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696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0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docx

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上的水详解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

地球上的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来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

下图为某地下水库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图能直接体现出该地下水库的作用是

A.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B.恢复湿地水量

C.有效阻止海水入侵D.缓解地面沉降

2.在水循环各环节中,受地下水库修建影响最大的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

【答案】1.C2.D

【解析】

1.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水库建在沿海地区,建库后大坝有效阻止了海水入侵,这是该图能直接体现出来的作用。

地下水库的建成可以增加淡水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紧张和地面沉降以及恢复湿地水量有一定的作用。

2.地下水库的修建与地下水坝的建成会阻挡地下径流汇入海洋,故对水循环各环节中影响最大的是地下径流。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也可滞留大量雨水。

目前,植生滞留槽建设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

下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3~4题。

3.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A.水汽蒸发减少B.地表水下渗增加

C.地表径流增加D.大气降水减少

4.城市建设植生滞留槽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除城市内涝

D.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3.B4.D

【解析】

3.根据材料可知,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增加城市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使得地表水汽蒸发量增加,对大气降水影响不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由材料“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可知,采用“植生滞留槽”可增加地表水下渗,改善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情况,但不会根治,A错误;减轻地表土壤干燥度,降低城市气温日较差,B错误;发挥生物滞水功能,可减轻城市内涝,但不会根治,C错误;可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正确。

故选D。

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东南部,在古里耶夫注入里海,属内陆河。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B.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C.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D.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流下游因接纳大量上游来水,水量远大于上中游

B.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该河段降水量最多

C.该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造成水灾

D.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支流汇人少,下渗量又大

【答案】5.C6.D

【解析】

5.根据材料,读图分析,乌拉尔河是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内部循环,A错。

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多,B错。

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C对。

结冰期长,航运价值小,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是伏尔加河,D错。

6.根据图中水系判断,该河流下游因流经沙漠区,很少支流注入,根据测站的径流量判断,下游水量小于上中游,A错。

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该河段汇入支流多,不是降水量最多,B错。

该河流下游地区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区,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错。

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支流汇人少,下渗量又大,D对。

考点:

水循环类型,区域河流的特征及成因。

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是由表层流场产生水平辐散所造成。

因表层流场的水平辐散,使表层以下的海水垂直上升的流动。

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

下图为海南岛周边海域某月海水等温线图。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上升流最显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该时期,上升流的形成所受风向为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9.关于图示区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形成荒漠B.②处沿岸形成渔场

C.③地有利于晒盐D.④地海域多寒潮

【答案】7.A8.B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运动。

通过材料形式给出上升流的定义和成因,用具体的海域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来进行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7.“上升流是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因为海水深度越大,水温越低,可知上升流海域水温会比附近区域海水温度低,通过图中可以看出,①地水温比其他海域都低,说明该地有上升流。

所以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

8.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既受东亚季风影响,又受南亚季风影响。

根据水温,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

东亚季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季风夏季吹西南风,所以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是可以排除的,故CD错误。

“如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

”由材料可知,这种风为离岸风。

东南季风相对海南岛的①地来说,为向岸风,所以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西南季风相对①地来说,为离岸风,“风吹走表层水,由下面的水上升得以补充”,从而形成上升流,所以正确答案为B西南季风。

9.①地位于季风气候区,且靠近夏季风源地,降水较多,不易形成荒漠,故A错误。

②处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没有上升流,海水不易发生搅动,饵料少,不易形成渔场,故B错误。

③地纬度较低,蒸发旺盛;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利于晒盐,故C正确。

④地位于低纬度海区,离冬季风源地远,不会有寒潮。

故D错误。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

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

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10~11题。

10.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下渗作用B.人为引水C.蒸发作用D.冰雪融化

11.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A.春汛、夏洪、秋平、冬枯B.春汛、夏枯、秋丰、冬平

C.春平、夏汛、秋枯、冬洪D.春枯、夏平、秋枯、冬平

【答案】10.A11.B

【解析】

10.从图中可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候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流量减少,A正确;由材料“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排除人为引水;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不相符。

11.由材料“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可知,大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量相对稳定,结合“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图”可知,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最大,流量最小,为枯水期,B正确。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地下水埋藏深度。

据此回答12~13题。

12.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成咸水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3.据图推测

A.地下水从丙流向乙B.丙处地下水质最差

C.乙为城市区域D.甲为湿地

【答案】12.D13.D

【解析】

地表海拔低,容易出现海水入侵。

地下水水位低,容易形成海水补给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变咸。

地表海拔高度减去地下水埋藏深度=地下水的潜水位海拔。

埋藏深度是距地表的距离,潜水位是海拔高度。

12.地表海拔低,容易出现海水入侵。

地下水水位低,容易形成海水补给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变咸。

根据图中曲线,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虚线表示地下水埋藏深度。

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成咸水的是丁,D对。

甲、丙地下水埋藏浅,水位高,不易变咸,A、C错。

乙地表海拔高,地下潜水位高,不易海水入侵,B错。

13.据图推测,地表海拔高度减去地下水埋藏深度,等于地下水的潜水位海拔。

乙处潜水水位高,地下水从乙流向丙,A错。

丁处地下水水位最低,地下水质最差,B错。

乙地下潜水位较高,城市区域用水量大,潜水位一般较低,C错。

甲地潜水埋藏深度为0,为湿地,D对。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

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

读图回答14~15题。

14.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

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

15.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

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

【答案】14.B15.D

【解析】

14.矿泉水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岩石圈,实现了物质迁移,同时增加了矿物质含量,A错B对;地下径流的流向还受到岩层走向的影响,C错;水源的出露得益于断层构造,D错。

故选B。

15.水圈具有连续性,即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是连续的,A错;水资源是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B错;水体污染破坏水体质量,但不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C错;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我们应加强保护,D对。

故选D。

【考点定位】水循环、水资源的保护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6~18题。

16.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D.气候干旱

17.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18.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A.出现地下水漏斗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D.绿洲面积扩大

【答案】16.B17.B18.B

【解析】

16.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水资源不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B对。

不能体现空间分布不均,A错。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错。

气候干旱属于气候特征,不是水资源特征,D错。

17.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节约水资源,B对。

产业都会耗水,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A错。

该地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建造大型人工湖,C错。

大量开采地下水容易导致地下水漏斗,D错。

18.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盐碱化,B对。

出现地下水漏斗是大量抽取地下水的结果,A错。

土壤板结是过量施用化肥造成,C错。

地下水位下降,绿洲面积可能缩小,D错。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河是西非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中南部边境的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

尼日尔河每年带到河口的泥沙量达4000万~6700万吨,使河口不断向外海延伸。

三角洲上汊流密布,沼泽遍地,湿地资源极为丰富。

汛期洪水泛滥常引起河流改道,三角洲前沿河口多达20多处。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示意图。

(1)简述尼日尔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丰富的原因。

(2)推断未来甲、乙两湿地面积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3)说明尼日尔河洪峰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分析枯水季节尼日尔河流域生态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尼日尔河含沙量较大,人海口泥沙淤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历史上尼日尔河多次改道,废弃河曲积水形成大量湖泊;河网水系众多。

(2)甲湿地面积萎缩,乙湿地面积扩大。

理由:

甲湿地分布有大面积种植业区,农业用地挤占湿地面积,且农业需大量引水灌溉,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乙湿地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受尼日尔河来沙影响,以堆积为主,湿地面积扩大。

(3)洪峰经过,河流水位上升,地表径流增大;大量河水漫滩流过,补给沿岸地区的地下水,下渗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径流量增加;水域面积扩大,蒸发加剧等。

(4)枯水季节流量较小,水位较低,导致河漫滩等湿地水源不足,影响芦苇等水生植物发芽、生长;河流流量较小,携带营养元素不足,不利于藻类等水生生物生长,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等。

20.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波河流域图

材料2: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

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

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

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解析】

(1)读图,波河流域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

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

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

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受西风带影响,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

夏末秋初,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

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考点:

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成因。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湖长93km,平均宽度32km,湖水面积2339km2。

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

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

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呼伦湖水量处于不增不减的平穗状态。

4月下旬开始,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

下图示意呼伦湖位置及其周围水系。

(1)分析呼伦湖在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水量稳定的主要原因。

(2)分析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

(3)呼伦湖是一个淡水湖和咸水湖不断转化的湖泊,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

(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

(2)4月下旬(春季)开始,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

(3)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

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水注入,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

【解析】本题考查呼伦湖的自然特征及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等知识点。

(1)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冬季11月初至翌年4月下旬期间气温较低,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水面不上涨;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

(2)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纬度较高,4月下旬春季开始,气温回升快,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呼伦湖水位开始逐渐上升;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冰融化、水体体积变大;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

因此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

(3)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外流湖)。

“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4月下旬开始湖水量增加,湖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水注入,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