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7824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docx

九年级科学综合复习1

1.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小,常被用来鉴别身份,被称为“人体身份证”。

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A.基因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

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3.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

A.都是溶液B.都含有酸根离子C.都含有氢元素D.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4.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着多种观点,其中有一种叫做“宇宙胚种论”的观点。

它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的途径到达地球的。

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着构成生命物质的有机物,如各种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

由此,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

A.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B.事实依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C.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

D.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

5.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

由此可见,全氟碳乳液至少具有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6.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可以发现有“白雾”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7.针对如图三种现象,①甲图是一个无摩擦的、不在同一平面上连续的轨道,小球从A点经B、C能滑到D;②乙图是一个无摩擦的滚摆,将细绳绕轴转到A点,放手后,能在上下来回转动;③丙图是一个单摆,从A点放手,能摆到B点,若在0点放一小棒,抵住细绳,小球能摆到C点。

其中不能成立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③

8.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FeCl3、NaOH、HCl、H2S04B.HCl、KN04、Na2CO3、Na2S04

C.AgN03、HCl、NaCl、HN03D.BaCl2、Na2S04、Na2C03、HCl

9.玻璃杯从某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

老师请大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能是碱

B.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则该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D.在酸、碱、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一定相等

11.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OH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和乙、丙、丁都发生反应,甲是( )A.K2CO3 B.Ba(NO3)2  C.H2SO4   D.KOH

12.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

Ti

Mg

Cu

金属表面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快

无变化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13.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

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A.稀硫酸、氨气B.水、一氧化碳C.硝酸银溶液、氯化氢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14.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

A.Fe2O3

Fe2(SO4)3溶液

Fe(OH)3,B.CuO

CuCl2溶液

Cu

C.Fe

Fe2O3

Fe2(SO4)3溶液D.CaCO3

CO2

Na2CO3溶液

15.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经测定它的pH值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以下是4份整改方案考虑用的试剂,出于回收利用、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等角度,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是(  )A.食盐和氢氧化钠 B.硫酸钠和氯化镁C.石灰石和金属银 D.生石灰和铁粉

16.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1纳米一10-9米.当材料的晶粒(或微粒)的大小处于纳米级时,其性质就会出现奇异的变化.如:

各种块状金属显示一定的颜色(多数银白色,少数呈红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时,都成了黑色.纳米ZnO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得到的铜粉是纳米铜

B.纳米氧化锌的化学性质类似于纳米氧化铁,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C.黑白照相底片上析出的银颗粒处于(或小于)纳米级大小

D.“隐形”飞机就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无色透明的飞机

17.用一个重10牛的动滑轮提起一个重100牛的物体,实际工作时的拉力F()

A.可能等于60牛 B.一定等于50牛C.可能等于45牛  D.一定等于55牛

18.在“杭州乐园”里有个极刺激的游乐项目:

蹦极。

游乐者系上弹性牵索从高处跳下,利用牵索产生的弹力作用使自己在空中几番升降后静止。

那么游乐者在其中的下降过程中()

A.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B.动能一直在增大C.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大D.机械能保持不变

19.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

20.如上图,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左端悬挂一重物,在A端通过绳子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若重物保持静止,拉力F沿图中虚线顺时针或逆时针缓慢移动,则()A.逆时针移动,拉力一直变小  B.顺时针移动,拉力一直变大

C.逆时针移动,拉力先变大后变小D.顺时针移动,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21.如上图所示的电路中,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在ab间接入“6V6W”的灯泡时,闭合开关,灯L恰能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在ab间换接入一个“6V4W”的灯泡后,再闭合开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灯L将变亮B.灯L将变暗 C.换接的灯可能烧坏  D.电路总功率要变小

22.如上图所示,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较亮,灯泡L2较暗,此现象说明(  )A.灯泡L1的阻值大于灯泡L2的阻值

B.灯泡L1的额定功率大于灯泡L2的额定功率C.灯泡L1两端的电压小于灯炮L2两端的电压D.通过灯泡L1的电流大于通过灯炮L2的电流

23.四位同学在进行1500米长跑前.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糖,乙准备了牛肉干,丙准备了水果.丁准备了蛋糕,这四位同学准备最实用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24.某同学上肢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循环路线是()

A.只经体循环B.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C.只经肺循环D.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25.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经麻醉的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全氟碳乳液。

10分钟后,麻醉的老鼠不仅苏醒,而且存活了8个小时。

由此可见,全氟碳乳液具有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26.如果某人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肾小体B.肾小囊C.肾小球D.肾小管

27.如上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B.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28.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硝酸钡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29.如图甲是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电路。

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向B移动过程中,小灯泡上消耗的功率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大致符合图乙中的()

30.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

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02化合生成碱或酸。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乙一定是H2S04B.甲可能是Na2S04C.丙可能是NaOHD.丁一定是H20

31.在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大

D.电流表A1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同时变小

32.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四种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甲烷(CH4)是含碳化合物,所以,甲烷是有机物

3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出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NaOH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O2

水蒸气

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34.暑假期间,小敏随父亲参加了农村电网改造活动。

活动中,需要将水泥电线杆埋入规定的地点以下1米深左右的土层中,因此需要挖坑,把长达10米、重为G=6000牛的水泥电线杆放到坑口适当位置,再在电线杆上施力,将电线杆向上竖。

下面四幅图片,是小敏为爸爸设计的坑形状、安放位置及电线杆上的施力情况,则最省力的操作是按设计图()

35.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果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I2+Na2S=2NaI+S↓;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36.恐龙曾经作为地球上的“霸主”达一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绝灭了。

恐龙究竟为什么会绝灭呢?

有科学家作出假说A:

“大约六千多万年前,一颗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撞击了地球,引起了海啸和火山爆发,导致恐龙迅速绝灭。

”假说B:

“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下列是近年发现的一些与恐龙绝灭有关的证据:

(1)在墨两哥,人们发现了一个六千多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达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大坑。

(2)科学研究表明,恐龙大量绝灭的时间相对较短。

(3)恐龙的化石常常集中出现。

(4)在造成墨西哥的大坑的小行星撞击事件后,恐龙还生存了几十万年。

(5)恐龙数量减少的同一时期,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

(6)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有胚胎,这表明恐龙蛋的受精率比较低。

(7)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骨骼出现变形,蛋壳变得很薄,冈此卵中的胚胎容易受到威胁。

其中支持科学家上述假说B的证据是()

A.

(1)

(2)(3)B.(4)(5)(6)(7)C.(3)(4)(5)(6)(7)D.

(1)

(2)(3)(4)

37.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架机器的方案,他的设想是:

距地面一定高度上架设一个水槽,槽底有个水管,当水从槽底的水管流出时,冲击水轮机。

在水轮机的轴上安装着抽水机和砂轮。

这样,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水就循环不断,他就可以永久地利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

你认为他的设计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资料一: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

资料二:

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她的大小与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但末端有指,指的末端还有爪;她的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鸟喙。

她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

资料三:

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的一种。

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些,而与果蝇、向日葵则差异更大。

分析上述3个资料,可以发现,它们都采用了________的科学方法。

从上述3个资料可以做出的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比较,得到如下数据。

主要

成分

血浆

(克/100毫升)

肾小囊液体

(克/100毫升)

尿液

(克/100毫升)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O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OO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尿液排出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

(2)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如图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G,其中A是_____滑轮(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摩擦和绳与轮重,当G重是750牛时,要匀速拉动物体上升,拉力F至少应是________牛。

饲料能量水平

(106焦/千克)

每只每日采食量/克

11.9

111

108

102

99

11.7

113

110

104

101

11.5

115

112

106

103

11.3

119

114

108

105

产蛋率

90%

80%

70%

60%

42.养鸡是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

要想让鸡多产蛋,饲料的选择很重要。

根据下面提供的表和图,回答:

(1)要使鸡的产蛋量是80%,每只鸡每日应摄入的蛋白质是_________克;

(2)如果有能量水平是11.9×106焦/千克的饲料,要维持鸡的产蛋量是90%,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是_______%;

(3)如果用能量水平是11.7×106焦/千克、蛋白质含量是15%的饲料喂鸡,平均每只鸡每日的取食量是101克,则该鸡群的产蛋率最高是______________。

43.小敏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你把甲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和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H都是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纳。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

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的猜想正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

45.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小敏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②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③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回答:

(1)设计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设计的对照组是_____试管;

(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试管中没有变蓝;

(3)人体分解淀粉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淀粉分解成_______后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

46.小敏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在1W左右。

(1)连接电流表时应选用________的量程;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

连线不得交叉);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O

3.O

3.8

电流I/A

0.25

0.27

电阻R/Ω

8.0

11.1

电功率/W

0.5

0.81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障排除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中,并计算此时的电阻、电功率值,也填写在表中。

(5)小敏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48.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第23题  第24题

49.图甲是小灯泡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将此灯泡接入图乙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实际功率为1W;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则电阻R的阻值是Ω,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W.

50.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相同高度的相同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打桩时,三个重锤中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锤的高度要低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锤的质量要大一些。

5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小桐把杠杆调在如图甲位置静止,你认为这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在如图乙的实验中,当弹簧秤由竖直方向拉改为斜向下拉时(总使杠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的平衡),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大,这是因为。

52.在20亳升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随后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每加一次就测量一次通过的电流。

如图是由测量中得到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和通过的电流的关系图线:

(1)在图线的P点和Q点紫色石蕊试液各呈现什么颜色?

______,_____。

(2)正好中和时加入盐酸的量是_____毫升。

53.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的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3)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