤矿占比为53.6%。

未来的增长目标倾向于减少小型煤矿,增加中型煤矿,中型煤矿的产能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小型煤矿,因此可以预见,短期内,煤矿企业整体产能增长速度将下降。

图19各类型煤矿企业产量同比增速

3.四大需求行业需求不足

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上升0.09%,要实现全年降5.2%的目标,任务艰巨。

8月26日,国务院组成6个督察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8个重点地区进行节能减排的专项督察。

此前已有多个省市对高耗能行业实现限电减产政策,或对超耗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

煤炭的下游行业几乎全部是高耗能行业,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47%,除了电力行业外,其余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目标。

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的煤炭消耗量占比91%,其中以电力耗煤最多(53%),钢铁约占17%,建材约占16%,化工约占5%。

节能减排的压力将会带来钢铁、煤炭、建材、化工行业的减产,进而减少对煤炭和电力的需求。

最终导致煤炭需求不足,但是,减产的力度有限。

数据来源:

中信建投证券行业数据库

今年电力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有限,主要出于三个因素:

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对电力的需求减慢,二是电源结构转变;三是“十一五”到期,节能减排压制了电力需求。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复苏的减缓,电力需求减缓。

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低于第一季度1.6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也出现下滑。

产出缺口已经从一季度的0.6%快速回落到-0.2%附近。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5.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1个百分点。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3.94%,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电源结构调整,6000千瓦以上水电和风电比重增大,火电新增比重减少。

1-7月累计6000千瓦以上水电新增装机容量733万,同比增速14.6%,环比上升1.36%。

火电同比增速为9.8%,环比上升0.69%。

风电同比增长84.2%。

环比上升2.25%。

7月份水电发电同比大幅上升26.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5%。

“十一五”规划年底到期,政府因节能减排对高耗能产业限制力度加强。

7月份,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重达30.5%,低于6月份3.71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用电量环比降低3.34%,有色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54%,环比增长2.45%,化工行业环比微长0.04%,建材行业环比增长2.22%。

高耗能产业增长的惯性需求仍然很强,但是政策调控力度也在加大。

钢铁行业需要淘汰的产能占当前总产能的比重约5%;水泥行业淘汰的产能占09年产量的6.6%。

印染行业淘汰产能占比越7%,电石行业严重供过于求,行业开工率处于70%左右。

化纤今年需要淘汰67万吨,主要以涤纶为主。

4.年末煤炭价格将保持平稳

Ø心理预期使得煤炭价格在上半年走高,7、8月处于回调。

由于2009年煤炭价格单边上扬,以致今年4-6月份,电厂在旺季前提前备货使得6000大卡大同优混的价格从735元/吨快速上升至795元/吨。

7、8月份,由于电厂积极采购结束以及节能减排加剧,因此,煤炭价格在7-8月份走弱。

9月后,随着直供电厂库存天数下降,电厂在淡季采煤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

Ø秦皇岛煤炭库存有望下降。

9月20日,大秦线将开始为期20天的检修,每天减少17万吨发运量,合计动态减少秦皇岛港煤炭库存200-340万吨。

Ø但是,节能减排的推进使得煤电整体需求受到限制,《2010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包括钢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玻璃、造纸、酒精、印染、化纤等18个工业行业,列入关停名单的落后产能要在2010年9月底前关停。

所以,9月,煤炭价格压力仍然非常大。

但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后,煤炭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Ø国际煤炭市场上,受中国、日本、韩国煤炭需求的减少,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7月以来连续6周回落,累计回调幅度达到11.5%,另外两大动力煤港南非理查兹港RBindex和北欧三港ARAindex回调幅度较小,分别为4.7%和0.9%。

未来2-3个月,亚太地区动力煤需求将进入淡季,国际煤价有一定压力。

短期,由于印尼大雨天气制约以及南非理查兹港出现新一轮罢工,上周澳洲和南非的动力煤价格出现短暂回升。

但长期内,还是要依靠全球经济的复苏形势及美元走势。

四、行业盈利增长方向及重点企业

1.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后产能扩大,盈利增长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等省。

未来1-2年,行业兼并重组后,三省均会出现特大煤企,预计煤炭“十二五”规划总产量增速会继续下降的前提下,特大煤企的产量增速将快速上升。

煤炭行业产量对利润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未来贡献率有望继续提高。

该类上市公司将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利润增长水平。

 

山西省是兼并重组的重点地区,工信部于山西省的战略协议中首推工业转型发展,明确指出要加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及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山东煤炭行业规划为主要是“六合一”和“七合一”两套方案。

在六合一方案中,山东兖矿集团继续保留,其他6家矿业集团重组整合为山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预计产能将仅次于中煤能源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炭生产集团,作为集团唯一的上市公司新华医疗(600857)充满了注资预期。

如果“七合一”,兖州矿业将更加强劲,同时兖煤澳洲将于2011年在澳洲重新上市,届时公司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河南煤炭重组,重点关注神火股份,其煤炭产量规模在上市公司中明显偏小,但盈利能力较强,本次资源整合将提升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

整合煤炭资源分布在永夏矿区和禹州矿区,设计煤矿30家,预计增加年生产能力800万吨左右,公司总资源储量也将突破40亿吨。

2.运输条件的优势将影响盈利能力

运输条件的优势体现在两点:

一是跨行业兼并重组,关键是煤路联合,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提高盈利能力;二是区位优势——离消费地较近。

跨行业兼并重组优势在于吸收中间环节的利润,特别是运输环节的利润,提高盈利能力,同时煤路联合竞争优势强于与其它下游产业的联合。

煤炭的下游行业——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的毛利率均低于煤炭开采,因此相对来说,煤路的联合更能减少成本,提高收益。

煤路联合也是煤炭行业“十一五”规划鼓励的方向。

该方向收益的主要是兖州煤业、大同煤业、中国神华。

区位优势,主要在于离消费地近,特别是离华东地区近的煤炭企业更能减少铁路瓶颈的限制,随煤炭需求回升盈利立即增长。

今年上半年,具有区位优势的企业盈利增长较大,恒源煤电、上海能源等为代表的企业利润出现大幅增长。

3.煤炭深加工及煤化工具有发展前景

煤炭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一是现有煤炭的深加工,主要是洁净煤技术,目前主要是精煤。

精煤产量占比的提升带动煤炭销售均价大幅增长,毛利率有不同水平的提升。

恒源煤电、上海能源、平煤股份、国阳新能、西山煤电都是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主要是煤与其它能源的转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洁净煤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众多优势,成为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据专家测算,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煤转化技术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置大多仍在装置建设后期或准备试车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

目前,虽然我国煤气化炉、甲醇合成塔等装备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为大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核心反应器、压缩机、关键泵阀等主要装备还不能满足要求。

加快煤化工关键设备和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不仅可以降低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增强竞争力,而且可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煤炭可采储量将决定发展的持续性

煤炭的深加工和煤化工是煤炭产业的内涵式发展,煤炭企业储量的上升则属于外延式发展。

既包括国内的兼并收购,也包括勘探开发新的煤矿,同时也包括境外收购煤矿,延长我国煤炭可采储量的年限。

我国煤炭目前探明可采储量只能使用38年,煤矿企业去境外收购或参股海外矿厂,既能延长持续产煤的进度和时间,保证持续盈利,另一方面,与电厂、钢铁厂等下游行业竞争世界煤炭市场的份额,维持国内煤矿企业的资源垄断,保证煤炭开采的收益率。

开滦煤矿在煤化工和海外扩张上具有优势,中国神华也在积极海外扩展。

 

表2今年1-6月主要煤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煤炭采选毛利率(%)

煤炭营业收入(元)

兰花科创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