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9233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3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docx

工程资料附件二施工技术计算书

 

柱模板支撑计算书(Z26)

1.1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模板的截面宽度B=500mm,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H=1400mm,H方向对拉螺栓2道,

柱模板的计算高度L=3400mm,

柱箍间距计算跨度d=600mm。

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60mm,高度80mm,间距300mm。

柱箍采用轻型槽钢80×40×3.0,每道柱箍1根钢箍,间距600mm。

柱箍是柱模板的横向支撑构件,其受力状态为受弯杆件,应按受弯杆件进行计算。

柱模板计算简图

1.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38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38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3.000kN/m2。

1.3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强度计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28.38+1.4×3.00)×0.60=22.95kN/m

  d——竖楞的距离,d=300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0×22.954×0.30×0.30=0.207kN.M

面板截面抵抗矩W=600.0×18.0×18.0/6=32400.0mm3

经过计算得到

=M/W=0.207×106/32400.0=6.376N/mm2

面板的计算强度小于15.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d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00×22.954=4.13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132/(2×600×18)=0.57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面板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q——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q=28.380×0.600=17.028kN/m;

  E——面板的弹性模量,E=6000.0N/mm2;

  I——面板截面惯性矩I=600.0×18.0×18.0×18.0/12=291600.0mm4;

经过计算得到v=0.677×(28.380×0.60)×300.04/(100×6000×291600.0)=0.534mm

[v]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300.000/250=1.2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满足要求!

1.4竖楞方木的计算

竖楞方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竖楞方木计算简图

1.竖楞方木强度计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28.38+1.4×3.00)×0.30=11.48kN/m

  d为柱箍的距离,d=600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10×11.477×0.60×0.60=0.413kN.M

竖楞方木截面抵抗矩W=60.0×80.0×80.0/6=64000.0mm3

经过计算得到

=M/W=0.413×106/64000.0=6.456N/mm2

竖楞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竖楞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d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600×11.477=4.13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4132/(2×60×80)=1.29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

竖楞方木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竖楞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q——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q=28.380×0.300=8.514kN/m;

  E——竖楞方木的弹性模量,E=9500.0N/mm2;

  I——竖楞方木截面惯性矩I=60.0×80.0×80.0×80.0/12=2560000.8mm4;

经过计算得到v=0.677×(28.380×0.30)×600.04/(100×9500×2560000.8)=0.307mm

[v]竖楞方木最大允许挠度,[v]=600.000/250=2.40mm;

竖楞方木的最大挠度满足要求!

1.5B方向柱箍的计算

本算例中,柱箍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钢柱箍的规格:

轻型槽钢80×40×3.0mm;

钢柱箍截面抵抗矩W=10.98cm3;

钢柱箍截面惯性矩I=43.92cm4;

B方向柱箍计算简图

其中P——竖楞方木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kN);

P=(1.2×28.38+1.4×3.00)×0.30×0.60=6.89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B方向柱箍剪力图(kN)

B方向柱箍弯矩图(kN.m)

B方向柱箍变形图(kN.m)

最大弯矩M=2.204kN.m

最大支座力N=10.329kN

最大变形v=1.223mm

1.柱箍强度计算

柱箍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其中Mx——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2.20kN.m;

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为1.05;

  W——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W=10.98cm3;

柱箍的强度设计值(N/mm2):

[f]=205.000

B边柱箍的强度计算值f=200.69N/mm2;

B边柱箍的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2.柱箍挠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v=1.223mm

[v]柱箍最大允许挠度,[v]=500.000/400=1.25mm;

柱箍的最大挠度满足要求!

1.6H方向柱箍的计算

H方向柱箍计算简图

其中P——竖楞方木传递到柱箍的集中荷载(kN);

P=(1.2×28.38+1.4×3.00)×0.30×0.60=6.89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H方向柱箍剪力图(kN)

H方向柱箍弯矩图(kN.m)

H方向柱箍变形图(kN.m)

最大弯矩M=0.840kN.m

最大支座力N=13.213kN

最大变形v=0.222mm

1.柱箍强度计算

柱箍截面强度计算公式

=M/W<[f]

其中M——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0.84kN.m;

  W——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W=10.98cm3;

柱箍的强度设计值(N/mm2):

[f]=205.000

H边柱箍的强度计算值f=76.54N/mm2;

H边柱箍的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2.柱箍挠度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v=0.222mm

[v]柱箍最大允许挠度,[v]=466.667/400=1.17mm;

柱箍的最大挠度满足要求!

1.7H方向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N]=fA

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拴的强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13.21kN。

经过计算得到H方向对拉螺拴的直径要大于12mm!

 

柱模板设计计算书(一般柱)

依据<<木结构设计规范>>完成。

2.1中小断面柱模板基本参数

柱断面长度B=500mm;

柱断面宽度H=700mm;

方木截面宽度=60mm;

方木截面高度=80mm;

方木间距l=300mm,

胶合板截面高度=18mm。

取柱断面长度和柱断面宽度中的较大者进行计算。

2.2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与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正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γc——为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m/h;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85。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385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新浇混凝土压力标准值F1=28.38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3kN/m2。

2.3胶合板侧模验算

胶合板面板(取长边),按三跨连续梁,跨度即为方木间距,计算如下:

胶合板计算简图

(1)侧模抗弯强度验算:

M=0.1ql2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28.38+1.4×3.00)×700.00/1000=26.779kN/m

l——方木间距,取l=300mm;

经计算得M=0.1×26.779×(300.00/1000)2=0.241kN.m

胶合板截面抵抗矩W=b×h2/6=700×(18)2/6=37800.00mm3

σ=M/W=0.241×106/37800.000=6.376N/mm2

胶合板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5N/mm2,所以满足要求!

(2)侧模抗剪强度验算:

τ=3V/2bh

其中V为剪力:

v=0.6×q×l=0.6×(1.2×28.38+1.4×3)×700×300/106=4.820kN

经计算得τ=3×4.820×103/(2×700.000×18.000)=0.574N/mm2

胶合板的计算抗剪强度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

(3)侧模挠度验算:

W=0.677qa4/(100EI)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28.38×700/1000=19.866kN/m

侧模截面的转动惯量I=b×h3/12=700.000×18.0003/12=340200.000mm4;

a——方木间距,取a=300mm;

E——弹性模量,取E=6000N/mm2;

经计算得W=0.677×19.866×300.0004/(100×6000.00×340200.00)=0.53mm

最大允许挠度[W]=l/250=300/250=1.20mm

胶合板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

2.4方木验算

方木按简支梁计算,跨度近似取柱子边长a,支座反力即为螺栓(钢筋)对拉拉力,计算如下:

方木计算简图

(1)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M=qB2/8

其中q——强度设计荷载(kN/m):

q=(1.2×28.380+1.4×3.000)×300/1000=11.477kN/m

B——截面长边,取B=700mm;

经计算得M=11.477×(700/1000)2/8=0.703kN.m;

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60×802/6=64000.000mm3;

σ=M/W=0.703×106/64000.000=10.984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3N/mm2,所以满足要求!

(2)方木抗剪强度验算:

τ=3V/2bh

其中V为剪力:

v=0.5×q×B=0.5×(1.2×28.380+1.4×3.000)×300×700/106=4.017kN

经计算得τ=3×4.017×103/(2×60.000×80.000)=1.255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不大于1.4N/mm2,所以满足要求!

(3)方木挠度验算:

W=5qB4/(384EI)

其中q——设计荷载(kN/m):

q=28.38×300/1000=8.514kN.m

I=b×h3/12=60×803/12=2560000.000mm4

B——柱截面长边的长度,取B=700mm;

E——弹性模量,取E=9500N/mm2;

经计算得W=5×8.514×7004/(384×9500.00×2560000.00)=1.094mm

允许挠度[W]=B/250=700/250=2.800mm

方木的计算挠度不大于允许挠度[W],所以满足要求!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1500×300)

3.1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B=300mm,

梁截面高度H=1500mm,

H方向对拉螺栓2道,对拉螺栓直径20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80×100mm,

梁模板截面底部方木距离300mm,梁模板截面侧面方木距离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3.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0.340kN/m2;

钢筋自重=1.500kN/m3;

混凝土自重=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4.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380kN/m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28.380kN/m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6.000kN/m2。

3.3梁模板底模计算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30.00×1.80×1.80/6=16.20cm3;

I=30.00×1.80×1.80×1.80/12=14.58cm4;

梁底模板面板按照三跨度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梁底模面板计算简图

1.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M/W<[f]

其中

——梁底模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kN/m);

q=1.2×[0.34×0.30+24.00×0.30×1.50+1.50×0.30×1.50]

+1.4×2.50×0.30=14.94kN/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14.942×0.3002=-0.134kN.m

=0.134×106/16200.0=8.301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00×14.942=2.690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690/(2×300×18)=0.74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0.34×0.30+24.00×0.30×1.50+1.50×0.30×1.50=11.577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11.577×300.04/(100×6000.00×145800.0)=0.726mm

梁底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0.726mm小于[v]=300/250,满足要求!

3.4梁模板底方木计算

梁底方木的高度H=100mm;

梁底方木的宽度B=80mm;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8.00×10.00×10.00/6=133.33cm3;

I=8.00×10.00×10.00×10.00/12=666.67cm4;

梁底方木按照按照集中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梁底方木计算简图

1.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M/W<[f]

其中

——梁底方木的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P——作用在梁底方木的集中荷载(kN/m);

P={1.2×[0.34×(0.30+2×1.50)+24.00×0.30×1.50+1.50×0.30×1.50]

+1.4×2.50×0.30}×0.30=4.850kN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梁底方木的跨度,L=300+2×300=900mm

M=4.850×900.000/4/1000=1.091kN.m

=1.091×106/133333.3=8.184N/mm2

梁底方木计算强度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5P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5×4.850=2.42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425/(2×80×100)=0.45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

梁底方木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0.34×(0.30+2×1.50)+24.00×0.30×1.50+1.50×0.30×1.50]×0.30=3.779kN

最大挠度

v=3779.101×900.03/(48×9500.00×6666667.0)=0.906mm

梁底方木的挠度计算值:

v=0.906mm小于[v]=900/250,满足要求!

3.5梁模板侧模计算

梁侧模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梁侧模板计算简图

1.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公式要求:

=M/W<[f]

其中

——梁侧模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q——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N/mm);

  q=(1.2×28.38+1.4×6.00)×1.50=63.684N/mm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10×63.684×0.3002=-0.573kN.m

=0.573×106/81000.0=7.076N/mm2

梁侧模面板计算强度小于15.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0.300×63.684=11.46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1463/(2×1500×18)=0.63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28.38×1.50=42.57N/m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42.570×300.04/(100×6000.00×729000.1)=0.534mm

梁侧模板的挠度计算值:

v=0.534mm小于[v]=300/250,满足要求!

3.6穿梁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

N<[N]=fA

其中N——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N=(1.2×28.38+1.4×6.00)×1.50×0.60/2=19.11kN

穿梁螺栓直径为20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为17.7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为A=244.8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为[N]=41.616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为N=19.105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离为侧龙骨的计算间距600mm。

每个截面布置2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强度满足要求!

3.7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对于高支撑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供脚手架设计人员参考。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9米,

基本尺寸为:

梁截面B×D=300mm×15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