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311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通信原理 练习题题库.docx

计算机通信原理练习题题库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计算机通信原理练习题题库(总13页)

一.选择题

1.通信是指不在地点的或之间进行迅速有效的信息传递。

3.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值转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叫做,其逆过程叫做译码。

4.脉冲编码调制(PCM)过程主要包括、和三个步骤。

5.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通信的。

6.在数字通信中,一般用来衡量有效性。

7.根据调制器对载波信号的参数改变,可将调制分为、频率调制和。

8.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一般用系统来表示

9.脉冲编码调制(PCM)过程主要包括、和编码三个步骤。

10.无线通信以信道来区分通信对象,实现信道区分的技术就是。

11.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通常用系统的来衡量。

1.同一、双方、多方

3.编码

4.编码、量化、编码

5.有效性

6.信息传输速率

7.幅度调制、相位调制

8.有效传输频带

9.抽样、量化

10.多址技术

11.信噪比

二.选择题

1.如传输一个ASCII码,每个ASCII码有7位,若停止位用1位,再加上1位奇偶校验位和1位起始位,其传输效率只有。

A)50%B)60%C)70%D)64%

2.DSB是指   。

A)单边带调幅B)残余边带调幅

C)常规双边带调幅D)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3.若某信号的频率在(300~3400HZ)范围内,则按照抽样定理,取抽样频率为。

A)6000HZB)6800HZC)7000HZD)8000HZ

4.某数字通信系统每秒传输1000个码元,其中有1位误码,则误码率为。

A)10-3B)10-4C)10-5D)10-6

5.根据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和未调制前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可把调制分为线性调制和调制两种。

A)非线性调制B)相位C)幅度D)频率

6.消息的不肯定性越小,则收信者得到的信息量也就越。

A)多B)不变C)少D)不确定

7.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提高有效性就会可靠性。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

8.HDB3码除了保持AMI码的优点之外,还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最多个的优点,解决了AMI码遇连0串不能提取定时信号的问题。

A)3B)4C)5D)6

9.某十六进制通信系统的信息速率为2000bit/s,则其码元速率为。

A)100BB)200BC)500BD)8000B

10.抽样的作用是使被抽样信号的。

A)幅度域离散化B)时间域离散化

C)时间域和幅度域都离散化D)模拟信号数字化

11.为避免失真,常规双边带调制信号中的调幅指数应该。

A)小于1B)小于或等于1C)大于1D)大于或等于1

12.模拟系统中可靠性是用系统的来衡量

A)信息传输速率B)差错率C)输出信噪比D)有效传输频带

13.在通信系统构成中,信息的接收者是。

A)信宿B)信源C)载体D)噪声

14.对于二进制码组011010和001010,它们之间的码距d=。

A)1B)2C)3D)4

15.非均匀量化可以认为是先对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操作,然后再对其进行的结果。

A)线性变换B)均匀量化C)非均匀量化D)逆变换

16.AM是指   。

A)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B)残余边带调幅

C)常规双边带调幅D)单边带调幅

17.某十六进制通信系统的信息速率为4000bit/s,则其码元速率为。

A)1000BB)750BC)500BD)3000B

18.如传输一个ASCII码,每个ASCII码有7位,若停止位用2位,再加上1位奇偶校验位和1位起始位,其传输效率只有。

A)50%B)60%C)70%D)64%

19.某数字通信系统每秒传输100000个码元,其中有1位误码,则误码率为。

A)10-3B)10-4C)10-5D)10-6

20.HDB3码除了保持AMI码的优点之外,还增加了使连0串减少到最多个的优点,解决了AMI码遇到连0串不能提取定时信号的问题。

A)2B)3C)4D)5

21.若某信号的频率在(300~4KHZ)范围内,则按照抽样定理,取抽样频率为。

A)6000HZB)6800HZC)7000HZD)8000HZ

22.对于二进制码组111011和101010,它们之间的码距d=。

A)1B)2C)3D)4

23.量化的作用是使被抽样信号的。

A)幅度域离散化B)时间域离散化

C)时间域和幅度域都离散化D)模拟信号数字化

24.在通信系统构成中,信息的发出者是。

A)信宿B)信源C)载体D)噪声

25.对于二进制码组110010,码重w=。

A)3B)4C)5D)6

26.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转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叫做编码,在A压缩率13折线编码中,正负方向共有个段落。

A)15B)16C)17D)18

27.2DPSK方式是利用前后相邻两个码元载波相位的变化来表示所传送的数字信息,能够唯一确定其波形所代表的数字信号符号是。

A)前后码元之间相位之差的2倍B)前后码元的相位之差

C)前后码元之间的相位之和D)前后码元的各自相位

28.为避免失真,常规双边带调制信号中的调幅指数应该。

A)大于1B)大于或等于1C)小于1D)小于或等于1

29.将单频信号f(t),即可得到调相信号。

A)先微分,再调幅B)先调幅,再微分

C)先积分,再调频D)先微分,再调频

30.用相邻电平发生跳变来表示码元1,反之则表示1的二元码是。

它由于信码1、0与电平之间不存在绝对对应关系,可以解决相位键控同步解调时的相位模糊现象而得到广泛应用。

A)AMI码B)传号差分NRZ(M)码C)HDB3码D)空号差分NRZ(S)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A

A

C

B

A

C

B

B

C

A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C

B

D

B

A

A

A

B

B

B

D

B

 

三.判断题

1.把量化后的信号电平转换成二进制码组的过程叫做编码,在A压缩率13折线编码中,正负方向共有16个段落。

()

2.误比特率是指错误接收信息的比特数在传输信息的总比特数中所占的比例。

()

3.消息的不肯定性越多,则收信者得到的信息量也就越小。

()

4.为避免失真,常规双边带调制信号中的调幅指数应该大于1。

()

5.按照调制信号的不同,可将调制模拟和数字调制两类。

()

6.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提高有效性就会降低可靠性,反之亦然。

()

7.按照调制信号的不同,可将调制模拟和数字调制两类。

()

8.数字系统中可靠性是用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来衡量。

()

9.消息的不肯定性越小,则收信者得到的信息量也就越少。

()

10.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个数在传输的码元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

1

2

3

4

5

×

×

6

7

8

9

10

×

三.简答题

1.简述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7分)

 

2.设消息代码为00010,求HDB3码。

(7分)

 

3.根据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和未调制前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阐述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区别。

(7分)

 

4.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7分)

 

5.简述一般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

(7分)

 

6.简述调制的作用,并列出哪些调制方式属于线性调制。

(7分)

 

7.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7分)

 

8.已知相对码为,求绝对码,已知初始码为0。

(7分)

 

1.答: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由信源、变换器(包含调制器)、信道、噪声、反变换器(包含解调器)和信宿等部分组成。

2.+1000V-1000-V+1-1+B000V-10

3.答:

根据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和未调制前信号频谱之间的关系,线性调制是指输出已调信号的频谱和调制信号的频谱之间有线性关系。

非线性调制是指输出已调信号的频谱和调制信号的频谱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即已调信号的频谱中含有与调制信号频谱无线性关系的频谱成份。

4.答:

简单来讲,信源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系统有效性。

主要是针对信源特性,通过改变信源各符号之间的概率分布,实现信源和信道之间的匹配,使信息传输速率无限接近信道容量,其实就是去冗余的过程。

(只要答对减少或消除消息冗余信息,提高系统有效性,即给分)

5.一般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反变换器和新宿等部分。

信源是信息的发出者;新宿是信息传送的终点;变换器是把信源发出的消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信号;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噪声在客观通信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反变换器是变换器的逆变换。

6.答:

调制是在发送端将基带信号的频率频率搬移至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个较高的频率范围,使之适合信道传输要求;把基带信号调制到较高频率,使天线容易辐射;有利于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系统的传输有效性;减小噪声和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传输可靠性。

线性调制有常规双边带调制(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等。

7.答:

信道编码的目的在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因此它不但不像信源编码那样尽可能地压缩信息中的冗余度,反而通过加入冗余码元来减少误码率,显然,信道编码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用有效性换取可靠性。

8.答:

绝对码为:

四.计算题

1.设二进制代码为,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HDB3码的波形。

(7分)

 

2.设有五个消息各以概率1/8、1/4、1/4、1/8、1/4出现,若各消息符号的出现彼此独立,试求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以及该符号集的平均信息量。

(10分)

 

3.设二进制代码为,试以矩形脉冲为例,分别画出相应的单极性非归零码、双极性非归零码。

(7分)

 

4.设有五个消息A、B、C分别以概率1/2、1/4、1/4出现,个消息出现都是相互独立的,试计算各自的信息量以及平均信息量。

(10分)

 

1.解:

HDB3码:

+1000+V00-1

2.解:

由I(x)=log2(1/p(x))五个消息的自信息量:

IA=log2(

)=3

IB=log2(

)=2

IC=log2(

)=2

ID=log2(

)=3

IE=log2(

)=2

=

3.解:

单极性非归零码

双极性非归零码

4解:

解:

由I(x)=log2(1/p(x))三个消息的自信息量:

IA=log2

(2)=1

IB=log2(4)=2

IC=log2(4)=2

=(1/2)*1+(1/4)*2+(1/4)*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