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8789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docx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样本

说明:

1、为方便各QC小组活动的开展和在进行QC成果材料的编写过程中规范化,特编制了本样本。

2、QC成果材料遵循PDCA循环,以数据说话,从小组简介开始,分选题理由、活动计划、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认主要原因、制定对策、按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等十二个步骤,以数据、图表、文字等形式表述活动过程和效果。

3、为便于说明,本样本重点列举了“两图一表”的运用,实际运用时还应在“两图一表”(因果图、排列图、对策表)的基础上适时采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分层法、关联图、系统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PDPC法、正交试验设计以及一些简易图表(包括柱状图、饼分图、折线图、雷达图等)。

 

封面

 

XXXXXX(课题名)

 

跃进汽车股份有限公司XX厂

XXXXXQC小组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前言

 

一、小组概况

二、选题理由

三、活动计划

四、现状调查

五、设定目标

六、分析原因

七、确认主要原因

八、制订对策

九、按对策实施

十、检查效果

十一、制订巩固措施

十二、总结回顾及下步打算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XXXXXXQC小组

组长

课题名称

小组类型

成立

时间

注册号

注册日期

小组接受TQC教育

活动

次数

活动

参加率

活动时间

小组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技术职务

文化程度

QC小组职务

1

如组长、组员、顾问等

2

3

4

5

6

获奖情况:

(若有获奖历史时可介绍)

二、选题理由:

根据下述选题依据描述选题理由

a)依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中心工作;

b)依据生产、服务或工作现场存在的关键或薄弱环节;

c)依据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

根据2004年入库检验信息,整车抖动数量较多,约占整车总数的7%以上,每月要化去大量时间用于返工,以确保投放市场的产品满足用户的要求,但即使如此,售后信息仍时有用户反映整车抖动问题,因此解决整车抖动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为此决定成立XXXQC小组,围绕“降低整车抖动率”课题,开展相应的活动。

三、活动计划:

QC活动计划进度表(甘特图)

日期

项目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2005年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P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

确认要因

制订对策

D

对策实施

C

检查效果

A

巩固措施

总结回顾

注:

计划活动时间实际活动时间

制表:

XXX2005年X月

四、现状调查(仅是例举例子,所列数据为设想数据)

1、现状调查表

1)调查表:

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

是统计图表的一种形式,用这种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数据搜集和数据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的粗略分析。

2)调查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所调查的质量特性的要求不同而自行设计。

如:

不合格项目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质量分布调查表、矩阵调查表等。

2、举例:

2004年入库前整车抖动情况调查表

产品型号

整车数(个)

整车抖动数(个)

整车抖动率(%)

抖动分类

整车上下抖动

整车左右摆动

整车窜动

整车共振

制动踏板反弹

方向盘抖动

制动时抖动

小卡

大卡

中卡

合计

14285

1000

7

500

300

100

40

30

20

10

3、运用排列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寻找关键的少数

2004年整车抖动统计表

序号

项目

频数(台)

百分率(%)

累计频数(台)

累计百分率(%)

1

整车上下抖动

500

50

500

50

2

整车左右摆动

300

30

800

80

3

整车窜动

100

10

900

90

4

整车共振(在一定时速下抖动)

40

4

940

94

5

制动时制动踏板反弹

30

3

970

97

6

方向盘抖动

20

2

990

99

7

制动时抖动

10

1

1000

100

合计

2004年整车抖动情况排列图

 

从图中可见整车上下抖动和整车左右摆动占整车抖动的80%,是关键的少数。

五、设定目标:

将整车入库前抖动率由2004年的7%下降到2005年的2%

14%

 

7%

 

入库前

下面以两个关键少数(整车上下抖动和左右摆动)中的整车上下抖动举例

六、原因分析

运用因果图(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引起整车上下抖动的原因(举部分例子)

 

 

树图:

又叫系统图,是表示某个质量问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求达到目的所应采取的最适当的手段和措施的一种树枝状图形

 

七、确认主要原因:

验证1:

取10台上下抖动车换动平衡合格的传动轴后跑路试,结果未有明显改善,说明原传动轴动平衡没有问题,传动轴不是引起该批整车上下抖动的主要原因。

结论:

次要原因

验证2:

取10台上下抖动车换合格的钢板弹簧后跑路试,结果仍然上下抖动。

结论:

次要原因

验证3:

取10台上下抖动车换合格的钢圈后跑路试,结果有7台车不再抖动,对换下的钢圈做分析,发现分别有平面度、动平衡或端跳严重超差现象。

结论:

主要原因

验证4:

取10台上下抖动车换合格的轮胎总成后跑路试,结果有8台车不抖动,对换下的轮胎总成做检测分析,发现动平衡明显超差。

结论:

主要原因

验证5:

取10台上下抖动车换合格的制动鼓总成后跑路试,结果有5台车不抖动,对换下的制动鼓总成做分析,发现动平衡量远大于目前合格的制动鼓总成。

结论:

主要原因

整车上下抖动是综合因素引起的,原因很多,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变整箱、整车设计等,但根据目前的现状分析主要原因是钢圈动平衡、平面度和端跳不合格;轮胎总成动平衡不合格及制动鼓总成动平衡不合格引起。

八、制订对策

对策表

序号

项目(要因)

现状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完成日期

1

钢圈端跳和平面度合格率低

80%合格

995‰

换合格供方,加强对供方管理

检查员在轮胎总成合成前加大对钢圈抽查力度

2

钢圈动平衡满足不了要求

1、技术参数要求过低:

NN

2、合格率低:

80%

1、单边不平衡量≤150g,双边不平衡量≤300g

2、合格率995‰

1、修改图纸

2、换合格供方、加强对供方管理、加大进货抽查比例

3

轮胎总成动平衡合格率低

80%合格

合格率997‰

增加轮胎总成动平衡工序

4

制动鼓总成动平衡差

无动平衡要求

动平衡指标:

XX

1、修改图纸,对制动鼓总成提出动平衡要求、确定参数

2、落实桥厂增加制动鼓总成动平衡工序

5

BBBBBBBB

JJJJ

LLLL

GGGGGGGGGGGGGG

九、按对策实施:

描述实施内容

 

十、效果检查:

1、效果对比

年份

产品型号

整车数(个)

整车抖动数(个)

整车抖动率(%)

抖动分类

整车上下抖动

整车左右摆动

整车窜动

整车共振

制动踏板反弹

方向盘抖动

制动时抖动

2004年

小卡

大卡

中卡

合计

14285

1000

7

500

300

100

40

30

20

10

2005年1-11月

小卡

大卡

中卡

合计

13733

206

1.5

5

3

90

44

31

25

8

 

2、目标值完成情况

入库前整车抖动率情况

7%

抖动率(%)

 

2%

1.5%

 

3、整车上下抖动和左右摆动占整车总抖动比例活动前后对比

整车上下抖动占总抖动数的比例

整车左右摆动占总抖动数的比例

活动前

50%

30%

活动后

2.4%

1.5%

4、经济效益

因抖动返工的费用

活动前

CCCCC元

活动后

BB元

5、社会效益

因抖动顾客要求维修次数

活动前

CCCCC次

活动后

N次

十一、巩固措施:

1、修改了钢圈图纸,动平衡量从XXX调整为CCCC。

2、修改了制动鼓总成图纸,增加了制动鼓总成动平衡要求。

3、制定了管理制度,轮胎与钢圈合成后100%动平衡试验。

4、派驻专职检查员抽查钢圈的动平衡、平面度和端跳。

5、…………………………………

十二、总结回顾及下步打算:

开展QC活动不但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更进一步加强了员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效果检查可发现,整车上下抖动和左右摆动占整车抖动总数的比例已分别从活动前的50%和30%下降到活动后的2.4%和1.5%,已不是关键的少数了。

为了进一步降低入库前整车抖动率,从而减少返工费用以及进一步降低入库后的整车抖动率,增加用户满意度,下一步将找出新的关键少数,开展新一轮的PDCA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