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455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docx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标准

学位论文是综合反映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是衡量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院高度重视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为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规范而具有应用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论文应注重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注重通过实践探索促进专业发展。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应用课题或现实课题,强调研究生在掌握本领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或实现工程应用,表明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校外导师参与论文环节的指导工作。

1.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时间。

硕士生在确定选题,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应在入学的第三学期末之前,最迟应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

要求工程硕士生查阅不少于20篇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

(2)开题报告方式。

开题报告应以报告会的形式,在全院范围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须有本学科及相近学科3位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考评组,并作出考评意见。

(3)开题报告内容。

依据《开题报告表》的要求,做开题报告。

在开题报告会后,及时完成《开题报告表》,交学院研究生管理秘书处保存,以备检查。

(4)若开题报告没能通过,在导师的指导下3个月后才能申请重新开题。

2次开题报告不过者,应终止硕士生的学业。

(5)因正当原因改变选题,须按上述要求重做开题报告。

(6)论文开题通过1年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论文工作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计划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可采用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每种形式的具体要求参见《关于试行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通知(教指委[2011]11号)》的附件《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试行)》

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校内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一次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相应工作。

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原则上不少于3万字。

3.学位论文的撰写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导师应对硕士生学位论文严格审查,把好质量关。

(三)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按《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工程硕士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试行)》

【论文类型】

产品研发:

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内容要求】

1.选题:

针对本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设备技术改造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

产品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研发内容:

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及论证、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仿真等;对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性能测试等。

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3.研发方法:

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4.研发成果:

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撰写要求】

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应以附件形式提供图纸、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

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2.理论及分析:

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3.实施与性能测试:

对所研发的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4.总结:

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5

2.2研发内容的合理性

基本原理正确

产品功能先进、实用

分析、计算正确

15

2.3研发方法的科学性

方案科学、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

15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10

(30)

3.1产品的应用价值

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0

3.2产品的新颖性

有新思路或新见解

性能先进、有自主关键技术

10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产品研发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技术文件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论文类型】

工程设计:

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内容要求】

1.选题:

来源于本领域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还可以是设备、工艺及其流程的设计或关键问题的改进设计。

设计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2.设计方案:

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可以是工程图纸、设计作品、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方式表述。

3.设计说明:

指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4.设计报告: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论证。

【撰写要求】

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

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设计报告:

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3.总结:

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工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设计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5

2.2设计内容的合理性

方案合理,依据可靠

合理运用了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了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

15

2.3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实用

15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10

(30)

3.1设计成果

设计图纸完整

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8

3.2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10

3.3设计成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12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

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

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内容要求】

1.选题:

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

命题具有实用性,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

针对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

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

4.研究成果:

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撰写要求】

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

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2.研究与分析: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

3.应用或验证: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验证,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4.总结:

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5

2.2研究内容的合理性

内容明确、具体、适度

研究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15

2.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思路清晰,方案设计可行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10

(30)

3.1研究成果的价值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5

3.2研究结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15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论文类型】

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

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内容要求】

1.选题:

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

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

就某一行业或企业的工程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对国内外解决该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或必要的改进。

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研究成果:

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撰写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

提出研究问题,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2.理论方法综述:

对解决论文所涉及的管理问题的国内外代表性理论、方法进行简要描述,比较和分析各种理论、方法在解决该问题上的优缺点,提出解决本文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或方法体系)与技术路线。

3.解决方案:

详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并给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或可行性分析:

若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实际中应用,依据实际结果分析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若解决方案尚未在实际中应用,则从理论和应用条件方面分析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5.总结:

系统地概括论文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重点描述论文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案或新结论,简要描述研究工作的价值,同时简要给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5

2.2内容的合理性

内容明确、具体、适度

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15

2.3方法的科学性

过程设计与论证合理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10

(30)

3.1成果的可靠性

成果明确、具有可信度

成果具有合理性及先进性

10

3.2成果的实用性

成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0

3.3结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10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高度概括和总结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论文类型】

调研报告:

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内容要求】

1.选题:

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调研的本领域工程与技术命题。

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调研内容:

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要包含被调研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要调研影响该命题的内、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调研工作要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调研方法: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调研成果:

通过科学论证,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撰写要求】

调研报告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

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

对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被调研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2.调研方法:

针对调研命题,主要介绍调研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资料和数据分析: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给出明确的结果,并采用数理方法进行可信度和有效性分析。

4.对策或建议:

对调研对象存在的问题或者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论证,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对策及建议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5.总结:

系统地概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调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0)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内容具体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5)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5

2.2调研内容的合理性

全面,具有一定广度

细致,具有一定深度

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15

2.3调研方案的科学性

过程设计合理

方法科学规范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4调研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10

(30)

3.1调研成果的可靠性

成果具体、明确

成果可信、有效

10

3.2调研成果的实用性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对策或建议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2

3.3调研成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8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3

注:

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

优秀:

总分≥85;良好:

84≥总分≥70;合格:

69≥总分≥60;不合格:

总分≤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