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29430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9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1页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docx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十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⒈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Na+-K+泵转运离子的特点是,将___________转出细胞外,同时将____________转入细胞内。

⒊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血小板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

⒋在影响动脉血压因素中,________主要影响收缩压的高低,_________主要影响舒张压的高低。

⒌心室肌动作电位2期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共同形成。

⒍CO2在血液中以结合方式运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⒎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的是________,不含消化酶的是________。

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⒐牵张反射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⒑在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中,具有产热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向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⒈下列生理过程中,存在负反馈的是( B )

A.排尿反射  B.降压反射  C.分娩  D.血液凝固

⒉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生物电的基础是(D    )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⒊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 C )

A.Na+  B.K+    C.Ca2+    D.Mg2+

⒋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内会引起(  )

A.单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完全性强直收缩  D.等张收缩

⒌50kg体重的正常人,其体液和血量分别约为(    )

A.40L和4L  B.30L和4L  C.40L和3L  D.20L和3L

⒍下列哪一项可使心肌自律性增高(  )

A.4期自动去极速度减慢  B.增大最大舒张电位水平C.阈电位下移D.阈电位上移

⒎减慢射血期(    )

A.室内压低于动脉压  B.动脉瓣关闭  C.房室瓣开放  D.心室容积增大

⒏容量血管是指( D)

A.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系统

⒐心肌细胞膜上肾上腺素能受体为(B    )

A.α受体  B.β1受体C.β2受体  D.M受体

⒑房室瓣开放见于(  )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舒张期末

⒒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D  )

A.口径粗、容积大  B.管壁坚厚  C.血流速度快  D.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

⒓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C  )

A.潮气量  B.深吸气量  C.肺活量  D.残气量

⒔与小肠吸收葡萄糖有关的离子是( A   )

A.Na+  B.K+  C.Ca2+    D.Mg2+

⒕家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ml,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C   )

A.循环血量增加  B.动脉血压升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血浆晶渗压升高

⒖哪一段肾小管对水不通透(  )

A.近端小管  B.髓袢降支细段  C.髓袢升支细段  D.远端小管和集合管

⒗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血浆晶渗压升高,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B.血浆晶渗压降低,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C.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升压素分泌  D.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⒘有产热效应的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素    C.  糖皮质激素  D.  胰岛素

⒙与递质释放有关的离子是(  )

A.  Na+    B.  K+      C.  Ca2+    D.  CI-

⒚EPSP的产生是后膜对那种离子通透增大引起的(  )

A.K+      B.Na+        C.CI-          D.Ca2+

⒛α受体阻断剂是(  )

A.酚妥拉明    B.  阿提洛尔  C.  普拉洛尔  D.  丁氧胺

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突触传递的特征有(          )

A.  单向传递  B.  突触延搁C.  兴奋节律的改变  D.总和  E.对内环境敏感和易疲劳

2.与Na+有关的生理过程有(      )

A.肌肉收缩  B.  葡萄糖的重吸收  C.  动作电位  D.  递质释放  E.静息电位

3.能促使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有(      )

A.睾酮  B.糖皮质激素  C.生长素  D.  雌激素  E.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

4.β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有(          )

A.瞳孔扩大  B.心率加快  C.支气管扩张  D.胃肠道运动增强  E.  逼尿肌舒张

5.属于胆碱能纤维有(        )

A.副交感节前纤维      B.副交感节后纤维    C.交感节前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的一部分          E.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⒍有关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  B.产生特定的感觉  C.具有点对点投射

D.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E.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⒎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          )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B.静息电位大小  C.邻近部位阈电位水平

D.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变化    E.细胞直径大小

⒏单纯大动脉硬化会引起(        )

A.收缩压升高  B.收缩压降低C.舒张压升高  D.舒张压降低  E.脉压增大

⒐唾液的生理作用是(        )

A.分解淀粉  B.湿润、溶解食物,便于吞咽  C.杀菌  

  D.引起味觉    E.分解蛋白质

⒑葡萄糖在肾小管的重吸收(        )

A.主要在近曲小管      B.属于被动重吸收    C.属于主动重吸收  

D.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E.重吸收与Na+有密切关系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兴奋性  2.动作电位  3.射血分数    4.肾糖阈    5.激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心迷走神经的生理作用。

  2.血管升压素有何生理作用?

其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3.什么叫牵张反射?

如何分类?

各有何生理意义?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心脏泵血过程。

  2.试述兴奋性突触的传递过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⒈细胞外液;稳态(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⒉Na+;K+。

⒊(4~10)×109/L;(100~300)×109/L。

⒋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

⒌Ca2+;K+。

⒍碳酸氢盐(HCO3-);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⒎胰液;胆汁。

⒏重吸收;分泌或排泄。

⒐腱反射;肌紧张。

⒑甲状腺激素;孕激素。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D  3.C  4.B  5.B  6.C  7.A  8.D  9.B  10.D

11.D  12.C  13.A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三、多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BCDE  2.BC   3.ACDE  4.BCE   5.ABCDE

6.ABCE  7.ABCDE 8.ACE  9.ABCD 10.ACDE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兴奋性:

活的组织、细胞或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兴奋、动作电位)的能力。

2.动作电位:

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兴奋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发生的快速、可逆、短暂的变化(波动)。

3.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安静时射血分数约为60%。

4.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

肾糖阈为160~180mg%(9~10mmol/L)。

5.激素:

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能有机化合物。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1分)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1分),提高膜对K+通透性,引起心率减慢(1分)、心房肌收缩力减弱(1分)和房室传导速度减慢(1分),即具有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2.血管升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1分)

  调节血管升压素的因素有

  

(1)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通过下丘脑室上核渗透压感受器是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2分)

  

(2)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

当循环血量增加和动脉血压升高时,分别通过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分泌,尿量增多。

(2分)

  3.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分)

  牵张反射分为两类:

  

(1)腱反射:

是指快速牵拉肌腱完成的牵张反射,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2分)

  

(2)肌紧张:

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其生理意义是维持姿势。

(2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心脏泵血过程可分为7期:

(1)心房收缩期:

房内压升高,房室瓣开放,血液右心房进入心室。

(1分)

(2)等容收缩期: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血液不进不出。

(1.5分)

(3)快速射血期:

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开放,血液由心室快速进入动脉。

(1.5分)

(4)减慢射血期:

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仍开放,血液依靠惯性作用逆压力差由心室进入动脉,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1.5分)

(5)等容舒张期:

室内压↓<动脉内压,动脉瓣关闭,房内压<室内压,房室瓣仍关闭,心室容积不变。

(1.5分)                               (1.5分)

(6)快速充盈期:

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血液由静脉、心房快速快速进入心室。

        

(7)减慢充盈期:

房室瓣仍开放,心室与心房、静脉间压力差减小,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充盈量减少。

(1.5分)

2.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来,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1分),改变前膜对Ca2+通透性,使Ca2+内流(2分),使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出兴奋性递质(2分),经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1分),引起后膜Na+、K+、CI-通道开放,主要为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2分),EPSP为局部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最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2分

综合复习题

(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l、生理学动物实验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2、Na+-K+泵转运离子的特点是将_______移入细胞内,同时将_______排出细胞外。

3、静息电位形成原理是______________,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量,男性为____________,女性为____________。

5、抗凝血离心沉淀得到的上清液为______________,血液发生凝固后析出的液体为______________。

6、心室肌动作电位3期主要由___________形成。

7、心肌电生理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尿生成的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化学本质不同激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向选择题(在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细胞静息状态下,K+由膜内向膜外转运的形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2.血浆中只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3.心肌自律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

A.  窦房结    B.  房室结    C.  房室束    D.  浦氏纤维

4.心电图代表两心室复极化电位变化的是(  )

A.  P波  B.  QRS波  C.T波  D.  U波

5.等容收缩期(  )

A.  动脉瓣开放  B.  房室瓣开放  C  室内压小于动脉压  .D.  心室容积增大

6.调节肾血流量的主要因素是(  )

A  神经调节  .B.  CO2、O2  C.  脑的代谢  D.  自身调节

7.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形成有关的离子是(  )

A.  Na+、K+    B.  Na+、Ca2+    C.  K+    D.  Ca2+、CI-

8.下列那个因素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

A.  PCO2增多    B.  PH增大    C.  温度升高    D.  PH降低

9.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所吸入的气体量是(  )

A.肺活量  B.补吸气量  C.深吸气量    D.最大通气量

10.人全身血量相当于体重的        (    )

A.5~6%  B.7~8%  C.9~10%  D.11~15%

11.与小肠吸收葡萄糖有关的离子是(    )

A.Na+  B.K+  C.Ca2+    D.Mg2+

12.在下列哪一项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

A.吸气初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末  C.吸气初和呼气末  D.吸气末和呼气初

13.肺总量等于(    )

A.潮气量+肺活量B.潮气量+残气量  C.肺活量+残气量D.肺活量+功能残气量

  14.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近球小体  D.肾单位

1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  )

A.  呆小症    B.  粘液性水肿  C.  向心性肥胖  D.  阿狄森病

16.控制排卵发生的关键因素是(  )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促卵泡激素  D.  黄体生成素

17.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5-羟色胺

18.传导皮肤快痛的神经纤维是(    )

A.Aα纤维    B.Aδ纤维    C.B类纤维    D.C类纤维

19.类固醇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雌激素

20α受体阻断剂是(    )

  A.筒箭毒  B.酚妥拉明  C.阿托品  D.普萘洛尔

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

⒈O型血液中含有(      )

A.A凝集原  B.B凝集原  C.抗A凝集素  D.抗B凝集素  E.抗D凝集素

⒉组成细肌丝的成分有(      )

A.肌动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纤维蛋白

⒊决定和影响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因素有(      )

A.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B.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C.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D.阈电位水平            E.2期平台时间长短

⒋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

A.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B.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维持肺泡容积相对稳定  E.防止肺水肿

⒌关于吸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肋间外肌收缩        B.肋间内肌收缩          C.膈肌收缩  

D.肺泡回缩力增大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6.有关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经过丘脑髓板内核群    B.  不产生特定感觉      C.点对点投射  

D.维持大脑皮质兴奋状态  E.  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7.下列那一项属于下丘脑调节肽?

A.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        B.血管升压素      C.生长素

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8.属于负反馈的生理过程有(          )

A.  排尿反射  B.  体温调节  C.  肺牵张反射  D.分娩过程  E.压力感受性反射

9.肾上腺素(          )

A. 能与α和β受体结合   B. 对心脏有正性变时变力作用  C. 降低血压  

D. 能使皮肤、肾脏和胃肠道血管收缩    E. 能使骨骼肌和肝脏血管舒张

10..能促使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有(      )

A.睾酮  B.糖皮质激素  C.生长素  D.  雌激素  E.生理剂量甲状腺激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兴奋性  2.阈值  3.心指数  4.肾小球滤过率  5.激素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简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2.简述心交感神经的生理作用。

  3.大量饮水后,尿量有何变化?

为什么?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试述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急性动物实验;慢性动物实验。

2、Na+;K+。

3、K+外流;Na+内流。

4、5.0×1012/L(4.5~5.5×1012/L);4.2×1012/L(3.8~4.6×1012/L)。

5、血浆;血清。

6、K+外流。

7、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

8、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9、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尿量减少。

10、含氮激素;类固醇激素。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⒈B  ⒉A  ⒊B  ⒋C  ⒌C  ⒍D  ⒎C  ⒏B  ⒐C  ⒑B

⒒B  ⒓B  ⒔C  ⒕D  ⒖C  ⒗D  ⒘B  ⒙B  ⒚D  ⒛B

三、多选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⒈CD   ⒉ABD  ⒊BCD   ⒋BCDE  ⒌ACDE

 ⒍ABED  ⒎ADE  ⒏BCE ⒐ABDE   ⒑ACDE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⒈兴奋性:

活的细胞、组织或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反应或动作电位)的能力。

⒉阈值:

在作用时间和强度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⒊心指数:

单位体表面积(m2)的心输出量,即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⒋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滤液量(原尿量),正常值为125ml/分。

⒌激素:

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传递信息的高效能有机化合物。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⒈动作电位是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兴奋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膜电位发生快速、可逆、短暂的变化。

(2分)

动作电位由上升支(去极相)和下降支(复极相)两部分组成。

上升支形成机制为:

Na+通通开放,引起Na+内流。

(1分)

下降支形成机制为:

K+通通开放,引起K+外流。

(1分)

恢复期:

启动Na+-K+泵,排钠摄钾,恢复Na+、k+正常离子分布。

(1分)

⒉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1分)与心肌细胞膜上β1受体结合(1分),提高膜对Ca2+通透性,引起心率加快(1分)、心肌收缩力增强(1分)和房室传导速度加快(1分),即具有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⒊答:

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

(2分)

当机体大量出汗时,血浆晶渗压升高,(1分)对晶渗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使下丘脑-神经垂体释放ADH增多,(1分)ADH与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打开水通道,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1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1)每搏输出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升高较舒张压明显,反之,动脉血压下降。

(2分)

(2)心率:

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舒张压较收缩压升高明显,反之,动脉血压降低。

(2分)

(3)外周阻力:

当外周阻力增大时,动脉血压升高,以舒张压升高明显,反之,动脉血压下降,在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2分)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作用:

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作用降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2分)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两者相适应,才能使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产生一定的充盈压。

否则,充盈压变化,将引起动脉血压出现相应的变化。

(2分)

⒉神经肌接头也称运动终板,是神经末梢和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由突触前膜(接头前膜)、突触间隙(接头间隙)、终板模三部分组成。

(1分)

 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来,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1分),改变前膜对Ca2+通透性,使Ca2+内流(1分),使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与前膜融合,胞裂外排,释放出乙酰胆碱(Ach)(2分),Ach与终板膜化学门控通道(N-型Ach受体)结合(1分),引起终板膜Na+、K+通道开放,主要为Na+内流,使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2分),终板电位总和达阈电位水平,在肌细胞膜处产生动作电位,最终引起肌细胞兴奋收缩(2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射血分数  2、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