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420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除尘技术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尘技术规范.docx

《除尘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尘技术规范.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除尘技术规范.docx

除尘技术规范

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及气力输灰系统布袋除尘器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某某热电公司污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工程第三台锅炉建设项目1台130t/h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烟气除尘配套布袋除尘器。

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调试和培训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要求、数据表及附件是所招标设备设计和制造的最低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但供方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现行工业标准的、全新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及优质服务。

1.3供方应执行相应规范和标准,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供方所选用的除尘器设备,技术指标应先进可靠,并具有在类似工程和工况下成功运行三年以上的业绩。

1.5遵循本技术规范书说明的任一条款均不能认为可以解除投标方对所供货物应承担的责任。

1.6使用的语言及单位制

所有投标文件和中标后所提供的图纸资料必须采用中文编制。

文件和图纸资料及测量仪表中所使用单位必须为国际单位制(SI),如压力指示单位必须用MPa或kPa。

1.7供方工作范围

供方基本工作范围包括对除尘器供货范围内所含设备、结构、材料的设计、制造、测试、包装和发运、服务等各项工作。

供方的工作范围还包括对设备的安装、校验、启动调试及初期试运行中的服务、培训。

1.8本技术规范可作为合同附件。

1.9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

2、布袋除尘器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

2.1厂址自然条件

年最高气温33.3℃

年最低气温-12.3℃

年平均气温:

12.5°C

月平均气温:

29°C

月最低气温:

-8°C

年平均降水量:

798.3mm

多年最大一日降雨量332mm

历年主导风向:

S,风频24%

年平均日照时数:

2447.1h

平均无霜期:

202d

定时最大风速6.0m/秒(西北偏西风)

10m处基本风压值0.65KN/m2。

基本雪压值为0.20KN/m2。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胶南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2.2系统概况

2.2.1锅炉技术参数

锅炉型式:

次高温次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

制造厂家:

太原锅炉厂

额定蒸发量:

130t/h

过热蒸汽压力:

5.3MPa

过热蒸汽温度:

485℃

最大燃料耗量:

28.50t/h

2.3燃煤性质

2.3.1、锅炉设计煤质资料

燃料

Car%

Har%

Oar%

Nar%

St.ar%

Aar%

Mar%

Var%

Vdaf%

Qnetvar(kcar/kg)

污泥

25.14

2.96

17.79

0.46

1.96

35.3

16.4

41.75

86.44

2232

褐煤

41.57

2.93

9.92

0.46

0.66

12.2

32.26

24.77

44.59

3588

2.4烟气资料: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除尘器入口烟气量

m3/h

300000

排烟温度

140

烟气含尘浓度

g/Nm3

14.5

烟气酸露点:

-

气体组成CO2

Vol.%

-

3、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型号:

LCMD6300

设备名称:

布袋式除尘器

数量:

1台

3.1设备技术参数(单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1

处理烟风量(除尘器进口)

m3/h

300000

2

正常入口烟气温度

140±15

3

保证效率

99.99(按入口浓度计算)

4

出口烟尘浓度

mg/Nm3

≤15

5

本体漏风率

%

≤2

6

仓室数

8

7

离线阀型式及规格

提升阀DN12008套

8

旁通阀型式及规格数量

提升阀DN12002套

9

滤袋数量

10

过滤面积

m2

6300

11

过滤速度

m/min

0.79—0.9

12

滤袋规格

mm

165×

13

滤袋材质

PPS+PTFE

14

滤袋滤料单位重量

g/m2

>550

15

滤袋滤料厚度

mm

2.0

16

滤袋产地、厂家

必达福

17

滤袋允许连续正常使用温度

120-180

17

袋笼材质

20g冷拔丝,φ4+有机硅喷涂

18

脉冲阀

澳大利亚高原(原装)

19

设备本体阻力

Pa

≤1200

20

布袋除尘器耐压

Pa

±9000

21

每台布袋除尘器灰斗数

4

22

灰斗卸灰口尺寸

mm

400×400

23

保温层/保护层材料及厚度

100岩棉/0.8彩瓦

24

喷吹气源压力

MPa

0.5—0.7

25

气源品质

干燥、无水、无油洁净空气

26

耗气量

M3/min

3--5

27

灰斗加热

电加热

28

进出口间距

mm

≤10750

3.2布袋除尘器为袋室组合结构,每袋室进、出口设有截止阀,截止阀本体的泄漏率<1%。

锅炉运行中除尘器能够单室在线检修。

3.3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不低于6300m²,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设计要确保布袋除尘器在正常运行时过滤风速限制在0.8~0.9m/min之间;在线检修期间,除尘器的过滤风速必须≤0.9m/min,避免因检修时风速、阻力过高,影响锅炉、引风机的运行及缩短滤袋使用寿命。

3.4除尘器满足锅炉30%~120%负荷时能正常运行及对除尘器技术参数的要求,并能在招标方所提供的烟气含尘条件和自然条件下长期、安全地无人值守运行并达到排尘要求。

3.5除尘器旁通阀和离线阀采用气动快开压盖形式,O型双向密封沟槽,密封圈采用耐酸碱耐高温的氟橡胶,使用温度200℃,使用寿命两年以上。

3.6烟气温度为设计温度加10℃,烟气量应留有10%的裕量。

3.7供方不能以采用烟气调质剂作为性能的保证条件。

3.8除尘器出口烟尘排放浓度<15mg/Nm3,供方不能以袋式除尘器烟尘、粒度等的变化作为袋式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超过15mg/Nm3的理由。

3.9供方提供布袋除尘器必须具有以下工况下的技术保护措施:

3.9.1当锅炉尾部出口烟温超过所选用的布袋滤料允许使用温度时:

        在除尘器的进风口总管上安装温度检测装置,借助它检测到的低于或高于设定值的烟气温度,通过PLC自动打开旁路,防止低温状况下的结露阻塞布袋或高温烟气烧毁布袋。

3.9.2在锅炉运行中发生水冷壁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省煤器管等爆管导致烟气中水分增加时:

如果是少量的爆管,少量的水分对大量的高温烟气影响不大,滤袋表面原有的灰层可以包裹,所以对布袋除尘器没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是大量的爆管,水量和水压变化较大,锅炉系统参数的陡变,必将导致系统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同时提供给除尘系统相应的信号,锅炉也会按照锅炉的运行规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除尘器PLC接获锅炉爆管信号时,PLC控制打开旁路系统,同时锅炉爆管将导致烟气温度的上升,此时进风总管中安装的温度检测装置也将起到开启旁路系统的作用。

二重的保护将确保锅炉爆管时的除尘器的安全。

3.9.3在锅炉启动时全投油以及低负荷投油助燃时:

供方除尘器配置预喷涂装置,安装于除尘器进风管道,用于除尘器的启动前预喷涂和锅炉低负荷投油时对除尘器的保护。

投运前的预喷涂:

目的是在除尘器运行前在滤袋表面形成由碱性粉尘末组成的灰层,防止烟气对滤袋的腐蚀。

具体实施:

在除尘器的进风总管上将安装喷涂用的漏斗喷粉装置并安装相应的扶梯平台。

预喷涂需要的粉末由人工运送并倒入喷粉装置,在主风机开启后利用除尘器内部形成的负压将粉末吸入并附着在滤袋表面。

将风机开启度调定到15%~20%,将石灰粉倒入到设置在进风总管上的锥形口中,逐次打开各仓室,直至当前仓阻力增加值达到200~300Pa时,进行下一仓室的喷涂。

如果考虑人工输送较为繁琐,可利用灰库作为预喷涂的物料来源,利用高压头的风机及输灰装置进行喷粉。

滤袋保护: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可能要投油助燃。

此时投油量较小但投油时间较长,如果通过旁路排放,将严重影响排放指标,但如果不经处理直接进入除尘器又将引起滤袋的堵塞。

为了保护滤袋并且保证排放要求,除尘器PLC在得到锅炉投油信号后自动打开喷粉装置,利用喷粉装置投放的粉末吸收烟气中的水分,以保护滤袋。

3.9.4防止滤袋氧化腐蚀的技术措施:

在除尘器进行保温前,检查除尘器的密封性,严格控制除尘器的漏风率,保护烟气中的含氧量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滤袋的正常使用。

3.9.5阻止滤料发生酸腐蚀的技术措施:

燃煤锅炉烟气中含有腐蚀气体,对设备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影响的,为减少影响,采取如下措施:

(1).在滤料的选择上相匹配,本工程采用PPS/PPS554CS31(聚苯硫醚+PTFE)。

其耐酸、碱及防水性能强,耐温性及耐磨性好,保证设备使用寿命。

(2)设备整体保温,灰斗下部采用电加热,以保证设备在大于烟气露点温度10℃以上运行。

3.9.6当锅炉尾部烟道发生燃烧时的技术措施:

3.10其他影响正常运行的的措施:

3.10.1气源系统异常(设备停机、管路泄漏等),应当采取的的相应措施。

3.10.2锅炉运行过程中其他意外情况应采取的措施。

3.11保障除尘设备及滤袋的正常使用采取的措施:

3.11.1进出风方式及烟气在各分室的导流均匀布置情况。

3.11.2减少粉尘对料袋的冲刷磨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3.11.3有效彻底的清除粉尘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3.11.4为使收集的粉尘顺利的落下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3.11.5清灰过程避免二次扬尘的技术措施。

3.12除尘设备运行、操作维护方便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3.13除尘钢结构壳体在温度变化时的补偿措施。

3.14根据需方现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而保证除尘器的使用及性能的技术措施。

4、设计分接口

4.1除尘器进出口法兰以内(包括配对反法兰及紧固件)由供方设计供货。

4.2除尘器基础预埋件以上由供方设计供货,灰斗底距0.00米高度为4.0m。

4.3除尘器灰斗卸灰口处闸板门(含)以上由投标方设计供货。

4.4除尘器本体的压缩空气管路系统及管路全部由供方设计供货安装。

4.5除尘器配套电气控制柜由供方设计、供货、安装,需方将电源接至供方的电源柜,电缆由需方提供,施工由供方负责。

4.6除尘器本体的照明由供方设计供货。

4.7土建基础及预埋件由需方负责。

5、供货范围

5.1供货范围包括除尘器的设计、制造、检验、测试、包装、运输,现场安装、调试、试运行及对用户操作和维修人员提供培训等。

5.2具体设计、供货范围

自除尘器进口法兰,后至出口法兰,下至灰斗法兰。

包括旁路烟道、滤料、脉冲反吹系统、壳体、灰斗、低压控制系统、照明、平台、楼梯、顶部检修设施、保温油漆(包括工程结束最后一遍油漆)等,以及所有接口配对法兰及连接附件、本体内全套机械本体、电气系统、钢结构、除尘器钢架周围彩钢瓦封闭(除进口下方)等。

但不限于本技术规范书所列的满足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性能试验所需的附属设备、预埋件、备品备件、材料等。

设备供货清单如下(单台):

设备供货明细: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1

本体钢结构及过滤系统

本体

1

某某环保

花板组件

1

某某环保

滤袋

必达福

袋笼

某某环保

离线阀

8

某某环保

手动切换阀

8

某某环保

2

清灰系统

电磁脉冲阀

澳大利亚高原(原装)

喷吹系统

某某环保

储气罐及压缩空气管路

含储气罐

1

青岛海空

3

灰斗系统

灰斗

4

某某环保

气化板

16

清堵空气炮

含电磁阀

4

某某环保

灰斗加热系统

16

通明除尘

4

保护系统

旁路系统

汽缸提升机构

2

某某环保

检漏装置

1

5

控制系统

差压变送器

1

压力变送器

1

测温传感器

PT100

5

料位计(高位、低位)

射频导纳

8

PLC控制柜(配电脑及操作台桌椅)

西门子

1

照明检修箱

1

户外型/IP56

旁通阀现场控制箱

1

户外型/IP56

清灰现场控制箱

1

户外型/IP56

空气炮控制箱

1

户外型/IP56

6

其它

电缆及电缆桥架

1

保温层及附件

100/0.8

1

防雷照明系统

1

防雨设施

顶部整体大防雨棚

1

除尘器顶部漏电保护的检修箱

1

户外型/IP56

扶梯平台

1

辅料连接件

1

顶部检修装置

1

动力电缆需采用ZR-YJV22型。

在执行合同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漏项和短缺,在发货清单中并未列入而确实是供方供货范围中应该有的,并且是满足合同技术规范对合同设备的性能保证值要求所必须的,均由供方负责将所缺的部件、技术资料等补上,且不发生费用问题。

专用工具清单

制作单位在设计时应考虑设备的检修方便,设备检修需专用工具需列详细的清单明细。

序号

名称

规格和型号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备注

1

2

3

备品备件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和型号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备注

1

滤袋

50

同主设备

2

电磁脉冲阀

3

同主设备

3

脉冲阀膜片及弹簧

各30

同主设备

4

密封条

300

同主设备

5

差压传感器

3

同主设备

6

脉冲阀配套的O型密封圈

100

同主设备

7

提升阀气缸

2

同主设备

8

袋笼

50

同主设备

6、制造标准

除尘器的设计、制造、测试、验收将满足下列规范和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火力发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91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205-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2010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技术条件》GB12625-2007

《除尘机组技术性能及测试方法》GB/T11653-2000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GB/T8532-2008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条件》GBJ232-8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2008版)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4-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83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DL/T5072-2007

《袋式式除尘器用滤袋框架技术条件》JB/T5917-2006

《袋式式除尘器用电磁脉冲阀》JB/T5916-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程》GB50254-96 

《低压分配和电路设计规范》GBJ54-83

其它适用于本项目的规范和标准。

7、设备制造要求

7.1性能要求

7.1.1供方所提供的设备能满足技术参数的要求,并能在需方所提供的自然条件下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7.1.2除尘器按荷载的最不利组合进行强度设计:

除尘器耐压等级:

±9000Pa。

除尘器漏风率:

<1%

设备阻力:

<1200Pa

排放要求:

<15mg/Nm3

除尘器露天布置,按7度地震烈度设防,并考虑防风、防雨、防冻、防盐雾等措施。

7.1.3对于非供方生产,而由供方外购装配的除尘器配套设备、部件连同相关的备品备件的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对于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质量问题,供方不以非供方生产产品为由拒绝承担维修、更换或赔偿的责任。

7.1.4供方在除尘系统验收投运后继续优惠提供有关配件。

7.1.5除尘器本体主要部件及要求

7.1.5.1喷吹装置,采用行脉冲喷吹装置。

脉冲阀膜片寿命大于100万次,不少于5年的质量性能保证,IP65防护等级,除尘器顶部设防雨棚。

7.1.5.2滤料为优质赖登针刺毡:

PPS/PPS554CS31(聚苯硫醚+PTFE),单位重量>550g/m2,厚度:

2mm,滤料的使用寿命与烟气温度、烟气含氧量及NO2含量等条件有关。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布袋使用寿命应保证40000小时以上。

7.1.5.3袋笼骨架为12根φ4袋笼,材质20#钢,并进行有机硅喷涂防腐处理;反撑环间距不大于200mm。

7.1.5.4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中箱体。

箱体壁厚6mm,箱体采用框架结构,加强筋为6#槽钢或4mm厚的方管。

7.1.5.5气室应进行高温漆防腐。

7.1.5.6进气提升阀阀杆为316L不锈钢。

7.1.5.4灰斗:

A.除尘器灰斗出口尺寸400×400mm。

B.灰斗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小于60°。

相邻壁交角的内侧,做成圆弧型,圆角半径为200mm,以保证灰尘自由流动。

C.每只灰斗设有一个密封性能好的捅灰孔并便于操作,并设有一个带盖的灰取样管。

D.每一灰斗配备一个检修用人孔。

E.每一灰斗能承受附加荷载1800kg;

F.灰斗及排灰口的设计保证灰能自由流动并排出灰斗;

G.灰斗具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并装设加热装置,灰斗的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使其加热负荷保持灰斗壁温不低于120℃,且要高于烟气露点温度5~10℃。

采用恒温装置,以便电加热器安全、稳定运行。

H.灰斗设有高、低料位指示计。

I.灰斗设有气化装置,每只灰斗装设一组气化板,安装时避开捅灰孔,由灰斗气化风机供气,招标方提供合适参数的气源至气化板法兰处。

7.1.5.5进风管、出风管,包括各室手动进口风量调节阀。

7.1.5.6扶梯、平台、栏杆为钢性。

扶梯宽度不小于750mm,平台载荷不低于4kN/m2,护沿厚度3mm,栏杆高度不低于1200mm,厂家应本着方便运行、检修的原则,平台扶梯的安装位置可与招标方协商。

7.1.5.7支柱为钢性支柱,所有支柱及横梁均应采用H型钢(国标)。

7.1.5.8压缩空气管路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一套,储气罐一套、调压装置一套、气源处理三联件一套、压缩空气的配管及管路上的阀门,并且压缩空气系统管路上应设必要的排污、放汽阀门。

7.1.5.9垂直提升阀每室配备一个,使除尘器具有离线清灰、在线检修功能。

垂直提升阀为气动,二位五通电磁阀电压等级为DC24V。

7.1.5.10每室设置以差压计为主的滤袋检漏装置。

7.1.5.11整个布袋除尘器设内置旁通烟道,可以实现与除尘系统的自由切换,在除尘器出现故障时,可以把除尘系统退出运行,进行处理。

7.2制造要求

7.2.1除尘器本体设计密封、坚固,连接件的尺寸配合公差达到国家标准公差和配合中规定的精度。

7.2.2除尘器成套设备配套提供喷吹系统、灰斗电加热装置、清堵空气炮、进出风管配套法兰、除尘器控制柜、扶梯平台及有关检测仪器、仪表和信号显示装置。

7.2.3壁板制作要求平整,不得扭曲,对角线误差<5mm,现场安装时,柱子和壁板的垂直度偏差<5mm,运输中部件变形者需校正。

7.2.4花板开孔采用冲压工艺,位置要求准确,并清理各孔的锋利边角和毛刺,孔径公差满足国家标准,形成良好的密封,花板孔中心偏差<±1mm。

7.2.5花孔板厚度≥8mm,花板平面度<1/1000,对角线长度误差<3mm。

必须采用冲制工艺加工。

7.2.6连续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气密性焊接,并进行煤油渗漏试验。

7.2.7喷吹系统主要部件将进行预组装试验。

7.2.8除尘器笼骨采用自动流水线制作,焊接点牢固、无毛刺,保证笼骨耐磨、耐腐。

7.2.9除尘器顶盖采用剪冲密封顶盖,重量、大小适合人工开启。

7.2.10除尘器滤袋合理剪裁,尽量减少拼缝。

拼接处,重叠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

7.2.11除尘器具有足够和安全的检修维护通道、人孔门、照明、通风装置,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技术规程,以便运行、维护及检修时使用。

圆形人孔门直径至少为Ф600mm,矩形人孔门最小为450mm×600mm。

检修孔门、人孔门均采用快开压盖形式。

7.2.12所有受热部件充分考虑到热膨胀,并做必要的补偿;

7.2.13旁路烟道按外置旁路进行相关设计。

7.3电气要求

7.3.1除尘系统使用的电源为380V/220V-50Hz(三相四线制),PLC控制柜使用电压是380V/220V-50Hz,供方需提交用电负荷给需方。

7.3.2当电源电压在±10%范围内变化时,除尘系统所配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

7.3.3除尘器本体设计时,为电缆敷设提供必要条件。

7.3.4除尘器本体电气控制要求:

7.3.4.1包括除尘器本体所属电气控制及仪表的设计、采购、安装、调试以及所用电缆及桥架的采购、安装和敷设。

7.3.4.2除尘器本体的控制软件的编制及调试。

7.3.4.3除尘器本体各检修平台配制足够的检修电源箱。

检修电源箱中配制总电源空气开关,且每个检修回路的馈线开关采用带漏电保护型。

在每个检修电源箱中至少有2回路三相四线负荷(每回路≥20kW)、至少有2回路单相负荷(每回路≥12kW)、至少有2回路单相12V安全电压负荷(每回路≥200W)。

7.3.4.4除尘器本体的照明施工。

除尘器设有照明及照明配电箱,除尘器本体的照明灯具采用三防灯,光源采用节能型产品,防护等级IP56。

灰斗平台照明设计供货时要考虑零米层照度,且顶部、楼梯等室外照明分路部分需采用光电控制器控制。

7.3.4.5除尘器本体的清灰采用PLC进行控制,控制方式为定时(时间可在操作台设定)、定压及手动,在操作台进行选择。

7.3.4.6除尘器现场设施,采用必要的防水防尘措施,达到设备露天放置的要求。

7.3.5柜型为GGD2(800×600×2200)。

7.3.6电缆供货原则:

除到主电源柜的电缆由需方提供,其余全部由供方负责;

7.3.7布袋除尘本体的防雷及接地由供方负责,地面的防雷及接地由需方负责。

7.3.8除尘器零米配备500×450带漏电保护的电源检修箱1个

7.4表面整理和涂装

7.4.1清理

7.4.1.1对于金属渣屑、碎布、碎石及其它异物将从设备内清除。

所有的铁屑、铁锈、油、油脂、粉笔、蜡笔、油漆及其它有害的东西都从设备内部、外表上除去。

在运输期间,设备内外保持干净及干燥。

7.4.1.2在焊接部位,根据国家标准采取手工清理或机械清理的方法进行清理。

7.4.2表面整理和涂料

7.4.2.1机组的整理和涂料满足以下要求:

所有锐边及构件加工圆滑以防止造成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