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397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docx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

 

 

危险物料管理流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修订记录

修订次数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1.0目的

阐明我司对危险物料储存管理的措施,确保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去管理,并实施减少环境和安全风险。

2.0范围

适用于有关危险物料采购、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的过程、部门和人员。

3.0职责

3.1采购部:

正确采购危险物料,积累MSDS收据,监督供应商遵守国家和我司的要示从事贸易供货。

3.2物流部:

按国家和联合国(UN)相关危险品运输法规要求从事我司运输作业、并实施相关监控(包括对第三方)。

3.3行政部:

正确储存、使用危险物料,实施防泄漏控制和危险品通报标识计划及相关培训,对危险物料管理的有效性负责。

4.0定义

4.1 危险物料:

(简称危品)危险物料包括危险物品和危险化学品。

当环境或人暴露于危险物品时,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环境或人会承受物理与健康风险,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有腐蚀性的有毒的、易燃的、起反应的、有损于健康的。

危险化学品系指危害健康或危害身体的化学品。

危害健康的化学品系指暴露于该化学品的人员会发生危性或严重健康影响。

此类物质有致癌物、可繁殖毒素、肝毒素和神经毒素。

危害身体的化学品有可燃液体、压缩气体、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爆炸物、火药、不稳定物质,放射源或与水反应物质。

4.2 二次封锁:

对可能泄漏容器或污染的区域所采取的外部封围,导流、收集以容纳泄漏物质,避免污染扩散,影响环境的某类泄漏补救防范措施。

4.3 MSDS:

危险品的《物料安全数据表》,包括物料标签说明、产品说明书,主要反映物料的成分、用途、使用方法、危害风险,防护须知等。

5.0程序

5.1危险物料普查:

5.1.1各部门应于每年第一季度组织本部门开展危品普查,清查:

本部危品种类结构,所在区域,拥有数量,储存方式等,填写相关表格。

5.1.2整理现场有的危品安全数据资料、信息、标签、货单、应急资料,区域标识。

5.1.3清除过期、失效的危品,物料。

5.2危险物料分类

5.2.1危险物料按分成11类:

酸;碱;盐;试剂类;工质类(制冷剂[如氨、R134(液)]、CO2(液)、压缩空气、蒸汽等);可移压力容器类(如现调用CO2钢瓶、FEGAL(桶)、N2气瓶);油料类(如汽油、煤油、润滑油、酒精等);溶剂/清洁剂;石棉类;可燃、爆工业气体类(如O2、C2H2、H2);放射源。

5.3危险品的通报和辨识:

部门主管应指定人员于每年1季度组织本部门进行危品通报、标识的检查、整改和培训。

5.3.1危险品的通报:

5.3.1.1危险品的存放和使用的区域的负责主管应在主要入口,(在醒目的方位)设置“危险品暂存区域牌”,保证在现场的采光、视野条件下,现场人员能得到明确的警告。

5.3.1.2暂存牌采取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5.3.1.3主管在一级区域主入口,介绍储存危险品品名、种类、属性、危害,储存条件、周期、防护、应变及防护器具等事项。

5.3.1.4设备部在碱液间及CIP系统外置液碱罐,水处理/污水处理药剂加料间的设备系统上亦做明显标识,碱槽槽等应设置液位显示,管线应着色环标明流向,以通报或表明危险品的所在、流程和状态。

5.3.2危险品的标识:

5.3.2.1部门主管应组织人员对所有危险化学品建立类似档案。

对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能掌握些化学品的品质及其处理时的预防措施。

5.3.2.2危险品储存容器、主要设备(如泵)上醒目的方位设置标签或及暂存标牌,主要内容应包括用中文表达的下列信息:

A、危险物料的名称B、用途C、成份D、危险性E、防护与第一救助

F、有效期G、储存条件I、责任人

5.3.2.3MSDS安全数据具时效性,一旦某批次危险品用完或更换品种、供应商等,主管应更换上相关内容的MSDS说明、保证危险品通报与辨识的有效性。

各部门应定人负责自查。

5.3.2.4仓库每月将危险品库存量上报主管审阅。

各部门每年上半年应完成本部危品通报、辨识的员工培训

5.4建立公司MSDS资料数据库:

5.4.1采购部负责从采购、供应环节获取我司原料、危品的MSDS安全数据并及时提供给各相关部门。

5.4.2 相关部门应从货品铭牌、说明书、资料中搜集、整理MSDS安全数据,按要求制作危险品标识牌,并保存、汇总此类资料、备份电子版本。

5.5危险品的储存方式:

危险品的使用部门主管应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危险品的分类储存、照明、和二次封锁等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整改和批评、处罚,保证其不会再犯。

5.5.1分类储存

5.5.1.1危险品必须储存于专用仓库、场地、设专人管理。

5.5.1.2危险品必须分类分项存放。

具活跃性,易发生反应的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不能共存的危品如酸与碱,氧与油,氨与氯等应分室存放,保持保安距离。

5.5.1.3储存区应设安全通道,不得堵塞;库区应合理分隔、保持间距。

5.5.1.4液态危品不建议码放,若场地原因,确需码放,则需设置可靠台架,且不得超高、超量储存。

防止倾覆、泼溢意外事故。

5.5.1.5遇火、潮、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低洼积水的地点存放。

5.5.1.6受光、热、易燃、爆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5.5.1.7公司内禁存燃料用汽油。

5.5.1.8所有危品容器应加盖密封,必要时容器边设安全隔离带。

5.5.1.9实验室使用化学品的储存,参照有关规定。

5.5.2照明、通风:

5.5.2.1危险品储存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5.5.2.2应根据化学危品种类、性能、设置相应通风,防爆灯具。

5.5.3危险品泄漏,扩散预防设施:

5.5.3.1盛装危险品的容器、使用前后须进行检查,清除隐患,防止逸漏,中毒、污染事故发生。

并检查容器容积是否够,以免溢出,检查输送管接头是否可靠,防喷溅泄漏。

5.5.3.2应根据危品种类、性能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措施。

5.5.3.3采取有效的二次封锁措施,预防可能的泄漏所导致的污染扩散。

5.5.3.4.行政部必须保证有完好的屋缘,覆盖物和其它适当的防护设施去防止储存和控制区域暴露于雨水中;同时也应保证有完好的排水管、下水道等排放系统去收集泄漏物,避免危品泄漏的扩散。

5.6防护与紧急应变:

危险品的使用部门主管应每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危险品的紧急应变及防护等检查,对违章行为进行整改和批评、处罚,保证其不会再犯。

5.6.1现场应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具,如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护手套、衣、裤、靴等。

5.6.2现场应配备有效的应急的第一救助措施,如快速稀释冲洗用的喷淋头,面盆和急救药箱。

5.6.3危品事故紧急应变应遵循的人、机保护做法均被员工掌握。

部门主管指定人员对员工进行以上各项的训练。

保证现场员工随时都能获得和熟练掌握,并每年再培训和演练,以验证紧急应变和防护自救的效果。

5.7搬运/装卸:

5.7.1厂区外的搬运/装卸应按程序进行。

5.7.2物流部主管对厂区内的叉车搬运/装卸,应配有可靠机具、垫护以保证危险品的安全移运防止因撞击、戳击、拖拉、倾覆所导致的泼溢事件。

特别在雨天,尤应注意片碱、三强酸、三氯化铁等危险化学品的装卸污染。

5.7.3.搬运时,应采取适当的隔热、防潮措施。

严禁混装、混合搬运下列危品:

●碰撞、互相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或其他危险的危品。

●化学性质、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危品。

5.7.4厂内搬运危品,应挂危品标牌提示必要时应设隔离带,装卸危品须在指定的二级封锁区内进行。

5.7.14液酸(碱)供货槽车在“转槽”前应检查储槽可容纳容积,避免过载(装)、溢流、增压;检查输管理体制及接头是否完好,防止泄漏,喷溅,“转槽”过程中应不断巡检管线。

5.8.领取、退库:

5.8.1危险物料应遵循适量领用原则,只能用空容器换相同品种和数量的危品,严禁非储存区的过量现场储存(如CIP系统用片碱),确保需保留现场存量,应设可靠储存柜,上锁、专人控制,避免遗失、被窃,导致污染扩散和伤害。

5.8.2因故(如生产变更等)不需要的或可能处于失控、无人监管的危险物料应当即办理退库手续,所有人不得拒绝“退库”。

5.8.3所有有关危品的进出库单据应妥善保存,避免遗失、更改。

对于管理中的违章行为,主管应当即给予制止进行和批评,保证其不会再犯。

造成环境、人员、财产损失者应赔偿经济损失,并予以通报批评,使员工吸取教训;并由部门主管向质量体系推进委员会提交事故调查、分析、处理报告。

5.9废弃危险品的回收和处理:

5.9.1定点回收:

5.9.1.1生产用过的废旧润滑油(剂),油墨/溶剂等应宣战专用容器回收,每月由生产线维修班送油料库汇总储存,待处理。

5.9.1.2用过的废碱液、碱泥、应由生产主管组织用碱泥车盛装送至污水站回用。

5.9.1.3生产主管设置石棉制品回收箱,以逐步回收替换下来的保温玻棉、岩棉等石棉制品。

5.9.1.4生产主管设置品控化学品回收箱。

5.9.2回收容器的特殊标识:

5.9.2.1回收容器应由行政部用醒目的大字标明“废料(危)”的字样,并在正下方标明品种。

容器应设盖密封,定点回收位置不得擅自更改,迁移。

5.9.3废弃危险品的处理:

5.9.3.1集中的废弃危险品报行政部,严格遵循国家法规和客户的要求妥善处理。

6.0 更正行动

当出现危险品管理失控,紧急事件的情况时,应对整个环境评估、管理方式及测试方法进行检讨,寻找根本原因,制定更正行动计划,并予实施及评估,以求彻底解决。

7.0培训

所有接触危险品的人员需得到本程序的培训。

8附件

8.1BG-XZ-005《泄漏预防月度检查表》

8.2BG-XZ-010《物料安全数据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