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946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docx

高考地理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

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1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1-2题。

表1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7:

32

17:

08

6:

31

18:

15

4:

45

19:

39

7:

22

16:

49

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图1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

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

读图

回答3-4题

 

图1

3.

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

 

图2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

C.植被D.坡向

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读图回答7-8题

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3

 

7.该月最可能是

A.3月B.6月

8.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

C.③地南风暴雨

()

C.8月D.10月

()

B.②地干热风大

D.④地北风酷热

图4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

10.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

5为“某城市不同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1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线图”。

读图回答

图6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

 

13.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14.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O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B.人口密度

能源结构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已突

据此回答

破百列。

图7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

15~16题。

图7

15.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

16.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

图8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

上流域

()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

9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选均不得分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

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

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20.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10中

 

减小

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

贵州省某县将杂交构树生态农

 

图”。

读图回答21-22题

()

D.产业萎缩

()

21.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全年多雨,光照条件差

22.杂交构树生态农业有助于当地脱贫的原因有

A.杂交构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B.杂交构树可有效提高荒地利用率

C.沼气制取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D.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

图12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12

23.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

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

24.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产业结构B.加快工业化进程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

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

图13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3

25.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26.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

二、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

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

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图14

材料二图14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15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

图15

(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3分)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

(4分)

(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3分)

(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图16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17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3分)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4分)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3分)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

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

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图18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19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图18图19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2分)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分)

(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

(3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

图20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21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20图21

1)图中甲处海底地形为,判断理由为。

(2分)

2)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3

分)

3)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2分)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其危害有

(3分)

B.

[城乡规划]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图22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对城市

交通的影响有。

(3分)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

,理由有。

(3分)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2分)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

的措施。

(2分)

图22

C.[旅游地理]黄山市某镇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国家5A级和4A级景区各1处,年接待游客量约110万人。

图23为“某镇旅游资源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

分)

(2)简述该镇发展旅游业所拥有的有利

件。

(2分)

(3)根据该地资源特点,请设计两个旅

主题。

(2分)

(4)说明发展旅游业对该镇产生的积极

响。

(3分)

D.

图23

[环境保护]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

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

表2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图24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表2

土壤环境资料(mg/kg)

水环境资料(mg/L)

氟化物

硫化物

石油类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A区

0.12

23

18

37

130

11

0.4

0.9

0.6

0.3

0.1

0.1

B区

0.64

67

112

91

162

36

0.3

1.7

0.9

0.8

0.5

1.3

合格标准

≤0.6

≤100

≤300

≤300

≤250

≤50

≤1

≤2

≤1.5

≤1

≤1

≤1

图24

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分)

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1分)

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3分)

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4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省)

地理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解析】太阳直射点越靠近赤道,全球各地一日中昼夜长短的差值越小,即昼长和夜长越接近12小时。

根据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昼长,可算出表中①一④四个日期雾灵山的昼长分别为9小时36分钟、11小时44分钟、14小时54分钟、9小时27分钟,②日期雾灵山昼长最接近12小时,故选B。

【考点】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2.【答案】B

【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雾灵山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D错;雾灵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雾灵山南方,A错、B对。

【考点】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日变化

3.【答案】D

【解析】界线N是向斜构造中岩层的层面,反映了地壳受水平挤压产生了明显的褶皱运动;界面M是水平岩层的下界,反映了地壳的下沉运动,N、M分别反映了水平运动和垂直升降运动对岩层的作用,D正确。

M、N能够反映出古地理环境的变化(包括古气候、沉积物的变化),A、B、C错误。

【考点】地质构造的含义

4.【答案】C

【解析】M界面以下与向斜构造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反映了甲岩层形成之前乙岩层已经形成,并且褶皱抬升后经历长期侵蚀,然后再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甲岩层,A、

B错误,C正确;甲岩层及其以上为水平岩层,没有发生褶皱,即没有形成背斜或向斜,D错误。

【考点】地质作用

5.【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形,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

【考点】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6.【答案】B【解析】根据左图可知,建筑物北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建筑物所在地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

结合右图可知,建筑物南侧分布有大量农田,地势相对低平,故选B。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澳大利亚大陆气压较海洋低,是夏季大陆增温强烈所致,故选A。

另外也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确定该日南半球处于夏季。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8.【答案】A

【解析】①地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晴朗,天高云淡,A正确;②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弱,B错误;③地处于强热带气旋东南部,吹偏东风,C错误;④地处于强热带气旋西部,吹西南风,D错误。

【考点】天气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9.【答案】D【解析】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占比变化,无法根据图示信息比较人口总数,A错误;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足5%,不存在老龄化问题,B错误;2000年16—40岁人口占比最高,约占80%,

2016年21-50岁人口占比最高,说明人口平均年龄增加了,C错误;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还没有参加工作,2016年25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大,该年龄段多数人口已经工作,故选D。

【考点】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10.【答案】C

【解析】2000年至2016年,该城市人口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大量劳动力人口涌入城市,C正确。

2000年至2016年,0—5岁人口占比呈下降态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误:

劳动力人口的增加与医疗水平、生育观念没有直接关系,B、D错误。

【考点】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的因素

11.【答案】B

【解析】比较图中1989年与2015年不透水面比例折线可知,距市中心15—20千米范围内,两折线垂直间距最大,说明比例变化最大,故选B。

【考点】折线统计图的判读

12.【答案】C【解析】不透水面比例增加,会使地表水下渗受阻,地表径流增多,同时地下水补给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①错误,④正确;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地表硬化面积增加,热岛效应增强,地表气温升高,同时,由于自然环境被改变的区域面积增多,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②正确,③错误。

故选C。

【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3.【答案】C

【解析】夜间城市人口大多进入睡眠状态,户外活动最少,但PM2.5浓度仍然较

高,说明户外活动减少对污染物沉降没有明显影响,A错误;城市降水日变化不明显,10时以后降水增多的情况不确定,B错误:

10时以后由于城市受太阳辐射影响增大,加上人为原因排热增加,气温上升迅速,热岛效应增强,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正确;白天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夜间PM2.5浓度并不比白天低,说明PM2.5浓度与车流量无直接关系,D错误。

【快速排除】白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城市车流量远大于夜间,但城市白天某些时段PM2.5浓度却低于夜间,说明PM2.5浓度与户外活动、车流量无直接关系,排除

A、D。

【考点】城市大气PM2.5浓度变化的原因

14.【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重工业比重大,加上冬季取暖,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大,SO2,排放量大;华东地区轻工业占比高,燃烧消耗的煤炭资源量较东北少,SO2,排放

量较小,A正确。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比华东地区低,但SO2,浓度高,B错误;华东地区资源贫乏,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多从外地调入,但大气SO2,浓度相对较高,故大气SO2浓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无关,C错误;两区域人们的出行方式相似,D错误。

【考点】影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因素

15.【答案】A【解析】海上丝路货物运往欧洲,需要绕道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路程比丝路班列远,运输速度慢、时效低,A正确、D错误。

海运货物运输量比铁路大,单位运价低,B、C错误。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6.【答案】D【解析】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并没有增加铁路线,A错误。

货运班列运输的主要产品不是能源,B错误。

货运班列增加说明安徽省销往国外的商品增加,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可能下降,C错误、D正确。

【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17.【答案】B【解析】黄河干流流域内山地少,②错误;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在1987-2015年变化很大,故④错误。

B选项正确。

18.【答案】C【解析】从年输沙量比较图中可明显看出,从三门峡站到小浪底站2016年输沙量变化非常明显,黄河小浪底站向下游输沙量都比较小,而且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小浪底工程的排沙作用影响极大,故C选项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

19.【答案】AD

【解析】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

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故选AD。

20.【答案】BC【解析】大气中的云层可以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辐射减弱;大气中的云层还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图10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

故选BC。

21.【答案】AB【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县位于云贵高原,而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该地石灰岩分布广,为咯斯特地貌区,易产生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故A、B选项正确。

云贵高原人口并不稠密,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指种植业发展,而且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雨热条件较好,光照条件虽不太好,但杂交构树等适应性强的植物仍可较好地生长。

22.【答案】B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杂交构树具有适应性强、生态效益显著的特点,在其林下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但其本身经济价值不高,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沼气池主要为肥料加工厂提供原料或者为杂交构树提供肥力,但沼气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故C选项错误。

由图可知,杂交构树种植可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故D选项正确。

23.【答案】CD

【解析】从图中不能看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从支柱产业变化图可以看出2014年至2016年木材产业几乎消失,可推知是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导致该城市收缩。

故选CD。

24.【答案】AD【解析】结合上题解析可知,资源枯竭、产业萎缩导致该市收缩,由“收缩型中小

城市要瘦身强体”可知,该市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故选AD。

25.【答案】AC【解析】根据材料“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可知,该地地形平坦;由图可知该地水网密布,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故选AC。

26.【答案】CD【解析】发挥该地历史文化价值,首先要保护留存的文化遗产;另外发展特色旅游业,利于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故选CD。

拆迁和建设规模化小区都会破坏川西林盘原有的特色。

二、综合题

27.【答案】

(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

(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

(3)有利:

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

引发洪涝灾害

(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解析】

(1)由给定流域中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可知,该流域各地夏季降水多,故雨水是该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之一。

由文字材料“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可知,冰雪融水也是其补给方式之一,另外地下水补给也应该是其补给来源。

(2)从图15中可以明显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较大;从图14中可以

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降水开始早,故其峰值出现时间较早,原因可从降水量大小、雨季长短方面分析。

(3)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方面是促进三角洲的形成,提供水源,不利方面是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易引发洪涝灾害。

(4)针对该区域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的特点,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