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432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docx

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

2011年2月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

2011年2月份百题精练语文试题1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联袂(ju)

羞赧(nn)

破天荒(hung)

不容置喙(hu)

B.思忖()

熟稔(rn)

侃大山(kn)

风尘仆仆(p)

C.拜谒(y)

菲薄(fi)

紧箍咒(g)

栉风沐雨(zh)

D.刹那(ch)

隽永(jun)

逐客令(zh)

恬退隐忍(tin)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

的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和领会党中央的思想纲领,探究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B.察看了今天的气象全情况之后,他知道这种天气不宜飞行,于是改变主意,从陆路去演习场。

谁知此举竟鬼使神差地选择了一条生路,使他避过一场灭顶之灾。

C.莲花峰上,怪石嶙峋,奇松盘桓,雾气弥漫,翻云

覆雨,好一派雄奇壮丽的景观。

[来源:

Zxxk]

D.早在上世纪30年代,萧乾就因长篇小说《梦之谷》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来源:

学科网ZXXK]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些年有个现象:

高考考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倾向于选择就

业机会多的热门专业,可是四年后热门专业往往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反而成为最难就业的选择。

B.每当听到《英雄交响曲》的旋律,心里就无比激动,一次次激起我的斗志,也不由得使我回想起那件难忘的往事。

C.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意义重大,这种设计不仅需要政府和设计机构的努力,还需要全体

市民的广泛参与和认同。

D.刘翔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

宇宙对它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矣致他死命了

A.

B.

C.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

近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夸克组成了质子和中子

,质子和中子

又组成了原子核,最终形成原子以及今天的万千世界。

现有的物理学理论还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四种力。

其中,夸克通过强作用力组成质子和中子,而这种强作用力主要通过另一种名为胶子的基本粒子来传递。

莫非是胶子从中作梗?

获得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格罗斯、波利泽和维尓泽克在1973年的论文中提出的渐近自由理论,为此提供了解释。

三位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理论认为,强作用力会随着夸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没有夸克能从原子核中向外跳移,获得真正的自由。

根据渐近自由理论,强作用力会随着夸克间距离的变小而减弱,这意味着,被强作用力约束在质子、中子内部的夸克,只有在彼此距离足够小的时候,才能自由运动,犹如自由粒子;而当夸克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夸克间的作用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夸克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稳定的结构,

以至于强扭不出来,让科学家们发现不了它。

原来,夸克之间是通过交换一种叫做胶子的媒介粒子而在一起不被分离的,胶子有颜色属性,该属性成为色荷,两个夸克交换胶子的结果就是交换颜色,所以,物理学家们将夸克之间因交换胶子而形成的奇特作用力称为色力。

为了描述夸克间的这种色力,物理学家们随后创立了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力学理论认为,与电子带有电荷类似,夸克和胶子带有

色荷。

这种色力或者说强作用力,具有比电磁力、重力等更为复杂、更为奇特的作用方式。

胶子不仅能同夸克发生相互作用,还能在胶子之间发生作用,形成胶子团。

色力就是这样非比寻常,和宏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完全不一样,它随着夸克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一个固定值。

这就是为什么夸克总被束缚着,没有单个夸克出现的

原因。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认为,每当我们打开物质的一个层次时,都会有很大的应用。

比如当我们从分子到原子,从原子到原子核,我们可以利用核能;那么假设我们能够把自由夸克打开的话,我们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夸克里面的强作用能,而这个能量或许比核能还要大得多。

不过目前看来,试图把两个夸克分开,还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越变越大的作用力,这就是说分开他们需要相当大的能量。

而且,

即使能量足够大,分开了它们,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执拗的物理学家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单个夸克变成了夸克—反夸克粒子。

这就跟你试图要把一块磁铁的南北极单独分开一样,无论用什么方法,哪怕你把磁铁砸成碎片,每一块碎片还是会南北极俱全。

这就是问题所在。

20090531

天文

学家们认为宇宙中

可能存在着单纯由夸克组成的夸克星,或许在这样的星球上物理学家们才能够找到自由的夸克,而热衷于新能量探索的人也才能够实现利用夸克能的梦想。

5.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夸克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夸克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小的粒子。

B.夸克是通过强作用力来组成中子和质子的。

C.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

D.夸克是通过胶子来传递强作用力的。

6.下列关于渐近自由的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

Z#xx#k]

A.渐近自由理论是由格罗斯、波利泽、维尓泽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B.渐近自由理论是为了解释夸克间的强作用力的奇特现象而提出的。

C.渐近自由理论主要思想是:

夸克间的距离越小,强作用力也就越小,夸克运动就越自由。

D.夸克间的作用力与重力、电磁力等一般作用力有着共同的特征,都要通过胶子来传递。

7.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发现不了夸克的主要原因在于夸克间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而距离越大,作用力越小,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以至于无法分离。

B.量子色动力学是为了描述夸克间交换色荷而产生色力这种现象而创立的。

C.色力随夸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直至无穷,这是没有单个夸克出现的主要原因。

D.一旦将自由夸克打开,其能量将比核能大得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

家世衣冠。

父弘,习《小杜律》。

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

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年九十五卒。

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

后为郡吏,辟公府。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

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

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

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

于法,彭得斩之。

帝曰:

军征,校尉一统于督。

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

躬对曰:

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

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

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

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

帝从躬议。

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

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

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

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

帝曰:

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

躬曰:

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

帝曰:

善。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

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

躬上封事曰:

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

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

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

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

肃宗善

之,即下诏赦焉。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为郡吏,辟公府

辟:

授予官职

B.议者皆然固奏

然:

这样[来源:

Zxxk]

C.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

呼吸:

瞬息万变

D.死罪已下并蒙更生

更生:

获得新生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躬

务在宽平的一组是

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

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

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

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

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

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

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躬年轻时由于受到他父亲的影响,谙习法律,他讲授法律,学生常达数百人,也曾被召见参与审理秦彭一案。

B.郭躬认为是否擅自杀人,不决定于是否请求主将,而在于是否能够因地制宜,从实情出发做出合适的裁决。

C.郭躬执法宽厚公平,量刑准确,曾经对处罚过重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禀奏皇帝之后,都获

得了施

行。

D.文章一共写了郭躬施法公平的四件事,全都反映了他执法的客观公正,即使被处罚的人也没有丝毫怨情。

(二)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加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泫然泪下

xun天裂地坼ch

囹圄w

愤懑mn

B.量体裁衣ling病入膏肓hung确凿zo

作坊zu

C.乳臭未干xi

毁家纾难nn解剖pu

自刭jng

D.强词夺理qing

剜肉补疮wn

讥诮qio粳米j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于南极冰川融化的速度大大超过降雪的速度,人们担心如果南极西部冰盖开始崩蹋,海平面将上升1-1.5米。

B.劣质节能灯寿命特别短,浪费了大量工业原料;玻璃壳里的汞金属,造成了环境污染;劣质灯还存在一定幅射,破坏人体生理系统,造成情绪不稳,甚至发生病变,诱发癌症。

C.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倍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诸多骁勇的斗士。

D.我坐在开罗岛屿之宫旅店的阳光下,俯瞰平静的尼罗河。

河上有白色三角帆的木船,静静地行驶,好像在玻璃般的水面漂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奥运会之后,王楠、张宁、陈艳青等体育界大腕纷纷退役,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已染指了几乎所有的冠军奖杯,其进取动力也就丧失了。

B.连续几年来,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洪战辉、丛飞、孟祥斌、李桂林……他们用行动影响着人们。

韬光养晦,不露锋芒,这正是他们的写照啊。

C.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产所湮灭,即算这些地方民营资本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领域,也千万不要试图用金钱与政府角力。

D.1950年,毛泽东和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谈话时就提到了减负,时隔60年,我们的孩子仍在宵衣旰食,挑灯夜战。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百姓对一个政党评价的好坏

,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

对病人来说,治不好肿瘤保不住性命;对政党而言,治不了腐败保不住政权

B.美元贬值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出口和美国整体经济,但从全球市场看,势必让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雪上加霜,并促使其他一些国家货币随之贬值。

C.有资料统计,我省分布的爬行动物有85种之多,但是,其中很多物种多年来都未见其行踪。

这些物种是否在湖南已经灭绝,有待进一步核实。

D.令人痛心的是,人类的过度

开发,让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就意味着大自然生物链的破坏,最终受威胁的将是处于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

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文学作品上常常有跟月亮在一起的记述。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所以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也爱念爱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烟笼寒水月笼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A.中国人觉得它是美的,因为它跟月有关,因此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B.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它是美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C.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中国人念起这些月的诗句来津津有味,。

D.这些月的诗句,中国人念起来津津有味,因为它跟月有关,因为

它是美的。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四川省共有水库6678座,位于岷江上的紫坪铺水库,坝高159米,库容10亿立方米,并不是其中最大的水库。

自2009年1月17日《科学》杂志发表了《四川大地震是人类活动触发?

》一文之后,西方一些媒体立刻跟进,耸人听闻地报道:

中美科学家研究表明:

造成9万人死亡的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引起的。

俨然世界上的科学家已达成共识。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就拿被《科学》杂志那篇文章引以为据的雷兴林、马胜利等人发表在《地震地质》的论文来说,这些并没有成功地证明5·12汶川地震是由紫坪铺水库造成的。

该文的第一雷兴林利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在一系列简单的假说的基础上,计算了紫坪铺水库加载(蓄水)或卸载(放水)过程对地下极浅岩石中断层面上剪应力的影响。

例如,假说岩石是开放的多孔介质,各孔彼此相连,岩石的渗透率为一常数,既不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化,也不在水平方向有变化;地壳内压力梯度忽略不计;岩石在研究的深度范围内是完全线性弹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即使在这些极端理想的情况下,水库加载或卸载对地下4-5千米深度以下地壳中断层面上库仑应力的大小也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无论因水库荷重还是水沿断裂带往下渗透,只对近地表几千米厚的岩石中断层活动有微小的影响,这些都是行内人所公认的常识——水库加载或卸载或许会引发库区或周围小范围内断层发生较小的滑移,形成小地震。

事实上,雷兴林等人文章的主要科学意义是:

水库的载荷与水压的渗透对地下岩石中应力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在近地表几千米的地壳中可能会产生0.1-0.5bar应力的变化,但在深于10千米的地壳中,其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雷兴林等人很怕引起别人误解,多次强调:

一个地区能否发生地震,关键在于该地

区是否存在一定规模的活动断层,且其应力状态是否已接近破坏强度。

仅靠水库本身的重量和相应的流体压力是不足以使完整的地壳岩石发生大规模的断裂而产生强震。

这也是行内人所公认的。

但是,雷

兴林等人却认为:

汶川大地震迟早会发生,只是紫坪铺水库的建设和

使用使得地震提前到来几十年。

他们之所以

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过于简单地把地壳中岩石破坏强度看成是一个常数,并且认为地壳中构造应力积累随时间是线性增加的。

大地震的发生与否,绝不像往骆驼背上加草那么简单。

事实上,水库的加载或卸载引起的微小的应力变化,立刻会被库区及其附近小范围内地壳浅部滑动强度很低的节理面和小断层吸收,使浅表岩块间稍有滑动,但绝对不足以触发地下19千米深处的巨震。

5·12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是19千米。

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是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松潘-甘孜地块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向四川盆地强烈推覆逆冲的结果,与紫坪铺水库无关。

水库的蓄水与放水或许会诱发一些极浅源的小震,再大的水库也不能直接导致一

场8级特大地震。

(选自《南方周末》2009年2月12日,有删改。

6.下列不属于写作此文目的的一项是(

A.批驳西方一些媒体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引起的等耸人听闻的言论。

B.运用软件计算了水库的加载与卸载对地下极浅岩石中断层面上剪应力的影响。

C.指出雷兴林等人的文章的主要科学意义及存在的片面性。

D.得出再大的水库也

不能直接导致一场8级特大地震的结论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一个地区发生地震,关键在于该地区存在一定规模的活动断层,且其应力状态已接近破坏强度。

B.地壳中岩石破坏强度是一个常数,地壳中构造应力积累随时间是线性增加的。

C.西方科学家及媒体已达成共识:

四川大地震是紫坪铺水库引起的。

D.雷兴林等人文章的主要科学意义是:

水库的载荷与水压的渗透对地下岩石中应力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

8.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建设和使用紫坪铺水库,汶川大地震会推迟几十年到来。

B.汶川地震后,余震不断,是与四川众多的水库有关。

C.水库的蓄水与放水会诱发极浅源的小震。

D.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是19千米,紫坪铺水库的载荷与水压的渗透,对这个深度岩石应力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

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

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

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

先生曰:

《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

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先生遂以为戒。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

临刑叹曰:

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

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

何其贤哉!

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

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

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

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排:

批驳。

权子母:

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

鼎革:

指明清易代。

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

金针:

比喻作诗文秘法。

度,授与。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衡文评书

衡:

评论

B.斫山固侠者流

固:

本来

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

派遣

D.顾不伟耶

顾:

难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语斫山曰

今君乃亡赵走燕

B.子则为君助灯火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C.因为诗吊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先生遂以为戒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

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来源:

学科网ZXXK]

B.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

王斫山竟没当回事。

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

C.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

是有独到的眼光的。

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D.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

参考答案

(一)

1.D【A联袂(mi)B风尘仆仆(p)C菲(fi)薄】

2.D【A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不做修饰成分。

B鬼使神差指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原句是依据经验或科学知识做出的选择。

C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不用来表示气势宏伟。

D名噪一时指一时名声很大。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符合语境。

3.C【A搭配不当四年后热门专业……成为……选择B结构混乱,一次次激起我的斗志主语变换,还有语序不当,不由得使我应为使我不由得D成分残缺,具有缺少宾语】

4.D

5.C【A文中无此表述BD表述不完整】

6.D【文中没有信息说明重力与电磁力的传递也是由胶子完成的】

7.B【A距离越大作用力越大C有一个固定值D能量或许比核能大】

8.B【然是认为对的意思】

9.B【说的是郭弘陈述朝廷赦免囚犯的意义说明朝廷赦免囚犯的措施】

10.D【没有丝毫怨情是说郭躬的父亲断案】

(二)

1.B

(A圄y

C难nn

D强qing)

2.D(A组:

蹋—塌

B组:

幅—辐

C组:

倍—辈)

3.C(染指:

比喻分取非分的利益,应改为获得。

韬光养晦: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应改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角力:

比赛力气。

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时间很晚了才吃饭。

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现多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应改为闻鸡起舞)

4.A(

好坏对应最大的因素就是腐败,两面对一面。

5.D

6.B

这是雷兴林等人的做法。

7.A(B项是雷兴林等人片面的观点。

C项,原文此句后有事实远非如此。

D项应是随深度增加而迅速衰减而不是增加。

8.D(A项是雷兴林等人错误的观点。

B项属于无中生有。

C项,原文是指或许会诱发极浅源地震。

9.C

打发掉(花掉)

10.D

两句中以均为介词,把A.乃:

副词,于是;副词,竟然,居然

B.为:

介词,替;介词,对,向

C.

因:

副词,于是,就;介词,通过。

11.C

原文说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原文说尤喜讲《易》……多至十万馀言;原文说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而不是说只有这几种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