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82806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docx

中考数学格点问题试题汇编

2013中考全国100份试卷分类汇编格点问题1、(2013泰安)在如图所示的单位正方形网格中,△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1B1C1,已知在AC上一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则P2点的坐标为(  ) A.(1.4,�1)B.(1.5,2)C.(1.6,1)D.(2.4,1)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BC的平移方向以及平移距离,即可得出P1坐标,进而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P2点的坐标.解答:

解:

∵A点坐标为:

(2,4),A1(�2,1),∴点P(2.4,2)平移后的对应点P1为:

(�1.6,�1),∵点P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得到对应点P2,∴P2点的坐标为:

(1.6,1).故选:

C.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平移距离是解题关键.

2、(2013•宜昌)如图,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点E的坐标不可能是(  ) A.(6,0)B.(6,3)C.(6,5)D.(4,2)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解答:

解:

△ABC中,∠ABC=90°,AB=6,BC=3,AB:

BC=2.A、当点E的坐标为(6,0)时,∠CDE=90°,CD=2,DE=1,则AB:

BC=CD:

DE,△CD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当点E的坐标为(6,3)时,∠CDE=90°,CD=2,DE=2,则AB:

BC≠CD:

DE,△CDE与△ABC不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当点E的坐标为(6,5)时,∠CDE=90°,CD=2,DE=4,则AB:

BC=DE:

CD,△EDC∽△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点E的坐标为(4,2)时,∠ECD=90°,CD=2,CE=1,则AB:

BC=CD:

CE,△DC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难度中等.牢记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2013年广州市)在6×6方格中,将图2―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2―②所示,则图形N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下移动1格B向上移动1格C向上移动2格D向下移动2格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图形,由平移的概念求解解:

观察图形可知:

从图1到图2,可以将图形N向下移动2格.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概念及平移规律,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变换.关键是要观察比较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

4、(13年山东青岛、8)如图,△ABO缩小后变为,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为,均在图中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点,则点在上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B、C、D、答案:

D解析:

因为AB=2,,所以,,所以点P(m,n)经过缩小变换后点的坐标为

5、(2013•郴州)在图示的方格纸中

(1)作出△ABC关于MN对称的图形△A1B1C1;

(2)说明△A2B2C2是由△A1B1C1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

考点:

作图-轴对称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

作图题.分析:

(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MN的对称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解答.解答:

解:

(1)△A1B1C1如图所示;

(2)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或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以及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6、(2013•温州)如图,在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和点P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按要求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

(1)将△ABC平移,使点P落在平移后的三角形内部,在图甲中画出示意图;

(2)以点C为旋转中心,将△ABC旋转,使点P落在旋转后的三角形内部,在图乙中画出示意图.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

图表型.分析:

(1)根据网格结构,把△ABC向右平移后可使点P为三角形的内部的三个格点中的任意一个;

(2)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即可使点P在三角形内部.解答:

解:

(1)平移后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旋转后的三角形如图所示.点评:

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7、(2013•绥化)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步骤:

(1)画出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再画出将△A1B1C1绕点B1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到的△A2B1C2;

(2)求线段B1C1旋转到B1C2的过程中,点C1所经过的路径长.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分析:

(1)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以及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出即可.解答:

解:

(1)如图所示:

(2)点C1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2π.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旋转与平移变换以及弧长公式应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8、(2013•孝感)如图,已知△ABC和点O.

(1)把△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B1C1,在网格中画出△A1B1C1;

(2)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并标出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指出点P是△ABC的内心,外心,还是重心?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复杂作图.分析:

(1)分别得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坐标,进而得到△A1B1C1,

(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求出P点即可,进而利用外心的性质得出即可.解答:

解:

(1)△A1B1C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点P是△ABC的外心.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正确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9、(2013哈尔滨)如图。

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方格纸中,有线段AB和直线MN,点A、B、M、N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方格纸中画四边形ABCD(四边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四边形ABCD是以直线MN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点A的对称点为点D,点B的对称点为点C;

(2)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

考点:

轴对称图形;勾股定理;网格作图;分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轴对称的作图方法来作图,

(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BC、CD、AD四条线段的长度,然后求和即可最解答:

(1)正确画图

(2)

10、(2013•淮安)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两格中,点A、B、C都是格点.

(1)将△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得到△A1B1C1;

(2)将△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3718684分析:

(1)将点A、B、C分别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出对应点,即可得出△A1B1C1;

(2)将点A、B、C分别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出对应点,即可得出△A2B2C2.解答:

解:

(1)如图所示:

△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

△A2B2C2,即为所求.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根据已知得出对应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11、(2013•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

(2)画出△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

考点:

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3718684分析:

(1)分别找出A、B、C三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然后根据图形写出A点坐标;

(2)将△A1B1C1中的各点A1、B1、C1绕原点O旋转180°后,得到相应的对应点A2、B2、C2,连接各对应点即得△A2B2C2.解答:

解:

(1)如图所示:

点A1的坐标(2,�4);

(2)如图所示,点A2的坐标(�2,4).点评:

本题考查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及旋转变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旋转的特点,然后根据题意找到各点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12、(2013年佛山市)网格图中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若A,B,C,D,E,F都是格点,试说明△ABC∽△DEF.

分析:

利用图形与勾股定理可以推知图中两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由此可以证得△ABC∽△DEF.解:

证明:

∵AC=,BC==,AB=4,DF==2,EF==2,ED=8,∴===2,∴△ABC∽△DEF.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有:

(1)平行线法: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一种基本方法.相似的基本图形可分别记为“A”型和“X”型,如图所示在应用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抽象出这些基本图形;

(2)三边法:

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及其夹角法:

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角法:

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3、(13年安徽省8分、17)如图,已知A(―3,―3),B(―2,―1),C(―1,―2)是直角坐标平面上三点。

(1)请画出ΔABC关于原点O对称的ΔA1B1C1,

(2)请写出点B关天y轴对称的点B2的坐标,若将点B2向上平移h个单位,使其落在ΔA1B1C1内部,指出h的取值范围。

14、(2013•天津)如图,将△ABC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C均落在格点上.(Ⅰ)△ABC的面积等于 6 ;(Ⅱ)若四边形DEFG是△ABC中所能包含的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请你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该正方形,并简要说明画图方法(不要求证明) 取格点P,连接PC,过点A画PC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连接PQ与AC相交得点D,过点D画C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得点E,分别过点D、E画PC的平行线,与CB相交得点G,F,则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 .考点:

作图―相似变换;三角形的面积;正方形的性质.3718684专题:

计算题.分析:

(Ⅰ)△ABC以AB为底,高为3个单位,求出面积即可;(Ⅱ)作出所求的正方形,如图所示,画图方法为:

取格点P,连接PC,过点A画PC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连接PQ与AC相交得点D,过点D画C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得点E,分别过点D、E画PC的平行线,与CB相交得点G,F,则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解答:

解:

(Ⅰ)△ABC的面积为:

×4×3=6;(Ⅱ)如图,取格点P,连接PC,过点A画PC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连接PQ与AC相交得点D,过点D画C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得点E,分别过点D、E画PC的平行线,与CB相交得点G,F,则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故答案为:

(Ⅰ)6;(Ⅱ)取格点P,连接PC,过点A画PC的平行线,与BC交于点Q,连接PQ与AC相交得点D,过点D画CB的平行线,与AB相交得点E,分别过点D、E画PC的平行线,与CB相交得点G,F,则四边形DEFG即为所求点评:

此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正方形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图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