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7493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docx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答案汇总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X

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V

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X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X

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V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X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X

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X

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X

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

则的V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X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V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X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V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X

26在抗震设计中,对烈度为9度的大跨、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V

27.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不同地区地震烈度相同。

X

25.一般来讲,震害随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减轻。

X

22.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

X

29一般而言,房屋愈高,所受到的地震力和倾覆力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30.耗能梁段的屈服强度越高,屈服后的延性越好,耗能能力越大

31•结构的质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

32.计算竖向地震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

^0.75maxX

33.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

37.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X

38.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20.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X

21.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勺地震烈度值V

24.规范规定所有的建筑都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X

25.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一定大于静承载力。

X

26.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X

27.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中X

29.构造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V

31.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V

33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X

41.任何结构都要进行两个阶段的抗震设计。

34横波向外传播时,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V

35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X

36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小。

X

37纵波的特点是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X

38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X

45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X

46结构的自振周期随其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刚度的增加而加大。

X

48弯曲构件的延性远远小于剪切构件的延性。

49在同等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结构类型,其次要抗侧力构件抗

震要求可低于主要抗侧力构件。

50在进行梁端弯矩调幅时,可先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梁端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X

54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先浇柱,后砌墙。

X

55构造柱必须单独设置基础。

X

56地震时内框架房屋的震害要比全框架结构房屋严重,比多层砖房要轻V

57中心支撑与偏心支撑相比具有较大的延性。

V

63•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V

6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

65.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

66•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勺地震V

70.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宀=0.65〉maxV

71.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二、填空题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

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S)波,而面波分为瑞利波和勒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类

3.根据震源深度的大小,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4.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有:

能量法、折算质量法、顶点位移法

等。

5.地震现象表明,地震波中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横波使建筑物

产生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则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右摇晃.

6.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

7.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等设

计原则。

&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g时,在

附加A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9.《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烟囱

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0.《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

厚度进行分类。

1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和两类。

12.按照震源的深浅,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和」

源,每年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至于浅源。

13.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按其在地壳中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面波和

14.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地震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地震烈度越_

小。

15.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体系的高层建筑,其自振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

的数量来决定的;其数量多、厚度大,自振周期就。

16.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有关。

17.《抗震规范》根据结构类型、烈度、房屋高度、和,

将钢筋混凝土房屋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

18.根据震害分析,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应遵循、_、—

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9.砌体结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在各墙体之间的分配可根据楼、屋盖的刚度大

小分为、和三种情况进行。

20.多层与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体系、框架一支撑体系、

和筒体体系。

21.液化土的判别方法有和。

2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

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23、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比;动

力系数'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24、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使纵

墙倒塌‘。

25.为了实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目的,我国的抗震规范以—、—、_作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准则。

26.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与抗震设防烈度相应的和表征。

27.设计特征周期是表征地震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与建筑所在

的、、因素有关。

28《抗震规范》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土层覆盖层厚度将建筑物场地分为四类。

29.《抗震规范》采用两步判别法来判别可液化土层,即初

和标准贯入实验;通过判别液化指数可以判别液化等级。

30.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近似计算方法有:

理论计算、经验公式计

算、半经验半理论公式计算等。

31、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反弯点法和D值

法。

32地基抗液化措施应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地基液化等级,结合具

体情况综合确定。

33、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34地震按其成因也分为四种: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

35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大小或强弱的指标,用符号M表示。

36地震烈度是地震造成地面上各地点的破坏程度。

37.震源是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是指震源在地球表面的投影。

39《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_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

震设计。

40.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分为四类,分别为特殊设

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四类。

41.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场地土的刚度和场地覆盖层

厚度。

42.震害调查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层愈厚,建筑物的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

43.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46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划分为三级轻微、中等、-严重

47.抗震设防的一般目标是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49.《抗震规范》规定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

底部剪切法、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时程分析法

50《抗震规范》规定对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冈I」丄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52《抗震规范》规定,设防烈度为6度、建于I~川类场地上的结构,不需做_抗震验算,但需按抗震等级设计截面,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53.框架结构的布置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横向承重框架、纵向承重框架、纵横向承重框架。

其中,地震区的框架宜双向设置。

54•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

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55.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方法有分层法和—弯

矩二次分配法。

56.框架梁的控制截面为跨中截面和支座截面;框架柱的控制截

面为两端截面。

57.场地土对地震波的作用,不同的场地土对地震波有不同的放大作用。

58厂房结构支撑的形状,要使总用钢量较少又有较大的回旋半径,以减

少杆件的长细比。

60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61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62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5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型)来确定。

63设计地震分组共分(3)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64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6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

(水平方向摇晃),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上下颠簸)又产生(左

右摇晃)。

67《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68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

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69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70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拟静力法)

和(直接动力分析法)。

72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

73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和(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74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

75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

76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

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79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

80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节点。

81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

82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体系)、(框架支撑体系)、(筒体体系)及(巨型框架体系)等结构体系。

83(防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

84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高厚比)。

85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有撑屋盖。

86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__构造柱___与___圈梁的设置。

三、选择题

1.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场地特征周期B.场地平面尺寸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2.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B)

A.增大B•减小C•不变D•说不清

3.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D)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4.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

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

5.(A)一般周期短,波速较快,振幅较小,在地面上引起上下颠簸波动。

A纵波B横波C瑞利波D勒夫波

6(B)—般周期长,波速较慢,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A纵波B横波C瑞利波D勒夫波7.地球上某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称为(C)。

A震源B震源深度C震中距D震中区

8(B)是度量地震中震源释放能量多少的指标。

A烈度B地震震级C基本烈度D抗震设防烈度

9.地震烈度和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B)

A地震震级B地震持续时间C震中距D震源深度

10.地震系数ka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的阻尼比

11.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可取_D—。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第二层D底层

12多层砌体结构的抗侧力构件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3.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r的大小除了与结构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

有关外,还与有关。

(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

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

14.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应具有抗震防线。

(C)

A一道B两道

C多道D不需要

15.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下述概念那一个是正确的。

(A)

A框架结构变形大、延性好、抗侧力小,因此考虑经济合理,其建造高度比剪力墙结构低

B框架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好,只要加大柱承载能力,建造更高的框架结构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C剪力墙结构延性小,因此建造高度也受到限制(可比框架高度大)

D框架结构必定是延性结构,剪力墙结构是脆性或低延性结构

16.横波是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这种波的周期_,振幅_。

(B)

A长,小B长,大C短,小D短,大

17.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接近时,建筑物的震害都有的趋势。

B

A减轻B加重C无变化D不确定

18.地质年代愈久的土层的固结度、密实度和结构性也就愈好,抵抗液化能力就C。

A愈弱B没变化C愈强D不确定

23.震害表明,土质愈软,覆盖层厚度愈厚,建筑震害C—。

A愈轻B无变化C愈严重D不确定

24.为保证___C,则需进行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

25.梁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称为梁的_A。

A剪压比B剪跨比C轴压比D高宽比

26.纵波是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压缩波,这种波的周期,振幅—。

(C)

A长,小B长,大

C短,小D短,大

6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以下排序正确的是_A。

A纵波横波面波B横波纵波面波

C纵波面波横波D面波横波纵波

8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

9•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

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

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

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高结构延性的构造措施(D)

A.强柱弱梁B•强剪弱弯C•强节点弱构件D•强梁弱柱

15.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女儿墙、烟囱)等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_B。

A扭转效应B边端效应C共振D主体结构破坏

19.柱的延性随轴压比的增大而_A_。

A下降B不变C增大D不确定

20.如果构件截面的剪压比过大,混凝土就会过早地发生B。

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C剪压破坏D超筋破坏

21.下列哪种情形不适合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

D

A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B高度不超过40m

C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

D高层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建筑

1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12.对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其薄弱层的位置可取

C。

A顶层B中间层C底层D任意取一层

13反弯点法适用于少层框架结构,因为结构容易满足梁柱线刚度之比_C的

条件。

A大于2B小于2C大于3D小于3

16.为保证C_,则需进行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

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

17.为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_C—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

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A强柱弱梁B强节点

C强剪弱弯D强锚固

18.下面哪个不属于抗液化的措施?

D

A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

C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

15.为了使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首先在梁中出现,就必须做到_A

的要求。

A强柱弱梁B强节点

C强剪弱弯D强锚固

16.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属于框架柱常见震害的是(D)

A.剪切破坏B.受压破坏C.压弯破坏D.弯曲破坏

17.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

算?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

C.杜哈米积分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8•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B)

A.震幅B.震级C.频谱D.持时

22.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的土层顶

面的距离确定。

(D)

A200m/sB300m/sC400m/sD500m/s

24.基本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为(C)

A.50%B.20%C.10%D.5%

25.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

28.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

生的地震影响是(B)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29.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VP>VS>VLB.VS>VP>VLC.VL>VP>VSD.VP>VL>VS

36.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37.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

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38.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42.室内土的动力试验表明,土样振动的持续时间愈长,液化就(A)

A愈容易B愈难

C不变D不确定

44.《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A)

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D.指数曲线

45.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D)

A.加速度峰值B.频谱特性C.地震持时D.地震烈度

46.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k有何变化?

(A)

A.T1J,FekTB.T1T,FekTC.T1t,FekJD.T1J,FekJ

47.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第二层D.底层

48•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

49下列不属于地震破环作用的表现形式的是(B)。

A、地表破坏B、人员伤亡C、次生灾害D、建筑物的破坏

50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超过(C)层的建筑归为高层钢结构建筑

A、10B、11C、12D、13

C无变化D不确定

51.地址年代愈久的土层的固结度、密实度和结构性也就愈好,抵抗液化能力就(C)

A愈弱B没变化

C愈强D不确定

54.多层砌体结构中当墙体的高宽比大于4时,墙体的变形情况是(B)

A、以剪切变形为主

C、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均占相当比例

55.多遇地震烈度所对应的超越概率为(C

A、10%B、2%—3%C、63.2%D、50%

58、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