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179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23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docx

李宏刚新闻采访第1章新闻采访概论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绪论)

教学目的:

1、理解新闻采访的涵义和基本要素;2、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3、了解新闻采访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4、掌握学习新闻采访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新闻采访的涵义和基本要素;2、理解新闻专业理念。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

回顾近期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讨论新闻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导入

第一章新闻采访概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美国报纸产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它是由information(信息)加atmosphere(大气层)合成的“inforsphere”。

信息+大气层=信息环境(信息空气),这也就是说:

一个现代人离开了信息就像离开了大气层一样不能生活。

世界需要新闻,因为人们需要了解世界。

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世界上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从宏观上看,比如美国的911及以后引发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世界金融危机等等,都直接与各国的利益挂钩(军备竞赛、石油行情、经济政策等)。

从微观上看,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时刻都离不开新闻信息(房价、菜价出行安全)。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新闻媒介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了解客观世界的新变动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便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相应的对策。

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新闻越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源泉,无论是通过电视、广播,还是报纸、网络,新闻媒体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满足着大众的、不断增长着的需求欲望。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传播的第一道工序,是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整个新闻工作便无从着手,新闻的一切特点便无从体现,新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于是就有了我们常见的穿梭于大街小巷、出没于硝烟战火以及各种会议上的专门进行的新闻采访。

那么什么是新闻采访?

学习新闻采访学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这门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新闻采访与新闻采访学

一、什么是新闻采访

(一)新闻采访的定义

新闻采访活动向上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史官收集、记录帝王言行和国内外大事,就有点类似现代的新闻采访活动。

在中国,采访所进行的收集寻访活动最早可以推至《诗经》的采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

《诗经》当中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

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

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

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

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

《诗经》素材的采集与现代所说的采访已经很接近,它是由专人在全国各地寻访收集而来的,俗称“采风”。

将“采”和“访”两字放在一起,组成“采访”一词,在中国出现较晚,但是比“新闻”一词的出现还是要早。

据《辞海》记载,“采访”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中:

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干宝在序的前面说,他的故事是从前人的典籍中整理出来的,而典籍所载,难保百分之百的真实可信。

他接着说:

现在他著《搜神记》,难免有谬误之处,这谬误假如是出于前人的(设有承于前载者),那不怪他(则非余之罪也);假如谬误出于他自己搜集近世的故事(若使采访近世之事),哪他愿意在受人讥谤时和前人分开界限,(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牵涉到这部作品(及其著述),可以说明神道是公平的(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也)。

——大意如此。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伴随着报业的兴起,真正的新闻采访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是近代以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为新闻采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提高了新闻采访的效率,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新闻事业的发展。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

关于新闻采访定义,国内外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曾有过不同的解释,如:

“为搜集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访问、录音、录像等活动。

”(《辞海》)

“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访问、观察等方式,采集新闻材料的活动。

”(甘惜分《新闻大辞典》)

“采访是记者、通讯员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刘建明的《宣传舆论学大词典》)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活动。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复旦大学刘海贵、尹德刚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报道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做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相关知情人士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浙江大学沈爱国教授《新闻采访学》)

西方新闻学者则更强调采访的过程和采访的双向交流功能,例如:

“采访是一种人际的交往,是被采访者与采访者之间面对面的一种思想和个性的交流。

”(美国的沃伦·K·艾吉、菲利普·H·奥尔特、埃德温·艾默里:

《实用新闻学基础》)

“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已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

”(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肯·梅茨勒教授在《创造性的采访》)

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采访的内涵作了揭示,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我们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将新闻采访的定义表述为: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记者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

如果记者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那就不可以称其为新闻采访。

因为在一些情况下,为新闻报道而进行调查研究的人并不都是记者。

例如,某一单位或团体需要对某项新闻活动作新闻报道,由一位“发言人”出面,举行记者招待会。

在记者招待会之前,这位“发言人”对一些事实所做的调查研究就不是新闻采访。

2、新闻事实是采访活动的客体。

有主体的存在,就有客体的存在。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相对于记者这一主体而言,客体就是新闻事实。

为了能够全面、真实地认识新闻事实,就要对在这一新闻事实中出现的人和物,以及与这一新闻事实有关的人和物进行采访。

这些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采访对象,都是记者采访活动的客体。

3、采访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采访是记者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

记者要采集新闻事实,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新情况、新变化,也只有向社会作调查,有些事实真相还需要作相当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同时,采访又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它是按照新闻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

4、新闻采访有着明显的目的性。

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并把它报道出去。

这是体现新闻采访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之间区别的关键性因素。

5、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在采访过程中,虽然记者可以自己去现场观察感受,也可以自己潜心研究材料,进行思考,但是更多的还是通过与知情者、目击者、当事人的交谈来获得新闻事实的。

一个成功的记者,同时也一定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二)新闻采访的基本要素

1、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活动。

采访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采访活动是新闻工作者代表公众的利益所进行的公开的,经常性的活动。

所谓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受过系统新闻教育和新闻培训的,经过新闻的准入制度的专业人员,他们了解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了解新闻报道的规律,掌握了采访、写作、编辑的专业技能,这些人进行的采访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访。

2、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

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向大众传播,这是采访不同于其他调查研究活动的地方。

这个目的有四层意思:

(1)采访得到的材料是为了广泛传播。

我们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广泛的进行传播,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考虑一个事实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影响,要注意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

(例如:

有些媒体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揭露所谓的“阴暗面”,“媚俗化”现象比较明显。

湖北某法制报的一些报道:

《铁血哥们血染金钱梦》、《刑场,那鲜为人知的故事》、《持抢逼婚的警官》、《一个功臣的蜕变》、《岂容色狼疯狂》、《怒断情郎》、《血腥的“家法”》,七条无一不涉及凶杀暴力的内容。

版位过重,有的甚至放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的凶杀案类型多,如父杀子,妻杀夫,夫刃妻等;渲染的场面作案的手段多,如碎尸荒野、血溅河边、喋血街头,捶死床上等。

对凶杀暴力过多过量报道会让人产生社会缺乏阳光和安全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对抗社会的消极情绪,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采访的目标是大众。

新闻报道不仅仅要面向领导和专家,更重要的是要面对数量众多的社会公众,这个社会公众包括各个社会阶层、各种年龄、各种心理的人,这就使得我们传播者的任务变得十分艰巨)

(3)采访的选题应该是大众关心的问题。

(社会热点、热门话题,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可以为受众释疑、排难、解忧的,体现群众意见、愿望、要求和呼声的内容。

(4)采访的材料必须通俗易懂。

采访的目的既然是面向大众传播,那么就要考虑使用大众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来进行传播,这就牵涉到怎么传播的问题,牵涉到用什么样的材料去表达大众关心的热点的问题。

比如说,要刻意收集丰富的背景材料来说明新闻事实,加强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要刻意收集现场的新闻素材,加深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感受,才能做到有效传播。

3、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内容:

收集材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

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在收集材料、认识事物方面类似于其他各种调查研究活动,即记者通过收集新发生的事实材料,来认识事实真相并对事实进行新闻评价。

但是,记者还有另外一项十分重要的采访内容——发掘报道的素材。

药价追踪(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冯瑛冰  崔军强  胡晓梦

    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病,谁也不能保证不吃药。

可是,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成了堵在老百姓胸口的一块心病。

    一次求医买药的经历,使记者有机会透过一种普通眼药水的价格,发现了药价窜高的一个侧面。

    不同地方不同价

    最近的一天,因为眼睛轻微不适,记者前往北京市方庄第一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结膜炎。

她说:

“这是小毛病,用点眼药水就行了。

    她在处方上开出的,是江西萍乡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眼药水。

这家社区医院划价每支15.7元。

    记者随后来到与方庄第一医院相距百米的方庄购物中心,看到药品专柜上一模一样的滴眼液售价仅为6.6元。

两个价格相差2.3倍。

    几天后,记者又来到堪称国内最高规格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想在这里得到一个放心的药价。

几经打听,结果有些出人意料:

病还是那个病,但这种滴眼液又派生出一个新售价——每支12元。

    出厂价最多每支3.8元

    一种药品到患者手中,一般有两个途径:

药店零售或医院开药。

这两种途径各有多重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既存在国家规定的正常差率,也存在一些非正常的折扣和回扣。

    主要用于结膜炎、角膜溃疡、沙眼等眼疾的“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也不例外。

    按照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的使用说明书,记者按图索骥拨通了江西萍乡制药厂的电话。

接通电话后,记者问:

如果想经销这种眼药水,按什么价格拿到货?

这个厂销售科彭科长报出了出厂价:

“一次进货一箱以上,每支价格3.8元。

    记者问:

“如果多进货,这个价格还有商量余地吗?

    彭科长回答:

“可以,但是优惠不了多少,顶多也就几毛钱。

    记者几经辗转与这个厂负责北京市场的业务员取得了联系。

这位业务员说,如果从他那里进货,每支滴眼液的价格可以降到3.5元。

    北京市场规定零售价为6.6元

    那么,这种商品在北京市场的规定价格是多少呢?

    据北京市物价局主管药品的农副食品价格处副处长安群介绍,江西萍乡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环丙沙星滴眼液,属于企业按规定的作价办法自定价格的药品,它必须先到北京市物价局进行登记后才能销售。

这种药品在北京市场登记公布的价格是:

每支批发价为5.75元,零售价为6.6元。

    安群说,在北京市场上销售的同一厂家同一品种药规格的药品,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在医院出售,可以低于北京市物价局公布的药品价格,但决不允许高出。

谁高于这个价格,谁就应当受到查处。

    正常差价是多少

    药品从生产到批发再到零售都有差价,通俗理解就是加价部分。

据安群介绍,一般情况下,厂家按不同的剂型给批发商20%左右的进销差率,批发商再给零售商15%的批零差率。

此外,对企业按作价办法定价的药品,可以有5%的工商让利。

这些都属正常的经济行为,是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允许的。

    如果按厂家报的实际价格进行推算,环丙沙星滴眼液的批发价大体上应为4.75元,零售价应为5.46元。

那么,这种眼药水在北京的规定价格,已按市场规律充分照顾到了各个环节的利益,都应该满足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赚头更大

    采访中,有知情者告诉记者,业务员拿到江西萍乡制药厂生产的环丙沙星滴眼液的价格在每支3元以下,批发商到手价格在每支4元以下,零售商到手价应该在4.5至4.8元之间。

    通过与江西萍乡制药厂负责北京市场的业务员“周旋”,记者了解到,他给批发商的价格为每支4元。

    为了问到价格,记者拨通了这种药品在北京的两家批发商——燕京医药公司和燕京第一批发部的电话。

接电话的两位女同志都不愿意透露从厂家的进价,但比较爽快地报出“批发价”:

规定批发价——每支5.75元的86扣(即打86折),就是4.95元。

    燕京第一批发部接电话的女同志说:

“我们一般是86扣,最低85扣,如果是现款,可以给84扣。

    记者问:

“你们给医院的价格呢?

    她说:

“一般都是86扣。

    至此,记者了解到,环丙沙星滴眼液进入医院的价格每支不超过5元。

而在有的医院却都抬高到十几元。

看来,药价窜高症结在医院。

    折扣之外还有回扣

    据安群介绍,在北京市药品销售中,医院渠道占总销售额的90%。

而且,绝大多数由医生介绍给患者——你来看病,开什么药、开多少药都由医生说了算。

患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权,就等着掏钱吧。

    正因为这样,药厂都把目光盯住医院,请吃请喝请旅游,送车送钱送设备。

医院则越来越“狮子大开口”。

据介绍,北京的大医院普遍要求批发商提前支付两到三年的药品折扣。

有的医院的办公大楼、宾馆,就是由药品的折扣堆积而成。

有的医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专开贵药、回扣高的药,造成多开药、开好药的“大处方”现象久禁不绝。

    据业内人士透露,相比药店零售而言,医院开药的中间环节要复杂得多。

一般情况下,厂家聘请医药代表或业务员,由他们负责向各医院进行“公关”。

一所医院需要攻下的关口至少有:

医院负责人、负责进药的主管和经办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生。

每个关口都要暗地里“奉送”一定的回扣,从2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不等。

这是绝对违法的,也是绝对“保密”的。

    知情者称,医生开出一支环丙沙星滴眼液,可提取占零售价10%的“好处费”。

    (小标题)最高价是这样定出的

    以出厂价每支3.5元计算,环丙沙星在方庄第一医院卖到15.7元,抬高4.7倍多,那么,方庄第一医院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

    记者随着北京市物价检查所工作人员来到这家医院。

检查发现,这家医院从一家医药经销中心交叉进了两种环丙沙星滴眼液,其中浙江一家药厂生产的8毫升装的零售价是每支15.7元,医院在给患者开药时存在以低就高的现象,将应为每支6.6元的萍乡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环丙沙星滴眼液,以浙江产的8毫升装的价格收费。

    不知院方这种“以低就高的现象”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吃亏的是消费者。

    一次平常的求医问药,蕴含着如此多的问题和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的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尽快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才是医治这一顽症的灵丹妙药。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二、新闻采访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新闻采访学及其研究对象

新闻采访活动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是新闻采访学却是在20世纪随着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成熟,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记者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职之后才逐步形成的。

在20世纪初,美国、日本已经出版了以研究新闻采访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学著作。

1912年,美国最早的一本新闻采访学著作——休曼的《实用新闻学》问世。

在我国,第一本新闻采访学的专门著作是1923年由北京京报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报人邵飘萍。

可以说,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新闻采访学是随着人类的传播技术、通讯技术、录入技术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

今天的记者采访,其手段更加多样,采访工具日更加先进,采访范围日益扩大,采访内容愈发丰富,关于新闻采访学的研究也更加系统完善。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新闻采访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理论框架完整、对新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系统科学。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基本规律、方法、技巧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研究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来进一步指导新闻工作者采访实践活动。

(二)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对象

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对象:

新闻采访的主体——记者、采访的基本规律、以及采访的方式、方法与技巧等。

其范围涵盖新闻采访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新闻采访的性质、特点,新闻线索的发现、记者的职业敏感,新闻选题与策划,不同类型的采访方式(访问、观察、体验式采访、隐性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的方法及技巧等。

该课主要讲述新闻采访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

讲述的内容涉及以下四个层面:

规律层面——新闻采访的涵义、特征、作用;新闻采访与新闻报道的关系;采访与采访权;

本体层面——记者及记者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价值层面——新闻价值的构成、判断与发现;

技法层面——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采访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访问、观察、体验式采访、隐性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

课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1.如何做记者?

2.如何做一名优秀记者?

3.采访什么?

——选题

4.采访谁?

——采访对象——(什么人是最佳采访对象?

5.怎样采访?

——采访方法和技巧

练习一:

1997年12月18日清晨,所有上班的北京人都发现整个城市已被一场罕见的浓雾吞没了。

新华社的一位主编在班车里意识到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坏消息”。

一到办公室,就安排三位记者去采访。

不到三小时,一篇800字的新闻稿出笼。

提问:

假如你写这则新闻,采访的对象应该有哪些?

应该问那些问题?

采访对象有:

气象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民航局、公路上的交警、驾驶员、行人、周边地区的相关人员

浓雾锁京津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八日电(记者吴小军、唐施红、栗建昌)今晨8点,记者站在天安门广场看见,往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犹如云中楼阁,其轮廓仅依稀可辨。

入冬以来降临北京最大的一场浓雾使整个北京笼罩在朦胧中。

大雾从昨天傍晚起就降临北京大部分地区,造成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石家庄、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暂时关闭。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首都机场从昨晚7点到今天上午10点止,一直没有航班起降。

从昨晚起就滞留在机场的4000多名中外旅客今天还住在由机场部门安排的宾馆中。

据首都机场的工作人员介绍,机场全部工作人员已暂停轮休,水、暖、电、热和医疗等后勤部门严守岗位,为滞留的旅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记者在机场看到,虽然候机大厅里人头攒动,但这里秩序井然。

在北京主要街道上,行使中的汽车大都放慢速度,打开雾灯。

交警巡逻车也比平常增加了许多。

二环路上的一位值勤交警对记者说,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路口的车速从每小时40到50公里降低到30公里。

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的各级负责人,一大早就奔赴主要街道,指挥交通的正常运行。

乘公共汽车上班的工薪族们今天到单位大都比平时晚,而骑自行车的则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一位像往常一样骑车半小时到单位的男青年说,路上感到喘气困难。

气象专家说,这种现象是低气压造成的。

来自北京气象台的消息说,这场今冬以来最大的浓雾分布较广,整个华北地区都受到影响。

今天早晨8点北京市气象台例行观测的能见度为200米。

据来自京城近郊天津方面的消息说,天津的大雾已经连续三天,港口已停止作业。

由于气压低,排烟不畅,发生了多起居民煤气中毒事件。

同时,大气使空气污染加重,市民患感冒的人数急增。

新闻媒介告诫市民,大雾天气应注意安全,减少户外活动。

到中午12时记者发稿时,窗外浓浓大雾渐渐散去。

随着11时45分北京至科威特航班腾空而起,到目前已有七架飞机出港,10架飞机到港。

但气象专家说,从天气云图等资料分析看,虽然中午前后的天气稍微转好,但下午大雾仍会加重。

气象台报告说,明早前后预计有一股弱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冷空气的到来将有望使大雾消散。

练习二:

8月25日,哈密市西河区街道办西菜园村举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如果你是记者,你将打算如何采访这次运动会?

请看下面这则报道:

哈密市西菜园村农民趣味运动会

天山网讯(通讯员邓朝阳马榕摄影报道)8月25日,为迎“自治区第七届民运会”,哈密市西河区街道办西菜园村举行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全村各族农民英姿飒爽,竞技赛场,共享体育的魅力与快乐。

吃西红柿比赛、滚南瓜赛跑、蔬菜举重、接力传金瓜等项目的比赛,农民们都喊“好玩”。

获得名次的运动员均得到了不同的奖励品。

“哈哈哈……”在充满“农味”的搬运大白菜赛跑比赛中,呐喊加油声突然被一阵欢笑声打断。

原来,一名运动员在比赛时将搬运的大白菜跑丢了,还摔了个大跟头,引来观众一阵笑声。

摔跟头的农家大嫂自己也乐了,赶紧抱起地上的大白菜继续向终点跑去。

西菜园村农民运动员周雪琴说: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农民趣味运动会真是太有趣了!

希望今后村里每年都能举办一次这样的运动会。

新疆巴里坤县举行农牧民趣味运动会

天山网巴里坤讯(记者周曼摄影报道)7月24日,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举行传统体育运动会。

最让整个巴里坤草原充满欢乐的要属其中的农牧民趣味运动会——宰羊、赛牛、赛羊,一项项比赛精彩不断。

宰羊的比赛有5组共10人参加,基本都是夫妻档。

在剥皮、洗肠、晾挂等步骤后,将看谁最快完成比赛,而且洗出的肠子要干净、卫生。

据比赛的裁判介绍,哈萨克族以前都是在牧区放羊,来客人之后要宰羊,这是一种礼节。

而且不能让客人等太久,所以速度一定要快。

这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必要技能。

只见裁判一声令下,选手迅速进入状态,手法异常娴熟,现场观众也跟着紧张起来,暗暗加油。

一旁的赛牛比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15头奶牛正在等待主人的“检阅”。

赛牛的规则很多,其中一项是看谁家的牛产奶多,叫生产性能,其它的还要看牛的品种纯度、体貌特征、免疫档案等。

如今什么都讲究综合素质,赛牛当然也不例外。

在生产性能方面即挤牛奶的环节里,并没有时间限制,而是一次挤完后称重。

据负责人介绍,前来比赛的牛都是城区范围内比较优秀的牛,而产量最好的牛一天能产50公斤牛奶,一般的产量则是40多公斤。

与此同时,那边围观赛羊的人也不在少数。

赛羊的规则和塞牛如出一辙,也是按照几个指标进行考核,最终评选出最出色的一只羊。

今年二月份调动到巴里坤县工作的王芳告诉记者:

“比赛很精彩,也很有意思。

整个草原很热闹,巴里坤难得这么热闹。

来自湖南的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