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8090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docx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篇一:

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店头逸夫小学2014年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

我们学校全体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研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研修工作》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

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组及本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

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

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

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结合我校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

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

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

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

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分析会,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信息技术组:

进一步作好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宣传工作,探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档案。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篇二: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阜阳市颍州区苗桥逸夫小学

2012年1月12日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

学校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本学期组织了3次公开教学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在分管校长的督促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这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

1、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让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的展示。

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

在学期末检查时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期初计划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的工作不尽人意,搞形式走过场。

2、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实了校本教研内容。

本学期拟定要求8位年轻教师定时定点进行公开教学,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展示,我们

惊喜的发现,年轻教师,比如王刚、周有利和李杰等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着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教材驾驭能力,有着谦虚好学敬业态度。

应该说每听他们一堂课都是一种学习和享受,是一次观念上的刷新。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教师放弃了这一次次的学习机会。

3、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部署,我们举行了高年级学生数学日记和小论文评选推荐活动。

学生数学日记和小论文的撰写是我们学校的“软肋”,唯有王刚、张明礼老师每学期坚持对学生进行指导练习。

4、教学设计现场比赛,提高了教师教材处理能力。

本学期有4位教师参加了教学设计现场比赛。

通过比赛,教师们认识了教学设计是教案的最高形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文本资料。

虽然教师教学设计的质量有异,但他们对教学设计的认同以及追求卓越的态度值得赞许推崇。

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撰写教学设计,给全体参与者按质量分奖级颁发了获奖证书。

5、要重视教学反思,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

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载。

可是真正重视并且积极认真反思的教师为数不多。

在此方面日后要加强。

6、加强校本研修,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容量,以及业务现状,我校今后应该充分利用培训资源特别是农

远设施,加强校本研修,多渠道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们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

小学校本研修活动总结篇三:

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要求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

学校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本学期组织了多次公开教学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在分管教学主任的督促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

一、本学期具体工作

1、继续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

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③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

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2、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让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的展示。

本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平”,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

在学期末检查时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期初计划去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也有部分教师的工作不尽人意,搞形式走过场。

3、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充实了校本教研内容。

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都要进行公开教学,通过执教教师的课堂展示,我们惊喜的发现,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很有长进,有着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教材驾驭能力,有着谦虚好学敬业态度。

应该说每听他们一堂课都是一种学习和进步受,是一次观念上的刷新。

4、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展示教师的风采。

本学期计划每位教师做到了五个一:

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篇论文,一篇教学反思,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制作一个教学课件,老师们都认真完成,教学基本功也有所提高。

5、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

每两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平行班级之间要加强互相听课。

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标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空白点、德育点、创新点。

(3)作业或练习设计。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说课比赛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科研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进一步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科研水平,我校组织老鸦庄中心校中年级教研组于11月29日下午进行了中年级语文说课比赛,全校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

比赛以参赛教师抽签,中心校骨干教师评委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5分钟,说课的内容包含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内容。

比赛中,教师们生动的讲解、精彩的课件演示,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展示了个人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设计,凸显了真我的风采。

通过本次比赛,各位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7、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交流,博采众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交流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心校领导长期要求各校要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纳入计划,形成制度,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2013年11月24日,我校教导处在“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中聆听了张家口市骨干教师王银霞老师《认识周长》的示范课,课上老师们认真聆听,认真记录。

不同的风格和教育理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与名师交流自己工作中困惑的平台。

通过听、评课活动,也使教师结合自身特点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和改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素质,收到了好的效果。

12月6日,我校教导主任郑海荣老师应玉宝墩小学领导的邀请,到玉宝墩小学作了“平凡的岗位倾心的奉献”讲座,从“享受语文每一天”和“德高为范,敬业爱岗,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两个主题进行讲座交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带领教师走出去,倾听,学习,提高。

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我校的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8、同课异构,让作文教学研讨“火”起来。

为了更好的研究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我校教导处于11月25日至12月3日开展了作文教学评优课活动。

活动中,教导处精心准备,定主题,定内容,低年级以看图写话为同构主题,中年级以“如何写日记”为同构主题,高年级以“感恩”为同构主题。

各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准备,最终8位老师上的都非常成功。

评课中老师们谦虚、积极,研讨氛围浓厚,为了鼓励老师们,我们评出优秀4位老师,良好4位老师,使大家都有不同

程度的收获和提高。

本次作文评优课活动的开展,为我校的老师们提供了作文教研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该校语文教师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让老师们在校本教研中认识自我,鼓励自我,实现自我。

9、以课题引领,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做研究型的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深深感到,只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群体性教育科研,才能使教育科研与学习培训、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沟通起来,才能使广大教师感受到发现与探究所带来的喜悦与乐趣,也才能让一般的教师成为骨干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同时也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课题研究离自己并不遥远,实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课题研究被动的实施者,应该是主动的实践者。

为此我们在刚刚2011年11月英语课题结题后,本学期11月23日在中心校领导的引领下,又成功了国家级课题《学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建设实践的研究》。

希望老师们能在新一轮的课题研究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

三、今后工作设想

1、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

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