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190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docx

龙湖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重庆龙湖•水晶郦城一期四标区工程基础设计施工图纸。

重庆川东南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重庆龙湖•水晶郦城一期地基详勘报告》。

重庆龙湖•水晶郦城一期四标区工程基础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及设计交底要求。

重庆龙湖•水晶郦城测量控制资料及规划局提供的测量放线成果图。

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02-83

3)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4)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5)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6)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BGJ301-88

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10)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96。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办法JGJ59-99。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80-99。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本企业现有施工力量、技术能力和机械设备。

二、工程概况

1.1地理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人和镇新南路168号华新街分流道西侧与新南路北侧处。

工程名称:

龙湖•水晶郦城一期工程K14K16住宅(四标区)。

1.2地质状况

根据现场平基基面地质情况及《重庆龙湖•水晶郦城一期四标区住宅地基详勘报告》,本工程基础施工层地质状况为回填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

其中1-6栋平基面以下3.0m为回填土,3〜15m为中风化泥岩;1-7栋平基面以下0〜8m为中风化泥岩

2.3基础形式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地梁,电梯井采用阀板基础。

嵌岩桩

基均置于中风化泥岩上。

中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rk=7.00Mpa。

1.3结构概况

本工程1-6、1-7栋均为三^一层住宅楼。

结构总高度99.3m。

现场平基标高均为272.00m。

本工程基础人工挖孔桩桩径为随圆形桩,椭圆形桩桩径为1000〜1400X1000〜3000。

1-6、1-7栋基础

分别由桩基、地梁和电梯井阀板组成,1-6栋桩深度平均为15m左右,1-7栋桩深度平均为8.0m左右。

桩基顶部设地梁,桩基砼强度为C30地梁砼强度C35,桩护壁砼强度C20垫层C15主筋保护层厚度:

桩基、地梁均为40mm

1.4建筑概况及建筑物周围自然状况

本工程士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层272.30m。

建筑总高度99.3m,建

筑面积42939吊。

本工程为新开发区,附近无居民居住,地理条件及周边环境较好,便于施工。

场内排水至总平面集中排水井点距离较远。

约150m需沿场内道路边

作一道600X300的砖砌明沟,且端部设沉砂井,排向城市集中排水井点排放。

三、施工部署

1.5组织机构的建立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特点,我单位在本工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长期从事工程施工管理,具备高层建筑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由本企业具有丰富的高层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具体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见附图一)

1.6施工程序

1.6.1施工准备

3.2.1.1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准备有关的标准图集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技术资料、图表等。

熟悉基础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参加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详细的施工方案及特殊工种作业指导书,组织进行质量策划。

作好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检验、试验及砼的试配工作。

作好钢筋翻样,模板配板设计等工作。

321.2现场准备

项目经理部管理层就位,完成工程合同的谈判签约,签订有关的内部经济承包合同,进行合同评审和交底。

根据业主给定的永久性座标和高程控制点,按照建筑总平面要求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

设置场地内控制测量标桩。

按照施工平面图要求,搭设办公室、加工场、库房等临时设施,敷设用水、用电管线。

根据现场条件修建道路、出入大门,按照本企业标识要求,挂设“六牌一图”作好宣传标牌。

3.2.1.3材料准备

熟悉图纸、编制基础施工图预算,根据预算提出材料需用计划。

根据材料需用计划,组织各种材料的采购、预订及进场。

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试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1.4机具准备

工程部提出详细的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购置、调配、租赁所需机具,运输进场及安装调试。

321.5劳动力准备

选用与本单位合作多年,施工操作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按照劳动力需用计划调配组织各工种人员进场。

工人进入现场,首先进行“入场三级教育”,进行分工种的操作培训

上岗前由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特殊工种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3.2.2施工组织

3.2.2.1组织原则

本工程任务重,工期紧,为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合同规定内容,必须合理进行资源调配,优化组合各项生产要素,全方位实行动态管理。

采用1-6栋、1-7栋平面分段、立体交叉的施工方法进行作业。

322.2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33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组

表I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格规号型

单位

1

40

X

2

运吊料材

2—

2

3

X

2

3-

台.

5

X

2

4

台.

5

5

X

2

工加筋钢

5-

2

3

X

2

工加筋钢

6-

台.

30

工施

7

机焊对

OOT—

-T—NU

OO

机焊电

台一

4

9-

机扬卷

台-

O

机夯打

台-

O

3

X

泵水潜

70巾

台-

JLI

5

7.

X

4

水抽

台一

2

.5

X

2

割切筋钢

台一

O

5

2

台-

-

X

O

捣振

22想联

套一

m二理管目项

16一

17

自卸汽车

5T

3

材料运输

18

空压机

6

6X15

石方开挖

19

风稿

30

石方开挖

表口主要检验、试验设备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精度等级

编号

数量

检定类型

检定周期

周期

1

经纬仪

J2

2mm

990546

1台

强检

12月

2

激光经纬仪

JJ2A

2mm

2779

1台

强检

12月

3

水准仪

DS3

3mm

842681

2台

强检

12月

4

自动安平水准仪

HDS#

3mm

842680

1台

强检

12月

5

氧气表

36083

2套

r强检

r12月

6

乙炔表

337011

2套

强检

12月

7

钢卷尺

50m

2把

强检

12月

8

台称

4台

强检

12月

9

试验设备

1套

强检

12月

10

工程检测设备

3套

强检

12月

表皿劳动力组织计划

工种

木工

钢筋工

砼工

架子工

石工

砖工

普工

机械工

塔吊工

电焊工

试验工

电工

合计

投入劳动力情况

30

40

20

5

200

5

50

4

6

4

1

2

2

365

3.4.工期安排

341开工日期

根据业主招标文件、工程承包合同,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确定开工日期。

342总工期安排

基础工程总工期为60天,其中人工挖孔桩施工(含检测试验)40天,地梁及电梯井土石方开挖、绑扎钢筋、浇砼在桩完成后20天完成。

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二)。

3.5.施工区段划分及施工顺序安排

根据本工程特点、体量、工期要求,本工程1-6栋、1-7栋各为一个作业施工段。

同时组织四个作业班组分别对1-6栋、1-7栋桩孔全面开挖。

施工顺序为:

先挖挖孔桩土石方,制安桩笼钢筋,浇桩砼。

再挖地梁及电梯井土石方,绑扎钢筋、浇砼。

3.6.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的使用严格执行统一管理标准,由项目经理

负责集中调配。

现场内所有材料必须分类集中堆放,并挂设标志牌。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的使用应根据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结合具体的施工阶段实施动态管理。

按总平面布置图作好现场临设及机械设备布置安装。

根据甲方指定的电源、水源接口接通场内施工用水、用电,并分别沿1-6栋、1-7栋建筑物

周边设排水沟,排水沟尾端设集水坑。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三)

361临时用水用电设计361.1计算施工用水qi(1/s)

qi=kiX(刀QxN)/(Tixt)xk』(8x3600)

经查表,计算各需水工程月度工程量可知:

ki=1.05k2=1.5

按月度计算,T1=30,二班工作制,t=2

各分项工程用水定额及工程量分别为:

q1=1.1491/S

3.6.1.2计算施工机械用水量q2(1/s)

q2=q1=k1x(刀QxN?

)xk3/(8x3600)

砂浆搅拌从施工用水中考虑,机械用水仅有对焊机用水

查表得:

k2=1.05k3=2Q2=2N2=300

q2=0.044(1/s)

3.6.1.3计算施工现场生活用水q3(1/s)

q3=RxZxK4/(tx8x3600)

D=356,N3=30,K4=1.3,t=2

q3=0.241(1/s)

361.4计算施工区生活用水q4(1/s)

q4=F2XNXK5/(24X2600),

考虑现场居住人员生活用水,则

p2=200,N4=100K=2

q4=0.463(1/s)

3.6.1.5消防用水qs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有关规定,于底层设置高压水

泵,以满足各施工层面需要。

底层设有4X5X0.5m蓄水池,各楼层均需设

置灭火器、池等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各种设施共同作用,能够应对突发事件。

基于以上考虑,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已满足消防要求,用水计算不考虑消防用水量。

3.6.1.6总用水量计算Q

Q二q+S+C|3+C|4=1.149+0.044+0.241+0.463=1.897(1/s)

3.6.1.7管径计算

d2=[4XQ/(nXvX1000)]

Q=1.817v=0.5-1.2,取v=1.0

贝卩d=49mm

取管径©50钢管作为输出管线。

3.6.2用电设计

3.6.2.1用电量计算

本工程主要用电机械如下表:

施工机械

台数(台)

功率(kw)

施工机械

台数(台)

功率(kw)

塔吊

2

2X40

对焊机

1

100

切断机

2

2X5.5

圆锯

2

2X3

电焊机

3

4X36.8

切割机

2

2X1.5

施工电梯

2

2x30

灰浆机

2

2X3

平板振动器

1

1.5

电渣焊机

3

3X45

弯曲机

2

2x3

刨床

1

4

砼搅拌机

2

2x15

振动器

15

15X1.1

水泵

2

2X7.5

砼输送泵

1

30

功率P=1.05x[Kix(ER/Cos@)+K2XEP2+KX刀Pa+K^xEP4]

仅考虑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取动力用电量的10%

查表得系数:

Ki=0.5,cos@=0.75,K2=0.5

EPi=269KW,EP2=382.2KW,P动=370.43

总功率P=P动x1.1=407.47KM408KW

本工程现场总用电量为408KW

3.622配电导线计算

从业主提供的施工变电站处:

直接选用185mm铝芯线引入现场配电房

内总配电箱处,然后引入各施工用电位置。

自升式塔吊分路:

I线二KxEP/(V3~)xUxcos@=90A

查表,选用25mm铜芯橡皮线(大于机械强度需要)提升时绑钢丝绳。

钢筋制作房分路(一台对焊机、一台电焊机)

I线二KX刀P/(V3)xUXcos@=239A查表,选用50mrne同芯橡皮线.

木工、电焊、机修分路:

I线二KX刀P/(V3)xUXcos@=93A查表,选用25mr^同芯橡皮线.

操作层用电分路:

I线二KX刀P/(V3)xUXcos@=200A查表,选用50mrH同芯橡皮线.

3.623导线布置:

经过上述导线空许电流计算,以确定各支路的电缆线布置情况。

于业主提供电源处设总配电箱,各支路电缆线从总箱引出。

自升式塔吊电缆线采用移动式铜芯软电缆YHCX25+100。

钢筋房电缆采用铜芯电缆BX3X50+1X16。

木工房电缆采用铜芯电缆BX3X25+1X6。

施工操作层电缆采用铜芯电缆BX3X50+1X16。

各分路均设地互助配电箱进行控制,各处照明用电从二级箱中照明线路引出。

移动式用电设备从三级配电箱引出。

施工用电的架设、管理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规定。

3.6.3施工用水用电平面图布置

3.6.3.1施工用水平面布置

输水主管采用©50钢管沿建筑物四周布置

地面各需水点及各楼层输水管采用©20镀锌钢管.

水管均采用明敷布置。

363.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用电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二级漏电,三级保护”原则,确保“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各主干线电缆均采用沿围墙敷设架空敷设或埋设于地下暗敷,并须设置保护措施,做出警示标识

四、4.主要施工方法

4.1桩基定位测量放线及高程传递。

具体详施工测量平面控制图和工程测量

施工方案

4.2.桩基成孔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工艺

桩孔定位、放线去表层松土,按要求做砖砌护圈轴线标高

抄测在护圈上第一节桩基土石方开挖绑扎护壁钢册安装模板

浇护壁混凝土拆模轴线标高测放复核一挖桩基第二节土石

方送复施工挖至桩基持力层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挖至设计嵌岩

深度终孔(扩底)验孔清孔封底吊放钢筋笼就位、隐

蔽验收•浇筑砼至设计标咼桩基动测试验k

待放线定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代表核验合格后,

在桩孔四周用标准砖砌筑三线砖并用1:

2.5的水泥沙浆将砖顶面抹平。

桩位“十字”控制线标识在砖墙顶面,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桩位控制线。

再将标高投测传递到砖内侧壁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桩及地梁的标高控制。

桩孔由工人自上而下分层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上层强风化岩层直接用15KW空压机带动风镐破碎剔打,下层中风化岩层采用人工剔打。

桩孔每开挖1m应用大线锤和“十字”尺对桩身垂直度和桩径进行复核检查。

桩孔内弃碴用筐装,搅车向上垂直提送。

弃碴堆放应距孔边2m外。

桩孔挖到设计深度后,及时请设计、勘察、监理、业主等有关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扩孔。

桩孔开挖后与设计不符时,及时请设计、勘察等有关单位现场解决。

桩底扩孔后,沉碴必须清理干净,且应及时用素水泥浆封闭,防止岩层表面风化,若表面已被风化应将风化层剔打掉。

附人工挖孔桩示意图(附图四)

43桩笼子钢筋制安

由于桩基为椭圆形桩,从桩基明细表中查得h2为1.2-3米,为了保证

钢筋笼在制字中不变形,不影响钢筋受力,除了设计中的加固措施外,还应采取如下加固措施:

根据桩箍筋内径尺寸,制作桩身圆形钢筋内支架,圆形支架的骨架用“十字”形①20钢筋制作,两侧绑扎①20钢筋斜撑,圆形支架间距2m左右,应牢固不变形。

桩纵筋根据设计间距在圆形钢筋内支架上用粉笔画线划分均匀,并用广线牵线校直。

桩纵筋与内支架采用点焊固定。

桩纵筋的接长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桩箍筋根据设计间距在桩纵筋上用粉笔画线划分均匀,且必须两侧画

线。

桩箍筋与桩纵筋用扎丝绑扎,桩箍筋与桩纵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成八字形。

桩笼子钢筋的安装采用塔吊吊运安装,桩笼子钢筋安装好后,桩身顶部、中部、四周均用短钢筋点焊支撑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44砼施工

砼施工前,应清除桩孔底沉碴,桩笼子钢筋是否限位牢固。

砼采用泵送,浇筑前,对输送泵全面检修,保证能正常使用。

砼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小时。

振捣砼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为400mn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S,并在20〜30S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振动棒要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布,层层扣搭。

认真做好桩顶标高的控制。

在地梁钢筋绑扎前,对桩顶砼浮浆全部打掉,直至露出石子。

4.5.地梁施工

桩基成型后,进行地梁基槽开挖,基槽开挖按施工规范放坡和设置定额操作工作面,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及时封闭做垫层,在垫层弹出地梁钢筋位置线。

地梁上下主筋超过两排时,用©25的钢筋(垫铁)隔开,间距2米。

地梁双面关模,用螺栓对拉和钢管固定,间距500mm

砼施工时应分层振捣浇筑,每层厚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

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小时。

振捣砼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为400mn左右,振捣时间为15〜30S,并在20〜30S对其进行二次复振,振动棒要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均布、层层扣搭,桩基与地梁相交部分砼采用地梁同强度砼。

砼养护:

由于基础施工阶段,气温均在35摄氏度左右,故在砼终凝后及时对砼

浇水养护,随时保持砼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4.6电梯井施工。

电梯井部分先挖挖孔桩,挖孔桩砼浇筑至设计位置,再开挖地梁和电梯井阀板基础土石方,绑扎钢筋浇砼。

4.7石碴外运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工期要求,由于桩位较密,地梁深度较深,桩开挖

后场内无法堆碴,故开挖石碴必须及时组织人工转运至不影响基础施工及平面布置的地方定点堆放。

组织人力二次转运装车外运,运距待定。

4.8根据地勘资料1-6栋回填土3米左右,桩平均深度15米,在施工中选用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力量、劳动力雄厚的班组,回填土部分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塌方、预防毒气中毒事件,开挖到一定深度后要送风换气。

护壁钢筋上下节要连接,混凝土厚度和强度严格按设计施工。

桩间净距小于1米的挖桩时要跳桩施工。

相邻桩桩底标高与桩间水平距离之比不大于1。

4.质量保证措施

4.1.人工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

桩径偏差

垂直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

+50

0.5

100

4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1

主筋间距

士10

2

箍筋间距螺旋筋螺距

士20

3

钢筋笼直径

士10

4

钢筋笼长度

士50

43原材料质量控制

钢筋进场时,由物资采购员书面通知质检员及试验人员对其进行外观质量和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现场监理见证取样。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说明书、试验报告单、备案登记证。

钢筋表

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诸如规格、型号、厂家、生产日期、钢号、生产罐等的标志牌。

验收时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并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或其他专项检验。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钢筋表面严重锈蚀或表面伤痕使其截面积减小5%的钢筋不得使用于工

程中。

钢筋进场后对不同规格、等级、型号、炉罐(批)号、生产厂家分批堆码,并用挂牌标识,防止误用。

堆码时要防止泥、漆等的污染。

砼应严格督促鞭策预拌砼厂家对原材料的控制,水泥、掺用外加剂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备案登记证。

并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砂、石、含泥量、细度模数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严格督促鞭策预拌砼厂家对砼的质量控制。

提前向预拌砼厂家提供供货委托计划,对砼标号、坍落度、初凝时间、外加剂掺量、抗渗等级等技术参数作书面明确,每批砼供货时,要求厂家提供砼配合比及水泥、外加剂、砂、石的质保资料,预拌砼厂家必须设置专业试验人员及工长到现场对砼的取样、质量控制同时作好同搅拌站的联系工作,及时对到场砼的质量反馈给搅拌站作调整,确保到场砼符合设计要求。

44质量控制管理及保证措施

制定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样板制度、质量三检制度。

制定“会诊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会诊制”流程图: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生产工人了解施工流程有关规范和操作规程。

施工过程中严格作好现场排水,无论封底与否,桩孔内均不得积水,第一批桩孔成型后,即刻组织有关人员验孔确定地基标准,然后按确定标准及时封底,避免岩层风化。

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应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随时给予解决,及时办理完善各种竣工技术资料和经济签证资料,杜绝事后写回忆录的现象发生。

技术部门认真熟悉图纸、准确、及时提出材料计划。

工程档案资料的收集必须完整、准确。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桩孔施工前,必须用标准砖在桩孔四周砌筑五线砖,并用页岩砖作好护壁,防止污水或雨水流入坑内。

在桩孔周围有钢管设置灯笼架防护架,底脚作300高挡土板,顶面用彩条布遮盖,作防雨措施,四周用密封安全网封闭,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夜间作业须安装足够的照明,井下照明须安设低压灯(36V),使用潜水泵抽水时,严禁有人在孔内作业,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桩孔内人上下工具采用©14圆钢制作成长短任意组合的钢爬梯,爬梯

上端应固定在孔顶防护架上,且必须有可靠固定措施。

井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绳。

必要时穿施工绝缘靴。

搅车上,下垂直运送弃碴时,孔内操作工人必须站在安全隔板下面,且搅车必须设置防滑措施。

弃碴堆放应距孔边2m外,并及时人工装车外运。

盛装石碴的容器用筐装,直径400高度600为宜,盛装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2/3吊运石碴吊具,吊钩必须经常检查是否变形破损,吊钩应保持180度弯头,弯头平直段长度不小于8cm不准使用弯钩弯度过小和平直段过短的吊钩吊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