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0193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docx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废液处理篇)

2007-12-2610:

11:

24 信息来源:

生物谷 

∙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废液处理篇)生物谷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007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

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实验室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种。

如按形态分则可大致分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三种。

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如血液、尿、粪便、各种电泳液、特种生物

.bioon.生物谷网站

生物谷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007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

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实验室的污染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种。

如按形态分则可大致分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三种。

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如血液、尿、粪便、各种电泳液、特种生物试剂等。

而化学污染则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

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实验室存在放射性污染。

在此次赛默飞世尔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调查活动中,从现有调查结果中,我们惊讶的发现许多生物实验室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其中又以废液废品的处理为最,大部分实验室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而且许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附近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时间长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由于目前虽然国家环保总局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围,但是许多实验室仍然处于监控真空状态,缺乏规章制度、缺乏实验室污染控制的经费投入、缺乏对实验室的监管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实验室成为了污染源,对环境造成了威胁,这些种种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液污染主要是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另外还有放射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

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

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

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

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

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

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

在对这些污染处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废液的浓度超过规定的浓度时,必须进行处理。

但处理设施比较齐全时,往往把废液的处理浓度限制放宽。

∙最好先将废液分别处理,如果是贮存后一并处理时,虽然其处理方法将有所不同,但原则上要将可以统一处理的各种化合物收集后进行处理。

∙处理含有络离子、螯合物之类的废液时,如果有干扰成份存在,要把含有这些成份的废液另外收集。

下面所列的废液不能互相混合:

①过氧化物与有机物;②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盐与酸;③盐酸、氢氟酸等挥发性酸与不挥发性酸;④浓硫酸、磺酸、羟基酸、聚磷酸等酸类与其它的酸;⑤铵盐、挥发性胺与碱。

∙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

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

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对硫醇、胺等会发出臭味的废液和会发生氰、磷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废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类废液,要把它加以适当的处理,防止泄漏,并应尽快进行处理。

∙含有过氧化物、硝化甘油之类爆炸性物质的废液,要谨慎地操作,并应尽快处理。

∙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严防泄漏,谨慎地进行处理。

另外不同种类的废液等污染也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一、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

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1.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

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

①硫化物共沉淀法:

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

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

[2]

②还原法:

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2.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

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

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3.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

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

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5.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

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6.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二、生物类废物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

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集中烧毁。

2.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3.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4.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

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三、放射性废弃物

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

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

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

铁59、钻60等)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

除了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外,处理废液等污染也需要一些安全可靠的产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安全废液处理,回收等方面的产品来自赛默飞世儿公司,这在之前[驻外观察员特稿]美国与加拿大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文中也可以看出来。

这些废液处理小器具包括:

  

.bioon.生物谷

∙ 生物实验室安全性常识(化学药品篇)谁来为生物实验室安全性负责?

——2007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拉开帷幕生物通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007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

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生物通精美礼品。

生物实验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十分激烈,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

.bioon.生物谷网站

谁来为生物实验室安全性负责?

  ——2007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拉开帷幕

生物通编者按:

我们的生物实验室存在多少危险?

生物实验对我们操作人员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实验室工程菌外流对我们环境的影响有几多?

这些平时并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隐患也许会给我们自身健康,或者环境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生物通联合《遗传》、《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命世界》杂志开展2007中国生物实验室安全现状调查活动,提出警示,珍惜生命!

此次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将发于相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生物通精美礼品。

生物实验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十分激烈,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需具备必要的实验中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化学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1)毒物

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

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

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

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1-Ⅳ级。

(2)刺激性腐蚀性药物

这类药物有的有刺激性,对眼睛、粘膜、气管有刺激作用,腐蚀损害皮肤、组织,对眼睛非常危险。

轻微引起喉痛、粘膜红肿(有的催泪);重者引起气管炎、肺气肿,甚至死亡。

这类药物包括:

①酸类、酸酐及与潮气产生酸的物质。

例如硫酸、氟氢酸、硝酸、盐酸、五氧化二磷、醋酸、醋酸酐、酰氯化合物等。

兹将强腐蚀性药物介绍如下:

(a)硫酸是强腐蚀性酸类,吸水力强,使组织碳化,与水反应生强热;与过氯酸、高锰酸钾反应,能爆炸!

(b)氟氢酸强腐蚀性酸,伤口异常疼痛,可使体弱伤者疼至休克。

(c)硝酸及氧化氮强刺激性、腐蚀性,与皮肤或组织中蛋白质作用使之变黄。

②碱类: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氨气)、有机胺类及水解生成氨之化合物。

前三者对眼睛特别危险。

③卤素及有机ω-卤代物。

除具有强刺激性、腐蚀性外,还有催泪性并且是强氧化剂。

(3)有毒化学药品

我们指那些吸入微量即能致死的化学药品是剧毒药品,水银及汞盐、氰化物(氰氢酸、氰化钾……等)、硫化氢、砷化物、一氧化碳、马钱子碱……等等都是剧毒药品。

其他毒物也是很危险的。

有毒药品对人体的作用,使组织器官受伤;现将他们的毒性列於下面:

①使窒息:

如一氧化碳与红血球结合而中毒,氰化物与血液结合而使中毒,硫化氢使呼吸器官麻庳而中毒。

硫化氢的毒性不比氰化氢低,但它有味,使人警觉,立即采取措施,或离开,如吸多了,就不觉臭味,反而带甜味,十分危险。

②扰乱人体部生理、损坏器官,这类毒药引起系统性中毒,而且每种毒物有其损害的对象。

如苯深入骨髓,损害造血器官,结果引起患者全身无力、贫血、白血球低等等;卤代烷使肝肾及神经受损害,钡盐损害骨骼,汞盐损害大脑中枢神经等等。

③麻醉作用:

乙醚、氯仿等。

④过敏性药物:

引起某些人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是接触性皮炎。

⑤致癌性药物。

我们已经知道很多药物是致癌性的。

像铅、汞、铍、镉……等长期接触能导致癌症。

尤以下述化合物为最:

(a)石棉。

(b)苯并芘等稠环化合物,存在於沥青、烟道(烟囱)灰中,烟叶燃烧亦有苯并芘生成。

扫烟道灰工人和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很高。

(c)联苯胺、β-萘胺等染料中间体,长期接触,膀胱癌发病率高,固此在英国、日本,美国的许多州的法律亦严禁生产和使用联苯胺和β-萘胺。

在医学化验所检查潜血仍用联苯胺,工作人员应特别小心。

(d)第二级亚硝胺:

现在医学上已证明第二级亚硝胺的致癌率是很高的,有些地方性的癌症是由於该地居民喜食某种含有亚硝胺的食物或水源有亚硝胺。

实验室使用亚硝胺或合成亚硝胺时应特别注意。

(e)某些染料:

如二甲基黄等。

其他致癌性药物很多,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枚举。

⑥放射性药物:

严重损坏器官,使细胞遗传基因改变。

应注意:

实验操作:

(1)遇到危险或不安全操作时:

经常考虑是否有安全些的操作,用较安全操作代替危险操作。

例如在选用溶剂方面,优先考虑毒性较小的乙醇、丙酮、石油醚;用较安全的二氯甲烷、乙醇代替剧毒的苯、氯仿、四氯化碳等等。

在实验室制造氧气用较安全的双氧水法代替氯酸钾法。

很多实验室喜用水银封搅拌;其实用硅油(或其他润滑剂)封的针筒式磨口密封搅拌安全而密封性能良好,很易用针筒改装的。

(2)搅拌均匀,防止局部反应:

有些激烈反应,如不及时搅拌,放出热量积聚于局部,局部反应愈来愈迅速、猛烈,而发生危险。

控制这种反应,最好使用高速搅拌,外部冷却。

(3)控制反应温度:

温度愈高,反应愈快。

每升高十度,反应速度约增加二倍左右。

一般选用溶剂(沸点固定),使反应局限于该溶剂的沸点附近。

此外,用加料速度,外冷等手段控制反应温度。

(4)注意诱导反应后,再正常加料:

很多化学反应,尤其是有机反应,物料混合后,即使加热,也不立即起反应,但一旦发生反应,就很猛烈,易造成事故。

对这类反应,大多数控制加料,先加料少量,加热诱起反应。

如无反应,勿大量加料,只能再加少量料,直到诱起反应以后,再正常慢慢加料,连续反应。

(5)整个实验过程,密切注意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

许多反应,在出意外之前,都有些先兆,如温度上升、压力增高、冒白烟等等,使许多有经验的人,及时观察,避开去,或者早已准备措施在手。

发现了危险先兆,可以采取紧急措施,如关火、冷却,部加冰、加水降温至反应温度以下等。

(6)操作要注意不让有害气体逸出:

可回流的冷却回流,可吸收的吸收。

注意冷凝效率和吸收效率。

用安全的密闭操作,代替开口操作。

 试剂储存:

①所有药品都有明显标签,标明药品名称、质量规格及来货日期;最好还有危险性质的明显标志。

标签日久会受腐蚀气体损坏,甚至全部剥落,如果不及时换新标签,就会变成无名物,有误用的危险。

注上来货日期,或制造日期,对於易变质物可以正确判定应否销毁。

②分类存放,互相作用药品不能混放,必须隔离存放。

易燃物、易爆物及强氧化剂只能少量存放。

③贮存室或药柜必须保持整齐清洁。

④经常检查药品瓶子或其他包装完整情况,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其他危险潜伏。

⑤无名物、变质物要及时清理销毁。

危险药物分类存放的原则及存放要求:

①易挥发药品:

远离热源火源,于避光阴凉处保存,通风良好,不能装满。

这类药品多属一级易燃物、有毒液体。

对这类药品贮存要加以特别注意,最好保存在防爆冰箱,家庭冰箱指示灯、恒温控制开关、马达起动都可能打火,因此使用家庭冰箱时,不要联接指示灯,并将冰箱放在宽阔通风良好处,这样冷冻机排出的热气便易於散开。

大量易燃物存放室应隔离建造,或在一楼,符合易燃物建筑标准。

存放易燃物的地方应挂有易燃物标志和不准吸烟的牌子。

存放易燃物室应通风良好,但是室不应有排风扇。

存放附近应有灭口器材及处理洒出药物的器材。

②腐蚀性液体:

放於底下,以免不慎跌下,洒出发生烫伤事故。

③发生有毒气体或烟雾的药品:

存於通风橱中。

④剧毒药品:

锁上。

⑤致癌药品:

有致癌药品的明显标志,锁上。

⑥互相作用的药品:

隔离存放。

⑦特别保存的物品:

金属钠、钾等碱金属,贮於煤油中。

黄磷,贮於水中。

上述两种药物,很易混淆,要隔离贮存。

苦味酸,湿保存,要时常检查是否放干了。

镁、铝(粉末或条片),避潮保存,以免积聚易燃易炸氢气。

吸潮物、易水解物,贮於干燥处,封口应严密。

易氧化易分解物,存於阴凉暗处,用棕色瓶或瓶外包黑纸盛装。

但双氧水不要用棕色瓶(有铁质促使分解)装,最好用塑胶瓶装外包黑纸。

⑧放射性物品未经幅射物质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存放使用!

不能混放的药品:

凡能互相起化学作用的药品都要隔离,对那些互相反应产生危险物、有害气体、火焰或爆炸等危险的药品,尤其要特别注意。

下述几类是必须隔离的药品: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及有机物等不能混放。

②强酸尤其是硫酸忌与强氧化剂的盐类(如高猛酸钾、氯酸钾……等)混放;与酸类反应发生有害气体的盐类(如氰化钾、硫化钠、亚硝酸钠、氯化钠、亚硫酸钠等等),不能与酸混放。

③易水解的药品(如醋酸酐、乙酰氯、二氯亚砜等等)忌水、酸及碱。

引发剂忌单体混放。

潮湿保存。

④卤素(氟、氯、溴、碘)忌氨、酸及有机物。

⑤氨忌与卤素、汞,次氯酸、酸类及汞等接触。

⑥许多有机物忌氧化剂、硫酸、硝酸及卤素。

⑦两种药品互相反应,放出有害或剧毒气体。

化学危险品废物的处理:

凡是具有毒性、腐蚀性、强氧化性、强还原性、自燃性、恶臭的物质及其溶液,以及易爆、易燃物质均为化学危险品。

如在实验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碱金属、金属氢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毒性气体、氰化物、酰卤、重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N-亚硝胺、过氧化物、毒性有机膦化物、氯磺酸、发烟硫酸、汞、重金属盐皆属危险品之列。

这些危险品一旦成为实验后的废物,必须及时妥善处理或销毁,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小常识:

∙凡有害或有刺激性气体发生的实验应在通风柜进行,加强个人防护,不得把头部伸进通风柜。

∙腐蚀和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氨水、过氧化氢、冰醋酸等,取用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放毒用具。

禁用裸手直接拿取上述物品。

∙不使用无标签(或标志)容器盛放的试剂、试样。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废物应集中处理,不得任意排放;酸、碱或有毒物品溅落时,应及时清理及除毒。

∙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管端应烧圆滑,并用水或甘油浸湿橡皮管(塞)部,用布裹手,以防玻璃管破碎割伤手。

尽量不要使用薄壁玻管。

∙若不慎将浓酸和浓碱溅在身体上,用水彻底冲洗表面直到皮肤上无残留的化合物为止。

肥皂有利于去除化合物。

若不慎少量溅在实验台和地面,必须及时用湿抹布擦洗干净,换掉所用被污染的衣服,在更换过程中小心再次被污染。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

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

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

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

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

吸收危险性很低。

∙2.EB

∙EB(Ethidiumbromide,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察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溴化乙锭含有一个可以嵌入DNA堆积碱基之间的一个三环平面基团。

它与DNA的结合几乎没有碱基序列特异性。

在高离子强度的饱和溶液中,大约每2.5个碱基插入一个溴化乙锭分子。

当染料分子插入后,其平面基团与螺旋的轴线垂直并通过德华力与上下碱基相互作用。

这个基团的固定位置及其与碱基的密切接近,导致与DNA结合的染料呈现荧光,其荧光产率比游离溶液中染料有所增加。

DNA吸收254nm处的紫外辐射并传递给染料,而被结合的染料本身吸收302nm和366nm的光辐射。

这两种情况下,被吸收的能量在可见光谱红橙区的590nm处重新发射出来。

由于溴化乙锭-DNA复合物的荧光产率比没有结合DNA的染料高出20-30倍,所以当凝胶中含有游离的溴化乙锭(0.5ug/ml)时,可以检测到少至10ng的NDA条带。

溴化乙锭可以嵌入碱基分子中,导致错配。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

会在60-70度是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该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溴化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