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9417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化学】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均为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则丙一定是两性氧化物

B.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丙生成戊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若丙、丁混合产生大量白烟,则乙可能具有漂白性

D.若甲、丙、戊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则三种物质中,该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可能为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甲为单质,若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

,则甲为Al或Si,所以丙可能是氧化铝,也可能是二氧化硅,不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若甲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戊为碱,则甲为Na,乙为氧气,所以丙可以为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当丙为氧化钠时,丙生成戊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丙、丁混合产生白烟,则丙、丁可为HCl和

等,甲、乙均为单质,则乙可能是氯气或氢气或氮气,都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若甲、丙、戊含有同一种元素,当甲为S,乙为氧气,丙为二氧化硫,丁为HClO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戊为硫酸,则含S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甲

戊,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下列溶液中,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的

①碱石灰②NaCl③KNO3④CaO⑤CuSO4⑥NaOH⑦Na2CO3

A.①④⑥⑦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⑦D.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药品不能盛放在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①碱石灰为CaO和NaOH的混合物,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②NaCl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③KNO3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④CaO为碱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⑤CuSO4与玻璃中的成分不发生反应,因此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不符合题意;

⑥NaOH能与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盐和水,因此不能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符合题意;

⑦Na2CO3水解呈碱性,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所以Na2CO3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3.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共生成4种盐的是()

A.SO2、CO2、SO3

B.H2S、NO、SO3

C.CO2、Cl2、SO3

D.SiO2、CO、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SO2、CO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Na2CO3、Na2SO4,生成3种盐,故不选A;

B.N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H2S、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Na2SO4,生成2种盐,故不选B;

C.CO2、Cl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NaClO、NaCl、Na2SO4,生成4种盐,故选C;

D.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SiO2、Cl2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NaClO、NaCl,生成3种盐,故不选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考查,明确NO、CO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4.对于足球烯C60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分子晶体B.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存在同素异形体D.结构稳定,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6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属于分子晶体,A正确;

B.足球烯中既有双键又有单键,化学键是共价键,且是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

C.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所以足球烯存在同素异形体,C正确;

D.足球烯是属分子晶体,在常温下,碳碳之间键能大,也比较稳定,但其易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D。

5.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中发生的反应是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2O,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Fe(OH)3沉淀,H2SO4过量,Fe(OH)3与H2SO4反应而溶解,不符合;③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③符合;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⑤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2SiO3+2HCl=H2SiO3↓+2NaCl,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反应与现象。

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总结如下: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SO2)至过量。

(2)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硫酸至过量

(3)向可溶性铝盐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4)向偏铝酸盐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6.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不完全转化为电能

C.碲化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玻璃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但是不能完全转化,存在能量损耗,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碲化镉不含碳元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①焦炭②纯碱③碳酸钙④氢氟酸⑤高氯酸⑥氢氧化钾⑦氧化钙⑧氮气

A.③⑤⑦⑧B.⑤⑦⑧C.⑤⑧D.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SiO2+2C

Si+2CO↑,制备粗硅的反应,所以能反应,故不选;

②SiO2+Na2CO3

Na2SiO3+CO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③SiO2+CaCO3

CaSiO3+CO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④SiO2+4HF=SiF4↑+2H2O,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不选;

⑤不反应,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选;

⑥SiO2+2KOH=K2SiO3+H2O,强碱能腐蚀玻璃,故不选;

⑦SiO2+CaO

CaSiO 3,故不选;

⑧不反应,有碳的时候反应3SiO2+6C+2N2

Si3N4+6CO,故选;

故答案为:

C。

【点睛】

SiO2在高温下与碳单质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是+4价,变成了后来的0价,而碳从0价就先被氧化成+2价的,也就是说二氧化硅的氧化能力比较小,只能把碳氧化成一氧化碳!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Na2CO3+SiO2

Na2SiO3+CO2↑可知,酸性H2SiO3>H2CO3

B.氢氟酸需要密封存放在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

D.瓷坩埚、氧化铝坩埚均不可作为融化NaOH固体的装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强酸制弱酸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而SiO2与Na2CO3是高温下的反应,生成CO2气体逸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无关,A项错误;

B.氢氟酸与玻璃中的成分反应,氢氟酸需要密封存放在橡胶塞的塑料试剂瓶中,B项错误;

C.向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硅酸,硅酸与盐酸不反应,过量时沉淀不溶解,C项错误;

D.瓷坩埚、氧化铝坩埚都和NaOH反应,故均不可作为融化NaOH固体的装置,D项正确;

答案选D。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_____(填字母);

③写出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Ⅱ)乙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来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连接仪器、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问题探究:

(已知酸性强弱:

亚硫酸>碳酸)

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E中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②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③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c2Na+2H2O=2Na++2OH¯+H2↑检查装置气密性Cu+2H2SO4(浓)

CuSO4+2H2O+SO2↑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出现白色沉淀;SO2+HCO3¯=CO2+HSO3¯

【解析】

【分析】

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先用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硫气体,通入D试管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试管E,除去混有的二氧化硫,剩余的二氧化碳通入试管F与硅酸钠溶液反应,会出现白色沉淀。

该实验需要改良的地方尾气处理装置,以及防干扰装置(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F,干扰实验结构,可以加一个球星干燥管,内盛放碱石灰)。

【详解】

(Ⅰ)①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可得,甲同学设计的实验目的是:

验证锂、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②金属性:

K>Na>Li,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故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c;’

③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2OH¯+H2↑;

(Ⅱ)

(2)实验步骤:

有气体参与反应,先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3)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根据分析,高锰酸钾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②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若碳酸可以制得硅酸,则可以证明碳酸强于硅酸,从而可以证明二者非金属性的强弱,故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非金属性强的实验现象是:

盛有硅酸钠溶液的试管出现白色沉淀;

③试管D用SO2与NaHCO3制备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HCO3¯=CO2+HSO3¯。

10.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有科学家认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

(1)工业上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下: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在制备粗硅时,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3.0gSiO2,则转移电子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室利用SiHCl3(沸点33.0℃)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装置如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检验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要加入的试剂有______(填字母)。

a.碘水b.氯水 c.Na2SO3溶液 d.KSCN溶液

【答案】还原剂1.204×1023或0.2NA浓硫酸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有固体物质生成SiHCl3+H2

Si+3HClbd

【解析】

【分析】

(1)根据工艺流程写出化学方程式,从化合价的变化判断焦炭的作用,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关系求出转移的电子数;

(2)①A生成的氢气经过干燥,进入D与从C中汽化的SiHCl3反应制粗硅,B是干燥装置,②氢气和SiHCl3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③选择检验亚铁离子的试剂;

【详解】

(1)根据流程可知,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碳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1molSi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mol,反应中消耗了3.0gSiO2,n=

=0.05mol,转移电子为0.2mol,即1.204×1023或0.2NA;

(2)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需要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反应需要的温度比较高,在D中反应,SiHCl3的沸点较低,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是为了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

②装置D中有硅单质生成,即有固体物质生成。

此反应为SiHCl3+H2

Si+3HCl;

③亚铁离子的检验通常用的方法是:

先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色,即可却确定有亚铁离子,答案为bd。

11.在下列物质的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物质,E是一种白色沉淀,据此填写下列空白: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B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1mo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______NA。

(2)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B和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原子4H2SiO3SiO2+2OH-=SiO32-+H2OSi+2NaOH+H2O=Na2SiO3+2H2↑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固体单质,与氧气反应得到B为氧化物,E是一种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盐酸,E加热分解得到B,所以E为H2SiO3,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Si,B为SiO2,a为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G为Na2SiO3,D为H2O,F为H2。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B是SiO2,SiO2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每个硅原子和四个氧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1mo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4NA。

故答案为:

SiO2;原子;4;

(2)由上述分析可知,E为H2SiO3,故答案为:

H2SiO3;

(3)二氧化硅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

SiO2+2OH-=SiO32-+H2O;

(4)Si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Si+2NaOH+H2O=Na2SiO3+2H2↑,

故答案为:

Si+2NaOH+H2O=Na2SiO3+2H2↑。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B为氧化物、E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为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

12.云母是一种重要的硅酸盐,它具有韧度、弹性、透明度、高介电强度、化学惰性和热稳定性。

白云母可看作叶腊石中1/4的SiⅣ被AlⅢ所取代,再由KⅠ平衡其电荷后形成的。

而叶腊石可以看作SiO2中有1/3的SiⅣ被AlⅢ取代,再由KⅠ平衡其电荷形成的。

(1)白云母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在硅酸盐中,AlⅢ很容易取代SiⅣ,取代后不会引起原硅酸盐结构大的变化。

从立体几何的知识看,AlⅢ与SiⅣ最直接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黑云母的化学式为KMg3AlSi3O10(OH)2,在水与二氧化碳的同时作用下,风化为高岭土[AI2Si2O5(OH)4]。

①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_______________

③风化后Al为什么不能以Al3+形式被地下水溶解_______________

【答案】K2O·3Al2O3·6SiO2·2H2OAlⅢ与SiⅣ的半径相近,插入后不会引起结构改变2KMg3AlSi3O10(OH)2+14H2CO3+H2O=2K++6Mg2++14HCO3-+4H4SiO4+Al2Si2O5(OH)4碳酸较硅酸酸性强,强酸可取代弱酸中性条件下Al3+完全水解,主要以沉淀形式存在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复杂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一般原则是先写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并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较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写在前面,再写SiO2,含有氢元素的H2O最后写,氧化物之间加黑点隔开,各氧化物的系数均为整数,并写在相应氧化物前面,写成氧化物后,原化学式中的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应保持不变,因此白云母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K2O·3Al2O3·6SiO2·2H2O,故答案为:

K2O·3Al2O3·6SiO2·2H2O;

(2)从立体几何的知识来看,由于AlⅢ与SiⅣ的半径相近,在硅酸盐中,AlⅢ插入后很容易取代SiⅣ,不会引起原硅酸盐结构大的变化,故答案为:

AlⅢ与SiⅣ的半径相近,插入后不会引起结构改变;

(3)①由题干信息可知,黑云母在水与二氧化碳的同时作用下,风化为高岭土[AI2Si2O5(OH)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KMg3AlSi3O10(OH)2+14H2CO3+H2O=2K++6Mg2++14HCO3-+4H4SiO4+Al2Si2O5(OH)4,故答案为:

2KMg3AlSi3O10(OH)2+14H2CO3+H2O=2K++6Mg2++14HCO3-+4H4SiO4+Al2Si2O5(OH)4;

②上述反应中碳酸与黑云母反应生成了硅酸,因为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可以强酸制弱酸,所以上述反应可以发生,故答案为:

碳酸较硅酸酸性强,强酸可取代弱酸;

③由于中性条件下Al3+完全水解,主要以Al(OH)3的沉淀形式存在,因此风化后Al为什么不能以Al3+形式被地下水溶解,故答案为:

中性条件下Al3+完全水解,主要以沉淀形式存在。

1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常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其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工业制备漂白粉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人们常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

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2,会出现软而透明的凝胶胶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3H++Al(OH)3=A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1O2+3H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SiO2+4HF=SiF4↑+2H2O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解析】

【分析】

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为二氧化硅,它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硫酸、硝酸、盐酸等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

不过,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表现的不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是氢氟酸特有的性质。

【详解】

(1)胃舒平中的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其理由是3H++Al(OH)3=Al3++3H2O;

答案为:

3H++Al(OH)3=Al3++3H2O;

(2)生活中不能用铝制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因为铝表面的Al2O3与NaOH反应后,里面的Al与NaOH溶液继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1O2+3H2↑;

答案为:

Al2O3+2NaOH=2NaAlO2+H2O;2Al+2NaOH+2H2O=2NaA1O2+3H2↑;

(3)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产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答案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在玻璃上雕花是利用氢氟酸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答案为:

SiO2+4HF=SiF4↑+2H2O;

(5)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会出现软而透明的硅酸凝胶和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答案为:

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

【点睛】

“向硅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若不注意审题,我们很容易写成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解题时,对关键词“过量”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14.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硫单质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

溶液的烧杯中,剧烈反应,放出气体并生成蓝色沉淀,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乳与苦卤中的Mg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成分为盐酸的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易中毒,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2H2SO4

3SO2↑+2H2OSiO32-+2H2O+2CO2=H2SiO3↓+2HCO3-2Na+2H2O+Cu2+═Cu(OH)2↓+H2↑+2Na+Ca(OH)2+Mg2+=Mg(OH)2↓+Ca2+Cl-+ClO-+2H+═Cl2↑+H2O3Fe+4H2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