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764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docx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内部题集上册全解

(三)流量

分类号:

W2-3

主要内容

①《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1993)

②《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③《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一、填空题

1.当水深大于     Cm,流速不小于     m/s时,可用流速计测量流速。

常用的流速计有旋杯式和桨式两种。

2.水的流量测量方法有流速计法、    、    容积法、孔板流量计、水平衡法、排水系数法、浓度法、皮托管测速计法、文丘里测速计法等多种方法。

3.浮标法常用于推算和估计水渠或河段中的    流量或     期间的河水流量测量。

4.溢流堰法的测量水流量的主要方法,所用的堰顶的形式或堰壁厚度可分为薄壁堰、     和     。

其中薄壁堰使用方法简单,精度较高,广泛使用于明渠测流,并可实现自动测量。

5.《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1993)适用于天然河流、     水库     、潮汐影响和建设工程附近河段的流量测验。

6.测流河段应选择在顺直、稳定,水流集中,无分流、岔流、斜流、回流及死水等现象的河段。

顺直河段长度应大于洪水时主河槽宽度的3倍,宜避开有   汇入或    及     等大水体产生变动回水的影响。

7.河道水草丛生或河底石块堆积影响正常测流时,应          

8.流速仪法测排污截面底部需要硬质平源,戴面形状为规则的几何形,排污品处有不小于m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m,

二、判断题

1.流速计法测定水流速时,要把流速计沉降到指定深度,且把流速计置于正对着水流方向上测定,还应把流速计置于测定人的下游一侧,以避免测定人位置对测速的影响。

( )

2.流速计法测定水的流速时,为减少测量误差,当水深小于40Cm时,采用一点法,水深大于40Cm,时,采用两点法( )

3.容积法测定污水的流量是将容器放在流水降落地点的同时,卡上秒表,测定容器中装至一定体积水所需的时间。

测定一次,记录时间t(s),根据容器容量计算流量。

( )

4.溢流堰法测定水流量使用的薄壁堰,根据堰口的形状,可分为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3种,三角堰多用于测定较大的流量,梯形堰和矩形堰用于测定较小的流量。

( )

5.对穿过岩石而流出的溪流来说,河流断面和流速分布都很不规则,用一般方法测定流量比较困难,此情况下水体的混合状态良好,适宜于用流速计法测定流量。

( )

6.用浮标法测流的河段,要求顺直段的长度应大于上、下浮标断面间距的两倍。

浮标中断面应有代表性,并无大的串沟、回流发生。

( )

7.在每次使用流速仪之前,必须检查仪器有无污损、变形、仪器旋转是否灵活及接触丝与信号是否正常等。

( )

8.容器法测定污水流量,适用于流量小于每日100t的排放口,并要求污水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关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落差。

9.污水流量测量应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需要,污水测流须与污染物浓度监测同步。

( )

10.实行总量监测的企事业单位的排污口,必须安装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的自动污水流量测量装置,所选择污水流量装置必须适应于污水特性和污水排放。

( )

三、选择题

1.使用流速计测量水的流量时,将应探头放入管道或渠道的     处。

测量的时间越长,所测量流速越准确,测量的时间应大于     s(H为水的深,m)(  )

A.0.5,100 B.0.6,50  C.0.6,100 D.0.3,100

2.如果废水在封闭型圆形管道中流动,且充满管道,其平均流速则是主轴线流速的     ( )

A.一部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一半

3.采用浓度法测定水流量时,要用较多的示踪物质,因此,采用此法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物质对     ,尤其是对鱼类的影响。

(  )

A.水生生物  B.水生植物  C.陆生生物  D底柄动物

4.流速仪法测水的流速时,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一条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最小间距不宜    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

测水面流速时,流速仪转子旋转部分不得露出水面。

测河底流速时,应将流速仪下放至     m水深以下,并应使仪器旋部分的边缘离开河底2-5Cm。

(  )

A.小于0.9B.大于0.9C.小于0.5D.大小0.5

5.浮法测流时所用水面浮标,其入水部分表面应较粗糙,不应成流线型。

浮标下面要加系重物,保持浮标在水中漂流稳定。

浮标的入水深度,不得大于水深的     。

浮标露出水面部分,应有易于训别的明显标志。

( )

A.1/10B.1/5C.1/15D.1/2

6.用浮标法进行污水流量测量时,排污口上溯有一段底壁平滑且长度不小于     米无弯曲、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排污渠道,并经常进疏通、消障。

( )

A.10B.15C.20   D.50

四、问题题

1.简述水流量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

2.用流速计法测定河水的流量,应如何选择测流地点(断面)以保证测流的准确性?

3.综合评述浮标法测定河流流量断面布设的原则。

4《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中,污水流量测量的质量保证有哪些要求?

参考文献

[1]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93)

[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52-1999)

[3]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

[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2版,北京:

经学工业出版社,1994.

命题:

刘艳

审核:

尚帮懿 邢建

 

(四)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溶解氧PH

分类号:

W2-4

主要内容 

①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电极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②.电导率的测定 便携式电导率仪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③《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GB/T11913-1989)

④PH的测定 便携式PH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填空题

1.测量水的PH值时,应适当进行搅拌,以使溶液均匀并达到电化学平衡,而在读数时,则应

          以使读数稳定。

2.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及电位时,配制试剂用水的电导率应小于     us/Cm,即将去离子水煮沸数分钟,以驱除水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然后     。

3.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时,用于校正空白电极的标准溶液的名称是     。

4.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在校验指示电极时,如实测结果与标准电位值相差大于  mv,则指示电极需要重新净化或更换。

5.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所用的电极分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和    

二、判断题

1.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现场快速测定。

( )

2.由于电导率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水样中的油污对电导率测定干扰不大,所以可以直接测定。

( )

3.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装置膜电极时,膜内有气泡可以用手将膜抹平来赶走气泡( )

4.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水样接触电极的膜时,应保持一定的流速,以防止与膜接触的瞬间将该部位样品中的溶解氧耗尽,显示错误的读数。

( )

5.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若水样中含有铁及能与碘作用的物质,会对膜电极法的测量产生干扰(  )。

6.《水质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GB/T11913-1989)适用于天然水和污水中的溶解氧测定,如果用于测量海水或港湾水,应对含盐量进行校正。

(  )

7.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果水中含有机溶剂、油类、硫化物和藻类、会引起薄膜阻塞、薄膜损坏或电极被腐蚀而干扰测定(   )

三、选择题

1.用来校正测定氧化还原电位仪器标准溶液的标准电位值是     mv.(  )

A.十500 B.-400C.+430D.20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测量水中的氧化性物质浓度

B.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种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的存在量。

C.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可能存在的氧化物质或还原物质及其存在量。

3.被测水体中含盐量在35g/l以下的时候,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含盐量的     

A.增加而减少  B.增加而增加  C.增加而不发生变化

4.下列气体中会干扰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是     (  )

A.C.O2B.H2C.N2DC.O

5.电化学探头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仪器需要检验零点的时候,可将电极浸入     的蒸馏水中进行校零。

( )

A.每升蒸馏水加入1g亚硫酸钠和1mg钴盐

B.每升蒸馏水加入2g亚硫酸钠和1g钴盐

C.每升蒸馏水加入10g亚硫酸钠和1m钴盐

D每蒸馏水加入1g亚硫酸钠和1g钴盐

参考文献:

[1]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GB/T11923-1989)

[2]国有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命题:

李伍生

审核:

尚邦懿  邢建

 

(五)高锰酸盐指数

分类号:

W5-4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C.B./T11892-1989)

一、判断题

1.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时,在采集后若不能立即分析,应加入浓硫酸,使PH<2,若为碱性法测定的水样,则不必加保存剂()

2.因高锰酸钾溶液见光分解,故必须贮于棕色瓶中。

()

3.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沸水浴后的水面要达到锥形瓶内溶液面的2/3高度。

()

4.高锰酸盐指数可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

5.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加热煮沸时,若延长加热时间,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

二、选择题

1.碱性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中加入高锰酸酸钾并在沸水浴中加热后,高锰酸根被还原为()

A.Mn2+B.MnO2CMnO32-

2.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在沸水浴加热完毕后,溶液仍应保持微红色,若变浅或全部褪去

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加入浓度为0.01molB.继续加热30min

C.将水样稀释或增加稀释倍数后重测

3.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对于浓度高的水样需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以加热氧化后残留的高锰酸钾溶液为其加入量的为宜()

A.1/3~1/2B.1/3~2/3C./3~3/4

4.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所用的蒸馏水,需加入溶液后进行重蒸馏。

()

A.氢氧经钠B.高锰酸钾C.亚硫酸钠

三、问答题

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水样采集后,为什么用H2SO4酸化至PH<2而不能用HNO3或HC.I酸化?

四、计算题

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时,欲配制0.10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100ml,应称取优级纯草酸钠多少克?

(草酸钠分子量:

134.10)

参考文献

[1]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C.B./T11892-1989)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4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编写组.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刘瑞雪,等.化验员习题集.2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命题:

武云霞

审核:

李振声彭刚华陈谊

 

(七)总硬度

分类号:

W5-6

《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

一、填空题

1.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中,滴定接近终点时,由于络合反应缓慢,因此应放慢滴定速度,但整个滴定应在min内完成,以便使的沉淀减至最少。

2.欲保存测定总硬度的水样,应在水样中加入,使PH为左右。

3.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若水样中铁离子≤30mg/L,应在临滴定前加入250mg或加入数毫升,以掩蔽铁离子。

二、判断题

1.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其组成比几乎均为1:

1()

2.水中钙、镁离子和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结合时形成的硬度即为碳酸盐硬度。

()

3.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在缓冲溶液中加入镁盐,是为了使含镁较低的水样在滴定时终点更明显。

()

4.总硬度是指水样中各种能和EDTA.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总量。

()

5.《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地表水,也适用于测定海水。

()

6.EDTA滴定法批量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可以在各试样中加入缓冲溶液及铬黑T完毕后,再逐个进行滴定。

()

7.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样硬度时,因为室温过低会使反应灵敏度降低,所以可适当加热试样后测定。

()

三、选择题

我国规定的硬度单位用每升水含有表示。

()

A..CAO毫克数B.CaCO3毫克数C.10mgCAO毫克数

四、问答题

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应将PH控制在什么范围,为什么?

被滴定溶液的酒红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亮蓝色又是什么物质的颜色?

五、计算题

称取7.44gEDTA.溶于10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EDTA滴定液,经标定后的浓度为19.88mmol/L,用该溶液滴定50.0ml某水样共耗去5.00mlEDTA,问:

(1)EDTA.标淮溶液的配制值是多少?

(以mmol/L表示)

(2)水样的总硬度是多少?

(以C.A.C.O3表示)

参考文献

[1]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7477-1987).

[2]《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编写组.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参考)试题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国家环境保护局《指南》编写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命题:

武云霞

审核:

李振声彭刚华

 

(十)氯化物

分类号:

W5-9

主要内容

①《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

②氯化物的测定电位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一、填空题

1.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以铬酸钾为指示剂,色沉淀指示滴定终点。

2.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如水样带有颜色,使滴定终点难以判断,应加入进行沉降过滤去除干扰。

3.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若水样在PH在范围可直接滴定,若超过此范围应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左右后再进行滴定。

4.测定水中氯化物的电位滴定法的方法检测下限可达mol/LC.L.

5.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若水样中含有六价铬,应预先使其或者预先去除。

6.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应避光进行,这是因为氯电极。

二、判断题

1.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时,由于滴定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以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

2.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样中氯化物时,铬酸钾溶液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

()

3.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以铬酸钾为指示剂,主要是依据氯化银在水中的浓解度大于铬酸银的原理。

()

4.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配制氢氧化铝悬浮液时用倾写法反复洗涤沉淀物,这是为了去除氯离子产生的正误差。

()

5.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时,水样含有钙、镁离子及较深的颜色和浑浊均不影响测定。

()

6.电位滴定测定水中氯化物时,水样加热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滴定。

()

7.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对污染较轻的水样可取适量水样直接进行电位滴定。

()

8.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由于是沉淀反应,因此在电位滴定时搅拌速度应选择快速,防止电极表面被沉淀沾污。

()

三、选择题

1.采用硝酸银滴定水中氯化物时,水样采集后,可放置于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低温0-4度避光保存,保存期限为d。

A.10B.20C.30

2.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应先用滴定管进行滴定。

()

A.一般酸式B.一般碱式C.棕色酸式D标色碱式

3.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当铁的含量超过时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将其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

()

A.1.0mg/LB.10mg/LC.5mg/L

4.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时,若水样中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处理消除干扰。

()

A.过氧化氢B.对苯二酚C.高锰酸钾

5.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若水样含有高铁氰化物,合使测定结果。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6.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中,进行电位滴定时,水样应是()

A.中性B.酸性C.碱性

7.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时,水样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可除去的干扰。

()

A.氰化物B.溴化物C.硫化物

8.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氰化时,采用滴定曲线法确定滴定终点,滴定结果如下表:

AgNO3溶液体积(ml)

电位变化值(mv/ml)

AgNO3溶液体积(ml)

电位变化值(mv/ml)

24.50

18

25.75

52

25.00

36

26.00

40

25.25

48

26.00

32

25.50

52

27.00

18

则滴定终点硝酸银消耗的体积为为。

()

A.25.25mlB.25.50mlC.25.75ml

9.电位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如选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在使用前氯离子选择电极需在中活化1h。

()

A.NaCl溶液B.硝酸溶液C.蒸馏水

四、问答题

1.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为何不能在酸性介质或强碱介质中进行?

2.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时,已知氯化银Ksp=1.8×10-10,碘化银Krp=1.5×10-16,假如在CL-和L-含量相等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试问:

(1)哪种离子首先被沉淀出来?

(2)当第二种离子被沉淀时,CI-和I-的浓度比是多少?

(3)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还有没有第一种沉淀物继续生成?

五、计算题

1.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用0.014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25.0ml,加入25.0ml蒸馏水后,对一新配制的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用去硝酸银溶液24.78ml,已知空白消耗硝酸银溶液0.25ml,问硝酸银溶液浓度是多少?

假如用其测定水样,50.0ml水样消耗了硝酸银标液5.65ml,则此水样中氯化物含量多少(氯离子的摩尔质量为35.45)

2.用电位一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时,取水样100.0ml,用0.0140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得到滴定结果如下:

AgNO3溶液体积(ml)

电位变化值(mv/ml)

AgNO3溶液体积(ml)

电位变化值(mv/ml)

13.80

172

14.40

326

14.00

196

14.60

340

14.20

290

求滴定终点时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参考文献

[1]水质氯化物的测酸酸银滴定法[GB/T118%-198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4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编写组.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2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

[5]全国化学试剂产品目录汇編组,全国化学试剂产品目录.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

[6]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自来水协会,水污染控制联合会.张曾譓,顾泽南,朱新源,等.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3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

[7]刘瑞雪,等,化验员习题集.2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命题:

李桂玲

审核:

李振声彭刚华

(五)氨氮(非离氨)、凯氏氮、总氮

分类号:

W6-4

主要内容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7479-19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7481-1987)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销解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11894-1989)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1989)

一、填空题

1.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法和法。

2.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去除,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去除。

3.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时,纳氏试剂是用和KOH试剂配制而成,且两者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影响较大。

4.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原理是:

氨与钠氏试剂反应,生成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通常在410-425nm下进行测定。

5.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时,在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铵与水杨酸盐和次氰酸离子反应生成色化合物,在697nm具有最大吸收。

6.测定水中铵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mg/L;测定上限为mg/L。

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采用蒸馏法预处理水样时,应以溶液为吸收液,显色前加溶液调节到中性。

8.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铵时,显色剂的配制方法为:

分别配制水杨酸和酒石酸钾钠溶液,将两溶液,合并后定容,如果水杨梅未能全部溶解,可再加入毫升溶液直至全部溶解为止,最后溶液的PH值为。

9.总氮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水中和转变为硝酸盐。

然后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偶氮化色法、离子色谱法或气相分子吸收法进行测定。

10.碱性过硫酸钾消除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过碱酸钾氧化后可能出现,遇此情况,可取进行测定。

11.《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11894-1989)方法的检出下限为mg/L,测定上限为mg/L.

12.凯氏氮是指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了和在此条件上下能被转变为铵盐而测定的。

13.测定水中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解水体受状况,尤其是评价湖泊和水库的

时,是一个有意义的重要指示。

14.根据《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989),如果凯氏氮含量较低,可取较多量的水样,并用法进行测定:

如果含量较高,则减少取样量。

用法测定。

15.根据《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1989),在水样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目的是使有机物中的以及游离氮和铵盐转变为。

16.根据《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1989),蒸馏时应避免暴沸,否则可导致吸收液温度增高,造成吸收而使测定结果偏,还应注意冷却水不能有温感,否则会影响氨的吸收。

17.根据《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11891-1989),蒸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