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674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docx

最新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第二章高分子材料学

1、热固性塑料:

未成型前受热软化,熔融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在热或固化剂作用下,一次硬化成型。

受热不熔融,达到一定温度分解破坏,不能反复加工。

在溶剂中不溶。

化学结构是由线型分子变为体型结构。

举例:

PF、UF、MF

2、热塑性塑料:

受热软化、熔融、塑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固化成型。

再次受热,仍可软化、熔融,反复多次加工。

在溶剂中可溶。

化学结构是线型高分子。

举例:

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

3、通用塑料:

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4、工程塑料: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MPa,冲击强度大于6kJ/m2,长期耐热温度超过100度的、刚性好、蠕变小、自润滑、电绝缘、耐腐蚀可作为结构材料。

举例:

PA聚酰胺类、ABS、PET、PC

5、缓冷:

Tc=Tmax,结晶度提高,球晶大。

透明度不好,强度较大。

6、骤冷(淬火):

Tc

结晶度小,透明度好,韧性好。

定义:

是指熔融状态或半熔融状态的结晶性聚合物,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使其来不及结晶,以改善制品的冲击性能。

7、中速冷:

Tc>=Tg,有利晶核生成和晶体长大,性能好。

透明度一般,结晶度一般,强度一般。

8、二次结晶:

是指一次结晶后,在一些残留的非晶区和结晶不完整的部分区域内,继续结晶并逐步完善的过程。

9、后结晶:

是指聚合物加工过程中一部分来不及结晶的区域,在成型后继续结晶的过程。

第三章添加剂

1、添加剂的分类包括工艺性添加剂(如润滑剂)和功能性添加剂(除润滑剂之外的都是,如稳定剂、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

2、稳定剂:

防止或延缓高分子材料的老化,使其保持原有使用性能的添加剂。

针对热、氧、光三个引起高分子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可将稳定剂分为热稳定剂、抗氧剂(防老剂)、光稳定剂。

热稳定剂是一类能防止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发生降解或交联的添加剂。

主要用于热敏性聚合物(如PVC聚氯乙烯树脂),是生产PVC塑料最重要的添加剂。

抗氧剂是可抑制或延缓高分子材料自动氧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

光稳定剂是指可有效抑制光致降解物理和化学过程的一类添加剂。

3、热稳定剂分为

A、铅盐类稳定剂(包括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二盐基硬脂酸铅),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润滑性,毒性大,透明性差。

B、金属皂类稳定剂,包括硬脂酸、油酸等的金属盐。

加工性能好,润滑性。

C、有机锡类稳定剂,包括硫醇盐类、马来酸盐型。

优良的稳定性、透明性。

D、有机锑类稳定剂,包括硫醇锑类。

E、有机辅助稳定剂,包括环氧化物、亚磷酸酯、多元醇类。

F、复合稳定剂,由金属皂类稳定剂与有机辅助稳定剂以及润滑剂复配而成。

G、稀土类稳定剂,属于镧系稀土元素的有机复合物。

4、增塑剂:

是指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能使体系的可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

增塑剂按作用方式,有外增塑作用和内增塑作用。

起外增塑作用的增塑剂大多是有机低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通常为高沸点的油类或低熔点的固体,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极性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高,主要增塑极性聚合物,非极性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低,多数用于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

非极性增塑剂对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是溶剂化作用机理,即增塑剂进入聚合物的分子链段之间,加大了大分子之间的距离,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其增塑效果与增塑剂的体积成正比,故又称“体积效应”。

极性增塑剂对极性聚合物的增塑机理是“屏蔽效应”,即增塑剂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团互相吸引,取代了聚合物分子间的极性基团的相互作用,从而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其增塑效果与增塑剂分子数有关,同时体积效应也起作用。

5、常用的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和橡胶增塑剂。

塑料增塑剂,极性,酯类增塑剂(常用在PVC中)。

橡胶增塑剂,非极性,包括:

物理增塑剂(又称软化剂)(包括石油系、煤焦油系、松油系、合成酯类、液体聚合类)和化学增塑剂(又称塑解剂)(包括含硫化合物、噻唑类和胍类)

6、增塑和塑炼的区别:

增塑是加小分子的增塑剂,使制品的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

塑炼:

为了满足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必须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变成柔软而具有可塑性的状态,这种使弹性生胶变成可塑状态的工艺过程称作塑炼。

区别:

增塑是依靠增加小分子增塑剂,塑炼是依靠剪切或塑解剂来降低过高的橡胶分子量,提高橡胶塑性。

7、润滑剂:

定义是降低熔体与加工机械或成型模具之间以及熔体内部相互之间的摩擦和黏附,改善加工流动性,提高生产能力和制品外观质量的一类添加剂。

润滑剂是典型的工艺性添加剂,仅在加工时发挥作用。

分为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

内润滑剂是降低物料之间的内摩擦,外润滑剂是降低物料与设备之间的外摩擦。

8、交联剂:

定义是凡能引起聚合物交联的物质就称为交联剂。

(橡胶的交联剂习惯上称为硫化剂)

a硫磺,适用于不饱和橡胶、含少量双键的三元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

b含硫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硫原子,能够在硫化温度下分解出活性硫使得橡胶硫化的物质。

常用于电线绝缘层。

c有机过氧化物,最常用的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适用于氟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等饱和橡胶、部分不饱和橡胶以及聚烯烃的交联,不能用于丁基橡胶和氯磺化聚乙烯橡胶。

d金属氧化物,常用的有氧化锌、氧化镁,适用于含极性基团或活泼酸性基团的聚合物,如氯丁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的交联。

还可作为硫磺硫化体系中的硫化活性剂。

e胺类化合物,含有两个或以上的胺基,主要用于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等热固性塑料以及氟橡胶的交联。

f双官能团化合物,可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交联剂。

g合成树脂,主要为酚醛树脂,可作为不饱和丁基橡胶、乙丙橡胶的交联剂。

9、不同交联剂与聚合物的一一对应:

不饱和橡胶选择硫磺、促进剂、活性剂组成的硫化体系。

饱和橡胶选择过氧化物作为硫化剂。

有极性基团的橡胶用金属氧化物交联。

大多数热固性塑料和丙烯酸酯类橡胶一般用胺类交联剂。

10、交联体系:

包括交联剂、促进剂、活性剂。

促进剂:

凡在胶料中能够提高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并能提高或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物质称为硫化促进剂。

按与硫化氢反应的性质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促进剂。

活性剂:

凡能够提高胶料中硫化促进剂的活性、减少硫化促进剂的用量、缩短硫化时间的物质称为硫化活性剂,也叫“促进助剂”,一般分无机活性剂和有机活性剂。

无机活性剂主要是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等金属氧化物。

氧化锌是最重要的,还可作为含卤橡胶的硫化剂。

有机活性剂主要是硬脂酸(HSt)。

11、填充剂(也称“填料”):

为了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赋予或提高制品某些特定的性能,或为了增加物料体积、降低制品成本而加入的一类物质。

一般为固体物质,分为增量填充剂和补强填充剂。

增量填充剂(又叫“增量剂”),用于橡胶时一般没有补强作用,仅为了增加胶料体积和降低制品成本,对材料的使用性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小,但往往能够改善压出、压延等工艺性能。

用于塑料时虽不能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但可改善成型加工性能或赋予制品某些新的性能。

补强填充剂(又叫“补强剂”)主要用于橡胶,不但能改善胶料的工艺性能,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强度、弹性、耐磨性等力学性能,而且能增大胶料体积、降低制品成本。

最常用的填充剂是碳酸钙。

橡胶最常用的补强剂是炭黑。

12、哪一类热塑性聚合物在成型加工中需使用热稳定剂?

为什么?

对于加有较多增塑剂和不加增塑剂的两种塑料配方,应如何考虑热稳定剂的加入量?

为什么?

答:

热敏性聚合物,如聚氯乙烯PVC树脂,由于PVC是一种极性高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很强,导致加工温度超过分解温度,只有加入热稳定剂才能实现在高温下的加工成型,制得性能优良的制品。

加有较多增塑剂的塑料不加或少加热稳定剂,不加增塑剂的塑料应多加热稳定剂。

假如增塑剂的塑料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制品的玻璃化温度和软化温度均降低,故可少加热稳定剂。

13、什么是增塑剂?

根据塑化效率可分为哪些类型?

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答:

增塑剂是指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能使体系的可塑性增加,改进其柔软性、延伸性和加工性的物质。

根据塑化效率可分为三种类型:

a主增塑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好,凝胶化能力很强,可大量添加并单独使用。

b辅助增塑剂,与聚合的相容性有限,凝胶化能力较低,只能与主增塑剂并用,但往往起到功能性作用。

c增量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很差,凝胶化能力极差,不可单独使用,只可限量使用,以减少主增塑剂用量。

14、橡胶硫化体系主要是由哪些添加剂组成的?

各自作用是什么?

答:

a硫化促进剂,作用是能提高硫化速度、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并能提高、改善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

b硫化活性剂,作用提高胶料中硫化促进剂的活性、减少硫化促进剂的用量、缩短硫化时间、可使交联键的数量增加、交联键中硫原子数减少、因而硫化胶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提高。

c防焦剂,作用是可防止或延迟胶料在加工和贮存时产生焦烧、提高胶料的操作安全性和贮存稳定性。

第四章制品设计和配方设计

试分析下列配方,要求:

(1)指出各成分在配方中的作用;

(2)判断制品基本性能,并说出相应的理由。

成分类型

配方1

添加量

成分类型

配方2

添加量

主体材料

PVC树脂(XS-4)

100

主体材料

PVC树脂(XS-5)

100

增塑剂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0

热稳定剂1

三盐基性硫酸铅

5

增塑剂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8

热稳定剂2

二盐基性亚磷酸铅

1.5

辅助增塑剂1

环氧脂肪酸辛酯

3

热稳定剂3

硬脂酸铅

0.5

热稳定剂1

液体钡

0.5

辅助热稳定剂

亚磷酸三苯酯

0.5

热稳定剂2

硬脂酸镉

0.3

润滑剂1

硬脂酸正丁酯

0.3

润滑剂1

硬脂酸

0.3

润滑剂2

石蜡

0.3

着色剂

二氧化钛

3

阻燃剂

氧化锑

5

基本性能

制品为白色,半硬质PVC,可能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低温加工

基本性能

阻燃硬质PVC,耐热性好,可以做Upvc门窗型材

成分类型

配方3

添加量

成分类型

配方4

添加量

主体材料

PVC树脂(XS-3)

100

主体材料

丁晴橡胶

100

增塑剂1

DOP

20

润滑剂2

石蜡

1.5

增塑剂2

DBP

20

硫化剂

硫磺

1.5

辅助增塑剂1

DOS

10

主促进剂

促进剂M

1.5

辅助增塑剂2

氯化石蜡

5

辅助促进剂

TMTD

0.2

据了解,百分之八十的饰品店都推出“DIY饰品”来吸引顾客,一方面顺应了年轻一代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另一方面,自制饰品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也满足了年轻人“喜新厌旧”的需要,因而很受欢迎。

热稳定剂1

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同学都比较注重工艺品的价格,点面氛围及服务。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3

(1)政策优势活性剂1

ZnO

当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创业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我们认为,在实行我们的创业计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竞争对手,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制订相应竞争的策略。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小店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价格优惠,服务热情周到,就一定能取得大多女孩的信任和喜爱。

5

着色剂

氧化铁

可是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疑难杂症,对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温室小花朵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0.2

活性剂2

朋友推荐□宣传广告□逛街时发现的□上网□硬脂酸

据统计,上海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03全年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250.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第三产业的增速受非典影响而有所减缓,全年实现增加值3027.11亿元,增长8%,增幅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1

尽管售价不菲,但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来来往往。

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迥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

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

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

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

紫外光吸收剂

调研要解决的问题:

UV-9

二、资料网址:

0.1

抗氧化剂

防老剂4010N

1

填充料

滑石粉

1

补强填充剂

半补强炭黑

60

基本性能

软质PVC,铁红色,高流动性,抗紫外光耐候材料

填充剂1

陶土

30

填充剂2

沥青

5

基本性能

黑色丁晴橡胶,耐油,强度较高

第六章高分子材料混合与制备

1、混合:

定义是将两种组分相互分布在各自所占的空间中,即,使两种或多种组分所占空间的最初分布情况发生变化。

混合分为非分散混合和分散混合。

非分散混合:

在混合中仅增加粒子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粒子初始尺寸的过程称为非分散混合或简单混合。

分散混合:

是指在混合过程中发生粒子尺寸减小到极限值,同时增加相界面和提高混合物组分均匀性的混合过程。

分散混合主要靠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作用实现的。

混合设备

高速混合机:

非分散混合。

挤出机、开炼机、密炼机:

分散混合。

2、橡胶的塑炼目的、实质、机理、影响因素:

目的:

主要是为了降低生胶的弹性、增加可塑性、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使橡胶与配合剂在混炼过程中易于混合分散均匀,有利于胶料进行各种成型操作,使生胶分子量分布变窄,胶料质量均匀一致。

实质:

是橡胶分子链断裂,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从而橡胶的弹性下降。

机理:

塑炼方法分为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最广泛,机械塑炼分为低温塑炼和高温塑炼,低温塑炼以机械降解作用为主,氧起稳定游离基的作用,高温塑炼以自动氧化降解作用为主,机械作用强化橡胶与氧的接触。

机械塑炼机理:

是典型的力化学反应过程,在机械塑炼过程中,机械力作用使大分子链断裂,氧对橡胶分子起化学降解作用,这两个作用同时存在。

低温机械塑炼机理:

机械力作用,对橡胶塑炼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橡胶分子断裂。

造成橡胶分子断裂的主要作用力,就是塑炼中的剪切力。

高温塑炼机理:

温度提高,橡胶分子和氧均活泼,可直接进行氧化反应,使橡胶分子降解。

影响因素:

机械塑炼有开炼机塑炼、密炼机塑炼、螺杆塑炼机塑炼。

开炼机塑炼:

辊距、辊速比、温度是影响塑炼效果的主要因素。

密炼机塑炼:

装胶容量和上顶栓压力是影响塑炼效果的主要因素。

螺杆塑炼机塑炼:

温度是影响因素。

3、橡胶的混炼,加料次序:

开炼机混炼中最常用的投料顺序是:

生胶--固体软化剂--促进剂、促进助剂、防老剂--补强剂、填充剂--液体软化剂--硫磺、超促进剂。

密炼机混炼加料顺序:

基本同上,但交联剂和促进剂须在密炼后的开炼辅助操作中加入。

4、什么是“非分散混合”,什么是“分散混合”,两者各主要通过何种物料运动和混合操作来实现?

答:

非分散混合:

在混合中仅增加粒子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粒子初始尺寸的过程称为非分散混合或简单混合。

这种混合的运动基本形式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包括塞形流动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的简单体积排列和置换来达到。

分散混合:

是指在混合过程中发生粒子尺寸减小到极限值,同时增加相界面和提高混合物组分均匀性的混合过程。

分散混合主要靠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作用实现的。

5、塑料的塑化与橡胶的塑炼二者的目的和原理有何异同?

答:

塑料的塑化:

是使物料在温度和剪切力的作用下熔融,获得剪切混合的作用,驱出其中的水分和挥发物,使各组分的分散更趋均匀,得到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均匀物料,是分散混合过程。

橡胶的塑炼:

强迫生胶反复通过两个转速不同的滚筒之间的间隙,使之在强剪切力作用下长分子链被切断,相对分子量减小,降低生胶的弹性,从而流动性增加(即可塑性增加)的工艺过程,使橡胶与配合剂在混炼过程中易于混合分散均匀,此外使得制得的胶料质量也均匀一致。

第七章压制成型

1、压缩率与螺杆压缩比的区别:

压缩率的定义是热固性塑料制品的比重与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模塑料的表观比重之比。

即,压塑料在压制前后的体积变化。

螺杆的压缩比:

螺杆第一螺槽的容积/螺杆最后螺槽的容积。

压缩比的获得:

等距变深,等深变距,变深变距。

压缩比升高,制品致密,排除物料中所含空气的能力大。

2、排气的作用、方式:

排气的作用:

赶走气泡、水分、挥发物,缩短固化周期,避免制品内部出现气泡或分层现象。

排气的方式:

卸压,松模,时间很短即可(零点几秒-几秒),如此连续几次(2-5次)。

排气的次数、间隔时间决定于所模压物料的性质。

排气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3、保压的作用和方法:

排气后以慢速升高压力,在一定的模压压力和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热固性树脂的缩聚反应推进到所需的程度。

保压固化时间取决于塑料的类型、模压温度和压力,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段,一般在模内的保压固化时间为数分钟左右。

4、模型硫化:

硫化历程分四个阶段:

焦烧阶段、预硫阶段、正硫化阶段、过硫阶段。

焦烧阶段:

又称“硫化诱导期”,是指橡胶在硫化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在此阶段胶料尚未开始交联,胶料在模型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预硫阶段:

焦烧期以后橡胶开始交联的阶段。

随着交联反应的进行,橡胶的交联程度逐渐增加,并形成网状结构,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逐渐上升,但尚未达到预期的水平,但有些性能却优于正硫化阶段时的胶料。

正硫化阶段:

橡胶的交联反应达到一定的程度,此时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或接近最佳值,其综合性能最佳。

此时交联键会发生重排、裂解等反应,同时存在的交联裂解反应达到了平衡,因此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在一个阶段基本上保持恒定或变化很少,所以也称为“平坦硫化阶段”。

过硫阶段:

正硫化以后继续硫化便进入过硫阶段,此阶段往往氧化及热断链反应占主导地位,因此胶料会出现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的现象。

返原性胶料:

在过硫阶段中,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等主链为线型大分子结构,在过硫阶段断链多于交联而出现硫化返原现象的胶料称为返原性胶料;

非返原性胶料:

大部分合成橡胶,如丁苯、丁腈橡胶等在过硫阶段中易产生氧化支化反应和环化结构,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很小,甚至保持恒定,这种胶料称为硫化非返原性胶料。

5、硫化仪测得的胶料硫化曲线:

硫化仪能连续的测定与加工性能和硫化性能有关的参数,包括初始黏度、最低粘度、焦烧时间、硫化速度、正硫化时间和活化能等。

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胶料的剪切模量与交联密度成正比为基础的。

硫化仪在硫化过程中对胶料施加一定振幅的剪切变形,通过剪切力的测定,即可反映硫化交联过程的情况。

第八章挤出成型

1、挤出螺杆分哪三段,各段的作用、结构参数、形式、适应性、温度设置

a加料段。

作用是对料斗送来的塑料进行加热,同时输送到压缩段。

塑料在该段螺槽内始终保持固体状态。

加料段对塑料一般没有压缩作用,故螺距和螺槽深度都可以保持不变,而且螺槽深度也较深,因此加料段通常是等深等距的深槽螺纹。

b压缩段。

又叫相迁移段,作用是对加料段送来的物料起挤压和剪切作用,螺杆与料筒配合使物料接触传热面不断更新,在料筒的外加热和螺杆摩擦作用下,固体物料逐渐软化、熔融为黏流态。

同时赶走塑料中的空气及其他挥发成分,增大塑料的密度,塑料通过压缩段后,能够成为完全塑化的黏流状态。

压缩段应能对塑料产生较大的压缩作用和剪切作用,该段螺槽容积应逐步减小。

从螺杆的结构特征来看,压缩作用可以通过减小螺距及螺槽深度来实现。

压缩段的长度与塑料的性质有关。

(渐变型和突变型螺杆有何区别?

各适合哪类塑料的挤出?

为什么?

答:

无定形塑料的压缩段较长,熔融温度范围宽的塑料其压缩段最长,如PVC挤出成型用的螺杆,压缩段为螺杆全长的100%,即全长均起压缩作用,这样的螺杆叫渐变型螺杆。

结晶型塑料熔融温度范围较窄,压缩段较短,某些熔化温度范围很窄的结晶型塑料,如PA,其压缩段更短,甚至仅为一个螺距的长度,这样的螺杆叫突变型螺杆。

非晶型塑料适合选用渐变形螺杆,结晶型塑料适合选用突变型螺杆。

c均化段。

又叫计量段,作用是将塑化均匀的物料在均化段螺杆与料筒和机头相配合所产生的强大剪切作用和回压作用下进一步搅拌塑化混合均匀,并定量定压的通过机头口模进行挤出成型。

由于从压缩段来的物料已达到所需的压缩比,故均化段一般无压缩作用,螺距和螺槽深度可以不变,这一段常常是等距等深的浅槽螺纹。

为了稳定料流,均化段应有足够的长度,通常是螺杆全长的20%-25%。

但对于PVC等热敏性塑料,所采用的渐变型螺杆往往无均化段,可避免黏流态物料在均化段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分解。

2、挤出理论:

固体输送理论、熔化理论和熔体输送理论。

熔融过程的两种物态:

固体物料和熔融物料。

熔体输送(四种流动):

通常把物料在螺槽中的流动视为四种类型的流动组成:

a正流。

是物料沿螺槽方向向机头的流动,是均化段熔体的主流,起挤出物料的作用。

b逆流。

沿螺槽与正流方向相反方向的流动,是由机头口模、过滤网等对料流的阻碍所引起的反压流动,故又称压力流动,它将引起挤出生产能力的损失。

c横流。

物料沿X轴和Y轴两方向在螺槽内往复流动,也是由螺杆旋转时螺棱的推挤作用和阻挡作用所造成的,仅限于在每个螺槽内的环流,对总的挤出生产率影响不大,但对于物料的热交换、混合和进一步均匀塑化影响很大。

d漏流。

物料在螺杆和料筒的间隙沿着螺杆的轴向往料斗方向的流动,也是由于机头和口模等对物料的阻力所产生的反压流动。

影响挤出机生产能力的是正流、逆流、漏流,横流对挤出量没有影响。

3、橡胶压出,半成品:

不是制品,经过硫化才能得到制品。

第9章注射成型

1、柱塞式分流梭的作用:

减毛料,增加流速,促进混合分散。

作用是将料筒内流经该处的物料引导成为薄层,使塑料流体产生分流和收敛流动,以缩短传热导程。

既加快了热传导,也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塑料过热而引起的热分解现象。

在塑料熔体分流后,在分流梭与料筒间隙中的流速增加,剪切速度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料温升高,黏度下降,使塑料得到进一步的混合塑化,有效提高柱塞式注射机的生产率及制品质量。

分流梭为柱塞式注射机所特有。

(从加热效率出发分析必须使用分流梭的原因)

2、凝封、保压(与热固性塑料模压保压的区别)

凝封前保压,可以将喷嘴、料筒前端的熔融塑化物料通过流道继续缓慢注入到模具型腔,补偿模具当中的冷却收缩而产生的体积收缩。

注射成型工艺,包括充模阶段、保压阶段、倒流阶段、冻结后的冷却阶段。

保压阶段是熔体充满模腔时起至柱塞或螺杆撤回时为止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塑料熔体因冷却而收缩,柱塞或螺杆仍需保持对塑料的压力,使模腔中的塑料进一步得到压实,同时料筒内的熔体会继续流入模腔中以补充因塑料冷却收缩而留出的空隙。

随模腔内料温下降,模内压力也因塑料冷却收缩而开始下降。

倒流阶段是从柱塞或螺杆后退时开始,到浇口处熔体冻结为止。

保压结束后,柱塞或螺杆开始后退,作用在其上的压力随之消失,喷嘴和浇口处压力也迅速下降,而模腔内的压力要高于浇道内的压力,尚未冻结的塑料熔体就会从模腔倒流入浇道并导致模腔内压力迅速下降。

随模腔内压力下降,倒流速度减慢,熔体对浇口的加热作用减小,温度也就迅速下降。

到t4时刻浇口内的熔体凝固,倒流随之停止,此时也称凝封。

热固性树脂交联是放热反应,这部分热量可使模腔内的物料升温膨胀,对由交联反应而引起的体积收缩有补偿作用,因此在充模结束后不必保压补料。

3、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模具温度。

不但影响塑料充模时的流动行为,而且影响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表观质量。

模具温度是由冷却介质控制的,决定了制品的冷却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