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186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81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1页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1页
亲,该文档总共1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docx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

博物馆、美术馆安全防范系统

 

2016年

 

第1章概论

1.1项目背景

******近现代&&&美术博物馆位于###区@@@@总部园区内。

为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工程。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实施、系统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和防范能力,所以科学、规范、理性的系统规划和设计是博物馆安防系统工程成败的关键。

特别是一级风险等级的博物馆,由于其馆藏文物价值高、风险度大,对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现代&&&美术博物馆主体馆属于一级风险等级单位。

******近现代&&&美术博物馆主体馆安全防范系统须独立组建。

作为文物系统一级风险防护单位的******近现代&&&美术博物馆,是新疆地区重点博物馆工程。

其安防设施必须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1.2工程内容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工程内容包括: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周界防护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声音复核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查系统、防暴安检系统、专用通信系统(有线、无线),以及安防监控中心的机房、UPS电源及防雷接地系统。

安全防范工程(技防)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建立一套技术成熟、稳定可靠、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实现防入侵、防盗窃、防破坏以及生产管理等功能,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

本项目的风险等级为一级,防护级别为一级。

安防系统包括安保综合管理、周界防护及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声音复核、电子巡查、出入口控制、防暴安检、保安专用通信等子系统。

系统投入运行后应达到以下的主要功能: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智能化的集成管理,保证各个安防子系统的联动控制和统一监控。

且各子系统应能独立工作。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各子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系统具有自动巡检和防破坏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具有良好的内外通讯、报警能力。

具有操作连锁和报警联动功能。

系统对各设备具有防误操作和非法操作的功能。

系统采用总线传输方式,入侵报警系统的任一防区首次报警不大于3秒,其他防区后续报警不大于20秒,且不允许有漏报现象,并尽可能减少误报次数,系统可以对登录事件、操作事件、报警事件自动记录。

1.3设计标准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50174-19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15211报警系统环境试验

GA/T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1.4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方案总体设计和实施,是根据公安各级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消化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立足国内、安全可靠、简单实用、便于管理维护而设计的。

1)实用性

在建设之前,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实际使用工作需求。

2)扩展性

采用结构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3)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

4)易操作性

系统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

5)及时性

系统能将突发事件现场的图像、数据及时地传输到受理中心。

6)安全性

对安防系统自身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7)规范性

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安部颁布的技术规范。

8)可靠性

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设计有备份、冗余措施,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9)可维护性

系统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

设计遵循下列原则:

♦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第2章前期勘察报告及建议

2.1设计任务分析

经过现场调研,******近现代&&&美术博物馆主体馆安防工程设计任务如下:

2.1.1集成的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安防各子系统进行综合或集成、以便保证相互的联动控制和集中监控管理。

在安防监控中心设置连接各子系统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的管理计算机。

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统一监控与联动管理;

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具有足够的数据库,对各个子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进行记录和显示;

必须具备向公安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安防监控中心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2路安防专用通信系统;

安防监控中心设置紧急报警装置,铺设语音和数据线路。

2.1.2周界防护系统

建筑外周界、屋顶层、所有风管和建筑开口处均应该设置相应的周界防护装置。

文物卸运交接区的出入口应配置应急灯、监视摄像机入侵报警设施和报警按钮。

周界防护系统应与摄像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及相应的实体阻挡装置联动。

2.1.3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探测和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受控区域的行为并发出报警信息。

对设防区域的非法入侵、盗窃、破坏和抢劫等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与报警;

应有报警复核功能;

系统不允许有漏报警,误报警应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1.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通过视频探测、视频监视、视角控制等技术,结合图像显示、图像分析功能,对监视区域进行探测、监视,并具有图像记录和回放功能。

对必须进行视频监控的场所、部位、通道等进行实时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

实现无失真地视频传输;

在监控中心进行视频图像的显示、记录、存储与回放;

应具有图像复核功能。

2.1.5声音复核系统

声音复核系统在受控区域发生警情时实现声音探测和记录。

能与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联动,进行相应的声音复核和记录。

应具有声控报警的功能。

该子系统更多原理及构成方式详见设计方案相关内容。

2.1.6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利用非接触智能卡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和控制,并实现对电子门锁的开关联动。

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区域的出入口(文物库房、重要办公区、不同等级防护区域间的内周界等)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权限、职务级别和管理模式,以实施读卡、读卡与密码、读卡与掌纹生物识别等相互结合的控制与管理;

文物库房、重要办公区的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应具有反劫持报警功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须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2.1.7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对夜间保安巡逻人员的巡逻线路和巡逻方式进行管理和实时监控。

符合建筑物的平面设计、使用功能和管理要求;

通过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的读卡器实现在线巡查;

能与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联动;

能够通过电脑随机设定保安人员巡更程序;

对巡逻工作状态(准时性、顺序性等)进行监督、记录,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

2.1.8防暴安检系统

在博物馆的观众主入口设置安检通道,对普通参观者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爆炸物、武器、毒品等危险品进入展厅。

本期工程中仅实施防暴安检系统的电源、接线端口。

博物馆主要入口处设置可移动安检门,探测人身上或手提包箱中可能携带的各种管制刀具、武器、电子产品及其他含有金属的物品等;

手持探测器对可疑人员进行有无武器、刀具、毒品等各类危险品的近身检测;

防爆罐设于防暴安检门附近,用于处理检测到的可疑物品。

2.1.9专用通信系统

按照规范建立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对讲系统,并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联络,专供安防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有线和无线通讯。

符合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管理需要,具有双向呼叫和安防监控中心群呼功能;

应具有呼叫保持和记录的功能。

2.2目标防护解读

本案在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了国家《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27-92);以及《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的标准。

本案针对******近现代&&&美术博物馆的实际需求,结合先进的安防产品,进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

2.2.1系统规划

依据设计规范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对重点文物单位、场所风险等级的规定,我们对&&&&&&美术博物馆馆区进行了防范等级的划分,以三层纵深安全防范的基本概念将防范区域划分为:

最外层的监视防范区域、中间层为防护防范区域、内层为禁区。

我们以禁区为重点,对各重点部位以防入侵报警、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等多种防范技术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防护。

2.2.2目标防护的理念

一般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都是以区域防范为主要手段。

对于博物馆这类高风险单位,看住防护对象——文物是安全防范的更重要任务。

因此,有无对文物的目标防护,成为评判一个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是否合格的主要内容。

习惯上把文物库房看成是博物馆安全防范的重中之重。

但文物库房是一个静态、可隔离区域。

安防的可控性较强,风险相对较低。

而博物馆的主要文物都陈列在展厅。

陈列展厅人员的流动性大,防卫界线变化不清。

因此,陈列展厅的目标防护更应该是博物馆安防的重中之重。

在文物的目标防护中,必须区分不同的文物展品的形态。

对于具有相当体量的字画等一类的文物,可以采取微动开关来监控。

另外根据摆放的方式和展柜的结构来考虑采用玻璃破碎探测、或者驻波探测等技术手段才能够有效防护。

中国书画类展品很多时候采用裸露吊挂方式展示,既没有玻璃柜进行物防,又不能够用微动探测、更无法用驻波技术。

再如,举行大型的油画、雕塑展览时,文物展品无法放置到封闭的展柜内。

特别是场景类的展示方式,文物作为直接的道具,呈现散放状态。

这些时候,观众与文物之间没有任何物防措施。

针对这类情况可以采用动态视频报警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目标防护。

因此,结合具体的展品,对不同形态的文物采取不同的探测防护技术,前端设备区别对待,是博物馆实施有效目标防护的关键。

&&&&&&美术博物馆展厅的展陈方案暂未确定,文物的摆放情况不明,目标防护的前端设备就不能够简单化设计。

应当预留足够的管线(每个展厅按照10台摄像机,90个探测器进行布线设计),待展陈方案明确后再进行二次设计和安装前端设备。

某些预留管线可以接入无线入侵报警设备的接收器,进一步提高安防工程对展陈设计的调整能力。

2.2.3防范体系构建和划分

从一级风险博物馆安全保卫的实际使用需求角度来讲,入侵报警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三要素”(探测、延迟、反应)中最基础的技术保障。

设计合理、功能可靠的防入侵报警系统,是预防和阻止犯罪、避免损失的重要技术手段。

2.2.3.1第一层防范区域…监视防范区域

1)根据《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3.4的定义:

监视区SurveillanceArea为室外周界报警或周界栅栏所组成的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线之间所覆盖的区域。

监视防范区域的建立,既可以从宏观上全面监控博物馆外围的各种动态、静态情况,为外周界报警后提供实时的图像复核,同时还在外周界与防护防范区域之间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缓冲带,有效地延迟违法人员接近、入侵防护区,为保卫部门接警后快速反应、及时制止犯罪赢得宝贵的处置时间。

可以确定在本案中该区域为从博物馆的室外广场、周界围墙到博物馆建筑物之间的区域为监视防范区。

在该区域内主要是安装防闯入报警系统和CCTV视频监视系统。

&&&&&&美术博物馆采用半开放式设计,出入口众多,人防和物防的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在进行安防系统设计时,要结合博物馆的外围结构特点,在尽可能加强物防设施的前提下,建立外周界技术防护,为完善纵深防护体系、感知风险事件提供前沿保障。

2)监视防范区域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监视防范区域的建立应完整、严密,无盲区;

●监视防范区域与防护防范区域、禁区防范区域应保留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防护纵深。

3)监视防范区域防入侵器材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使用现场的建筑结构、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施工条件,选择适当的、稳定可靠的前端设备;

●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以确保外周界防护的有效性。

4)周界防范设备选型

由于目前提供的图纸暂时没有室外广场和建筑外周界的土建图,所以我们目前无法了解博物馆周界围墙的具体情况。

由于建筑外墙较为平直,落差不大,可考虑使用四光束数字式的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作为外墙上的防护。

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相对简便,也比较美观,缺点是某些天气条件下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发生误报警。

结合室外安装的高速球形摄像机和灯光可进行警情复核,有效地克服这一缺点。

在室外广场和博物馆建筑物之间的区域,假设外围有较多的绿化乔木或灌木,适宜选择泄漏感应电缆入侵探测系统。

在离建筑物较近的区域,如20-30米距离内一般为停车区、草坪或道路。

对于某些重点部位,如大门、窗户等在布防后不想让人接近的部位可采用室外的移动探测器设防,可供选择的有主动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移动探测器以及被动红外移动探测器。

室外移动探测器对闯入者可能经过的重点部位加以严密防范,尽早发现闯入者并延缓他们进入的时间,并向保卫人员示警。

2.2.3.2第二层防范区域…防护防范区域

在《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E/T16571-1996)3.5中,防护防范区域的定义为:

“防护区ProtectionArea,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

根据&&&美术博物馆各馆区的实际情况,将馆内观众公共活动区、各陈列厅的展柜外观众参观走道区域及建筑进出口均作为防护防范区域。

在技术防范的手段上,首先采用门禁系统将博物馆的工作区和库房等内部区域与开放的公共活动区、陈列区分开,非授权人员不能进入工作区和库房等部位。

其次是闭路电视监视设备的运用,在各个出入口、公共活动区和参观通道安装固定枪式摄像机,在靠近外界的出入口采用宽动态摄像机以期获得较佳的视频图像;在较为宽阔的陈列厅或大堂,采用壁挂式或吸顶式的智能球形一体化摄像机(快球)进行巡视,快球的预置位与防盗报警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联动,某处展柜的报警或紧急报警按钮的触发可使快球以400°/秒的旋转速度运动到相应的预置位。

按照国家文物一级风险等级的要求,在展厅区域内应设置三种不同技术组成的探测器,并形成覆盖交叉的防范区域。

我们根据某博物馆的陈列厅的实际情况确定在陈列厅内采用以下几种探测器进行覆盖:

1)移动探测器:

2)玻璃破碎探测器:

采用吸顶式安装,探测器外形低矮,不易察觉;可360度全向覆盖,用于保护普通玻璃的陈列柜玻璃(可探测各种6.4mm厚度以下的各种平板、钢化、层压和镀膜玻璃的破碎),探测范围半径7.6米。

3)主动红外对射光栅:

主动红外对射光栅是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的衍生产品,主要用于构建面防御,一般杆长在0.5米以上,红外光束最少4束,最多可达到杆长2米,光束10束。

主要用于陈列厅内窗户或嵌入墙体的玻璃展位、展览场景的防护,也可用于作为防闯入栏杆使用,室内最大使用距离为12米。

4)特殊的磁簧开关探测器:

磁簧开关探测器安装在门上即称为门磁,一般用该种磁簧开关防止有人移动展柜,磁簧开关附带铠装电缆,防止有人蓄意剪断电缆。

5)紧急报警按钮:

紧急报警按钮用于陈列厅的讲解、巡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触发报警,按下后报警系统即时触发警号鸣响以震慑犯罪分子并求取近援。

按钮应为自锁式,需专用钥匙复位。

一般应安装在陈列厅中观众不易察觉的位置;在展厅中走动的讲解员可随身携带无线紧急报警按钮以强调便携性。

6)超声波驻波探测器:

驻波探测器安装在厚实的防爆玻璃展柜内,对空气流的变动发出报警。

适用于一个展柜摆放多个细小、重要文物(如甲骨碎片等)的情况。

7)动态视频报警:

采取对枪式定焦摄象机画面进行分析,一旦发现画面变化时(展品移动或者有其他物体——如参观者的头、手进行画面)发出报警。

适用于裸露陈列的中国书画和展柜物品进行监测。

在防护防范区域内除采用三种以上的探测器外,均需要一一对应采取声音、图像的复核手段,并在报警系统启动时联动现场的灯光,以取得最佳的视频图像效果。

2.2.3.3第三层防范区域…禁区防范区域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E/T16571-1996)3.6中,禁区防范区域的定义为:

“禁区RestrictedArea,储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他不允许公众出入的区域。

根据&&&美术博物馆主体馆区的情况,将各个陈列厅内的展柜、展柜背后的通道、文物藏品库房以及文物卸运交接区作为禁区进行防范。

首先在上述区域(包括陈列厅门的开启和关闭)的进出口采用IC卡、密码输入和指纹识别相结合的读卡器以提高防范级别(库前区采用IC卡读卡器和IC卡+PIN输入的读卡器,前后门组成AB门互锁)。

对于禁区,按照国家文物一级风险等级的要求,对上述通道、展品空间设置三种技术组成的探测器全方位无死角地覆盖,多种探测器形成交叉覆盖的防范区域,重复覆盖率应力求达到100%,并且每种探测器的布设都应控制在其有效探测范围内,避免临界应用。

同时,通过不同探测器保护范围的交叉覆盖,各种防范技术相互补充,保证防护区域内的所有警情都无一遗漏地被响应。

同时针对各种探测器的特点,对禁区内文物为纸质、绢制的展柜禁用微波探测器;展柜密封性不好的,禁用超声波驻波探测器。

大量采用先进探测技术的探测器结合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的严格管理和物理防范措施(防弹玻璃、防护玻璃的采用)以确保文物的绝对安全。

1)展柜的防范措施:

展柜首先应作好实体防护和物理防护措施,并设置隔离栏杆防止观众靠近。

密封性能良好的展柜采用超声波驻波探测器防范,多维驻波展柜式入侵探测器是为文物博物馆系统防止展柜内文物被盗而专门设计的产品。

只要将多维驻波展柜式入侵探测器放置在展柜内,它便可自动调整探测距离、灵敏度,使展柜内部空间任意一点均在监视之中,任何微小的异常现象都将被记录、分析,同时,该产品的另一特点是对展柜外界的各种物体的干扰,该探测器不做捕捉判别,使有人参观时的全天候监测成为现实。

大体量文物的展柜防护可以在器物底部安装微动开关,在柜外安装玻璃破碎探测器等方式进行。

展柜同时安装嵌入式的磁簧开关作为非法开启展柜的报警装置,由于是嵌入式安装,外人很难发觉,同时由于磁簧开关不用电,使得它工作更加可靠。

展柜的玻璃上应贴装玻璃震动探测器,用于探测非法的敲击。

在展柜的周围可适当安放一些压力垫用来防止人员的靠近。

2)文物藏品库房和修复室的防范措施:

文物藏品库建筑相对密闭,受外界影响较小。

库区巡视通道安装主动红外线探测器,和移动探测器相互结合,再加上摄象机进行严密监控。

库房内考虑安装被动红外探测器,根据内部柜橱设施的摆放位置和房间的大小选用多种技术的探测器,由于库房比较密封,受外界气流影响较小,发生误报警的几率极小。

任何尝试进入库房的闯入者都会被立即发觉。

库房的周界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体,通常需要设置震动感应探测器用于防范对墙体的破坏。

一般选择复合技术震动探测器,该种探测器可以探测已知的所有类型强攻击,包括爆炸、敲击、气割等等。

探测器可以通过安装附件直接预埋在墙体内,外界无法发现。

另一种选择震动电缆探测系统,它是建筑物内部进行保护的入侵探测器。

对于&&&美术博物馆的文物库房,文物库区外建议设置巡视通道,实现建筑设计上就与建筑外墙隔离,强调物防功能,否则应设置震动感应探测器。

各个库房的大门采用特制的安全门,因此也需要安装特殊的门磁开关。

可以提供高保安等级的门磁开关可用于保护高保安等级场合或高价值物品库房,例如机场、生物实验室、医疗研究机构、仓库、生产厂房、珠宝店、银行、数据处理中心、军事基地、弹药库、电厂设施等。

库房的门禁读卡与库房内的照明实现联动控制,人进灯亮、人走灯灭,进一步提高库房的安全性。

同时在每个藏品库内安装1-2个紧急报警按钮用于意外发生时求救。

修复室的防盗措施可作相应简化,两种不同探测技术的探测器覆盖和复合技术震动探测器和嵌入式门磁开关、紧急报警按钮的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案。

3)通道的防范措施:

文物通道的出入口应安装门禁系统读卡器、紧急报警按钮和电话对讲装置。

必要时在出入口内侧也安装读卡器以提高防范水平。

在通道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可采用固定的有线设备和随身携带的无线紧急按钮相结合的方式。

库前装卸区的门禁系统由前后门组成,两个门为互锁方式,关闭外门后方可打开内门;两个门不可同时开启。

同时装卸区的墙体也需要安装复合技术震动探测器作周界防范。

装卸区内安装双鉴探测器和摄象机进行空间防护。

4)其他重要部位的防范措施:

库房的通风口、天花板检查口等相对薄弱的部位也需要安装隐蔽式的防拆开关和断线探测器。

另外,从安全保卫角度来讲,防范区域内的通讯机房、弱电机房、强/弱电配电间、柴油发电机组、空调暖通机房、档案/资料室、财务室等也应考虑部位防护。

安防系统的专用管道间按照规范要求加装门磁探测和读卡器。

通过加强这些部位的防护,建立完整的防入侵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防止违法人员藏匿作案,消除隐患;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内部人员监守自盗或内外串通勾结作案,并有效地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2.3工程条件

2.3.1地理位置

******近现代&&&美术博物馆位于豫北的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北侧,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

京广铁路纵贯市区,京珠高速公路、106、107国道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2.3.2主体工程进度

工程现场的主体建筑工程及配套的设备安装工程接近完成,建筑外装饰工程正在进行施工。

另外,建筑周边环境工程已完成规划,即将施工。

2.3.3气象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安阳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历年平均气温12.7一13.7℃。

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7.4℃。

2.3.4土壤电阻率

平均土壤电阻率114.4Ω.m,最大土壤电阻率296.19Ω.m。

2.3.5社情及警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