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765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作为自由的话语,最初就是历史学和哲学叙述的文体承载方式,与历史学和哲学有着亲缘性关系,但是,人们常常关心其诗学和美学意义,而很少关心散文和哲学之间的关联。

散文中可以有哲学的思致、认识和发现,但是,散文文体毕竟不能真正代替哲学文体,散文中有哲理,或哲学中有散文,应该是二者关系的基本表达。

在话语表达中,散文必须以情感表达为主调,而哲学必须以理性解释为主调。

这就是说,散文是情感与思想的自由谐和,仅有思想而没有情感,不是散文的本质性要求。

哲学与散文之间的关联是内在的,表现为思想与情感间显示着最本原的生命亲近,《庄子》与《孟子》就标志着中国哲学与散文之间最古老的联系。

庄子不是借助纯粹概念的分析来表达思想,而是善于借助形象和寓意之间的关联,揭示深刻的人生奥秘,虽然他的散文中也有一些概念。

孟子的说理,带着人生的全部激情,并正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说理,因而,情感因素的参与,使《孟子》本身具有抒情的力量。

中国古代思想的诗歌源头和散文源头,使古老的思想始终保持激情创造与诗意抒情的力量,当然,思想发展到后来,逐渐与诗性分离。

走上了专门化道路。

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导致这一转变的文化英雄,则不太容易确定。

但是可以肯定,是哲学家导致了这种根本性转变。

在西方,哲学与散文之间关联,可以通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作获得深刻说明。

尽管柏拉图排斥诗人的合法地位,但他的思想确实始终富有“纯洁的诗思”,而且,历史生活实践也在不断证明着这种思想的原创性和独特的生命活力。

由于思想和情感分属不同领域,确有根本性区别,因而,纯粹的哲学史,往往给予人异样的错觉,仿佛哲学家都超越了人的情感。

从他们的非哲学性叙述中,不仅能够获得哲学性体悟,而且能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格精神、生存勇气和文化气度。

亚里士多德彻底抛弃了思想与科学中的“诗性因素”,使哲学表达获得了自身的思想逻辑,从而形成了纯粹的对话形式。

思想获得这种逻辑形式,虽变得确定,但这种思想的理解与接受,也因此变得困难。

思想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违背了诗性的智慧,这实际上让情感的领地由文学家独占了。

一部分哲学家既然热衷于“诗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就只能双向思维了,即在作纯粹逻辑思考时,就以“诗性智慧”做些调节,而在进行诗性思考与表达时,又不得不赶紧回到逻辑思考的领地,因此,内心的冲突,在这种智慧表达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从中可以看出,散文与哲学之间,具有亲密而紧张的关系。

一方面“诗性”使“哲思”充满魅力,另一方面又阻止哲学变成“纯粹的思”,扼杀了枯燥的概念的强权。

相对而言,对人类思想产生广泛影响,仍是那些葆有诗性智慧的思想家。

(摘编自李咏吟《创作解释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人们往往更看重散文的诗学和美学意义。

B.散文话语表达的主调必须是情感表达,散文要求情感和思想的关系是自由和谐的,真正的散文应是有思想而无情感的。

C.在表达散文思想的时候,庄子会发挥借助形象、寓意间关联的特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表达的过程中完全脱离了概念。

D.孟子在说理时并不回避人性的善良、崇高等情感因素,若是在表达思想时抒情性再强些,就会使《孟子》更具感染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虽然诗人的合法地位受到柏拉图的排斥,但“纯洁的诗思”却使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原创性和生命活力,并从未离开他的思想。

B.在纯粹的哲学性叙述中,我们常常会产生哲学家都超越了情感的错觉,并不能真正懂得他们的人格精神、生存勇气和文化气度。

C.纯粹的对话形式摆脱了情感因素对思想表达的影响,使思想变得明确而肯定,但也使对话形式自身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和接受。

D.所有热衷于“诗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哲学家,在作纯粹逻辑思考或者进行诗性思考与表达时,都不免会有内心的冲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文中有哲理,哲学中也有散文,哲学与散文之间的关联有着内在性,并通过思想与情感之间最本原的生命亲近表现出来。

B.诗歌和散文对中国古代思想一直发挥着涵养的作用,所以最终思想虽然与诗性分离,但仍葆有激情创造与诗意抒情的力量。

C.亚里士多德彻底抛弃了思想与科学中“诗性因素”,使思想走上了科学的专门化的道路,是西方文化史中的文化英雄。

D.虽然思想最终背离了诗性智慧,但有些思想家仍然可以借助“诗性”使“哲思”充满魅力,对人类思想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着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

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

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

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

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

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

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

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

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

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

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

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

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

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

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

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

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是1300亿美元。

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

“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告诉记者,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

“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D.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媒网,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C.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于政治立场。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

可见,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言辞,更为恰当。

6.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布袋

老韩和老丁是好朋友。

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爱唱上党梆子。

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

两人唱《吴家坡》,唱《闯幽州》,……唱到趣处,老丁一声长喊:

“儿呀,此语差矣,转来!

”老韩马上背着枪转来:

“爹爹,此事你有所不知。

”……

老韩的小女儿叫嫣红。

老丁的小女儿叫胭脂。

两人常在一起割草。

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又到河边割草。

天快黑了,嫣红将一只布袋拾回了加。

嫣红的娘,啪地扇了嫣红一巴掌:

“拾啥不成,拾布袋,拾布袋是气。

打开布袋,却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

倒出来数了数,整整六十七块。

晚饭时候,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老韩老婆将布袋和大洋让老韩看。

老韩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也傻了眼。

张张嘴,说不出话;再张张嘴,还是说不出话。

老韩平日挺能说,面对意外之财,不知从何说起。

两口子一夜没睡,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说着说着,老韩激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

“昨天拾布袋的事,你就忘了吧。

吃早饭的时候,老丁来了,开门见山:

“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知道昨天嫣红和胭脂在一起,便说:

“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又叹息:

“老话说,拾布袋是气,不知应到哪一宗。

老丁笑了:

“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

“还不知是哪个买卖铺子的生意人,不小心丢在了路边;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

“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

“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

“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

“啥说法?

老丁:

“这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

老韩急了:

“布袋现在我家,咋是你闺女捡的?

老丁:

“我听胭脂说,她俩一块跑到布袋跟前;嫣红比胭脂大一岁,欺负了胭脂。

老韩拍了一下大腿:

“老丁,你想咋样吧?

老丁:

“一人一半。

别说是两人一块捡的,就当是嫣红捡的,胭脂在旁边看见了,俗话说得好,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

“老丁,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

“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

“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

“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

“啥说法?

老丁:

“就得经官。

老韩心想了,事情一经官,捡到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

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没发现老丁遇到大事,为人这么毒。

平时不爱说话,怎么一到骨节上,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

嘴比唱戏还利索呢?

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

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是这理讲不通。

老韩也赌上了气:

“你想往哪儿告,你就往哪儿告吧。

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了:

“正好,我今天要去县里进盐。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

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

八月十五头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

粜完黄豆,结了账,空着车往回走,身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

路过沁源县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

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

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问了百十个村落,没有问出布袋。

本想没了指望,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拾了布袋。

老韩见瞒哄不住,一边恨老丁无端寻衅,败坏人家好事,一边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

老曹一见布袋,一屁股瘫坐到地上,将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

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

“大哥,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

“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

“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我赔不起东家。

又端详老韩:

“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

老韩平时嘴挺能说,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

老曹又说:

“今天不是小事。

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因为一只布袋,老曹和老韩,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事后老韩说: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一个朋友。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中作者通过语音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段来刻画老韩这一形象,人物非常有生活气息,既鲜活生动又真实接地气。

B.老韩老婆埋怨嫣红乱拾东西时说“拾布袋是气”,这是真的担心捡来的布袋沾了晦气,而后文老韩对老丁说这句话时则是言不由衷,包藏祸心。

C.老韩与老丁在如何处理捡来的布袋这一点上,都强调要说理,两人说的虽是同一个理,却因为情绪激动而生出误会,最终伤了和气。

D.文中的老曹从老韩那找回布袋时,先是查验银元的数目对不对,这一举动将老曹自私多疑的性格特点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E.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叙写了百姓生活的琐碎庸常状态,将百姓的日常生活写得有声有色,韵味无穷。

语言不事雕琢,文笔细腻从容。

8.文章结尾划线内容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句含意的理解。

(4分)

9.本文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曾几,字吉甫,其先赣州人,徙河南府。

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

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

高宗即位,改提举湖北,又改浙西。

会兄开为礼部侍郎,与秦桧力争和议,桧怒,开去,几亦罢。

逾月,除广西转运副使,徙荆南路。

桧死,起为浙西提刑、知台州,治尚清净,民安之。

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

或曰:

"令,丞相沈该客也。

"治之益急。

几承平已为馆职,去三十八年而复至,须鬓皓白,衣冠伟然。

每会同舍,多谈前辈言行、台阁典章,荐绅推重焉。

诏修《神宗宝训》,书成,奏荐,帝称善。

权礼部侍郎。

兄楙、开皆尝贰春官,几复为之,人以为荣。

吴、越大水、地震,几举唐贞元故事反覆论奏,帝韪其言。

他日谓几曰:

"前所进陆贽事甚切,已遣漕臣振济矣。

上闵劳以事,提举玉隆观,绍兴二十七年也。

金犯塞,中外大震,帝召杨存中偕宰执对便殿,谕以将散百官,浮海避之。

左仆射陈康伯持不可。

存中言:

"敌空国远来,已闯淮甸,此正贤智驰骛不足之时。

臣愿率先将士,北首死敌。

"帝喜,遂定议亲征,下诏进讨。

有欲遣使诣敌求缓师者,几疏言:

"增币请和,无小益,有大害,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

且前日诏诸将传檄数金君臣,如叱奴隶,何辞可与之和耶?

"帝壮之。

孝宗受禅,几又上疏数千言。

将召,屡请老,乃迁通奉大夫,致仕,擢其子逮为浙西提刑以便养。

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B.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C.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D.幼有识度/事亲孝母/死/蔬食十五年/入太学有声/试吏部/考官异其文/置优等/赐上舍出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指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相承。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漕指通过水道运粮,又可指水运他物。

水路不通之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C.仆射指官职名。

秦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

汉献帝设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D.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抚、晓谕对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几治政有道,执法不畏权贵。

他担任地方官时,奉行清净之道,人民安心;黄岩令犯法,曾几得知他是丞相的门客后,仍然严惩了他。

B.曾几言谈得体,为人备受推重。

每次和同僚聚会,曾几常常谈论前辈的言行举止和台阁典章制度,因此士大夫们非常推崇尊重他的为人。

C.曾几专注政事,为国屡次进言。

吴、越之地发生重大水灾、地震,曾几列举唐朝贞元年间的旧事,并反复论述上奏,皇帝肯定他的说法。

D.曾几力主抗金,坚决反对议和。

金人侵犯边塞,有人主张请求金人延缓出兵,曾几认为,增加岁币请求讲和之事无利有害,并决议反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黄岩令受贿为两吏所持,令械吏置狱,一夕皆死,几诘其罪。

(2)为朝廷计,正当尝胆枕戈,专务节俭,经武外一切置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

②秣(mò)陵:

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③试灯: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

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

写景如画,不设色,浅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景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15.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请分析次二句巧在何处。

(6分)。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这是因为它“”。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仍然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的战乱场景,却不忍回顾“,”的场景。

(3)2016年4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梅葆玖先生逝世,《北京青年报》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为题,刊登了回忆梅先生教授青年演员传承京剧艺术的文章。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人们都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生活中却总是无法容忍他人的过错,正是这样的态度令犯错的人往往选择文过饰非。

B.那些收成不好的农民和失业在家的工人,在当时米珠薪桂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新工作,生活将会愈发地艰难。

C.总有一些人自以为道德高尚、怙恶不悛,就不按法律办事,依照自己的道德规范维护所谓的“正义”,最终害人又害己。

D.因为央行出台了限制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各种政策,所以支付宝决定自己开一个网商银行,对此,各大国有银行一筹莫展。

E.纵然每个人死后都会魂飞魄散、归为尘土,但生命依然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如果能享受它的美好,生命就拥有了意义。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年龄增长、事务繁冗都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容易健忘的人,那么有想做的事应该立即去做,或者先记下来,稍后再做。

B.中国队1:

0战胜韩国队,这是中韩足球对抗30多年来国足第一次在本土战胜韩国队,这场胜利也将球迷重新燃起了队国足的希望。

C.对比问题频发的国产食品,进口食品一直被认为是放心食品,从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督抽检数据上看,进口食品的合格率确实更高一些。

D.直播的魅力主要在于互动,通过与主播的交流,可以让观看者消磨掉不少无聊时光,主播也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动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别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逐渐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

围棋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登入了“国艺”的殿堂。

A.围棋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人们把它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艺技

B.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艺技

C.把围棋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艺技,并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

D.把围棋纳入士族名士必备的艺技,围棋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

20.某中学将于2017年5月27日举行2017届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