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801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7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枣临路基DK34+128DK41+000施工组织设计doc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国家、铁路现行设计规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和有关规定。

⑵设计文件《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一般设计图》(枣临施图01-04)、《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个别设计图》(枣临施图02-04)、《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通用图》(枣临施路通05)、施工图设计交底。

⑶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纪要。

⑷现行铁路定额。

⑸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⑹投资计划及工期要求。

⑺《新建枣庄至临沂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⑴按基建程序搞好施工管理,并按高标准、质量优、速度快、成本低的要求组织施工。

⑵严格执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及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则等并必须遵守国家、铁道部和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作好文物保护工作。

⑷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比选,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搞好施工安排,组织均衡生产,尽量作到不间断施工。

⑸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造价的高度统一。

⑹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DK34+128~Dk41+000段路基工程全长6872米,位于新兴站场大里程至我项目部管区终点.本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3.895米,最大填土高度为9.305米,设计填土方量为64.95万方,路基换填为3.2万方。

曲线段路基最大加宽为30cm。

2.2自然条件

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DK34+128~Dk41段路基工程分布区域为低缓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冲积平原位于几条河流之间;其内多含低洼涝地,相对高差30m。

海拔高程在40米~70米之间。

⑵地层岩性

1.线路经过地区历史上地质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断裂较发育。

不良地质类型为岩溶、砂土液化等。

2.软弱地基土:

主要为冲积、湖积及沼泽相沉积的含水量偏高、强度偏低的软塑状粉质粘土;此外,沿线分布有水塘,水塘下部分布0.5~3m厚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含水量、压缩性高,强度低,为软弱地基土,线路经过段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⑶地震参数

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

⑷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地下水为冲积平原区孔隙水,水位埋深约5米左右;0-8.0m为粉质粘土,8-14m为砂土层,14m以下为岩石层。

⑸气象特征

线路所经过地带地处山东南部,位于我国东部暖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

区域内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四季分明,风多雨少,气候较干燥。

高温多雨,雨量充沛集中,雨热同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雷击、上游山洪暴发等灾害性天气,易造成长期内涝。

年平均气温14.2~14.3℃,极端最高气温39.9~41.6℃,极端最低气温-14.3~-24.9℃,年平均降水量829.2~888.0mm,年主导风向NEE、NE;最大风速16.0~18.3m/s,年平均风速1.9~2.6m/s;最大季节冻土深度29~40cm,最大积雪厚度29~40cm。

2.3主要工程数量

见主要工程数量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1

软基处理挖土方

万立方米

2.49

2

填A组填料

万立方米

3.15

3

填B组填料

万立方米

14.6

4

填C组填料

万立方米

47.2

5

干砌石

立方米

8658

6

浆砌石

立方米

23935

7

紫穗槐

千株

565.74

8

土工格栅

平方米

13648

9

挡土墙片石混凝土

立方米

18755

三施工准备

3.1总体目标

⑴质量目标

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⑵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和人身重伤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消灭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和等级火警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⑶文明施工目标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

⑷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中贯彻“三同时”原则,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3.2整体情况简介

本段地处低山丘陵区,沿线多为粉质黏土、砾石土和风化岩层,本工程路基填料的选择、填料的改良、压实、地基的加固、路堤边坡的加固、防护等工程量大,要求严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路基填料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分类中的A级才可利用。

路基施工分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筑、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和过渡段填筑,各部分填筑工艺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3.3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方案

⑴临时驻地

为便于集中管理,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项目部驻地在租赁房屋及场地的基础上,在租赁场地范围内新建彩钢板房,并在施工现场就近租赁民房设立工点进行现场施工控制。

⑵施工便道及便桥

沿线路需修建6.87km贯通便道,贯通便道路面宽3.5m,每隔500m设一处会车道,路基用普通土填筑,路面铺设泥结碎石15cm,上撒5cm厚石屑,主要灌溉沟渠修筑施工便桥,一般排水沟渠处设置排水圆管。

另修线路通往既有主干道的便道,路面宽6米,路面铺设泥结碎石30cm,上撒10cm厚石屑。

修建便道情况如下:

西泇河大桥DK38+272.3处自河西岸修建0.6km便道与通向234省道既有村道相接,自东岸修0.3km便道通向234省道。

南张桥一号中桥DK40+387处修建0.5km便道通向206国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

南张桥二号中桥DK40+677.5处修建0.4km便道接南张桥一号中桥处便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

自路基修建便道km通向苍山县新兴镇土场

工程完工后对所占道路翻耕、植草进行土地软化工作,做好土地的复垦,做到水土不流失。

3.4路基施工准备

⑴根据设计文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发现问题,与设计单位及时联系。

设计文件复核,应做复核记录、签认,需办理变更设计手续的及时办理。

⑵组织沿线施工调查,为土石方调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收集资料。

⑶对软土路基应进行现场施工地质补充勘探,核对查明有关地质资料。

⑷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桩及施工复测,贯通线路中线、水平。

测量误差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必须贯彻“双检制”。

⑸填料(包括基底土壤)必须经试验人员取样试验,并必须由监理人员见证,全过程旁站,并在试验报告上签认。

⑹根据实际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对技术复杂、特殊地层地区、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工程和区段站路基,编制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设置工地试验室,仪器及检测设备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固定人员专职负责。

3.5人员及机械安排

⑴施工组织机构图

 

⑵劳力及机械安排

见劳力及机械安排表

四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1测量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我们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并与本工程外控制导线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

用全站仪沿线置了支导线及中线控制桩并进行中线加密工作。

施工过程中将每3个月进行一次导线测量,以保证整个测量控制网稳定可靠。

利用水准仪与本工程外高程控制点进行高程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并布置了高程控制网。

施工过程中利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

高程控制网每2个月进行一次联测,以防有部分控制点被破坏,从而保证高程控制网的可靠性。

4.2施工安排

⑴已组织人员进行施工调查。

在核对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交接桩、定线复测、测设施工边界桩等工作。

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标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

设好各控制点的护桩,并做好标记。

同时作好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补偿工作。

⑵清理营地场坪,修建临时设施,做好防洪、防风、防火、防雷等措施。

⑶认真探查地下管线的走向及埋深,根据不同情况联系所属单位进行必要的迁移和保护措施。

4.3施工工艺

见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4.4路基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工作,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工序。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参与施工的工人技师、领工员成立“路基施工现场状况调查小组”,对本标段地形、地貌、地质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做好详实记录,建立档案。

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地质状况的基底,遵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分别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送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批准后据以实施。

⑴一般地段路堤基底处理

一般无水地段,先将路堤征迁范围内的树木砍伐清理,并将原地面的种植物、地表附着物、草皮等杂物全部除掉,挖树根,清除深度不小于0.3m,同时做好排水设施。

对于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地段,根据具体情况将土翻松、打碎,分层碾压,并用推土机将腐质土清至界外集中堆放,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地面横坡缓于1:

5的地段清除草皮;地面横坡为1:

1.5—1:

2.5时,原地面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地面横坡陡于1:

2.5地段的陡坡路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否则设置支挡结构。

⑵软弱地基基底处理

DK39+050~DK39+950段表层粉质粘土含水率较高,强度低,呈可塑~软塑状,为软弱地基土,承载力较低,厚约3m。

此范围地面以下采用挖出粉质粘土换填粗粒土进行处理,换填深度为1m,换填底层宽度与两侧路堤坡脚同宽,边坡按1:

1开挖。

基底设计承载力150Kpa,由轻型动力触探检测。

换填粗粒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填料类别

粗砾土

C组填料或改良土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压实系数K

孔隙率n

<32

⑶池塘地段基底处理

DK40+008~DK40+061范围内的路堤基底,由于水塘底部有一定厚度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呈软塑性,含水量高,属高压缩性土,为防止线路建成后产生较大变形,影响运营安全,故水塘抽干水,挖出底部全部淤泥后回填颗粒C组填料,碾压后填筑路堤本体。

换填粗粒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4.1的规定。

4.5路基填筑

1.基床以下路基施工

(1)基床以下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选用C组填料、普通土,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石时,采取隔水或加强边坡防护等措施。

填料分类、鉴定、检测按照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当选用块石类填料时,应采取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块石类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5.1的规定。

表4.5.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填料类别

细粒土

粗砾土

碎石土

C组填料或改良土

地基系数K30(MPa/m)

≥80

≥110

≥120

压实系数K

≥0.7

孔隙率n

<32

<32

(2)C组类填料路基填筑施工

C组类填料路基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

填筑前,选择有代表性路基200m,进行工艺试验。

取土场填料,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

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

施工中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图6.2.2-1。

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造物为界。

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图4.5.1-1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3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40cm,砂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每层最小填筑压实厚度均不应小于10cm,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1)施工顺序

下承层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

(2)填土、摊铺、平整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300mm。

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100mm。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3)碾压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22t)振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施工中应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每层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查6处(左、中、右各2处),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4)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3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

每隔20~50m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图6.2.2-3示意。

图4.5.1-3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5)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

边坡坡度尺检查见图6.2.2-4示意。

图4.5.1-4边坡坡度尺检查示意图

 

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

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6)施工控制

施工中检查核对填料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作土工试验进行鉴定。

填料复查符合下表:

4.5.1-5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填料类别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颗粒密度

细粒土

----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

粗粒土、碎石土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4.5.1-6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1

高程

±50mm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土质路堤顶面:

30mm

填石路堤顶面:

100mm

2.路基基床底层施工

本标段基床底层填料为B组填料。

块石类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或摊铺厚度的2/3。

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料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

采用砂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具体虚铺厚度以试验段工艺参数确定。

基床底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参见“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其质量标准见表4.5.2。

表4.5.2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

压实指标

细粒土

砂类土(粉砂除外)

碎石土

地基系数K30(MPa/m)

≥90

≥120

≥130

压实系数K

0.93

孔隙率n

<31

<31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

表4.5.2-2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1

高程

±20mm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15mm

3.路基基床表层施工

路基基床表层填料为A类填料,其厚度为0.6m。

每层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

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施工现场条件限制,由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同时对到现场的A组填料进行含水量检测,确保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3%—+2%以内。

填层厚度及碾压遍数由路基试验段数据确定。

基床表层的填筑按验收基床底层、土料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五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

区段的长度一般在100m以上。

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1)施工方法

(1)验收基床底层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2)测设高程网、定设基准线

用全站仪每10m一个断面恢复线路中桩,在两侧路肩上设指示边桩,并在两点中间位置上用水泥钉定点,用红色尼龙绳进行标高的标识,保证松铺厚度。

(3)A组填料土场选定及土工试验

现场根据以往经验和填料分类依据选择土场,取土样进行实验,实验合格后确定取土场,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3%~+2%范围内。

(4)运输填料

运输设备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运料前,要清除车上的泥土、杂物。

(5)摊铺碾压

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虚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并使表面平整,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设备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22t)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现场由试验人员对压路机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进行记录。

先后碾压区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基床表面修整:

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6)交通管制及保护

已完成的基床表层要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

养护期结束后施工车辆可限制通行,速度<15km/h,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转弯或急刹车。

(7)质量检测

沿线路方向每100米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各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5米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4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5米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表层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4.5.3-3

填料种类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细粒土及黏砂土

--

5000m3

5000m3

5000m3

--

--

粗粒土(黏砂土除外)

5000m3

--

--

5000m3

--

--

碎石土

5000m3

5000m3

--

--

5000m3

5000m3

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见表4.5.3-1。

填料

厚度

压实标准

砾石类

碎石类

备注

A组填料

0.6m

地基系数K30(Mpa/m)

≥150

≥150

孔隙率n(%)

<28

<28

基床表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表4.5.3-2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1

高程

±20mm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不小于设计值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15mm

6

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2)质量控制措施

(1)摊铺厚度与标高控制

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虚铺厚度与碾压遍数由试验段确定,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并使表面平整,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2)碾压遍数控制

根据试验段A类土填筑试验碾压遍数来确定,确定完后,碾压遍数不能少于试验确定遍数。

(3)路基标高、横坡及中线控制

用全站仪放出路基边桩,边桩用高度为80cmφ10mm的钢筋,边桩要夯实结实,外露部分70cm左右,用水准仪将水准引至每一个边桩,反算出路肩高程,并用红色尼龙绳标识出第一层、路基顶面的填高。

路基横坡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分别抄出路拱、路肩与路拱与路肩中间的标高按4%的坡率进行控制。

4.6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填筑

路基施工中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涵洞、框架桥)连接处进行过渡段设置。

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砼达到设计强度、过渡段地基工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⑴路桥过渡段

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4.6.1。

 

图4.6.1路桥(涵)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2)施工方法

过渡段路堤填筑施工前,做好原地面和测量放线工作,为确保填筑质量,填层高度控制采用挂线放样的方法。

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过渡段地基处理应该在桥台施工前进行,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在与桥台连接的过渡段范围内填料为A组类填料,过渡段压实度同路堤基床表层相同,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分层厚度不小于15cm。

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试验段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分层厚度现场由水准仪进行控制。

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和孔隙率n<28%,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过渡段桥台基坑以C15混凝土或者碎石回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